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bll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4-04-08
- 消息
- 6,088
- 荣誉分数
- 2,160
- 声望点数
- 223
这里面水分巨大,感染率来源 于检测率,当时FV是不优先被检测的,除非症状非常明显,自己反复要求,否则不给你检。还有一段时间是大量检测中小学生,一下子就把分子变高了,这里的花活多着呢。至于住院率,和ICU里的猫腻更多了,自己慢慢看吧。看来至少各位都认同 “原始数据不会造假”。问题在于如何解读。其实这个问题和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疫苗关系不大。
接着我前面的那一贴分析,无论从哪一天开始接种疫苗,截止 2022.1.17, 完全接种者 (FV) 的比例为 81.3%, 未接种者 (UV) 的比例为 12.1%。假设疫苗完全无效且无害,也就是说,假设接种疫苗与未接种疫苗完全等效,那么,FV 和 UV 两者被感染、住院或死亡的风险完全相同。那么,在被感染、住院或死亡的群体中,FV 和 UV 所占的比例也会完全相同。但是,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而是 UV 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 FV 所占的比例。因此,疫苗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所比较的都是百分比,不是病例数。比较的结果与所谓的 “接种人数越来越多,分母越来越大” 无关。无论从哪一天开始接种疫苗,当接种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中间出现的病例数也会随着增加,也就是说分子也在增大,只是因为疫苗的作用,增加的速度比未接种者增加的速度慢得多。
如果有人认为 “接种人数越来越多,分母越来越大”,所以造成了疫苗有效的假象,那么,你是否认为,当接种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分母在增大而分子不变、即他们中间出现的病例数不变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不就等于承认疫苗 100% 有效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