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活动及毕业季报考专业选offer探讨

滑大即使学霸并且努力仍然可能刷下来,淘汰率不大。
村大学霸并努力不会被刷下来。淘汰的是本来也不适合学那个专业的或者聪明但不够努力的。
学医的不算

第一句话应该是淘汰率大吧?o_O
 
每个学校都有强队弱队,弱队就是矮小挫起哄瞎玩,强队出去比赛。只知道cb的羽毛球是强队。学生会等club头头基本都是11年级以上的,没听说大家选个9年级小屁孩的:D我觉得校球队、club啥的水平有高有低,提倡的是参与精神。你参加的各种活动多,哪都有你的身影,当然在群众眼里、老师眼里就有影响力。跟咱发帖一样,你天天心里明镜似的但不怎么发言,谁能注意到你:D
你各方面都很优秀,教你数学的老师也是你的球队教练,教你管理的老师也是你club队的老师,报大学需要老师写推荐信啥的,那老师跟你一起好几年了,不但课堂上知道你优秀,出去打比赛一起体验同呼吸共命运的战斗,从品质到能力都了解你,能不从心眼里给你写特别棒的推荐信吗?
通过参与,你的品质大家都看的见,人家当主角的队忙不过来,你去帮人家,最后你也成骨干了。你当主角的队忙不过来,你的朋友也过来帮你,互相成就。比如竞选,你号召力强,你的朋友其实对参队一点兴趣都没有,但知道你要竞选ceo啥的,呼啦全来给你投票,能不是你吗?:D

需要选票,加入学校的link crew。
 
你藤迷吧?如果你看多了这些,走路都会顺边的:D让他们牵着鼻子到处打卡,结果还是各种各样理由不录你。:crying:去年多伦多私校的sat1390的华男娃就被藤录了,还真不是什么特长生,具体哪儿优秀了不知道。

我知道有1360的中国孩子被康耐尔录的,原因是有技术方面的特长。
 
需要选票,加入学校的link crew。
体育队没名额限制的,你就瞎跟着掺和玩就成了:D有名额限制的需要通过选拔,很公平;其他小头头,参加竞选就成。你群众基础好,一忽悠就都选你了:D
 
我知道有1360的中国孩子被康耐尔录的,原因是有技术方面的特长。
感觉这里不会出现有才华被埋没的现象。学校和各种组织提供了足够的多样化的选择,怎么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也喜欢的东西。精英可以有精英的道路,钢铁和平群也可以在学校玩的很开心。
 
第一句话应该是淘汰率大吧?o_O
滑大进去的本来就是学霸,少数学霸被刷下来就够亏了,你还想要淘汰率大?这不是制造窦娥冤吗
 
滑大进去的本来就是学霸,少数学霸被刷下来就够亏了,你还想要淘汰率大?这不是制造窦娥冤吗
又一多大学生跳楼自杀!绝望呐喊:我们是人,不是数字!
时间:2019-3-20
摘要: 就在昨晚,3月17日20:40分,当整个加拿大还沉浸在St.Patrick的节日狂欢中的时候,一名学生从多伦多大学Bahen Centre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事发后,多伦多警方与学校保安迅速前来疏散了楼内的所有学生,并对,并对现场进行了全面封锁。
经警方证实,跳楼学生当场死亡。
事情一出,立即在留学圈和多伦多大学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903200230271847.png


在大家沉浸在震惊和哀痛中时,一位名为ECE2T1的学生的留言提醒了大家,去年夏天,同样有一名多大学生,从Bahen Centre一跃而下....

