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搭的 WHO/CDC/CANADA Federal/Provincial 的各种表演

When in doubt, cross it out.

如果第一针是自己选的,那第二针为啥不选?精明哪里去了。
第一针基本是赶上什么算什么。有人第二针怕麻烦,认为政府都说混打没事。
 
混打对于政府来说省事,但政府不应该说混打有好处(没有根据的前提下),实话实说才是正确的态度,想土豆那样忽悠的还是少来。短期没有影响不代表长期没有,尤其对年轻人。
 
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里, 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有些比较幸运的家庭和个人的情况, 他们感染的风险不高, 而且即使中招也比较承受得起, 封锁对他们影响不大, 所以就会更重视血栓和混打的风险。他们不打阿斯也不混打mRNA, 这对他们个人和家庭的情况完全是正确合宜的。他们不抢打, 客观上也把机会让给了更急需的人。如果批判他们胆小自私恐怕不合适。他们讲清自己的理由、数据、决策根据, 值得尊重, 还能帮别人兼听则明很有价值。只要别散布焦虑就好。

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个人和家庭是没这么幸运, 感染风险高承受能力弱, 也不耐封锁, 比如一线人员、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倒下的中年人、有健康风险如三高的、收入低住宅拥挤的、遭家暴的、饮食服务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小业主, 等等, 在人口中其实是占很大比例。CFC上很多人自己不是这样的情况, 圈子也都"高端人口", 没有一个直接认识的人中招, 就不能体会得到, 疫苗保命和安全解封对于这些人来讲是多么的急需。别人火都烧眉毛了, 他们还坐在那里争论哪种灭火剂安全无害不致癌, 说没出数据就不能采用。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何不食肉糜。

至于总理, 40多岁养三个孩子, 夫妇俩都是第一针打阿斯, 第二针莫得纳。他们自己不属于弱势人群, 但却做了对弱势人群有益的事。4月中旬接种落后于alpha传播, 大家火大骂总理。现在7月中旬, 接种终于抢到delta传播的前面了, 接种和变种赛跑跑赢了, 大家还骂?

事后诸葛亮, 大家谁都可以骂政府配错鞋。但事先谁对疫苗供应心里都没底。总理和采购部长谁都不敢说抢疫苗啥时能抢到、抢到哪种、抢到多少。记得当初抢口罩吗?连西方国家都红了眼互相截胡, 订到、交货的口罩都有可能整飞机被截走。都到现在传说中加拿大自建的疫苗生产线都没下文。现在12岁以下儿童还都没打上呢, 以后大人又要第三针了, 而且抗疫可能还要继续抗两三年。那谁能给疫苗供应打包票?如果现在日增数仍高, 疫苗仍紧缺, 大家还会挑三捡四吗?假如(只是为探讨问题不是焦虑推销)疫苗很快要断供了, 那么大家会去抢一针混打, 还是会坐待delta?

归根结底, 还是一个疫苗供应问题, 这个卡脖子要命的问题, 到现在都没根本解决, 所以不好把话说得太满。
 
最后编辑:
为什么针对灭活和腺病毒重组疫苗,混搭没人理。

因为,没意义。

为什么mRNA混,就开始讨论?

因为mRAN刺激抗体效率太高,同样,如果出现问题,问题也会比较厉害。
 
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个人和家庭是没这么幸运, 感染风险高承受能力弱, 也不耐封锁, 比如一线人员、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倒下的中年人、有健康风险如三高的、收入低住宅拥挤的、遭家暴的、饮食服务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和小业主, 等等, 在人口中其实是占很大比例。CFC上很多人自己不是这样的情况, 圈子也都"高端人口", 没有一个直接认识的人中招, 就不能体会得到, 疫苗保命和安全解封对于这些人来讲是多么的急需。别人火都烧眉毛了, 他们还坐在那里争论哪种灭火剂安全无害不致癌, 说没出数据就不能采用。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何不食肉糜。

至于总理, 40多岁养三个孩子, 夫妇俩都是第一针打阿斯, 第二针莫得纳。他们自己不属于弱势人群, 但却做了对弱势人群有益的事。4月中旬接种落后于alpha传播, 大家在骂总理。现在7月中旬, 接种终于抢到delta传播的前面了, 接种和变种赛跑跑赢了, 大家还骂?

