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之所以使用这些美的形式,原因是它让许多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思考自我、思考世界、思考自己生存状态,这些问题实在太难了,还容易使人抑郁。
而法西斯美学会让一个普通人感觉到自己投入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从而觉得自己的生命又“重获”了自由和意义。
目前关于法西斯美学有几项标准:
1、他们从法西斯美学中发现了偶像崇拜,本质是男性崇拜、权力崇拜、是对于宏伟的生命力和征服的内在要求。
2、带有集中与极端倾向的生命气质与极权政治的契合。
3、纳粹的美学原则是行动的,即赋予权力意志以形式。
4、在群众和旗帜的海洋中,希特勒始终被放置于中心位置,“希特勒万岁”的口号声频频响起;他的形象高大,背影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他掌握中的群众,看上去只是一群灰蚂蚁而已。
5、在政治国家中,体育场的身体是国家身体的具象化,国际间的竞赛,往往使身体服从国家理性实践的逻辑,通过与他者对峙或对决,体现国家的意志。极权主义国家尤其重视体育的这种意识形态性,纳粹了解到,像奥运会这样大型的国际赛事,正是培养民族主义的最佳手段;而且恰好可以借机展示德国战后和平崛起的形象,以掩盖其藐视、挑战、征服文明世界的野心。
6、它产生于对控制、征服的行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着迷,并为之辩护。两种看似对立的状态,即狂妄和屈从都是它所宣传的。
7、在它那里,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常常以典型的盛大庆典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众大量聚集;人变成物;可以随意倍增或复制;人群/物群集中在强权与傀儡之间的狂欢交易,等等。
8、法西斯艺术无一例外地歌颂服从,赞扬盲目,毁灭自由、个性、创造,和美化死亡。
《意志的胜利》中是各种盛大庆典、阅兵。在这种场合,群众是大量聚集的,人是可以变成物的,可以随意倍增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