就在去年,2018年6月24日下午,一名男子从UTSG的BA楼内坠落,当场死亡。

201903200232064280.png


加拿大高校自杀频发的背后,是学生们绝望的呐喊
近年来,加拿大高校学生因学习和社会压力自杀频频发生。仅去年短短一年时间内,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两所大学就有近10名学生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90320023238925.png


201903200232386673.png


2017年12月5日,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一名一年级华裔女学生自杀。
2017年1月,一名滑铁卢大学18岁的学生在宿舍内自杀。
2017年3月,滑大19岁学生在宿舍内自杀身亡。
2017年7月,滑大学生在宿舍里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7年冬天,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毒理专业男生自杀。
2017年9月,多大医学院学生结束了自己25岁年轻的生命。
2018年3月,滑大两名学生在期中考试前后自杀。
2018年6月,多大一名男生跳楼自杀...
短短一周内就发生了两起自杀案件的滑铁卢大学,甚至一度被贴上了自杀大学的标签...

201903200233281781.png


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早已被课业与精神压力摧残的千疮百孔的学生们。
不同于国内严进宽出的教学,北美高校一项以高强度学习和高淘汰率著名。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更甚 —— 只要成绩不达标,学生就会被踢出这个专业、这个院系,甚至是这个学校。
于是,在无穷无尽的作业,due,presentation,小组作业,课堂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外实习的压迫下,学生们犹如上了发条的闹钟一般,一时一刻也不敢休息,生怕哪一次没有表现好,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期末总分。
如此高度的精神紧绷下,不少学生都罹患
忧郁症,整个人陷在无尽的黑暗中。
多伦多大学学生说:“不知怎么地,我就被迫成为了一个超人,或者我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作业和阅读材料。这里的很多人都需要全天24小时工作,才能获得80分的平均分数,因为如果工足量不足,这些课程就会把那些人剔除掉”。
很多中国留学生都表示,由于课业压力过大,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随地哭出来。
学生Kaitlyn Chorowiec说,对于自杀她并不感到惊讶。她说:“现在几乎每个学期都有自杀,我们处在非常悲伤的环境中。”
”尽管学校总是强调精神,但却无所作为。似乎学校更在乎大家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精神健康,而多大的教授们也都只专注在自己的科研,而不是教课质量上。学生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自学知识和应付考试,这样的压力并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
“学校应该意识到同一个地方发生两起自杀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即使只有一起也足够让我们心痛了!”
更有学生愤怒的表示:”我们是人,不是学校的数字!”

201903200234491133.png


校园心理咨询形同虚设
在学生自杀频发后,加拿大各大高校均加强了心理咨询。可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学校的心理辅导几乎是杯水车薪。
在昨日悲剧发生后,有多大学生试图拨打学校心理咨询电话,得到的却是无尽的等候与冰冷的语音留言。
也有学生表示,在自己急需心理辅导的时候,却被告知要被排到几乎一个月后才有空位。
滑铁卢的学生同样留言说,心理咨询的排队等待期目前长达6个月。即使是之前只用等待6周的时候,每个学期最多也只轮得上2-3次。
在漫长黑暗的折磨下,愤怒又绝望的学生们于2018年在滑大校园内举办了一场游行,表示自己想要被聆听。
一位学生高喊“I want to talk!”,其他学生跟着高呼“We want to listen!”

201903200235237710.png


让我们展开一场自救
有人说,选择自杀是一件自私的事,因为你一时冲动的选择,将会给爱你的人留下无尽的痛苦。
那些选择离开的人会留下痛苦吗?是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痛,我想不会有人愿意体验。
但是他们真的自私吗?
并不。
在这场悲剧中,并没有人是错的。就像reddit上一个人的留言所说,他只是太悲伤了,所以无法考虑到其他的结果。或许对他来说,这样反而是最大的解脱。
而这件悲剧的背后,更深的原因或许是长期情绪的积压,以及无处诉说的痛苦。
一位家长也同样说道,你们现在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坎,或许今年二十一二岁的你觉得自己成年了,长大了, 可以承受所有的困难和责任了。可那只是法律上的成年,事实上,你还不曾真正的经历过社会看也不太明白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种时候,一定要告诉父母,告诉朋友。我们永远都会是你强有力的后盾,会陪着你面对一切困难。
为此,朋友圈的小伙伴呼吁道,请多关怀朋友,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给他最好的安慰。

