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此国一切制度照抄美国,为何无法复制美国的辉煌?还有由美国扶植的乌克兰现状如何?

lindamy

时代广场舞照跳
VIP
注册
2005-11-23
消息
30,291
荣誉分数
7,455
声望点数
373
此国一切制度照抄美国,为何无法复制美国的辉煌

此国一切制度照抄美国,为何无法复制美国的辉煌​


老马 工程师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学过世界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二十世纪初期,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仅有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位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老牌的非洲文明古国,竟然两次挫败了意大利的侵略,一时间在世界上声名鹊起,让欧洲列强也不敢小视与它。而位于非洲西部的利比亚里,教科书上对其报道却少的可怜。以至于很多人都好奇,利比里亚这个低调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存在,让它能够在当时业已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的非洲土地上独树一帜。

v2-ab03300773b5f0bc05f09c1c2d96030e_720w.jpg


二十世纪早期非洲大陆殖民情况

同为近代非洲独有的两个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是如假包换的本土国家,利比里亚却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有学者把它称之为“空降”来的国家、外来政权。

有读者就会觉得奇怪,利比里亚不是黑人国家吗?怎么说是外来政权呢?小编来告诉你,事实确实如此。深入了解非洲历史的朋友就会知道,在非洲,利比里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在近代非洲,利比里亚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谜一样的国度。

v2-42f9be62ab7968bc81644a8bca68402a_720w.jpg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的诞生源于18世纪美国、英国、法国对奴役和贩卖黑奴的打击。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把非洲大量的精壮人口输送给美洲大陆,虽然促进了美洲大陆的开发,但却给黑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随着美国的独立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列强都转向了利润更大的纺织业、茶叶和瓷器贸易,黑奴贸易逐渐衰败。各国对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摈弃转向了打击。特别是美国废奴运动兴起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自由黑人。这些黑人名为自由人,但却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备受歧视。美国一些宗教慈善家、国会议员纷纷提出利用黑人向外殖民的主张。既然黑人在美国本土不受待见,把黑人送回老家非洲去,或许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归宿。1816年,美国成立了殖民协会。181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由美国殖民协会提出的一项关于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

v2-74e03a760a7d5d2695653b3d589d9ab7_720w.jpg


利比里亚在非洲的位置

遣返黑人的计划并不顺利。1820年,搭乘了88名黑人的美国船只在英属塞拉利昂的伊丽莎白港靠岸,然而当地的英国殖民当局不允许他们登陆,他们不得不继续向东航行,在一个人烟稀少的丛林地带上岸。通过贿赂当地的曼巴人和德伊人,他们得以立足。登陆后的美国黑人不但要面对陌生的环境,更要随时防范当地土著的袭击。直到1922年,美国才在梅苏拉多角的普罗维登斯岛建立第一个美国黑人移民区。自此,美国开始有计划地向该地区输送黑人。然而,黑人回归之路困难重重,美国移民黑人挤占了当地土著黑人的生存空间,引起当地黑人的强烈不满,他们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美国移民黑人和当地土著虽然同为黑人,但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对美国黑人来说,他们是重归故土,但当地土著却把他们视为外来人和入侵者,双方矛盾不断积累,并不时爆发冲突。

1824年2月,美国殖民协会依照拉丁文“Liber”(自由)一词,给这块殖民地正式命名为利比里亚(Liberia),并给第一个移民区命名为蒙罗维亚,以纪念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美国各州的殖民协会,也陆续到利比里亚沿岸建立移民区。1838年由蒙罗维亚、新佐治亚和布坎南等8个移民区合并组成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殖民协会委任白人总督管辖。利比里亚联邦成为利比里亚早期国家的雏形,但实权却掌握在美国白人的手里。

1845年,利比里亚发生了英国商人拒缴关税的事件,利比里亚为了维护自身权利,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同时,联邦的运转产生的巨额费用也越来越让美国殖民协会吃不消。美国殖民协会不得不同意利比里亚独立。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联邦发表《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

