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好样的。

黑莓估计不会恢复往日荣光。都说北电被华为搞倒了,怎么没有人提黑莓被苹果弄垮了。
人家说华为偷了北电技术,不知道苹果有没有偷黑莓技术
 
人家说华为偷了北电技术,不知道苹果有没有偷黑莓技术
苹果开始搞手机的时候,招了大批黑莓的人,但是黑莓好像不是以技术见长,可能属于智能手机先入者。
 
有个把创新没什么新鲜的,只要不是太差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能搞出几个。在西方七国里,你把加拿大和其他六个国家比一比,比大公司,比工业能力,我看加拿大就排第七。加拿大甚至比只有1000多万人的瑞典都比不了,你去看看瑞典能造什么,加拿大能造什么?

德国 瑞典 瑞士都是 日耳曼民族 创新能力强,做事精益求精

许多年前, 美国汽车经销商联合对10万名驾驶员做过一项调查

请对下面全球5大汽车品牌进行连线

BMW(德国) Safety

Mercedes(德国) Luxurious

GM(美国)Performance

Toyota(日本)Comfortable

Volvo (瑞典) I do not know

97%的驾驶员的答案一模一样

感觉美国汽车经销商有意黑某个汽车品牌 选项 “I do not know” 就是没有优点 完全可以换成 “cheap” (价格便宜也是优点)
 
加拿大的Bombardier也快让波音搞黄了吧?
 
说白了还是气候原因,冷。。。。。环境只能承载这么多人口。有钱或者有能力的人,如果钱给够,谁不想去更温暖冬天不用铲雪的地方生活。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强者越强的聚集效应。硅谷,东京,上海,深圳,甚至是靠北的西雅图都比加拿大大多数地方气候舒服的多。北欧虽然比加拿大纬度高,可主要的城市冬天低温也就是零度上下,大鹅都不用穿。

我卡屯20年前差不多已经是高科技行业发展的巅峰了,现在的work force和1997年差不多。我来渥太华的时候,差不多算是最后的辉煌。此地high tech相对于别的地方只有逐渐衰落的命运。看看多伦多,cs毕业生起薪100k到150k的大有人在,我村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所以趁着主要的人口输出国还有余力输出人口的时候,加拿大应该扩大移民数量,起码每年50万人。否则,除了多伦多温哥华,在下一代人的时间,其他地区摆脱不了俄罗斯远东一样的命运。
 
保守势力鼓励大家去干活儿挣钱,不是赖在家里吃救济。
鼓励你干那些不用脑子的活,比如到油砂场开大卡车,汽车厂当装配工之类的。对于教育科研技术创新的投入就是砍砍砍。汽车厂倒闭会用纳税人的钱去就救。高科技的就随便倒了
 
鼓励你干那些不用脑子的活,比如到油砂场开大卡车,汽车厂当装配工之类的。对于教育科研技术创新的投入就是砍砍砍。汽车厂倒闭会用纳税人的钱去就救。高科技的就随便倒了
木法子,产业工人大规模失业会导致社会动荡,换哪个党执政都得这么办。这有点像2008年金融危机,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得救花街,奥驴咬牙切齿的也得给钱......:evil:
 
同意,成功企业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当年黑莓创业的时候就是盯着美国市场的。我很久以前听过黑莓创立者之一的CBC访谈,他说创业首选应该是制度,说他当年创业的时候,他在华盛顿呆了一年多,进行美国国会游说。他还说加拿大不缺人才创意,缺的是美国那种影响制度的东西。像airbnb, uner,肯定要同时进行国会制度方面的游说
James Balsillie.

Canadian are very defensive mindset.
 
以上是去年12月4日和大家分享的。去年10月BB是7.5CAD,昨天开市14.41,收市12.48CAD。

Is Blackberry (BB) the Next BIG EV Stock?​

“黑莓票飙升至新的高度,一些伟大的电动汽车交易新闻。这里是所有的细节和更多..黑莓(NYSE: BB;TSX: BB)为全球企业和政府提供智能安全软件和服务。该公司拥有逾5亿辆终点,其中包括目前上路的1.75亿辆汽车。公司总部位于安大略省滑铁卢,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安全和数据隐私解决方案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是端点安全管理、加密和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领导者。” 股票有风险,投资请当心。如果早已买入,要给黑莓点赞。

Most EV start up wants a fastest path to market.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develop and certify the OS. that is why 80% of the EV manufacturers has relationship with BB for its BNX.