201903200236283408.png


201903200236282270.png


在此,小编想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来呼吁每一位学生:请你今天在上课时,问候你身边的同学,或许你们可以添加彼此的社交账号,讨论一下课业,互相互动;或许你们可以在下课后一起约个咖啡,吐槽吐槽老师;或许你的这样一份问候,就可以温暖到一个身处绝望的人。
愿每一次温暖的问候,都可以阻止一场悲剧。
天堂不再有痛苦。
 
https://kitchener.ctvnews.ca/mobile/laurier-mourns-sudden-death-of-a-student-1.4729284


又一多大学生跳楼自杀!绝望呐喊:我们是人,不是数字!
时间:2019-3-20
摘要: 就在昨晚,3月17日20:40分,当整个加拿大还沉浸在St.Patrick的节日狂欢中的时候,一名学生从多伦多大学Bahen Centre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 事发后,多伦多警方与学校保安迅速前来疏散了楼内的所有学生,并对,并对现场进行了全面封锁。
经警方证实,跳楼学生当场死亡。
事情一出,立即在留学圈和多伦多大学引起了轩然大波:

201903200230271847.png


在大家沉浸在震惊和哀痛中时,一位名为ECE2T1的学生的留言提醒了大家,去年夏天,同样有一名多大学生,从Bahen Centre一跃而下....

就在去年,2018年6月24日下午,一名男子从UTSG的BA楼内坠落,当场死亡。

201903200232064280.png


加拿大高校自杀频发的背后,是学生们绝望的呐喊
近年来,加拿大高校学生因学习和社会压力自杀频频发生。仅去年短短一年时间内,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两所大学就有近10名学生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20190320023238925.png


201903200232386673.png


2017年12月5日,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一名一年级华裔女学生自杀。
2017年1月,一名滑铁卢大学18岁的学生在宿舍内自杀。
2017年3月,滑大19岁学生在宿舍内自杀身亡。
2017年7月,滑大学生在宿舍里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7年冬天,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毒理专业男生自杀。
2017年9月,多大医学院学生结束了自己25岁年轻的生命。
2018年3月,滑大两名学生在期中考试前后自杀。
2018年6月,多大一名男生跳楼自杀...
短短一周内就发生了两起自杀案件的滑铁卢大学,甚至一度被贴上了自杀大学的标签...

201903200233281781.png


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早已被课业与精神压力摧残的千疮百孔的学生们。
不同于国内严进宽出的教学,北美高校一项以高强度学习和高淘汰率著名。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更甚 —— 只要成绩不达标,学生就会被踢出这个专业、这个院系,甚至是这个学校。
于是,在无穷无尽的作业,due,presentation,小组作业,课堂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外实习的压迫下,学生们犹如上了发条的闹钟一般,一时一刻也不敢休息,生怕哪一次没有表现好,就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期末总分。
如此高度的精神紧绷下,不少学生都罹患
忧郁症,整个人陷在无尽的黑暗中。
多伦多大学学生说:“不知怎么地,我就被迫成为了一个超人,或者我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作业和阅读材料。这里的很多人都需要全天24小时工作,才能获得80分的平均分数,因为如果工足量不足,这些课程就会把那些人剔除掉”。
很多中国留学生都表示,由于课业压力过大,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随地哭出来。
学生Kaitlyn Chorowiec说,对于自杀她并不感到惊讶。她说:“现在几乎每个学期都有自杀,我们处在非常悲伤的环境中。”
”尽管学校总是强调精神,但却无所作为。似乎学校更在乎大家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精神健康,而多大的教授们也都只专注在自己的科研,而不是教课质量上。学生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自学知识和应付考试,这样的压力并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
“学校应该意识到同一个地方发生两起自杀是多么严重的事情,即使只有一起也足够让我们心痛了!”
更有学生愤怒的表示:”我们是人,不是学校的数字!”

