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各版都在传润涛阎患急病去世,RIP!

lindamy

时代广场舞照跳
VIP
注册
2005-11-23
消息
30,291
荣誉分数
7,455
声望点数
373
有人说4天前他还在更新博客,现在真假难辨。

如果真的:哀悼,假的只有道歉,希望不是真的。

1606103465794.png
 
最后编辑:
有味觉基本上不是新冠
 
他最新的博客还是10月25日那篇,评论答复是11月1日。

希望他平安。
 
挂了。
有些人死得很快。
 

润涛阎这次预测会失误吗?​

(2020-10-25 03:35:44)下一个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润涛阎对美国大选的预测还没失误过。在润涛阎这里,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只要是科学,就可用数学计算出来。然而,社会学特别复杂,每次的参数需要修改。计算出来的是概率。这就有失误的可能。

过去预测什么,发出来后,都没受到过指责,唯独川普这事。在2016年大选前,润涛阎预测川普赢。虽然在博客里受到怀疑预测准确性,但没受到羞辱。倒是到了大选过后,等川普上台后,乌泱乌泱的川粉就集结成队了。他们对我提前预测川普上台感到佩服,然而,当他们成了川粉后,发现我“180度转弯”预测川普会毁掉共和党,他们就认为我是从川粉变成了川黑!

事实上,我预测谁当选,跟立场、党派、利益没丝毫关系。如果有一点点关系,那就无法准确预测任何事了,因为脑子里有了影响判断事务的障碍了,就必然先入为主:只关心自己利益攸关的因素,只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对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就视而不见。那如何准确判断事务?

这次我预测的包括:

1. 川普连任失败。
2. 共和党失去参院。
3. 共和党也夺回不了众院。
4. 以前不是摇摆州的红州有变蓝的。


最大的不确定也是超级爆炸性的转折点—德州变蓝。

早在多年前,润涛阎就从战略角度分析了共和党的未来,那就是必须拉拢住西裔。借助奥巴马偷偷遣返墨西哥人的历史,共和党总统曝光奥巴马对西裔悄悄遣返的事,并借机拉拢西裔。否则,一旦把西裔推向民主党,那共和党在美国就前途暗淡了。以后的总统再想拉西裔,难度可就大了。

川普在大选时就扬言要大张旗鼓地建墙,还骂墨西哥人是强奸犯。可这次竞选,他就对黑人的态度大转弯了,想拉拢非裔了,他虽然没说停止建墙并拉拢西裔。至少他不再提建墙的事了,也不在背后鼓捣中南美州的难民朝墨西哥进发了。在过去的四年里,尤其是中间选举议员阶段,美国人总是能看到乌泱乌泱的中南美州难民向墨西哥进军的画面。这次大选期间,这类镜头一个都没有。表明背地里帮川普造势的那些人都害怕病毒了,不想跟川普绑在一起让病毒撒欢了。

今天我一天都在私下里回答关于这次预测的疑问。很多华人川粉,包括不是川粉,也判断这次还是川普赢,劝我改预测的理由是:“你老阎在预测拜登赢的时候,拜登儿子的事还没曝光,所以,你的判断所依材料不全。”我的答复是:这类所谓的10月惊奇,都不会是我判断谁当选的因素。所以,我的预测继续有效。当然,这里也是有条件的,就是一直说的:拜登别感染上病毒,最好就在地下室躺着。而且也不能出意外,因为中间选民不会认可贺锦丽的。拜登大脑清楚、身体健康是先决条件。如果这两条发生意外,那润涛阎的预测就失效了。

朋友就吓唬我:“老阎,如果你误判了,那川粉们会无情地对你落井下石、羞辱你,你受得了吗?”我的答复很简单:我从来都没想过个人名利得失,我在探索真理。川粉们怎么骂我,不关我的事。我该写什么就写什么。

当然,如果我预测错了,我会仔细研究错在了哪里。我可能会停下来,先不写博客,而是寻找错在了哪里。这不是闭门思过,因为这事没功没过。为什么说没功呢?对我来说,预测准的事多着去了,我没从中得过一分钱收益。对美国大选来说,更没丝毫影响。大家本来想投谁的票还是投谁的票。即使个别人有影响而改投了选举票,那对最后的结局也是没丝毫影响的。华人大多在蓝州,即使在摇摆州,也没几个人会受润涛阎的预测而受改弦更张。说了没“功”,再说没“过”。我预测错了,也没丝毫损失,至于川粉们的羞辱,那就随他们去了。不关我的事。我也从没打算拉他们或任何人成为我的粉丝。我不需要忽悠粉丝。我只探索真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就是自娱自乐。

