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天问一号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火星轨道

要是突然来一阵大风,把气垫刮跑了咋办?!

美国用了个空中“吊车”把火星车吊了下来……


1613037035786.png
勇气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减速的最后阶段(着陆前2分钟),探测器会打开降落伞,20秒后丢弃部分外壳,露出着陆器,最后6秒时气囊重启,并点燃反推火箭,距离火星表面约15米时,切断降落伞绳,着陆器随气囊着陆火星表面,然后弹跳滚动数次后会慢慢停止,然后气囊放气,着陆成功,准备释放火星车!
 
浏览附件958605勇气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减速的最后阶段(着陆前2分钟),探测器会打开降落伞,20秒后丢弃部分外壳,露出着陆器,最后6秒时气囊重启,并点燃反推火箭,距离火星表面约15米时,切断降落伞绳,着陆器随气囊着陆火星表面,然后弹跳滚动数次后会慢慢停止,然后气囊放气,着陆成功,准备释放火星车!

这和你的脑洞一样吗?这个是bubble wrap包着火星车降落。

不是先来个垫子,火星车落在上面。
 
开个脑洞:着陆器应该设计成一个折叠的,耐高温气垫。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火星车落在气垫上。
脑洞开得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更难的问题来解决。
着陆器自由落体,如果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气垫,你要控制着陆器在天空中等着,然后控制着陆器的地点,如果气垫不是足够大的话。
 
脑洞开得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更难的问题来解决。
着陆器自由落体,如果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气垫,你要控制着陆器在天空中等着,然后控制着陆器的地点,如果气垫不是足够大的话。
我想象着陆过程开始后,火星车会基本上是垂直下落,横向速度基本为零。气垫被向下弹出(有一定的初速度),同时后坐力会使得火星车减速。气垫落地时的冲击力使得气垫基本上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充气过程类似汽车的安全气囊(很快)。设计的好,气垫周围会瞬间隆起,起到类似裹在火星车外面的作用。
 
所以说你一定要 应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想报的这种写手水平很低的 前一句话说空气极其稀薄下一句就说 空气摩擦产生极高温度温度能有多高呢 我保证他一定不会高过可以让气球融化的温度 否则美国人怎么落下去
虽然空气稀薄,如果速度非常快,也能产生高温,根据NASA,进入火星大气层,表面温度可达1500度C
1613066361172.png

 
你可以选择使用降落伞在最初阶段但是火星的空气阻力 不能只使用降落伞 降落速度会太快 美国的航天器也不是一个气垫它实际上是一个气球 把航天气包裹在中间还要在火星上跳上好多次才能停下来 你也一开始就用火箭制动 那就根本不需要降落伞了 着陆的时候也用火箭降落 技术难度吧大概就和可回收火箭差不多 火星上虽然没啥空气 风足够大所以说 非常考验火箭的控制能力
当火箭下落速度非常快的时候,虽然空气密度小,降落伞也能起到很大减速作用,因为跟速度的关系是平方,而跟空气密度和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是线性,而且火星质量要小,引力也小。这里有公式和文章:

另外,美国之所以用气垫(可以用特种材料做很轻)而不是用火箭制动估计不是技术原因,更有可能是因为燃料太珍贵了,从地球运到火星,1g质量都要考虑。
 
最后编辑:
啥时人类上天?
 
当火箭下落速度非常快的时候,虽然空气密度小,降落伞也能起到很大减速作用,因为跟速度的关系是平方,而跟空气密度和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是线性,而且火星质量要小,引力也小。这里有公式和文章:

另外,美国之所以用气垫(可以用特种材料做很轻)而不是用火箭制动估计不是技术原因,更有可能是因为燃料太珍贵了,从地球运到火星,1g质量都要考虑。
就是技术原因 不但是火箭控制 还要有人工智能 因为不可能的人工干预 在降落的过程中 因为通信时间的原因 看看 美国 这个过程有多复杂 先是要火箭减速 然后降落翔伞减速 中间还要 极高的温度 要加个保护壳8至少 然后气垫着陆 我不认为这样会减少任何 重量 更重要的是落点根本无法控制 降落伞打开的时候就是随风而去的时候
 

阿联酋首张火星影像 捕捉到太阳系最大火山清晨中浮现​

文章来源: 中央社 于 2021-02-14 09:23: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7861 次)

030ef1e49af791446c8b62d043ac9068.jpg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Hope)本月9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阿联太空总署(UAE Space Agency)今天表示,“希望号”已传回首张火星影像。图/翻摄自BBC NEWS

阿联太空总署在声明中表示,这张影像是于本月10日从距离火星表面2万4700公里的高度拍摄,“捕捉到太阳系内最大火山从清晨的阳光中浮现,也就是奥林帕斯火山(Olympus Mons)”。

阿联总理兼杜拜酋长国统治者拉希德(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在推特分享了这张影像,并写道:“这是阿拉伯国家有史以来第一个探测器拍摄的第一张火星照片。”

法新社报导,“希望号”这趟任务旨在揭开火星天气之谜,但阿联也想要借着这个探测器来鼓舞中东地区的年轻人,同时纪念阿联成立50周年。


本月有3个探测器要抵达火星,“希望号”是第一个。中国和美国去年7月也发射了探测器,当时正好是地球与火星之间距离最近的时候。

“希望号”将绕行火星至少一个火星年的时间,即687天,并利用3种科学仪器观察火星大气。

预期“希望号”将在今年9月开始回传更多资讯供全球科学人员研究。

 
就是技术原因 不但是火箭控制 还要有人工智能 因为不可能的人工干预 在降落的过程中 因为通信时间的原因 看看 美国 这个过程有多复杂 先是要火箭减速 然后降落翔伞减速 中间还要 极高的温度 要加个保护壳8至少 然后气垫着陆 我不认为这样会减少任何 重量 更重要的是落点根本无法控制 降落伞打开的时候就是随风而去的时候
好奇号9年前就是降落伞加反推发动机啊,当时降落的时候还录了一段俯瞰视频。火星上什么河流或者建筑也没有,地势大多平坦,落点差个几公里十几公里重要吗。除非是正好落在悬崖绝壁上,那概率小到只能自认倒霉了。
 
好奇号9年前就是降落伞加反推发动机啊,当时降落的时候还录了一段俯瞰视频。火星上什么河流或者建筑也没有,地势大多平坦,落点差个几公里十几公里重要吗。除非是正好落在悬崖绝壁上,那概率小到只能自认倒霉了。
为毛要和美国一样啊
中国就不应该比美国做到牛逼一点了 根本不需要什么悬崖绝笔 有个坑 掉进去 他就爬不上来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_新浪新闻 (sina.com.cn)

2月10日晚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发动机工作约1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º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此次任务“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成功开启环绕火星模式。(记者:胡喆,海报设计:张晨光)

这事儿好像没有跟进报道了?两个多月了,发生了什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