201903200234491133.png


校园心理咨询形同虚设
在学生自杀频发后,加拿大各大高校均加强了心理咨询。可在庞大的需求面前,学校的心理辅导几乎是杯水车薪。
在昨日悲剧发生后,有多大学生试图拨打学校心理咨询电话,得到的却是无尽的等候与冰冷的语音留言。
也有学生表示,在自己急需心理辅导的时候,却被告知要被排到几乎一个月后才有空位。
滑铁卢的学生同样留言说,心理咨询的排队等待期目前长达6个月。即使是之前只用等待6周的时候,每个学期最多也只轮得上2-3次。
在漫长黑暗的折磨下,愤怒又绝望的学生们于2018年在滑大校园内举办了一场游行,表示自己想要被聆听。
一位学生高喊“I want to talk!”,其他学生跟着高呼“We want to listen!”

201903200235237710.png


让我们展开一场自救
有人说,选择自杀是一件自私的事,因为你一时冲动的选择,将会给爱你的人留下无尽的痛苦。
那些选择离开的人会留下痛苦吗?是的,那种痛彻心扉的痛,我想不会有人愿意体验。
但是他们真的自私吗?
并不。
在这场悲剧中,并没有人是错的。就像reddit上一个人的留言所说,他只是太悲伤了,所以无法考虑到其他的结果。或许对他来说,这样反而是最大的解脱。
而这件悲剧的背后,更深的原因或许是长期情绪的积压,以及无处诉说的痛苦。
一位家长也同样说道,你们现在正在经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坎,或许今年二十一二岁的你觉得自己成年了,长大了, 可以承受所有的困难和责任了。可那只是法律上的成年,事实上,你还不曾真正的经历过社会看也不太明白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种时候,一定要告诉父母,告诉朋友。我们永远都会是你强有力的后盾,会陪着你面对一切困难。
为此,朋友圈的小伙伴呼吁道,请多关怀朋友,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给他最好的安慰。

201903200236283408.png


201903200236282270.png


在此,小编想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来呼吁每一位学生:请你今天在上课时,问候你身边的同学,或许你们可以添加彼此的社交账号,讨论一下课业,互相互动;或许你们可以在下课后一起约个咖啡,吐槽吐槽老师;或许你的这样一份问候,就可以温暖到一个身处绝望的人。
愿每一次温暖的问候,都可以阻止一场悲剧。
天堂不再有痛苦。
 
中学教育严格一点,能在一定程度减少这样的悲剧吧。
 
这个没说原因,不定咋回事呢。
中学教育严格一点,能在一定程度减少这样的悲剧吧。
我觉得分两种情况:
1、学习好好胜心强的孩子,家长要在第一圈注重挫折教育,自推的孩子不能再给压力
2、资质一般靠第一圈推上去的孩子,由于全面素质跟不上大学选择的专业,定位错必然导致心理落差
3、第二圈是全面考验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圈。既有学习,还有恋爱交友,更要有自己打理生活的能力。高中阶段对接好的适应就快,高中只学习的没适当锻炼其他方面的,遇到挫折就会受不了。
 
那您问问,这个校长推荐信有什么帮助?我们是表都发给你,自己算分,然后逐项对应的老师签字认可,超44分校方才发这个school letter。校长不可能了解并掌握每个要毕业的孩子的情况,我觉得这个表靠谱。

对不起,昨晚与孩子视频,顺便问了一下,孩子当年没有这个表。

校长推荐信是孩子找校长推荐的。校长事先有表示过,如有需要,校长愿意推荐。
 
对不起,昨晚与孩子视频,顺便问了一下,孩子当年没有这个表。

校长推荐信是孩子找校长推荐的。校长事先有表示过,如有需要,校长愿意推荐。
也是个认真的人:good:系统不一样:D现在十二年级和大学都是考试季,我看大学生一个个都忙死了。高中一切准备都是9年级开始的,真到报考大学就剩临门补射了,有啥都给招呼上。: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