利比里亚作为在美国卵翼下成立的共和国,国家宪法、政府体制一切都是照搬美国。就连国旗都是仿效美国的星条旗。约瑟夫·詹金斯·罗伯茨被选为第一任总统。

v2-ed66ab48c89de6d86b1fabfd8f89dc5e_720w.jpg


利比里亚国旗和美国国旗

背靠大树好乘凉,利比里亚虽然独立,但因其与母国美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被美国关照着,即便四周都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也没人敢打他的主意。这也正是利比里亚虽然低调,但却能够在西非一枝独秀的原因。

利比里亚独立后,国家政权一直被新住民黑人把持,当地土著黑人成为被统治和压迫的对象。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加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政局出现动荡,并爆发了长达7年的内战。直到2003年,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帮助下,才通过建立过渡政府的方式实现了国内和平,国家逐渐迈向正轨。

虽然利比里亚国家体制都是照抄美国而来,但看似“先进”的民主制度并未给这个神奇的国家带来辉煌,反倒是多次将国家引向了战争和动荡。这不禁让世人反思,西方民主到底是不是万能钥匙?

v2-9efe2278e54c4885d342ed24fec67309_720w.jpg


利比里亚邮票

 

利比里亚:美国亲手打造的非洲首个共和国,为何却成了贫困国家?​


2020-04-30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82.jpg

利比里亚与美国

作者:皮皮侠 编辑:Thomas

非洲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列强的殖民史,到一战爆发时,整个非洲除了击退意大利入侵的埃塞俄比亚,只有利比里亚没有沦为殖民地。这个面积不过11万平方公里,人口仅470万的小国,没有被欧洲列强瓜分的秘诀就在于有一座坚实的靠山—美国。

104.jpg

▲ 利比里亚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西洋沿岸,素有“西非门户”之称

历史上,利比里亚曾是美国解放黑奴的安置地,1847年独立成国家,因此它的国名“Liberia”在拉丁语中意为“自由(Liber)之邦”。因为这层特殊关系,利比里亚从建国起就受到美国的庇护,政治体制也完全仿照美国,是非洲第一个共和国。

111.jpg

▲美丽的热带风光下,是利比里亚的贫穷和落后

民主的政治体制,大国的安全庇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利比里亚似乎占尽经济腾飞的条件,按理说应该发展的很不错。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2018年利比里亚人均GDP仅677美元,是联合国界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并且在当今世界舞台几乎没有存在感。

历史很辉煌,现状很落后。那么,美国为何要远涉重洋去非洲打造这么一个国家,利比里亚如今的糟糕状况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113.jpg

▲ 利比里亚破败的乡村和饥饿的儿童

一、美国遣返自由黑人

自公元1619年起,为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尤其是种植园密布的南方。1776年美国独立时,全美黑人数量从1680年的700增长到50万,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多达45.5万分布在南方各州,它们被称为蓄奴州。

119.jpg

▲ 美国南方种植园,大量买进黑奴充当劳动力

黑奴到达北美后,有的通过一定年限劳动赎身,这就是自由黑人的由来。然而黑奴大面积获得自由,则是在美国独立之后才实现的。

美国以“追求自由民主”的理念而从英国获得独立,但是美国国内充满了血腥和压迫的种植园奴隶制,是对“天赋人权”思想的讽刺,也站在了美国建国理念的对立面。因此,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就有富兰克林等奴隶制的反对者。在这样的背景下,黑奴较少的北方各州先后废除奴隶制,南方的蓄奴州也有黑奴通过各种方式逃到北方。从1790年到1810年,美国自由黑人由59466人增至186446人,短短二十年间增加了两倍之多。

自由黑人数量迅速膨胀后,如何对待他们成了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白人害怕自由黑人会鼓动黑奴暴动,也有白人担心他们与自己竞争工作岗位,争取政治经济权利,威胁社会的稳定。此外,部分自由黑人也希望回到故乡,在那里他们更自由,发展空间更广阔。

在对待自由黑人同社会的关系上,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在1785年出版的《弗吉尼亚札记》中第一次提出了把自由黑人遣回非洲故乡的设想。把自由黑人遣回故乡,赋予他们完全的公民权利,既可以维护美国社会的稳定,又可以在非洲传播基督教文明,因而很快得到了政界和宗教人士的广泛赞同。

