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shan
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学富五车 横贯东西
- 注册
- 2008-03-04
- 消息
- 2,707
- 荣誉分数
- 676
- 声望点数
- 223
所以说你一定要 应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想报的这种写手水平很低的 前一句话说空气极其稀薄下一句就说 空气摩擦产生极高温度温度能有多高呢 我保证他一定不会高过可以让气球融化的温度 否则美国人怎么落下去![]()
所以说你一定要 应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想报的这种写手水平很低的 前一句话说空气极其稀薄下一句就说 空气摩擦产生极高温度温度能有多高呢 我保证他一定不会高过可以让气球融化的温度 否则美国人怎么落下去![]()
要是突然来一阵大风,把气垫刮跑了咋办?!
美国用了个空中“吊车”把火星车吊了下来……
浏览附件958605勇气号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的减速的最后阶段(着陆前2分钟),探测器会打开降落伞,20秒后丢弃部分外壳,露出着陆器,最后6秒时气囊重启,并点燃反推火箭,距离火星表面约15米时,切断降落伞绳,着陆器随气囊着陆火星表面,然后弹跳滚动数次后会慢慢停止,然后气囊放气,着陆成功,准备释放火星车!
我想象着陆过程开始后,火星车会基本上是垂直下落,横向速度基本为零。气垫被向下弹出(有一定的初速度),同时后坐力会使得火星车减速。气垫落地时的冲击力使得气垫基本上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充气过程类似汽车的安全气囊(很快)。设计的好,气垫周围会瞬间隆起,起到类似裹在火星车外面的作用。脑洞开得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更难的问题来解决。
着陆器自由落体,如果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气垫,你要控制着陆器在天空中等着,然后控制着陆器的地点,如果气垫不是足够大的话。
虽然空气稀薄,如果速度非常快,也能产生高温,根据NASA,进入火星大气层,表面温度可达1500度C所以说你一定要 应用可靠的信息来源 想报的这种写手水平很低的 前一句话说空气极其稀薄下一句就说 空气摩擦产生极高温度温度能有多高呢 我保证他一定不会高过可以让气球融化的温度 否则美国人怎么落下去
当火箭下落速度非常快的时候,虽然空气密度小,降落伞也能起到很大减速作用,因为跟速度的关系是平方,而跟空气密度和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是线性,而且火星质量要小,引力也小。这里有公式和文章:你可以选择使用降落伞在最初阶段但是火星的空气阻力 不能只使用降落伞 降落速度会太快 美国的航天器也不是一个气垫它实际上是一个气球 把航天气包裹在中间还要在火星上跳上好多次才能停下来 你也一开始就用火箭制动 那就根本不需要降落伞了 着陆的时候也用火箭降落 技术难度吧大概就和可回收火箭差不多 火星上虽然没啥空气 风足够大所以说 非常考验火箭的控制能力
就是技术原因 不但是火箭控制 还要有人工智能 因为不可能的人工干预 在降落的过程中 因为通信时间的原因 看看 美国 这个过程有多复杂 先是要火箭减速 然后降落翔伞减速 中间还要 极高的温度 要加个保护壳8至少 然后气垫着陆 我不认为这样会减少任何 重量 更重要的是落点根本无法控制 降落伞打开的时候就是随风而去的时候当火箭下落速度非常快的时候,虽然空气密度小,降落伞也能起到很大减速作用,因为跟速度的关系是平方,而跟空气密度和降落伞的面积的关系是线性,而且火星质量要小,引力也小。这里有公式和文章:
另外,美国之所以用气垫(可以用特种材料做很轻)而不是用火箭制动估计不是技术原因,更有可能是因为燃料太珍贵了,从地球运到火星,1g质量都要考虑。
好奇号9年前就是降落伞加反推发动机啊,当时降落的时候还录了一段俯瞰视频。火星上什么河流或者建筑也没有,地势大多平坦,落点差个几公里十几公里重要吗。除非是正好落在悬崖绝壁上,那概率小到只能自认倒霉了。就是技术原因 不但是火箭控制 还要有人工智能 因为不可能的人工干预 在降落的过程中 因为通信时间的原因 看看 美国 这个过程有多复杂 先是要火箭减速 然后降落翔伞减速 中间还要 极高的温度 要加个保护壳8至少 然后气垫着陆 我不认为这样会减少任何 重量 更重要的是落点根本无法控制 降落伞打开的时候就是随风而去的时候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_新浪新闻 (sina.com.cn)
2月10日晚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发动机工作约1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º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此次任务“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成功开启环绕火星模式。(记者:胡喆,海报设计:张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