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末的最新国际贸易和跨境支付数据,以下是覆盖所有结算系统(SWIFT、CHIPS、CIPS、SPFS、SEPA、RippleNet 等)后综合排名的五大主要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

前五大贸易结算货币(按全球贸易额/跨境支付份额综合)
排名 货币 占比估算(%) 主要适用系统 背后主导国家/地区

美元 (USD) ~40–45% SWIFT, CHIPS, Fedwire, RippleNet 美国

欧元 (EUR) ~20–25% SWIFT, SEPA, TARGET2 欧盟

人民币 (CNY) ~4–6%(但迅速上升) CIPS, SWIFT, SPFS, mBridge 中国

日元 (JPY) ~3–4% SWIFT, BOJ-NET 日本

英镑 (GBP) ~3–4% SWIFT, CHAPS 英国
> 注:这些占比是基于跨境支付交易额 + 实际货物/服务贸易结算额的综合估算,非外汇交易或储备占比。
---

背后逻辑简析:

1. 美元(USD)
仍为压倒性第一,由于石油、商品、技术、高端制造等大宗商品结算依赖美元。
CHIPS 和 Fedwire 体系独立于 SWIFT,赋予美元极强韧性。
即便很多交易通过非SWIFT系统如CIPS等执行,实际货币仍常为美元。

2. 欧元(EUR)
依托SEPA和欧盟内部统一市场,欧元在欧洲、非洲、部分中东地区具有强大影响力。
大宗机械、化工、医药贸易中广泛结算使用。

3. 人民币(CNY)
人民币国际化显著提速:
中俄、中非、中东等双边贸易中,CNY占比大幅提高;
CIPS网络扩张迅速,越来越多非美元结算发生;
RMB结算能源、农产品、制造业中份额快速上升。
但仍主要局限于“友好国家”和双边协议中。

4. 日元(JPY)
在亚洲地区和部分国际金融合约中仍有重要作用;
但相对下降趋势明显,被人民币侵蚀部分市场。

5. 英镑(GBP)
传统的国际金融货币;
实际贸易中地位不如日元,但因伦敦仍是全球外汇结算中心之一,支付结算系统强大。
---

排名外但有战略潜力的货币:
印度卢比(INR):已推动多边本币结算倡议,目标是打破美元主导地位。
俄罗斯卢布(RUB):在SPFS+CIPS系统中推进本币结算,但国际接受度有限。
阿联酋迪拉姆 / 沙特里亚尔:与人民币绑定度提高,在能源结算中潜力增加。
数字货币(e-CNY、mBridge等):正作为试点逐步打入贸易支付体系,未来可能形成跨主权数字清算网络。
---
如需具体国家对外贸易中使用的货币比例(例如中国对非洲出口用CNY占比多少),我可以调取详细双边数据。是否需要进一步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