121.jpg

▲ 美国著名的总统山,左起第二位是杰斐逊,他第一个提出了把自由黑人遣回非洲故乡的设想

1787年,英国把一部分黑人送回非洲建立了塞拉利昂殖民地,这给美国持遣返观点的群体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当时,实力有限的美国为了避免同英国在非洲产生冲突,没有由政府出面,而是在1816年成立了“美国殖民协会”这一民间组织,该协会的目的就是将自由黑人遣返非洲。1819年,美国殖民协会得到国会的支持和拨款,一场紧锣密鼓的遣返运动开始。

二、从殖民地到共和国

遣返之前,美国殖民协会派人到英属塞拉利昂取经,寻找殖民地点,最终,他们选择了塞拉利昂东南方的海岸,该地是人烟稀少的热带雨林地区,仅有一些分散的黑人部落,是个理想的的殖民据点。

125.jpg

▲ 利比里亚地图,西北方为塞拉利昂,星标处为梅苏拉多角

1821年,美国海军军官驾船开往目的地,船上除了搭载的一批自由黑人外,还有总统门罗和美国殖民协会各派的两名看管遣返者的“代监官”。当年12月,他们在梅苏拉多角登陆,随即向土著黑人提出了土地要求。

131.jpg

▲ 描绘美国殖民协会遣返自由黑人的版画

土著黑人首领并不同意出卖土地,但殖民者把手枪顶到首领脑门上,以300美元的代价“购买”了长225公里,宽64公里的梅苏拉多角。第二年,更多的自由黑人被遣返到这里,在代监官的带领下,他们镇压了土著黑人的反抗,建立起第一块殖民地。

1824年,美国殖民协会根据拉丁文“自由”的含义,正式将这里命名为利比里亚。为了纪念支持遣返活动的总统门罗(Monroe),梅苏拉多角居住点被命名为蒙罗维亚“Monrovia”。

133.jpg

▲ 美国在利比里亚的第一个殖民点蒙罗维亚,如今是利比里亚首都

在美国殖民协会的刺激下,美国各州也纷纷成立殖民协会。1832年,马里兰州在利比里亚东南方建立了马里兰殖民地,其他各州也蜂拥而至,建立起大小不等的殖民地。为了壮大力量,1839年,除马里兰殖民地外,其他各殖民地以蒙罗维亚为中心组成利比里亚联邦,并以美国宪法为蓝本,起草了《利比里亚联邦宪法》,这是利比里亚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134.jpg

▲ 美国殖民协会遣返自由黑人的宣传画

起初,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殖民协会派出白人总督进行管理,1841年,黑人罗伯茨继任为第二任总督。为了扩大财政收入,他决定对进入利比里亚的货物收税,这惹恼了英国商人,他们认为利比里亚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无权收税;同时,英国殖民者也盯上了利比里亚这块土地,意图据为己有。

为了打消英国人的觊觎,1847年,经美国殖民协会同意,利比里亚联邦通过了独立宣言和宪法,利比里亚共和国成立,罗伯茨成为第一任总统。1857年,马里兰殖民地并入,现代意义的利比里亚成型。美国的遣返活动还在继续进行,到1867年,总共遣返了约1.9万名自由黑人,他们作为美国殖民活动打下的深刻烙印,为利比里亚日后的族群冲突埋下了伏笔。

135.jpg

▲ 利比里亚首任总统罗伯茨的纪念雕像

利比里亚共和国诞生时,非洲其他地区还处于殖民地或土著部落状态,它是黑人第一次采用美式民主制度治理国家。然而,利比里亚并没有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盲目仿照美国制度注定水土不服。

137.jpg

▲ 左边是利比里亚国旗,完全仿照美国国旗设计

三、美裔利比里亚人统治时代

利比里亚独立后,被遣返的自由黑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美裔利比里亚人。他们昔日饱受种族歧视的屈辱,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统治阶级。他们从未超过总人口的5%,却把持着国家机器。从1847年到1980年,利比里亚换了20任总统,全部是美裔利比里亚人。

