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04年世局的五大因素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1月1日消息 据联合早报(陈有为)午夜的钟声送走了2003年,迎来新世纪的第四个年头。


过去一年,世界是在反恐战争与恐怖活动猖獗声中度过的。布什出兵伊拉克如入无人之境,萨达姆政权不战而亡。曾几何时攻守之势相易,战争又以另一种方式再起。精确制导武器敌不过土制炸弹,美军死伤不断,反恐战争陷入困境。


萨达姆落入美军之手并未使伊拉克地下抗美活动中断。全球恐怖势力反守为攻,在巴格达、卡萨布兰卡、利雅得、雅加达、莫斯科和伊斯坦布尔等地连续制造爆炸事件,攻击美国西方,伤及大量无辜,使世界越来越不太平。


恐怖活动构成最大威胁


展望新的一年,恐怖活动仍是威胁和平与国际安全的最大因素。伊拉克成了全球恐怖势力集散地,阿富汗局势也远未平定。美国本土安全仍然难以确保,去年恐怖分子在美国外围频频发动进攻,今年向美国本土突破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恐怖势力不是国家,没有政府,没有边界。他们四处潜伏,伺机而动,防不胜防。美国反恐主将、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承认,恐怖分子的真正实力在于他们的深刻仇恨及手段,美国无法衡量如何赢得反恐战争。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后最危险的还不是伊拉克而是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最近在11天内两次遭到爆炸袭击,说明巴国存在强大的伊斯兰反美激进势力。为了报仇,预防美巴合力搜捕奥斯马-本拉登,他们亟欲把穆沙拉夫置于死地。如果将来回教激进分子掀起大规模的暴乱推翻巴亲美政府,掌握已有的核武器,那将给南亚、中东以至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


朝核危机阴影笼罩亚洲


萨达姆被捕、伊朗接受核查与卡达菲放弃制造核武器计划之后,防止世界核扩散的压力更加集中于朝鲜头上,使金正日不能不担心美国会把他当作下一个打击目标。


在中国斡旋下召开的六方会谈因朝美双方分歧而搁浅。平壤要求美国把它从“邪恶轴心国家”名单中勾销,作出不侵犯朝鲜的条约保证,取消制裁封锁并继续提供重油与电力,而仅仅以“冻结”核计划为交换。美国则昭告平壤必须接受严格核查并承诺彻底销毁核计划,表明双方差距甚远。


布什政府内部在朝核危机问题上存在深刻分歧。一派对平壤政权根本不予信任,主张以军事手段进行遏制甚至推翻金正日,另一派则认为不妨试图通过谈判施加压力迫使朝鲜妥协。最近美决定向韩国运进大量新式武器,并将驻韩美军部队调离三八线附近一带,表明布什和战两手并用,虽愿通过外交途径试探解决问题,但不放弃以武力对付朝鲜。


多年来,金正日一直在玩弄核讹诈的手段对付美国韩国,但这是一张只能威慑却不能使用的牌,一旦铤而走险挑起战争,那就必然意味着末日到来。金正日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必须在妥协退让与顽抗到底之间作出选择。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能否转化,今后一年的六方会谈结果将是关键。


世界经济有望回升却难以高涨


美国经济经过多年低迷徘徊,去年年终以前出现了回升迹象。第四季度的经济增幅高达8%以上,消费者开支升至20年来最高点,失业下降,股市看好,为近年所少见。但法德意三国仍未摆脱衰退阴影,日本仍在负增长线上下波动。唯有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东亚国家也有起色。


国际货币基金估计2004年全球经济会有4.1% 的增长。但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充满很多不稳定因素。恐怖活动猖獗使得世界航空、旅游、金融、投资受到严重影响,风险增加,成本上升,消费不振,前景不明。如果美国再次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经济必然受到新的巨大打击。


即使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情况开始好转,但由于反恐与军事开支浩大,财政亏空与贸易赤字猛增,美元疲软,内需不振,9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萎缩的后果仍未消除,美国经济还很难有快速的回升。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在去年的达沃斯年会上已经预言:美国与世界经济在两三年内不会有显著变化,也不要期望高科技增速高于GDP四五倍的情况会再现。


美国大选将影响世局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将在今年11月间举行。由于经济出现好转迹象,美军抓到萨达姆,原已下降的布什民调有所回升,共和党雄心勃勃,布什竞选财源滚滚,志在必得。


民主党内缺少对选民有号召力与影响力的候选人。尽管前副总统戈尔出面对现任弗蒙特州长迪安予以背书,但克林顿至今没有作出表态。


民主党所有竞争者几乎都把伊拉克战争、经济问题与社会福利问题当作攻击布什的靶子,被人称为什么都反的“愤怒党”。但经济开始好转,失业人数趋于减少,以及萨达姆被捕、卡达菲放弃核计划,有利于布什而不利于民主党。克林顿持保留态度,是要观望选情发展,以免再次出现70年代的麦戈文现象,即民主党候选人因为过于反对越战而落选。希拉莉紧随布什之后去探望伊拉克美军有明显政治意图,是克林顿夫妇保留在竞选运动紧急关头出牌的一个伏笔。


台海局势孕育极大风险


美国内政外交对整个国际局势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布什连任,可能调整人事,但将继续奉行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反恐战略的强势政策,从而使整个世界,无论敌友的关系充满对抗磨擦。然而,今后选情仍有变数,假如经济好转不能实现,选民老是盼不到从伊拉克脱身的日子,美军伤亡率增加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与盟国关系不能修好,则民主党会把一切政治、经济后果诿过于布什,让他重蹈老爸当年覆辙。如果那样,则美国内外形势将基本上回到克林顿的轨道,又是一番景象。


台湾3月选举,对于岛内政局、两岸关系以至亚太地区安危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陈水扁已经登上往台独目标冲刺的战车,不碰南墙不回头。与过去不同的是,上次大选他惟恐得罪主子而强调“国际承认”,这回却不怕冒犯华府而坚持“一边一国”和推行所谓“防御性公投”。


这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暗中得到美国鹰派有力支持,二是存心挑起中美冲突以便从中渔利。美国军火商为陈水扁过境纽约大摆宴席,半官方机构美国在台协会只比处长稍高一点的头头夏馨,居然敢代表总统胆大妄言为台湾撑腰,此中必有缘故。


北京不想用兵而喊用兵,喊用兵而又力求避免用兵,正好被陈水扁利用来煽动民意捞取选票。按照某些台独分子的意愿和谋略,甚至巴不得中国动武好让老美卷入,使两岸冲突演变为中美冲突,以便乘局势混乱宣告独立。


面对台独势力不断推进与挑战的严峻局势,北京拥有雄师百万不能用兵,养士三千欠缺谋略,强调台湾民意而无影响民意之着力点,借美压台未能根本解决遏制台独问题,每临关键时刻难免局势研判失误,本应掌握主动转化不利形势却只能随着形势而转化。这说明整个对台政策系统的形势研判、决策过程与协调运作存在问题,需要反思,亟谋对策。


对两岸关系问题不断重申原则立场固然必要,但衡量政策成败不仅在于政策本身是否正确合理,而在于其可行性与有效性。如果真要遏阻台独实现,必须开阔视野,有谋有断,设法使目前尚未根本生变的台海两岸不独不统,不战不和的现状,用法律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行互相制约,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其遵照执行。


这就需要完全脱出老框框来进行新思维和开辟新路子。否则总有一天,大家只好等着那真正的台海风暴来临吧。作者是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