一位朋友把媒体报道的两位上次就预测准了的民调公司总裁的预测告诉了我。就是这两个公司是上次准确预测川普赢的民调公司,公司总裁认为这次还是川普赢。我说,这不关我的事。我预测的结果一旦公开,就没修改过,直到最后结果出来。这次也一样,除非拜登出幺蛾子,比如车祸了,感染新冠病毒了。
关于给川粉们“疗愚”,我知道那是徒劳的。即使十天后的事实表明川普落选了,他们照样认为是选票出了问题。川普的特征就是总是自己对,什么事都是别人的错。专制者的通病。“墨索里尼总有理”说的就是这事。饿死三千万人的大跃进,毛泽东照样派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倒打一耙,说:“凡是遵从毛主席的,都是成功的;失败的,那就是没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造成的。”总之,错都是别人的。所以,跟他们计较什么呢?他们就是群羊效应。川普就是他们的领头羊。放过羊的都知道这特征。当年润涛阎判断川普能赢的时候,还几乎没有什么川粉呢!就好比群羊,眼睛时刻盯着哪个羊在决斗中赢,就当即把赢的那羊作为自己崇拜的领头羊。其实猴子也一样,老猴王遇到挑战者了,猴群就盯着看。如果挑战者明显赢了,不需要挑战者搞死老猴王,那些老猴王的跟班腿子们就一拥而上,把老猴王搞死,从此巴结新猴王。

如果当时是希拉里赢了,照样有很多巴结她的粉丝的。一旦看到她的狠劲,粉丝们立刻视她为神一样的崇拜。要知道,希拉里可不是奥巴马那样的温和性格,她是一只母老虎,一旦掌权,比川普厉害多了。川普是大嘴巴,真动兵打仗杀人,他下不了手。他的黑心在于看钱和开除下属。内心里川普比希拉里善多了。希拉里没机会表现她才是战争狂人。只要她把大批航母战斗群集结在南海,现在的川粉们那时候当即就成为希拉里的粉丝,而大骂川普是骗子。拜登年龄大了,会不会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们还需要看。

当年宋江表面上也是好好好先生。可他一招安,就去打方腊。在赐死他的毒酒来了,他还先毒死李逵为他保守天大的秘密呢。因为宋江知道剩下的人马是造反无法成功的。可他清楚他死于被毒死,那他死后李逵肯定造反。失败后留给历史的就是:宋江有谋反之心,无谋反之力,才接受招安的。李逵是最了解宋江的身边人,李逵所为,其实就是宋江的内心想法,只是宋江知道谋反失败的名声。李逵不在乎这个。从心理学角度判断,宋江越是杀人灭口,越表明宋江从来都没想被招安,他在等国家动乱,他才有机会出手打自己的江山。只是他看不到那机会了,也就走被招安一条路了。怪在方腊只是小打小闹级别的,毫无造出烽火燎原之势的本事就起事,让宋江有了希望,可希望幻灭后,便恨死了方腊。宋江打方腊,绝不上书上说的是报效朝廷,立功受赏,而是他恨死了不成器又闹事给宋江带来过幻想最后令他失望。宋江等着方腊起事能横扫腐败的朝廷,他便抄后路干掉方腊,打下自己的江山。

宋江不是群羊,跟川粉们不是一回事。川粉们在找领头羊来着。很明显川普比奥巴马强大多了,碰上了领头羊,川粉们自然就主动送上崇拜的表现。他们贬低希拉里,其实是他们的无知。如果希拉里赢了,那才是令中共头疼的狠角色。如果拜登很快露出獠牙,现在骂他的华人川粉们立刻更换大王旗,重新拜码头。不信?让我们拭目以待。润涛阎的预测错的机率少而又少。

另:
关于美国与中共翻脸。

其实“重返亚洲”战略是奥巴马时期的国策。只是奥巴马把这事留给了希拉里。他没想到希拉里会败给川普。如果当年是希拉里上台,她立刻就跟中共干起来了。只是她没机会而已。中共那时候就看到了苗头,就特别盼望希拉里别赢。可根据最近解密的希拉里邮件门删除的电邮资料(我查看了很多内容,凡是跟中共有关的,都看过了),重返亚洲战略不是希拉里最早提出来的,是拜登和国安顾问二人的想法,希拉里作为国务卿,具体事务比如拉拢日本、越南、印度、东盟等是她一直在干。她一直在折腾东盟会议来着。她召集几个国家针对中国建水坝,导致河水被截流在中国境内,令相关国家知道了真相。这事令中共恨死了希拉里。解密的历史文件也表明,她想抢功,就是把“重返亚洲”战略说成是她最早的想法。而解密的电邮里奥巴马讲的是:这事最早由拜登和国安顾问二人商量后提出来讨论的,大家都认可,便交由希拉里具体实行。本质上就是把中共作为下一个美国的最主要战略敌人。

 
最后编辑:
消息最早是从品茶小轩传出的。

1606105383781.png
 
阎润涛而非颜宁首次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


  网红美女科学家颜宁刚刚(4月30日)获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今年仅
有的两名中国科学家,真为她高兴。在国内大量的介绍中说颜宁在2014年是世界
首位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的科学家。这个说法应该不对,是Yan首先发现
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没错,但此Yan非彼Yan,真正首先发现了细胞膜葡萄糖转
运蛋白原理和结构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叫阎润涛的美籍科学家。阎润涛是何许人也?
他是最有名的海外网红博主之一,在文学城其博客点击率2千4百多万,如果国内
能开放他的博客,点击率估计会有数亿,曾经有国内转载其一篇博文,点击率达
150万,由此可见其网红程度,尤其在海外应该不亚于颜宁。