138.jpg

▲ 1920-1930年的利比里亚总统查尔斯·金(拄杖者)与家人及政府成员,生活方式明显美国化

美裔利比里亚人在美国的解放下获得了自由,却对土著黑人同胞进行压迫,他们自诩来自“文明世界”,充满了优越感。对于土著黑人来讲,他们是黑色皮肤的殖民者。据美国人在1920年的报告记载:“美裔利比里亚人把土著当作奴隶使用,甚至最不足道的美裔利比里亚人也有半打男仆伺候他。”

140.jpg

▲ 美裔利比里亚人统治期间,土著黑人的悲惨生活

政治上,利比里亚在国际事务中站队美国。美国则将利比里亚视为输出民主制度的样板,庇护它安然渡过了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保证了独立地位。

军事上,利比里亚的武装力量由美国装备和训练,他们与美国军队联手镇压了多次土著黑人起义。二战期间,两国在1942年签订防务协定,1943年签订港口和海军基地协定,美国取得了在利比里亚修建、使用机场和港口等特权,这里成了美国向近东运输物资的中转站,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话讲,“利比里亚对美国来说是生命攸关的。”

经济上,利比里亚以农业为主,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公司开辟橡胶园,发展成当时的的支柱产业。二战后,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发展经济,利比里亚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凭借丰富的铁矿石等自然资源,以美国为首的境外资本大量涌入,他们开矿设厂,既给本地人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又为这里建设了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农业社会面貌有所改变。

整体上看,利比里亚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具体到个人收入分配时,族群的差异体现了出来。美裔利比里亚人占据高端就业岗位,拿走了大部分收入,而把低端工作和贫穷留给了土著黑人。此外,利比里亚没有合理利用境外资本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出口产品还是铁矿和橡胶等初级产品,因此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142.jpg

▲ 利比里亚重要的经济来源橡胶,该国最大的橡胶园至今仍属于美国公司

美裔利比里亚人统治期间,利比里亚形成了一个割裂的社会结构。二战后,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弥合族群的地位鸿沟,反而日益拉大了收入差距。土著黑人从偏远农村走入企业岗位,思想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使得这个处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国家变得很不稳定。

四、美裔利比里亚人统治的终结与战乱

二战结束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利比里亚土著黑人的艰难处境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为了缓和族群矛盾,政府推行统一政策,规定所有的利比里亚人在法律面前权利平等,但政府不打算改变美裔利比里亚人在政治经济上的垄断地位,仅占总人口3.4%的他们仍然操控政坛,并占有全国60.4%的财富。

144.jpg

▲ 二战后,非洲迎来了民族独立浪潮,利比里亚“非洲唯一共和国”的身份黯然失色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导致石油危机,油价猛然上涨两倍多,引发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国际市场对利比里亚铁矿和橡胶等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下降,利比里亚没有石油资源,进口石油花费了大量财政收入。双重打击之下,经济陷入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让社会反对浪潮迭起,土著黑人政治组织也在这个时候出现。

当时,利比里亚的政界精英和富商大贾是美裔利比里亚人,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以土著黑人为主,他们对与自己同属被压迫阶层的普通群众充满了同情。1980年,一个叫多伊的军士长发动军事政变,打死当时的总统,终结了美裔利比里亚人的统治。

美裔利比里亚人政府被推翻了,但潘多拉盒子就此打开,利比里亚土著黑人多达16个族群,人口最多的一个也仅占总人口的20%,新上台的土著黑人总统多伊又是个独裁者,他偏向自己的族群,横征暴敛更甚于前任。美裔利比里亚人与土著黑人的矛盾,土著黑人各个族群的矛盾交织共存,最终在1989年引发了内战。

147.jpg

▲ 利比里亚内战期间的娃娃兵,他们本应该坐在课堂,却扛起了武器

内战期间,各个族群都从本族利益出发,组成形形色色的武装派别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直到2003年,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介入下,内战才得以平息。14年内战期间,这个当时总人口300多万的国家,有20多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更有数万儿童成为娃娃兵,毁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148.jpg

▲ 1960年以来,利比里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均GDP变化趋势,1989-2003年内战期间,利比里亚经济陷入崩溃

利比里亚的经济在内战中被彻底摧毁,内战前,虽然产业比较落后,但至少没有饥饿之虞。联合国在1971年第一次界定世界不发达国家时,利比里亚不在名单内;而内战爆发仅一年,它就沦落到这个行列。

