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o这周六要release的房子价格又涨了。

就怕上帝不太好伺候。没有正现金流,每月往里贴钱,不是每个人能承受的。

还有就怕渥太华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起,再来一波大落,砸在手里。

还有房贷利率升高的风险,只要利率恢复到去年水平,一大半人就会离场了吧。
2023之前不会加息。美联储,加拿大央行都三令五申了。这就是我劝我那帮想买房的同事,刚需要尽快入场,ASAP。投资的话,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不能强求。租客的话,我10多年,从没碰到任何坏人。看自己审查资料的能力了。
 
2023之前不会加息。美联储,加拿大央行都三令五申了。这就是我劝我那帮想买房的同事,刚需要尽快入场,ASAP。投资的话,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不能强求。租客的话,我10多年,从没碰到任何坏人。看自己审查资料的能力了。

谁打了包票说2023前不加息了的啊,有这事?
审查租客资料有什么窍门?交给agent审查?
 
谁打了包票说2023前不加息了的啊,有这事?
审查租客资料有什么窍门?交给agent审查?
美联储说的 说实话这都是搂着说的 我觉着超低利率维持五年的概率很大 至于加拿大央行 一直顶着压力说维持现有基准利率 暂时不跟美联储降 翻译过来就是我现在不降就很不错啦 不要再bb了 但其实加拿大哪次没有跟着美联储 就是延后几个季度的问题 全世界现在这印钱速度 谁不降谁2 迟早的事儿 前一阵央行吧不是露个风说negative interest rate一直都在我们的工具箱中 明确说房价不归我们管 我们要保证基本民生 当然感觉真到负利率时代不确定性还很大 但官方基本就是给你个很极端的口风 进而让你们别惦记升利率的事了

至于可信度 只能说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你能想象美联储声明了那么多次低利率 突然反悔 对市场信心造成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何况现实情况也只有此法 除非欧美能亮出 计划生育大法。如果你认为 欧美强制生育不可能,那你应该就坚信未来三五年 甚至十年(i hope not)都是低利率环境。
 
最后编辑:
渥太华这市场只要杠杆不调太高。应该是可以的。有大政府这个雇主加上最近在booming的私营机构。房市还是很健康的。一个工薪家庭平均12万收入,x4-5倍的购买力大约是40,50万.

As for贷款和本金的问题。本金是会进入个人口袋俗称equity (净值),加上房子本身和银行贷款都有杠杆效应。房子的杠杆风险不像股票那么高(never ever ever ever ever buy stock on margin, period)。

选租客这事情看个人技巧了。现在面向房东的信用调查服务很多,像tenant verification service (TVS),最近有个新的landlord credit B。看租客经济状况最好除了job reference工资单然后再要他的三个月银行流水账。有些人表面上开宝马一大堆背后的debts你自己得find out(这年头开个宝马不代表你有钱)。

然后选房子也是最优先freehold。增长率高。渥太华地有的是,现在还轮不到condo,还是freehold为王。

投资这玩意没有啥第一天就可以暴富的。慢慢的复利效应。有了第一个一百万,接下来再来个一百万根本不是啥事。
 
其实要几百万有啥用呢,和我几十万比,没啥区别呀
有几千万那是另一回事了
 
美联储说的 说实话这都是搂着说的 我觉着超低利率维持五年的概率很大 至于加拿大央行 一直顶着压力说维持现有基准利率 暂时不跟美联储降 翻译过来就是我现在不降就很不错啦 不要再bb了 但其实加拿大哪次没有跟着美联储 就是延后几个季度的问题 全世界现在这印钱速度 谁不降谁2 迟早的事儿 前一阵央行吧不是露个风说negative interest rate一直都在我们的工具箱中 明确说房价不归我们管 我们要保证基本民生 当然感觉真到负利率时代不确定性还很大 但官方基本就是给你个很极端的口风 进而让你们别惦记升利率的事了

至于可信度 只能说无限接近百分之百 你能想象美联储声明了那么多次低利率 突然反悔 对市场信心造成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何况现实情况也只有此法 除非欧美能亮出 计划生育大法。如果你认为 欧美强制生育不可能,那你应该就坚信未来三五年 甚至十年(i hope not)都是低利率环境。

分析的不错,顶一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