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孤独!!!。工作人员很可怕!!刚刚进去的时候还可以,慢慢的态度变换了,不友好,不收拾卫生,尤其对待亚裔人,不说你也知道。没有变化的西餐,季节性的水果,哪个便宜会出现哪个。有条件的最好不要进去!实体。
他们可能不是太清楚。加拿大有这种招志愿者,一些高中,初中阶段的也做这种志愿者,以后对考大学的相关医学相关方面的专业填的相关经历有帮助,将来做哪类工作,需要一定的心态,没那种心态是做不好相关工作的。你真有意思,志愿者是去帮助这些老人的,我自己的工作根本不在这一行里,居然说志愿者能得到什么好处,别把别人都想得跟你一样。
Ottawa有个志愿者的网站,自己可以去登记,我做过好几种志愿者,觉得是挺好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们不是也要求要达到一定的volunteer的hour吗?这其实就是这里的一种文化,我愿意去体验一下所以做过好几种。
去老人院做志愿者手续还挺复杂的,要有police check我记得,怕志愿者会abuse老人,所以查得挺严的。
对老人来说,有新面孔来陪他们他们也很高兴,见了我虽然不记得我是谁,但是都是很nice的欢迎我,还给我读诗啥的。有老人还收到了总理的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好像超过很高的岁数国家会发信件给你,老人很骄傲地跟我分享。
做志愿者其实是挺有意思的经历,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
这个论题很凄凉但很现实,因为我们都会老。养儿防老![]()
北京也有,入住前先交几十万或上百万压金,有不少這样的养老院沒几年就倒闭了,钱也追不回來不用。上海松江有高档养老院,1-2万多rmb一个月吧,不过要存几百万保证金那种。
这个论题很凄凉但很现实,因为我们都会老。
和yuyuyuyu 类似,我也曾去养老院做过志愿者工作,养老院里还是很整洁卫生的,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定期做卫生,有护工定期帮助洗澡换衣服。两个同性住一间房,中间拉一个帘子。夫妻也不能住在一起。有活动中心,餐厅,电视房,客厅里还有三角钢琴可以玩。到处都种着花花草草,但是不允许养宠物。一日三餐配送,都是洋餐。
老人院给我的感觉是孤独,老人像坐牢一样,只能在房子里走动,如果要出去购物,必须有家人或者志愿者陪伴,而这些陪伴人员必须签一份文件才能把人领出去逛街购物,我有一次仔细看了那份文件,把我吓一跳,原来老人出门后我要付全责,各种赔偿等等,后来我就不敢随便往外带人了。
还有就是压抑,身边经常有人死。所以这次新冠疫情,老人院里死人比例高,我一点都不奇怪。
最大的感慨就是,生儿育女没有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对父母感情很淡薄,基本上只有女儿会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儿子儿媳基本上是不来的。从法律上讲,老年父母就不是法定家庭(夫妻+18岁以下的子女)里的一员,也没有赡养义务。 估计只有争遗产时子女们可能还会积极点。记忆中有个很nice的印尼华侨以前是nepean一中学的校长,有6个子女,其中有两个还在渥太华,但是我去做志愿者的一年半里,从来没有见过子女来看过他们,有一年过春节,我还煮了饺子带给他们。
说实话,在身体还能自理理智还清晰的时候,还是不要去养老院,宁愿在自己的家里老死,至少可以自由走动,至少想吃什么想买什么都可以叫外卖,至少情绪不会被身边频繁地死人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