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0-01
- 消息
- 1,149
- 荣誉分数
- 663
- 声望点数
- 273
第一讲提要
1、通过三皈依改变我们在法界当中的身份;
2、通过三皈依唤醒我们沉睡的觉性;
3、通过三皈纳体以后,为我们将来修戒定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佛正法菩萨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
作为我们佛教徒要明白最根本的道理是什么?就是三皈依。
不是说一来就要念阿弥陀佛,就要诵《地藏经》,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要明白什么叫三皈依,什么叫三宝,这才是佛法的根本。
如果你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能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你打一个坐能够十天半个月不用下座,甚至你修发种种神通,如果你没有皈依三宝,没有打三皈依,你还不属于佛教徒。所以说没有打三皈依,就不能算是佛教徒。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三皈依,那么我们也不是佛教徒。我们是不是佛教徒,这个是唯一检验的标准。
所以很多人不了解的时候都会认为说,皈依不皈依都是一种仪式而已。修行嘛,主要修心,不要执著这种仪式,不要执著这种外相。这个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如果我们用正法去观察它的话,其实是非常的荒谬。
换句话来说,如果你的修行非常好,如果你对佛教非常了解,那你为什么不能去皈依三宝?如果你觉得三宝不值得你皈依,你的智慧超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三藏十二部你都通达,你比释迦牟尼佛的境界还要高,你的持戒、你的修行、你的生活比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还要清净,那么你这样子还用得着学佛吗?不用。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超过佛了,你已经超过三宝了。
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也就没必要去学佛了,你学自己就好了。因为你的境界已经超过三宝了,你的境界已经超过释迦牟尼佛了,所以这本身里面就蕴含着一种邪见。在骨子里面他就认为说他的境界其实超过佛,超过释迦牟尼佛的法,也超过他所有的传承弟子。
所以他跟人家交流的时候,就说,我这个人不执著,修行不是修口,修行也不是念多少经,而是修这颗心。但是这个心它正还是不正,清净还是不清净,觉悟还是没有觉悟,它有衡量的标准。世间法有世间的衡量标准,出世间法有出世间的衡量标准;在佛法当中,小乘法有小乘法的衡量标准,大乘法有大乘法的衡量标准。
所以世间人认为的一个好人、善人,如果在我们佛教里面来衡量的话,他就不是好人了。打个比方来讲,吃鸡肉、鸭肉,杀猪宰羊,在世间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不犯法,他也是好人。如果在佛法因果戒律里面来说,那杀生有没有罪?都有罪。不管你有没有受戒,杀生都是有罪的。所以在佛法里面来衡量,以佛法的标准来看,世间法的好人都是什么?都是坏人,都是不够清净的人。
如果站在菩萨的角度来看阿罗汉,阿罗汉也没发菩提心,他还是个自了汉,也算不上是好人。那么站在佛的角度上来看菩萨,菩萨是不是好人?也不是好人。为什么?因为他还有很多的执著,还有很多的无明没有断除。
所以说,在佛的眼里,所谓的佛教徒也好,只是相对的好人。绝对的好人是谁?只有释迦牟尼佛,只有阿弥陀佛。成就佛果的人才是究竟清净圆满的,这种人才称之为好人。所以世间法上的好人跟出世间法的好人,这个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第一步一定要学好三皈依。我们学佛第一步是皈依三宝,到最后成佛,成就的也是三宝。你圆满了三皈依你就成佛了,你接受了三皈依你就学佛了,所以学佛的第一步是三皈依,最后圆满也是三皈依。三皈依它联系到我们修行的每一个步骤,修行的每一个层次都离不开三皈依。
我们佛教里面修行的内容是哪些呢?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佛法修行的内容。如果没有戒,你修的定、修的慧都是什么?叫邪定邪慧。有了戒以后的定慧叫正定正慧,这个才是成佛的,才是解脱的。如果没有戒的定慧叫什么?叫狂慧,叫邪定。你修得再好也只能生天,你修得再好也只是世间的智慧,它不是出世间的智慧,都还属于人天福报的范围。如果要持戒怎么办?一定要先受三皈依。
我们受五戒的时候要得到戒体,戒体从哪里来?从三皈依里面来。你要受八关斋戒,这个戒体从哪里来?也是从三皈依里面来。像我们出家人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每一个戒前面都是三皈依。
如果你三皈依不清净,三皈依没有得到这个皈依体,你受任何戒都不得戒;你修任何法门,都生不起这种定,没有这种定心在起作用。所以根据这个原因来说,三皈依不是一种形式,它是我们佛法的根本。
很多人都会根据形式上去解释。所以圣严法师在皈依学处里面也是这么讲,他说打个比方来讲,你的学问再深,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你的造诣再精深,但是你如果没有在这个学校登记注册,你就不能属于那个学校的毕业生。
所以学佛也是这样,不管你学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学了一辈子,不管你对佛教的经典有多么地了解、深入,甚至有多么地熟悉,如果你没有三皈依,那你还是外教徒,还不能算是佛门弟子。所以这是从世俗谛上,世俗层面上的鉴定。世俗层面怎么鉴定?没有皈依三宝就不算佛教徒,这是一个唯一的鉴定。
