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柳智宇: 天才神童/奥数金牌/北大/MIT/出家/还俗

我说的是那些数量极少,申请成功率极低,校方为招生又采取很多额外考试,面试,奖励,等等) 的ELITE PROGRAM. 美国这类不少,加拿大有,数量少,已经有BLACK LIST这样的事情了。
申请成功率极低不就表示有许多候补的吗?:monster:
学校招人面试过程不完美需要自己改进,搞blacklist小心被告歧视。凭什么blacklist下一届的学生??
 
申请成功率极低不就表示有许多候补的吗?:monster:
学校招人面试过程不完美需要自己改进,搞blacklist小心被告歧视。凭什么blacklist下一届的学生??
black list上一届学生LOL
 
绝大多数的大学是非排他性的,学生可以轻易拒绝,不会有任何未来对所在学校接下来毕业学生BLACK LIST的)问题, ,加拿大绝大多数都是这类,即使是现在很热的滑大几个热门专业,也是非排他性的,因为他们招收学生,已经是超额发OFFER, 本来就应该有很多人不会去,滑大也没有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搞额外考试,面试,推荐,大额奖励这样的事情。

我说的是那些数量极少,申请成功率极低,校方为招生又采取很多额外考试,面试,奖励,等等) 的ELITE PROGRAM. 美国这类不少,加拿大有,数量少,已经有BLACK LIST这样的事情了。
这么说那些动不动就是受到美国N多常青藤学校录取通知书不去毅然回国上职高的牛娃们都是吹牛的啊?排他性不可能让N多疼笑给他那么多的offers :jiayou:
 
申请过才black list吧?下一届还没申请呢就提前黑了?这不是时光倒流,这是预知未来啊
热狗老湿说的
大学或啥PROGRAM最后就把该生所在学校列入短期黑名单(BLACK LIST), 第二年这学校的学生就别指望进这几个大学了,第三年才开始恢复正常
 
信掐老师得永生

还记得7-8年前我说滑大招生有个小本本,不同中学有加减分,当时村民群众愣是说我胡说,没人信我的。:cool:

3-4年前滑大招生对中学的黑白LIST 见报了吧。。。。。 :)
 
还记得7-8年前我说滑大招生有个小本本,不同中学有加减分,当时村民群众愣是说我胡说,没人信我的。:cool:
3-4年前滑大招生对中学的黑白LIST 见报了吧。。。。。 :)
因为上一届学生的个人选择而blacklist这个学校是不对的
不同中学有加减分是有数据根据的,个人选择出家(或其他)跟这个学校下一届的人完全不相关
除非这学校有老师年年拉学生出家 :monster:
 
最后编辑:
象奥数,北大,MIT这样的ELITE PROGRAM 都是竞争激烈,层层筛选的, 最后能入围的都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人, 就如同奥运选拔,多少人努力一生希望能有机会在奥运赛场一显身手,假如被选中奥运的,最后临时改主意了,我累了,我不想去,我遁入空门了,那些就差一点没有被选上的,情何以堪???如果想遁入空门,没问题,提前去遁入空门寻求自己精神世界的天堂,别交了MIT的申请,人家MIT费老劲,好多轮面试,考试,推荐,审核,经济资助,签证手续,,,,最后又不去了,, 玩谁呢?这样一来既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又大概率在第二年的MIT的录取中对该生所在学校甚至国家采取BLACK LIST 或降低名额的措施。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每年的大学录取屡见不鲜,比如个别特牛的小中生,各种素质出众,明摆着比EA的一批还要更早的拿到最心仪的牛校录取和各类资助,家长或小孩还不知足,还继续申请,又拿了一堆别的大学或PROGRAM EA和各类资助,以证明自己牛B,最后把除了第一个本来就要去的最好的一个外所有EA拒绝,,,想想断了多少其他孩子的理想??? 牛不牛,确实‘牛’,但挡了更多人的路。

每每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美国大学(美国的多一点,加拿大也有,数量少),大学或啥PROGRAM最后就把该生所在学校列入短期黑名单(BLACK LIST), 第二年这学校的学生就别指望进这几个大学了,第三年才开始恢复正常,,,这种事情每年都在发生,,,,
类似MIT,北大数学这样各国的数学最精英的program,都是宁缺毋滥的。几乎没有为了凑名额,随便放一个人进来。

每年,奥数获奖者(金银铜)都会受到国际夏令营的邀请,主要为了学校找人才。MIT不是美国的数学研究的中心(美国的数学研究中心在普林斯顿),欧洲很多人都有拒绝MIT,转投巴黎Normale Superieur,英国剑桥,俄国圣彼得堡。

这个和你说的,牛蛙申请美国大学不是一个体系。
 
还记得7-8年前我说滑大招生有个小本本,不同中学有加减分,当时村民群众愣是说我胡说,没人信我的。:cool:

3-4年前滑大招生对中学的黑白LIST 见报了吧。。。。。 :)
接着装
 
申请成功率极低不就表示有许多候补的吗?:monster:
学校招人面试过程不完美需要自己改进,搞blacklist小心被告歧视。凭什么blacklist下一届的学生??

这和歧视没一毛钱关系,一般说的歧视,涉及种族,性别,年龄,性取向,,,,,根本不沾边

滑大3-4年前公布的BLACK WHITE LIST, 已经证明他们用这做参考,都是根据统计数据做线性预测,一点毛病都没有,涉及BLACK LIST的中学和家长,也没见谁去控告滑大的。

有些竞争特别激烈的,涉及巨大经济,人员,精力,时间投入的额外步骤和劳动的,人家自然有权力定义和对中途撂担子的,采取一些措施。例子太多了,比如移民,如果一段时间内从一个国家过来的申请材料出现大面积问题,自然移民局记录在案,在接下来的批准上自然压低批准比例。
 
咱村里的孩子就别想什么MIT了,尤其是理工科的,基本没有什么可能性。
 
如果一段时间内从一个国家过来的申请材料出现大面积问题,自然移民局记录在案,在接下来的批准上自然压低批准比例。
您之前讨论的不是大面积问题,而是一个人的人生选择(出家不去MIT)

》最后又不去了,, 玩谁呢?这样一来既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又大概率在第二年的MIT的录取中对该生所在学校甚至国家采取BLACK LIST 或降低名额的措施
 



还有人记得这个来自OTTAWA的小伙子吗? @ccc 不知道这哥们现在怎么样了,不会在疫情期间还满世界CARPOOL吧

在我看来,这两个年轻人在做同样的事,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去感知人生,他们和下面这个电影里的格瓦拉没什么大不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