事后诸葛亮, 大家谁都可以骂政府配错鞋。但事先谁对疫苗供应心里都没底。总理和采购部长谁都不敢说抢疫苗啥时能抢到、抢到哪种、抢到多少。记得当初抢口罩吗?连西方国家都红了眼互相截胡, 订到、交货的口罩都有可能整飞机被截走。都到现在传说中加拿大自建的疫苗生产线都没下文, 以后又要第三针了, 而且抗疫可能还要继续抗两三年。那谁能给疫苗供应打包票?如果现在日增数仍高, 疫苗仍紧缺, 大家还会挑三捡四吗?
同意,这一波加拿大做得不错,好多人选择等疫苗,但对于整体抗疫来说意义是负面的。加拿大这波冲的,把各省都降下来,非常不易,按西方的路数,瞧瞧英国等几个大国,加拿大推进疫苗很不错了。
 
混打对于政府来说省事,但政府不应该说混打有好处(没有根据的前提下),实话实说才是正确的态度,想土豆那样忽悠的还是少来。短期没有影响不代表长期没有,尤其对年轻人。

已經混打了,只能看運氣,或許有了超能力呢
我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mRNA表达到蛋白质(protein)工作40多年在北美,我认为混打是没有问题,是安全的,超能力的.
 
混打对于政府来说省事,但政府不应该说混打有好处(没有根据的前提下),实话实说才是正确的态度,想土豆那样忽悠的还是少来。短期没有影响不代表长期没有,尤其对年轻人。
我听到政府说的是:
1、第一针打阿斯的, 第二针打莫或辉有好处, 有数据证明比第二针仍打阿斯有更高保护力
2、第一针打辉的, 第二针打莫没问题(但没说有好处)

我打第二针的时候发了我一张纸, 白纸黑字写的。不是忽悠。
 
我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mRNA表达到蛋白质(protein)工作40多年在北美,我认为混打是没有问题,是安全的,超能力的.

我赞,是因为,你加了“我认为“三个字。而且从逻辑角度看,与我的结论类似。

但是,从事分子生物工程的,不代表就比常人有更多的发言权。

整个疫情期间,民众不断地被所谓专家误导,往死里误导。

没辙,我的commonsesense和基本科学知识的推到,正确率远远远远大于这些专家。

所以,我比较不接受所谓专家头衔轰炸了。
 
辉瑞, 莫德纳是一类东东,
我把辉瑞当白酒, 莫德纳当葡萄酒, 有人混着喝没事儿, 有人一混就醉。
有人先喝白酒再喝葡萄酒没事儿, 掉个个儿就不行,
有人得先喝葡萄酒, 再喝白酒。

所以三盅儿全会的, 混搭没问题 (戏说, 你若当真我不负责)。
 
最后编辑:
我从事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mRNA表达到蛋白质(protein)工作40多年在北美,我认为混打是没有问题,是安全的,超能力的.
首先,没有对你不敬的意思,咱们就事论事,就当闲扯淡,如有得罪,先赔礼了!:)

你对自己的描述是个业内工作者,可谁对你的论断权威性做背书呢?换句话说,我是个外行,我凭什么相信你呢?举个例子来说,我做了一辈子实时操作系统,我是否有资格把鸿蒙骂得一钱不值?而你作为一个外行又凭什么相信我呢?
 
最后编辑:
我认为老先生没有表明自己代表任何权威机构,在这里发言,示明自己的专业背景而已,这是很有必要的。至于每个人愿意相信他,或者CDC WHO还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省市政府专家,都是自愿选择,自我负责即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