前几日IB孩子死亡也是刷暴了微信。IB确实不适合所有孩子,尤其是那些并非智力超好的全面学霸型但其它方面有特点/亮点的,反而会因为疲于应付学业而暗色
观察一批批孩子尤其从我家老大那批IB和非IB的孩子后续比较因为有些家庭较熟,包括IB和非IB原校尖子生的比较,IB给孩子加分还是减分(不是成绩单上的分而是孩子的综合发展),是不是就一定上IB好,还是要看孩子个人特点。
LZ标题里说的水涨船高的确是事实,只不过魁省麦大的水就一直都挺高的。每次看教育帖里孩子各种年龄段的家长发言的都有,那些孩子已经工作了特别工作了有一定时间了的孩子,和现在比,应该说竞争情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想脱颖而出,已经tough多了,无论是学业还是其它方面
我家老二比当年的哥哥要好强,中学后我都觉得孩子有点疲惫了,已经无法做到象老大那样大学前晚上一直能有充足的9,10个小时的睡眠还有一定的娱乐, 有时给孩子分配家务的时候我都有点心疼不忍心。下年准备砍掉个项目不搞那么多比赛和演出了,匀出点时间来学习和休息娱乐, 本来想着课外活动孩子喜欢,花的时间多点,学业分数低个几分也没关系,现在看来目前的竞争形势下,想上心仪的理想大学理想专业也不是象以前想象的那么容易了,不得不有所取舍。
早年来的移民,大概没想到如今遍地的各种补习班和私教吧。那天周末我在我们区的小mall逛,正赶上那里的kumon下课,一看,出来呼拉拉的大部分是亚洲面孔,好些认识的中国娃,听说kumon里白人面孔还算有一定比例的呢,数学班里那就别提中国面孔的绝对优势了
真是国娃到哪里,哪里就是竞争啊。这是我们的宿命, 躲也躲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