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海金融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19-07-29
- 消息
- 1,650
- 荣誉分数
- 1
- 声望点数
- 48
资产配置本质上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是首先得有鸡蛋,才能谈到放篮子,其实很多人第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鸡蛋先攒下来。
在攒鸡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公式。“收入-支出=储蓄”与“收入-储蓄=支出”,乍一看可能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收入、支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它们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理财观念。
第一个公式,“收入-支出=储蓄”,就是每月取得收入后,不考虑储蓄,不考虑理财目标,先用来消费,在满足各种支出需要后,如果有剩余,就存起来做为储蓄,也就是说用剩余的收入作为储蓄。这个公式反映出来的是没有计划的储蓄观,缺乏“强制储蓄”的思想,通常其每月的储蓄额可能会很少,甚至为零或者负数,也就是“月光族”。
而“收入-储蓄=支出”则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理财公式,它反映出来的是有计划的储蓄观,也就是说,在取得收入后,先计划好需要储蓄多少钱以用于自己以后的购房首付、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理财目标,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用于日常支出,当然,用于储蓄部分和日常支出部分的资金都是适当的、有计划的,而不能因为过度储蓄而影响日常生活。执行这一理财公式的人往往理财意识和纪律性都比较强,一般都能攒下数额可观的储蓄,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较好地实现自己的各种理财目标。
收入端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支出跟每个家庭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各方面也紧密相连,并不能用同一套模版去简单套用。但有些方法或者工具可以作为参考借鉴,本文跟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1、记账(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
很多朋友之所以攒不下钱,跟对自己的消费缺乏规划高度相关,不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每个月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有任何节制。有一个概念叫“拿铁因子”,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按照加币计算的话2个人*365天/年*4元/杯*30年=8.7万,如果按照3%左右的保守年化收益率计算大约为14万加币)。
所谓的“拿铁因子”,就是指不必要的开销。有人的“拿铁因子”是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的人则是一包香烟,还有一些人喜欢买一些零碎的装饰物。这些支出数额不大,因此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不起眼的“因子”累计的数量其实是巨大的。所以了解自己的消费模式,知道把钱花在哪里了,减少并消灭各类“拿铁因子”,是存下钱的第一步。而记账,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财务状况、避免随意花费的好方法。
记账的意义并不是让你变得更富有,但它却是开始理财之路的第一步。
首先,通过记账能全面反映家庭在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自己可以清楚每天、每月所花费的钱都跑到哪里,可以知道哪些项目可以节省。
其次,记账能对家庭中各项经济收支进行分类反映,积极计划家庭收支。每个家庭时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一些家庭开支计划,如下月将添置些什么东西,这就是家庭开支计划中的一部分。要使这个开支计划切实可行,就必须了解家庭每月的收入及日常生活支出情况。这些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记账就可以掌握其规律,使日常生活条理化,为家庭的开支提供一些科学依据,让所有家庭人员本着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安排开支,节省费用。
再次,可以从记账记录中了解家庭日常生活资金运作的状况,当发现现金流动有异常状况时,可以随时知道并及时做出应变,找出消费中的漏洞,把家庭的财务状况调整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
那怎么样开始记账之路呢?
