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在Duke大学的实地测试中,看来是毫无防感染作用了。

疫苗防感染有效,那么,其感染率一定明确比不打疫苗的人群低。

这是最基本的定义!

这个没有,所有疫苗科学的基础就不存在了。还做什么三期实验?直接说疫苗有用就完了。
 
你啊,这只是第一周啊,你以为这种感染率是可以维持的?

去问问,任何相关人士,目前的疫苗,美国是不是能够实现群免.
是啊。只是说现在这个时间疫苗是有效的。我说过永远有效吗? 疫苗有效性能持续多久,那是另外是话题。
 
群体免疫当然有,没有的话现在乙肝,小儿麻痹,天花,百日咳还会泛滥成灾的。
你必须看看那些疫苗的有效率和病毒的变异率!
 

看看疫苗辅助的群体免疫是怎样艰难的?是需要多长时间的,是需要多高的防感染效率的。这个例子可是针对不怎么变异的病毒的。对于变异迅速的病毒,哈哈。​

[疫苗讲堂]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前世今生​

2018-05-21 17:29 来源: 福州市疾控中心 字号: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脊髓灰质炎病人莫过于富兰克林·罗斯福。1921年的夏天,他在一次游泳之后染上了脊髓灰质炎,最终造成了下肢瘫痪。1938年罗斯福建立了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患者,并促进疫苗的研制。在基金会的扶持下,Jonas Salk医生用了近9年的时间,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这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侵害的有效率在80%到90%左右。随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疫苗成为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
  IPV疫苗效果很好,但还不是足够好,它还不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在20世纪50年代,辛辛那提大学的Albert Sabin同样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疫苗的研究。与IPV不同,Albert 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这种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Albert Sabin的研究小组也因此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人类已经看到根除这种疾病的机会。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脊髓灰质炎疫苗简史:
  1955年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获准使用
  1961年 Ⅰ型和Ⅱ型单价口服脊髓灰质炎(OPV)获准使用
  1962年 Ⅲ型单价OPV获准使用
  1963年三价OPV开始使用
  1987年强效IPV获得批准
  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种类:
  三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
  我国在2016年5月1日脊灰疫苗转换前,糖丸属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一类苗),该疫苗病毒含3个血清型,接种疫苗后,可对所有病毒型产生保护性抗体。自2016年5月1日起,该疫苗已彻底停用。
  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疫苗病毒含3个血清型,经甲醛灭活,是一种死疫苗,接种后对3个血清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产生保护性抗体。自2016年5月1日起,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
  含Ⅰ型和Ⅲ型两个血清型,是一种液体滴剂,接种后能够提供更强的肠道保护力,可有效阻断Ⅰ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VDPV的传播,自2016年5月1日起,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我国现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
  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1剂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bOPV。
  补种原则
  (1)对于脊灰疫苗迟种、漏种儿童,补种相应剂次即可,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补种时,两剂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2)I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无论在补充免疫、查漏补种或者常规免疫中,发现脊灰疫苗为0剂次的目标儿童,首剂接种IPV。
  (3)2016年5月1日后,对于仅有bOPV接种史(无IPV或tOPV接种史)的儿童,补种1剂IPV。
  接种禁忌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或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
  (2)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3)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
  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包括辅料及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期。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妊娠期妇女。
  (5)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接种后反应:
  (1)IPV不良反应主要有常见的发热、皮疹、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烦躁、异常哭闹、易激惹、嗜睡,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和硬结等。
  (2)bOPV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罕见的情况下极个别儿童服用bOPV后会发生概率极低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病例或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温馨提示:对接种bOPV有禁忌证、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患肛周脓肿的儿童,建议优先全程接种IPV或者含IPV的联合疫苗
参考文献:《疫苗学》、《中国药典》、《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是啊。只是说现在这个时间疫苗是有效的。我说过永远有效吗? 疫苗有效性能持续多久,那是另外是话题。
我没说疫苗有效性随时间削减