  阎润涛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高考的首届(77级)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来美国留
学,博士毕业后,在Johns Hopkins医学院副院长Maloney的实验室从事膜蛋白研
究,他在90年代初用克隆的细菌葡萄糖转运载体为研究对象,突变455个在载体
膜蛋白上的氨基酸,并测量得到455个氨基酸突变体两边的数据,而后整理数据
得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是喇叭口模型,即在葡萄糖进入细胞膜喇叭口朝
外,进入细胞膜后喇叭口朝内,这样得以将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这个突破性工作
发表在世界最著名的专业杂志Cell(细胞)上( 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3. Identification of a residue in the translocation pathway of a
membrane carrier. Cell 75:37–44.)。随后阎先生又用一年多时间测出了葡萄
糖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结构,其结果于1995年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5. Residues in the pathway through
a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2:5973–5976.).

  20年多年后,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颜宁及其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小组利
用流行的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号称首次成功解析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
构和工作机理,解决了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但从以上阎润涛的
研究结果来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颜宁证实了阎润涛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
原理及结构。问题来了,颜博士虽末引用阎博士的论文,但实际到底有没有看过
阎博士的两篇论文?阎本人说估计没有,认为国内有防火墙,看不到国外资料,
他在百度根本搜不他自己的论文。但这说法太牵强,首先,作为中国的顶尖科学
家,绝对能查到所有的科学文献资料,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医科院图书馆
就能查到所有资料,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但每个月图书馆会收到几个月前的
PubMed 计算机小磁盘,何况现在,有什么资料查不到?另外,所有的科研人员
在立项目之前,一定会查阅所有有关文献,查细胞膜载体看不到阎博士在世界最
顶尖杂志文章的机率接近于零。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奢望颜宁博士能给个解释。
 
阎润涛而非颜宁首次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


  网红美女科学家颜宁刚刚(4月30日)获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今年仅
有的两名中国科学家,真为她高兴。在国内大量的介绍中说颜宁在2014年是世界
首位发现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的科学家。这个说法应该不对,是Yan首先发现
了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没错,但此Yan非彼Yan,真正首先发现了细胞膜葡萄糖转
运蛋白原理和结构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叫阎润涛的美籍科学家。阎润涛是何许人也?
他是最有名的海外网红博主之一,在文学城其博客点击率2千4百多万,如果国内
能开放他的博客,点击率估计会有数亿,曾经有国内转载其一篇博文,点击率达
150万,由此可见其网红程度,尤其在海外应该不亚于颜宁。

  阎润涛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高考的首届(77级)大学生,上世纪80年代来美国留
学,博士毕业后,在Johns Hopkins医学院副院长Maloney的实验室从事膜蛋白研
究,他在90年代初用克隆的细菌葡萄糖转运载体为研究对象,突变455个在载体
膜蛋白上的氨基酸,并测量得到455个氨基酸突变体两边的数据,而后整理数据
得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是喇叭口模型,即在葡萄糖进入细胞膜喇叭口朝
外,进入细胞膜后喇叭口朝内,这样得以将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这个突破性工作
发表在世界最著名的专业杂志Cell(细胞)上( 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3. Identification of a residue in the translocation pathway of a
membrane carrier. Cell 75:37–44.)。随后阎先生又用一年多时间测出了葡萄
糖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结构,其结果于1995年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Yan, R. T., and P. C. Maloney. 1995. Residues in the pathway through
a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2:5973–5976.).

  20年多年后,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颜宁及其在清华大学的研究小组利
用流行的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号称首次成功解析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
构和工作机理,解决了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世纪的科学难题。但从以上阎润涛的
研究结果来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颜宁证实了阎润涛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工作
原理及结构。问题来了,颜博士虽末引用阎博士的论文,但实际到底有没有看过
阎博士的两篇论文?阎本人说估计没有,认为国内有防火墙,看不到国外资料,
他在百度根本搜不他自己的论文。但这说法太牵强,首先,作为中国的顶尖科学
家,绝对能查到所有的科学文献资料,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医科院图书馆
就能查到所有资料,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但每个月图书馆会收到几个月前的
PubMed 计算机小磁盘,何况现在,有什么资料查不到?另外,所有的科研人员
在立项目之前,一定会查阅所有有关文献,查细胞膜载体看不到阎博士在世界最
顶尖杂志文章的机率接近于零。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奢望颜宁博士能给个解释。
哦,科学家 :good:
 
第一次是2008年,争论过几句,忘记为了什么,只是记着名字。后来了解不多。

几个月前,这里有人转来他的博文,跟踪过一阵。虽然观点不完全认同,但很钦佩他的文笔,才思泉涌,文理不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