第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适合的记账工具。现在市面上有各种记账的APP,你只需每天打开应用,动动手指记录收入和支出,软件就会帮你自动记录并统计,还可以形成月度及年度的数据分析图,数据还可以上传同步,不易丢失,真的是方便多了(比如随手记和挖财,这两个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两家)。在加拿大大家更注重家庭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那么也有许多现成的Excel表格可以做简单修改之后就可以用了(个人一直是用Excel表格来记录的,便于统计的同时又不需要上传到网上,自己还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做调整优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省得自己再做)。
第二步,明确自己的收支分类。记账不只是为了把一项项花费记下来,而是为了看清并改善收支流向,所以记账时分类很重要。比如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分为固定支出(水电燃气网络通信这些在加拿大都比较贵,车房保险、油费、房贷车贷、公交卡等)和生活支出(食品、日常用品、教育费用、旅游度假等)。确定自己的分类时,需要根据日常消费习惯,不必拘泥于记账软件里事无巨细的分类,只要囊括我们的支出大类,注意避免重复就好。(比如costco购物大部分都可以放到食品和日常用品里,每次回来可以做个简单的划分)
第三步,确立一个小目标。先连续记上一个月,每天睡前,把一天的花费动动手指记录下来,五分钟足够。(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个21天效应,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这个我是不信的,因为有好多次我一件事都坚持了好几个月,可是后来又放弃了,但是这至少说明坚持这个东西需要一步步循序渐进)
第四步,定期分析总结。通过月度、季度、半年、年度的定期回顾总结,发现家庭支出中需要优化的方向,实现上面提到的记账的意义。
2、12存单法与52周阶梯式存钱法
通过记账优化了家庭的开支结构,每个月的盈余如何处理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小工具。12存单法和52周阶梯式存钱法。
2.1 12存单法(或者24存单、26存单)
12存单法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每个月都存一笔钱,存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坚持12个月,手里就有12张定期存单了。而且,第二年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可以取出来,也可以自动本息续存甚至追加更多存款,继续享受复利收益。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每个月都能固定存下一笔钱,最好是一发工资就先存钱,再规划其他的开销。这样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不少钱,不至于有多少花多少,变成月光族,甚至负债。
其次,一年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万一遇到需要花钱的情况,也不用着急,短期的资金流动性有保障。
最后,如果一直坚持存钱不取出来的话,就可以享受时间复利带来的丰厚收益。
当然了,12存单法也不是坚持存钱就行了,也需要根据自己对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说,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就可以缩短存款时间周期,把12个月改成3个月、6个月、9个月都可以;如果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把12个月改成18个月、24个月、36个月也可以,只要保证自己的资金周转正常,然后坚持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就行。除了银行定期存款,也可以根据现在的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调整存钱的标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等。
不论时间长短、利率高低,12存单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令人欣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强制储蓄和投资理财的好习惯。
当然在加拿大都是双周发工资,所以12存单法也可以结合工资发放的频率做调整,比如调整为24存单或者26存单,原理都是一样的。
2.2 52周阶梯式存钱法
12存单法更适用于上班族,定期发工资、工资和支出都相对平稳的情况。在加拿大有大量的自雇人士,收入的波动性比较大,每个月之间可能相差几倍,效益不好的月份可能现金流是负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52周阶梯式存钱法。
这是国际流行的一种存钱方法,规则很简单:一年有52周,存钱者在第一周存下10元,接下来每周放进存钱罐(银行)的钱要比前一周多10元也就是20元……依此类推。所以到一年的最后一周(第52周)时,存钱者就要一次放520元到存钱罐(银行)。
起始金额虽然只有10元,一年下来竟然能存下13780元,日积月累的力量可真强大。看起来也不是特别厉害吧,在我们正常实行自己的储蓄计划的前提下,省下一些平时买买买、吃吃吃的琐碎开支,来挑战这个计划的话,到年末这绝对是一笔让人惊喜的“意外之财”。
不管是12存单法还是52周阶梯存钱法,每年的储蓄目标可以预先设定。这个要结合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具体分析。举个例子,一对夫妇,两个孩子,每年的教育储蓄基金最多可以存5000加币(每个孩子2500),TFSA免税账户每年每人的额度是6000加币(2020年额度),那么如果想把这两个账户存满(这在万税之国的加拿大都是政府给的福利,如果有条件用的话一定要用上)每年需要存下17000加币。如果是12存单法每个月需要存1400加币;如果用52周阶梯存钱法第一周需要存70加币,最后一周需要存580加币。如果是高收入家庭还会考虑RRSP、分红保单、基金理财等等,但是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用我的专业和靠谱,协助您和您的家庭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惧风雨、一生无忧。
做终身的朋友!