我说的是,第一周就这么多人感染,那么等这学期结束,得有多少人哈哈。你不要被第一周的数据带来的虚假安全感蒙蔽了。

何况365人也不少了。2.4%。
 
目前是第六周,累计阳性比第一周多了一倍。

上周37例,比第一周降了好多。。。
IMG_0587.png
 
DUKE开学第一周,结果出来了

开学时
学生总数约15192
97.8% fully immunized
约14858根据现在的标准完成疫苗注射
约334人没有完成疫苗


一周之后


365测试阳性
8人归属没有完成疫苗免疫的
357人归属完全疫苗免疫人群

假设所有感染的人都已经进行了PCR
所有PCR正反误差综合为零


结论


2.4028% 注射疫苗的人破防被感染
2.3936% 未完成疫苗免疫的人被感染
统计学上,这两个数字没有有意义的区别。

如果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实验,疫苗完全不能防止感染。
强制疫苗的关键是说,可以降低感染数字,保护他人。看来这一条完全破产。

目前没看到重症的人数。也许疫苗对重症保护依旧靠谱。
这是美国的结果,和加拿大的结果不同,和渥太华的结果也不同。
根据一个地方的结果,就出结论,不严谨。

准确的说,疫苗有效期超过后,防感染能力,等同于无疫苗。

无条件的说,疫苗防感染能力等同于无疫苗,与加拿大的情况严重不符,只能起到扰乱人心的作用,起到反疫苗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有限,也只能保护一天算一天。印度哪有什么神药,纯粹是自然免疫,自然形成的抗体保护力更持久,也是一种群体免疫的办法,就是死的人太多。印度的例子说明,靠自然免疫,群体免疫暂时还成立。

未来可能是疫苗免疫和自然免疫,共同构成群体免疫墙。
 
最后编辑:
你回头看我的贴,我一再强调

”在DUKE“

不信你去看。

而且使用”看来“这个词。

我说话非常谨慎的。
 
而且,疫苗不能如期帮助保护别人

1. 疫苗感染率,在DUKE与不打疫苗的,没有区别
2. 疫苗破防后的人,病毒载量也是一样。

结论

打疫苗在DUKE,不能帮助保护周围的人。

@honeybee

 
而且我的发言中,反复提到疫苗对重症的防护。只要对重症有防护,就应该继续推广。

关键是。

1. 目前官方和药厂不积极研发新mRNA, 很不负责任
2. 目前的强制疫苗策略,显然没有任何科学数据支持。
3. 青少年疫苗的风险收益比,已经不是疫苗93%有效的时候的数值了。必须重新考虑了。

英国政府已经重新考虑了。

而这三点,在加拿大和美国官方,都在装傻充愣。
 
而且我的发言中,反复提到疫苗对重症的防护。只要对重症有防护,就应该继续推广。

关键是。

1. 目前官方和药厂不积极研发新mRNA, 很不负责任
2. 目前的强制疫苗策略,显然没有任何科学数据支持。
3. 青少年疫苗的风险收益比,已经不是疫苗93%有效的时候的数值了。必须重新考虑了。

英国政府已经重新考虑了。

而这三点,在加拿大和美国官方,都在装傻充愣。
只要能降低重症率、不压垮医疗系统也就行了,现在真没更好的办法。
 
而且我的发言中,反复提到疫苗对重症的防护。只要对重症有防护,就应该继续推广。

关键是。

1. 目前官方和药厂不积极研发新mRNA, 很不负责任
2. 目前的强制疫苗策略,显然没有任何科学数据支持。
3. 青少年疫苗的风险收益比,已经不是疫苗93%有效的时候的数值了。必须重新考虑了。

英国政府已经重新考虑了。

而这三点,在加拿大和美国官方,都在装傻充愣。
你说的也有道理。建议你把标题改一下,改成美国大学的实地测试,就准确了. 不然读者会以为是加拿大大学,两国差别极大,就引起误会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建议你把标题改一下,改成美国大学的实地测试,就准确了. 不然读者会以为是加拿大大学,两国差别极大,就引起误会了。
OK。
我接受意见。只要这个意见有常识有逻辑。
 
你说的也有道理。建议你把标题改一下,改成美国大学的实地测试,就准确了. 不然读者会以为是加拿大大学,两国差别极大,就引起误会了。

不会有谁会把Duke大学误认为是加拿大的大学吧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