1、通过三皈依改变我们在法界当中的身份;
2、通过三皈依唤醒我们沉睡的觉性;
3、通过三皈纳体以后,为我们将来修戒定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佛正法菩萨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
作为我们佛教徒要明白最根本的道理是什么?就是三皈依。
不是说一来就要念阿弥陀佛,就要诵《地藏经》,最根本的是什么?就是要明白什么叫三皈依,什么叫三宝,这才是佛法的根本。
如果你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能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你打一个坐能够十天半个月不用下座,甚至你修发种种神通,如果你没有皈依三宝,没有打三皈依,你还不属于佛教徒。所以说没有打三皈依,就不能算是佛教徒。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破坏了这个三皈依,那么我们也不是佛教徒。我们是不是佛教徒,这个是唯一检验的标准。
所以很多人不了解的时候都会认为说,皈依不皈依都是一种仪式而已。修行嘛,主要修心,不要执著这种仪式,不要执著这种外相。这个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如果我们用正法去观察它的话,其实是非常的荒谬。
换句话来说,如果你的修行非常好,如果你对佛教非常了解,那你为什么不能去皈依三宝?如果你觉得三宝不值得你皈依,你的智慧超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三藏十二部你都通达,你比释迦牟尼佛的境界还要高,你的持戒、你的修行、你的生活比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还要清净,那么你这样子还用得着学佛吗?不用。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超过佛了,你已经超过三宝了。
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也就没必要去学佛了,你学自己就好了。因为你的境界已经超过三宝了,你的境界已经超过释迦牟尼佛了,所以这本身里面就蕴含着一种邪见。在骨子里面他就认为说他的境界其实超过佛,超过释迦牟尼佛的法,也超过他所有的传承弟子。
所以他跟人家交流的时候,就说,我这个人不执著,修行不是修口,修行也不是念多少经,而是修这颗心。但是这个心它正还是不正,清净还是不清净,觉悟还是没有觉悟,它有衡量的标准。世间法有世间的衡量标准,出世间法有出世间的衡量标准;在佛法当中,小乘法有小乘法的衡量标准,大乘法有大乘法的衡量标准。
所以世间人认为的一个好人、善人,如果在我们佛教里面来衡量的话,他就不是好人了。打个比方来讲,吃鸡肉、鸭肉,杀猪宰羊,在世间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不犯法,他也是好人。如果在佛法因果戒律里面来说,那杀生有没有罪?都有罪。不管你有没有受戒,杀生都是有罪的。所以在佛法里面来衡量,以佛法的标准来看,世间法的好人都是什么?都是坏人,都是不够清净的人。
如果站在菩萨的角度来看阿罗汉,阿罗汉也没发菩提心,他还是个自了汉,也算不上是好人。那么站在佛的角度上来看菩萨,菩萨是不是好人?也不是好人。为什么?因为他还有很多的执著,还有很多的无明没有断除。
所以说,在佛的眼里,所谓的佛教徒也好,只是相对的好人。绝对的好人是谁?只有释迦牟尼佛,只有阿弥陀佛。成就佛果的人才是究竟清净圆满的,这种人才称之为好人。所以世间法上的好人跟出世间法的好人,这个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第一步一定要学好三皈依。我们学佛第一步是皈依三宝,到最后成佛,成就的也是三宝。你圆满了三皈依你就成佛了,你接受了三皈依你就学佛了,所以学佛的第一步是三皈依,最后圆满也是三皈依。三皈依它联系到我们修行的每一个步骤,修行的每一个层次都离不开三皈依。
我们佛教里面修行的内容是哪些呢?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佛法修行的内容。如果没有戒,你修的定、修的慧都是什么?叫邪定邪慧。有了戒以后的定慧叫正定正慧,这个才是成佛的,才是解脱的。如果没有戒的定慧叫什么?叫狂慧,叫邪定。你修得再好也只能生天,你修得再好也只是世间的智慧,它不是出世间的智慧,都还属于人天福报的范围。如果要持戒怎么办?一定要先受三皈依。
我们受五戒的时候要得到戒体,戒体从哪里来?从三皈依里面来。你要受八关斋戒,这个戒体从哪里来?也是从三皈依里面来。像我们出家人受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每一个戒前面都是三皈依。
如果你三皈依不清净,三皈依没有得到这个皈依体,你受任何戒都不得戒;你修任何法门,都生不起这种定,没有这种定心在起作用。所以根据这个原因来说,三皈依不是一种形式,它是我们佛法的根本。
很多人都会根据形式上去解释。所以圣严法师在皈依学处里面也是这么讲,他说打个比方来讲,你的学问再深,你的文章写得再好,你的造诣再精深,但是你如果没有在这个学校登记注册,你就不能属于那个学校的毕业生。
所以学佛也是这样,不管你学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学了一辈子,不管你对佛教的经典有多么地了解、深入,甚至有多么地熟悉,如果你没有三皈依,那你还是外教徒,还不能算是佛门弟子。所以这是从世俗谛上,世俗层面上的鉴定。世俗层面怎么鉴定?没有皈依三宝就不算佛教徒,这是一个唯一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