在攒鸡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公式。“收入-支出=储蓄”与“收入-储蓄=支出”,乍一看可能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收入、支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它们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理财观念。
第一个公式,“收入-支出=储蓄”,就是每月取得收入后,不考虑储蓄,不考虑理财目标,先用来消费,在满足各种支出需要后,如果有剩余,就存起来做为储蓄,也就是说用剩余的收入作为储蓄。这个公式反映出来的是没有计划的储蓄观,缺乏“强制储蓄”的思想,通常其每月的储蓄额可能会很少,甚至为零或者负数,也就是“月光族”。
而“收入-储蓄=支出”则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理财公式,它反映出来的是有计划的储蓄观,也就是说,在取得收入后,先计划好需要储蓄多少钱以用于自己以后的购房首付、子女教育、退休养老等理财目标,然后把剩下的部分再用于日常支出,当然,用于储蓄部分和日常支出部分的资金都是适当的、有计划的,而不能因为过度储蓄而影响日常生活。执行这一理财公式的人往往理财意识和纪律性都比较强,一般都能攒下数额可观的储蓄,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较好地实现自己的各种理财目标。
收入端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同样的,支出跟每个家庭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各方面也紧密相连,并不能用同一套模版去简单套用。但有些方法或者工具可以作为参考借鉴,本文跟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
1、记账(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分析)
很多朋友之所以攒不下钱,跟对自己的消费缺乏规划高度相关,不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每个月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有任何节制。有一个概念叫“拿铁因子”,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按照加币计算的话2个人*365天/年*4元/杯*30年=8.7万,如果按照3%左右的保守年化收益率计算大约为14万加币)。
所谓的“拿铁因子”,就是指不必要的开销。有人的“拿铁因子”是每天一杯星巴克咖啡,有的人则是一包香烟,还有一些人喜欢买一些零碎的装饰物。这些支出数额不大,因此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不起眼的“因子”累计的数量其实是巨大的。所以了解自己的消费模式,知道把钱花在哪里了,减少并消灭各类“拿铁因子”,是存下钱的第一步。而记账,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财务状况、避免随意花费的好方法。
记账的意义并不是让你变得更富有,但它却是开始理财之路的第一步。
首先,通过记账能全面反映家庭在收入、支出以及结余情况,自己可以清楚每天、每月所花费的钱都跑到哪里,可以知道哪些项目可以节省。
其次,记账能对家庭中各项经济收支进行分类反映,积极计划家庭收支。每个家庭时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一些家庭开支计划,如下月将添置些什么东西,这就是家庭开支计划中的一部分。要使这个开支计划切实可行,就必须了解家庭每月的收入及日常生活支出情况。这些只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记账就可以掌握其规律,使日常生活条理化,为家庭的开支提供一些科学依据,让所有家庭人员本着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安排开支,节省费用。
再次,可以从记账记录中了解家庭日常生活资金运作的状况,当发现现金流动有异常状况时,可以随时知道并及时做出应变,找出消费中的漏洞,把家庭的财务状况调整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
那怎么样开始记账之路呢?