Best way for the EV unicorns is to invest some capital to BB to have first dip 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木法子,产业工人大规模失业会导致社会动荡,换哪个党执政都得这么办。这有点像2008年金融危机,不管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得救花街,奥驴咬牙切齿的也得给钱......:evil:

最后一样还是要花纳税人的钱,维护社会稳定。只不过是花钱的方向不同,不是什么养懒人的问题。福利养懒人是假个题。给够钱都愿意干活。很懒的人极少,只有薪水很低的人,才会不工作的想法。保守派只肯把钱花在维护夕阳工业上,进步派还愿意花钱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无技能的失去工作,所以要有配套的福利和教育培训。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解决。实际上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由于创新带来增长,全社会劳动参与率长期以来都是高于米国的
 
最后编辑:
加拿大创新难搞,不是天才跑美国去了,就是创新还在开始阶段就被美国收购了
加拿大不是创新难搞,而是人口太少市场太小。高科技公司做大做强后就两条出路,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搞垮。
 
最后一样还是要花纳税人的钱,维护社会稳定。只不过是花钱的方向不同,不是什么养懒人的问题。福利养懒人是假个题。给够钱都愿意干活。很懒的人极少,只有薪水很低的人,才会不工作的想法。保守派只肯把钱花在维护夕阳工业上,进步派还愿意花钱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无技能的失去工作,所以要有配套的福利和教育培训。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解决。实际上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由于创新带来增长,全社会劳动参与率长期以来都是高于米国的
不一样,产业工人是劳动者,愿意劳动,政府的做法是帮助他们克服当前困难继续工作下去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把钱花在福利上则是鼓励更多的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成为社会的负担。不管朝阳工业还是夕阳工业都需要有人做,福利给高了自然就没人干活了,君不见去年夏天人们拿着每月2000刀,没什么人愿意再干活,建房子都找不到人。福利高了,自然就嫌工资低。美国的工资比加拿大高,福利比加拿大低,自然干活的就多,加拿大人比美国人懒也是事实。
 
最后编辑:
加拿大不是创新难搞,而是人口太少市场太小。高科技公司做大做强后就两条出路,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搞垮。
加拿大张口闭口:nobody is perfect! 这也注定加拿大企业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不一样,产业工人是劳动者,愿意劳动,政府的做法是帮助他们克服当前困难继续工作下去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把钱花在福利上则是鼓励更多的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成为社会的负担。不管朝阳工业还是夕阳工业都需要有人做,福利给高了自然就没人干活了,君不见去年夏天人们拿着每月2000刀,没什么人愿意再干活,建房子都找不到人。福利高了,自然就嫌工资低。美国的工资比加拿大高,福利比加拿大低,自然干活的就多,加拿大人比美国人懒也是事实。

去年是特殊情况,米国也一样。福利当然有影响,不是越高越好。但它主要影响到最低收入的那一批。如果工资拿到汽车厂工人的水平,就不会去领福利。所以鼓励创新,投资研发,创造发展机会是最重要的 。

至于说加拿大人懒,那是完全错误的,和事实不符。虽然加拿大福利多,但参加工作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 2020年加拿大的劳动参与率是64%,美国是61% 。用数字说话,不要拍脑袋胡侃。
 
去年是特殊情况,米国也一样。福利当然有影响,不是越高越好。但它主要影响到最低收入的那一批。如果工资拿到汽车厂工人的水平,就不会去领福利。所以鼓励创新,投资研发,创造发展机会是最重要的 。

至于说加拿大人懒,那是完全错误的,和事实不符。虽然加拿大福利多,但参加工作的人口比例高于美国。 2020年加拿大的劳动参与率是64%,美国是61% 。用数字说话,不要拍脑袋胡侃。
懒有多种:根本不出工,出工不出力...... 加拿大式效率有体验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