外资因内战撤离,失业率剧增;人们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对农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内战使利比里亚连食品都需要国外援助,它靠联合国的帮助才能维持和平,战后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

157.jpg

▲2018年,利比里亚主要经济指标,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里也属于倒数水平

纵观利比里亚的历史,它曾经是非洲自由民主的灯塔,而现在却是贫困的代名词。它沦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是内战的结果,而内战的根源早在建国之时就已经产生。

美国把自由黑人遣返回非洲,促进了这个国家的形成,但自由黑人没有对土著黑人一视同仁,导致他们对族群的认同大于对国家的认同。要想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中毕业,真正达成族群和解才是正路。

161.jpg

▲ 曾是足球运动员的现任总统维阿,这位足球先生将带领利比里亚走向何方?

 
最后编辑:
虽然利比里亚国家体制都是照抄美国而来,但看似“先进”的民主制度并未给这个神奇的国家带来辉煌,反倒是多次将国家引向了战争和动荡。这不禁让世人反思,西方民主到底是不是万能钥匙?
确实有不少民主国家很穷,但并不等于这些国家如果搞中国的一党专制就会富啊。

要证明政治制度对某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要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一个相通的族裔在相同的时间段做比较,比如南北韩、东西德、两岸。

民主的印度穷,但这不等于如果印度出一个毛泽东,印度就会富。有一个国家的种族文化和印度类似,而且还是专制国家,那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可比印度更穷。
 
由美国等西方势力一手导演的橙色革命后的乌克兰,现在还一直在接受美国经济援助,除了卖航母,马达,就剩下出口美女了。3721那些个等于都难以简单成立的。

俄国也是先政改,现在就差称帝了。
 
由美国等西方势力一手导演的橙色革命后的乌克兰,现在还一直在接受美国经济援助,除了卖航母,马达,就剩下出口美女了。3721那些个等于都难以简单成立的。

俄国也是先政改,现在就差称帝了。
乌克兰现在总比苏联的时候好吧,苏联的时候大饥荒饿死几百万人啊。而且苏联还给乌克兰搞了一个切尔诺贝利泄露。
 
最后编辑:
但确实所有学习美国总统制的国家都没有发展很好的,很容易出现独裁者。
反而是复制英国议会制西敏制的国家,大部分都比较富裕,而且即使穷,也没有独裁者。
所以加拿大这种议会制比美国的总统制更好。
 
没看懂你这句话 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没有人说过这个成立:
确实有不少民主国家很穷,但并不等于这些国家如果搞中国的一党专制就会富啊。
民主专制和贫富没有必然联系,专制的朝鲜非常穷。中国变富了,不是因为一党专制。

苏联和毛的路线不好,并不等于美国就好。邓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论绝对不完美,但是就现在的结果看是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路,民主,政改都很必要,还是不要乱了阵脚,稳步缓慢转变为好。

我不想过多讨论。你建的那些楼我更不愿意进,充满了畜生和蛆,自己看看吧,大概是你喜闻乐见的。
 
最后编辑:
要先富了再民主。
先民主再富很难。
南美唯一一个发达国家智力,就是独裁发展起来的,然后现在再搞民主,他们独裁时期的独裁者还被英国抓了。
南美其他国家都遇到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
 
1912 年中华民国国体好像也是抄美国的,什么国会,众议院等等。
 
要先富了再民主。
先民主再富很难。
贫富跟民主的事实没有多大关系,主要看公民的素质,是不是有credibility。再富的地方,如果没有可信性,民主就不会有好结果。美国最初建国的时候也不能算富。同样,现在的中国不能算穷,即使有可能试试民主,也不可能有好结果。骗子谎话到处有,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一己之私什么都可以不要,不是民主可以成功的基础。
 
没有祖上满世界抢来得原始积累,配谈民主自由吗?
 
1912 年中华民国国体好像也是抄美国的,什么国会,众议院等等。


看你是爱国者一号,尊你老高吧。 你们还挺抱团的,这么护着大米。可也不能混淆视听

中国还有东施效颦呢,好好想为什么不像 :evil:
 
美国的立国之本是基督教和信仰上帝的人们,民主只是这种信仰的表现形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