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感染率高的最大的相关性是人口密度比如大量公寓或密集型住宅, 平均收入高低和感染率的相关性排在人口密度后, 人往往容易把平均收入和这感染率起来其实是通过人口密度这个转接。
K2V 完全不符合正常感染率高的区的特点,居民收入都是中上,远远超过大部分首都东部地区,也没有高层公寓,也没有高居住密度政府补贴房之类的, 也不是交通枢纽,没有很大的流动人群。
唯一的可能是区内有一些无症状的超级传播者,通过在小区跑步,散步,遛狗,小孩PLAY GROUND等等社区设施和空气,把整个小区的感染率拉升到HOT 区行列。。 记得意大利去年传播的时候那个从新加坡回来的身强力壮的超级传染者吗? 那个体质很好,在新加坡感染后,又是去瑞士滑雪,又是跑马拉松,结果一下子在欧洲追溯到他的被感染的有几万人。。。。。 那个意大利人最后虽然确诊,但是小症状,很快就好了。 不带症状的,身强力壮的感染者其实是最危险的, 自己是病毒源,但参加大运动量体育或户外活动,新陈代谢加快,病毒传播的也快。 所以我现在一般远离任何这样的运动健将。。。
所有这个邮编的居民,得注意远离那些在社区内部跑步的,散步的,溜狗的。。。。
KANATA人均收入这么低啊,为啥说Orleans穷人多啊,我咋瞧哪都是大十几万。从疫情角度,个别感染热区降低门槛让居民多打疫苗没错,老夫当然支持
问题是原文作者是先提起来的,这个LOW INCOME, 并把对另外两个热区的LOW INCOME的标签也贴到这个K2V。这就对K2V的居民不公平了。LOW INCOME这种词,尽量少用,最大的相关性按照目前的局面还是人口密度,一句话把这3个热区并列并加上LOW INCOME的定语,让K2V的居民情何以堪?
这个才是K2V 的平均收入,135K,算是绝对中上
把高感染率和低收入挂钩很不小的比例不准,而且有点伤人。完全没有必要提低收入。
再者,如果一个小区内平均感染者比例过高,所有的居民的打疫苗相对其他小区优先完全可以理解,但在小区内,不能说小区内低收入的先打疫苗,这就画蛇添足了,完全没必要。
浏览附件968356
KANATA相对低收入的其实是K2V对面的GLEN CAIRN 71.6K
浏览附件968360
这个就是华人经常提起的卡南BRIDLEWOOD 的,几个小区家庭平均就是128-130K, 也低于这个新冠热区K2V (136K)
K2V中房子和其他的卡南的小区相比较新,大多数都是2001年后建的,包括BLACKSTONE, 房子在卡南各小区中算是高的。
浏览附件968367
KANATA人均收入这么低啊,为啥说Orleans穷人多啊,我咋瞧哪都是大十几万。
你这就纯粹是好面子了。行文中不准确,KANATA SOUTH 不是LOW INCOME, K2V 区INCOME 不低, 写文章的对KANATA很不熟悉。 K2V 东面的GLEN CAIRN才勉强可以说是KANATA大区内的相对收入低位,但比绝大多数的首都东部的社区要强很多。实在没搞懂K2V怎么成了首都3大疫情热区之一
130K 以上在首都绝对在中上,当然高感染率和收入低没有1:1的对应关系, 这个K2V其实是卡南各小区中,收入是最高的,超过BRIDLEWOOD, KATIMAVIC
看看另外两个热区,
这是VANIER, 家庭平均37K
浏览附件968596
另外一个热区WAKERLY 61K
浏览附件968597
你们这讨论半天都不知道vanier和orleans的区别 ?130K 以上在首都绝对在中上,当然高感染率和收入低没有1:1的对应关系, 这个K2V其实是卡南各小区中,收入是最高的,超过BRIDLEWOOD, KATIMAVIC
看看另外两个热区,
这是VANIER, 家庭平均37K
浏览附件968596
另外一个热区WAKERLY 61K
浏览附件96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