第一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适合的记账工具。现在市面上有各种记账的APP,你只需每天打开应用,动动手指记录收入和支出,软件就会帮你自动记录并统计,还可以形成月度及年度的数据分析图,数据还可以上传同步,不易丢失,真的是方便多了(比如随手记和挖财,这两个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两家)。在加拿大大家更注重家庭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那么也有许多现成的Excel表格可以做简单修改之后就可以用了(个人一直是用Excel表格来记录的,便于统计的同时又不需要上传到网上,自己还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做调整优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省得自己再做)。
第二步,明确自己的收支分类。记账不只是为了把一项项花费记下来,而是为了看清并改善收支流向,所以记账时分类很重要。比如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分为固定支出(水电燃气网络通信这些在加拿大都比较贵,车房保险、油费、房贷车贷、公交卡等)和生活支出(食品、日常用品、教育费用、旅游度假等)。确定自己的分类时,需要根据日常消费习惯,不必拘泥于记账软件里事无巨细的分类,只要囊括我们的支出大类,注意避免重复就好。(比如costco购物大部分都可以放到食品和日常用品里,每次回来可以做个简单的划分)
第三步,确立一个小目标。先连续记上一个月,每天睡前,把一天的花费动动手指记录下来,五分钟足够。(在行为心理学中有个21天效应,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这个我是不信的,因为有好多次我一件事都坚持了好几个月,可是后来又放弃了,但是这至少说明坚持这个东西需要一步步循序渐进)
第四步,定期分析总结。通过月度、季度、半年、年度的定期回顾总结,发现家庭支出中需要优化的方向,实现上面提到的记账的意义。
2、12存单法与52周阶梯式存钱法
通过记账优化了家庭的开支结构,每个月的盈余如何处理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小工具。12存单法和52周阶梯式存钱法。
2.1 12存单法(或者24存单、26存单)
12存单法操作起来很简单,就是每个月都存一笔钱,存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坚持12个月,手里就有12张定期存单了。而且,第二年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可以取出来,也可以自动本息续存甚至追加更多存款,继续享受复利收益。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每个月都能固定存下一笔钱,最好是一发工资就先存钱,再规划其他的开销。这样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不少钱,不至于有多少花多少,变成月光族,甚至负债。
其次,一年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万一遇到需要花钱的情况,也不用着急,短期的资金流动性有保障。
最后,如果一直坚持存钱不取出来的话,就可以享受时间复利带来的丰厚收益。
当然了,12存单法也不是坚持存钱就行了,也需要根据自己对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说,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就可以缩短存款时间周期,把12个月改成3个月、6个月、9个月都可以;如果对资金流动性要求不高,把12个月改成18个月、24个月、36个月也可以,只要保证自己的资金周转正常,然后坚持养成存款的好习惯就行。除了银行定期存款,也可以根据现在的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调整存钱的标的产品,比如货币基金等。
不论时间长短、利率高低,12存单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令人欣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强制储蓄和投资理财的好习惯。
当然在加拿大都是双周发工资,所以12存单法也可以结合工资发放的频率做调整,比如调整为24存单或者26存单,原理都是一样的。
2.2 52周阶梯式存钱法
12存单法更适用于上班族,定期发工资、工资和支出都相对平稳的情况。在加拿大有大量的自雇人士,收入的波动性比较大,每个月之间可能相差几倍,效益不好的月份可能现金流是负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52周阶梯式存钱法。
这是国际流行的一种存钱方法,规则很简单:一年有52周,存钱者在第一周存下10元,接下来每周放进存钱罐(银行)的钱要比前一周多10元也就是20元……依此类推。所以到一年的最后一周(第52周)时,存钱者就要一次放520元到存钱罐(银行)。
起始金额虽然只有10元,一年下来竟然能存下13780元,日积月累的力量可真强大。看起来也不是特别厉害吧,在我们正常实行自己的储蓄计划的前提下,省下一些平时买买买、吃吃吃的琐碎开支,来挑战这个计划的话,到年末这绝对是一笔让人惊喜的“意外之财”。
不管是12存单法还是52周阶梯存钱法,每年的储蓄目标可以预先设定。这个要结合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具体分析。举个例子,一对夫妇,两个孩子,每年的教育储蓄基金最多可以存5000加币(每个孩子2500),TFSA免税账户每年每人的额度是6000加币(2020年额度),那么如果想把这两个账户存满(这在万税之国的加拿大都是政府给的福利,如果有条件用的话一定要用上)每年需要存下17000加币。如果是12存单法每个月需要存1400加币;如果用52周阶梯存钱法第一周需要存70加币,最后一周需要存580加币。如果是高收入家庭还会考虑RRSP、分红保单、基金理财等等,但是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用我的专业和靠谱,协助您和您的家庭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惧风雨、一生无忧。
做终身的朋友!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