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國際新聞了,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同日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預計下週法國等另外七國正式承認

chicago666

本站元老
注册
2015-09-07
消息
8,002
荣誉分数
1,536
声望点数
323
行動太晚了,太遲鈍!

2025年9月21日,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三國領導人分別發表聲明,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State of Palestine)為獨立主權國家。這一協調行動發生在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年度會議前夕,被視為推動「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的重大外交舉措,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並存的和平解決方案。該決定標誌著這三個美國傳統盟國在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問題上的政策轉向,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立場相左,特朗普政府強烈反對此舉,認為這是對哈馬斯(Hamas)的「獎勵」。
這三國的承認使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聯合國成員國數量增至約150個(此前已有147個)。巴勒斯坦國的領土範圍通常包括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包括東耶路撒冷作為其首都)和加薩地帶(Gaza Strip)。然而,由於內部分裂(西岸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控制,加薩由哈馬斯主導)和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這一承認更多具象徵意義,而非立即改變地緣格局。
 
最后编辑:
21世纪是东大的世纪。 21世纪的国际政治,要看东大的态度。

其他国家的态度, 只不过是背景噪音而已。
 

The big idea in New York is to trumpet the recognition of Palestinian statehood by France, the United Kingdom, Belgium, Portugal, Luxembourg, Malta, Andorra, Australia and Canada. One French official called it a “diplomatic victory” for Paris.​


Canada officially recognizes the State of Palestine: Carney​

Canada has joined more than 140 UN members that have recognized a Palestinian state.

 
床總被背刺了一刀啊,他去英國訪問也沒擺平這個事。

三大國改弦更張,意義非常重大。
 
所以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是跟美國同步的時候多,還是跟英國同步的時候多?
 
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在歷史上和當前情勢下,通常與美國同步的程度高於與英國,但與英國的協調也十分顯著,尤其在涉及英聯邦(Commonwealth)或五眼聯盟(Five Eyes)等框架內。以下從幾個層面分析加拿大外交政策與美國和英國的同步性:
1. 與美國的同步性

地緣與經濟聯繫:加拿大與美國共享漫長邊界,經濟高度依存(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及後續的USMCA是例證)。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夥伴,約75%的加拿大出口流向美國(2024年數據)。這種經濟聯繫使得加拿大在外交政策上常與美國保持一致,尤其在北美安全、貿易和能源議題上。
安全與情報合作:加拿大與美國在北約(NATO)和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中密切合作。兩國在反恐、網絡安全和情報共享(五眼聯盟的一部分)上有深厚協調。例如,在阿富汗戰爭(2001-2021)或對俄羅斯、中國的制裁政策上,加拿大通常與美國立場一致。
具體案例:在對華為5G設備禁令(2022年)、對俄烏戰爭的制裁(2022-2025)、以及北極地區的戰略合作上,加拿大與美國的行動高度同步。即便在氣候變化等議題上存在分歧(如加拿大對《巴黎協定》的積極態度),加拿大仍傾向於與美國協調以避免直接衝突。

2. 與英國的同步性

英聯邦與歷史紐帶:加拿大作為英聯邦成員,與英國在文化、法律傳統和外交上有歷史性聯繫。英國君主仍是加拿大形式上的國家元首,這在外交禮儀和某些政策上有所體現。例如,加拿大常在英聯邦會議中與英國協調立場,特別是在人權、發展援助等議題上。
多邊框架:加拿大與英國在G7、五眼聯盟和北約中有密切合作。在氣候變化(如COP會議)、對非洲的發展援助、以及對英聯邦國家的外交支持上,加拿大與英國的立場常較美國更接近。例如,2025年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同時承認巴勒斯坦國,顯示三國在某些中東政策上協調一致,與美國立場分歧。
近期案例:在2025年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決定中,加拿大與英國(及澳大利亞)同步行動,顯示在特定議題上,加拿大可能選擇與英聯邦盟友聯手,而非追隨美國。此外,在對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問題上,加拿大與英國均積極提供軍事援助,且在時間和力度上與美國高度一致,但英國在歐洲的領導角色使加拿大偶爾更靠近英國的倡議。

3. 比較與頻率

美國優先:由於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的高度依存,加拿大在重大國際議題上與美國同步的頻率更高,尤其在涉及北美利益、反恐、或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政策上。例如,加拿大在對華政策(如孟晚舟事件)上最終選擇與美國一致,而非英國的較中立立場。
英國的影響:在多邊主義、人權、氣候變化或英聯邦相關議題上,加拿大與英國的同步性更強。2025年巴勒斯坦國承認事件是顯例,加拿大選擇與英國和澳大利亞協調,而非美國,顯示在某些道德或國際法議題上,加拿大可能優先考慮英聯邦共識。
數據與趨勢:根據歷史外交記錄(如聯合國投票),加拿大在聯合國大會中的投票立場與美國一致的比率約為80-85%(如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棄權或支持),而與英國一致的比率約為70-75%。然而,在涉及中東或人權議題時,加拿大偶爾與英國更接近(如2025年的巴勒斯坦國承認)。

4. 2025年巴勒斯坦國承認的特殊性
此次加拿大與英國、澳大利亞同步承認巴勒斯坦國,與美國立場分歧,顯示加拿大在特定議題上可能選擇與英聯邦盟友協調,而非一味追隨美國。這可能反映了馬克·卡尼(Mark Carney)政府對多邊主義和「兩國方案」的重視,以及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的反彈。然而,這並非典型模式,加拿大在更廣泛的安全和經濟議題上仍傾向於與美國同步。
結論
總體而言,加拿大外交政策與美國同步的頻率高於英國,主要因經濟、安全和地緣政治的緊密聯繫。但在英聯邦框架、多邊主義或特定人權議題上(如2025年巴勒斯坦國承認),加拿大與英國的協調更為顯著。2025年的巴勒斯坦事件是一個例外,顯示加拿大在特定情境下會優先考慮與英國等盟友的共識,而非美國。
 
所以加拿大的外交政策,是跟美國同步的時候多,還是跟英國同步的時候多?
Google:
英国于1950年1月6日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 中英于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建交后,中英关系历经波折,总体上朝着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
 
老大指望不上了,老二三四还是得扛这面大旗啊
 
行動太晚了,太遲鈍!

2025年9月21日,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三國領導人分別發表聲明,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State of Palestine)為獨立主權國家。這一協調行動發生在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年度會議前夕,被視為推動「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的重大外交舉措,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並存的和平解決方案。該決定標誌著這三個美國傳統盟國在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問題上的政策轉向,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立場相左,特朗普政府強烈反對此舉,認為這是對哈馬斯(Hamas)的「獎勵」。
這三國的承認使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聯合國成員國數量增至約150個(此前已有147個)。巴勒斯坦國的領土範圍通常包括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包括東耶路撒冷作為其首都)和加薩地帶(Gaza Strip)。然而,由於內部分裂(西岸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控制,加薩由哈馬斯主導)和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這一承認更多具象徵意義,而非立即改變地緣格局。
那就再进加拿大更多的巴勒斯坦人,作为两个国家间文化交流学习,经济合作,谋求双边关系健康发展,共同进步的大好前景而努力奋斗吧!
 
IMG_8219.webp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