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国了一趟, 回来昏天黑地睡了两天,缓过来了。 找个地方说说感想。

说实话, 中国人,不敢说百分百,但是至少绝绝大多数, 都不讲究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
那当然了,绝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不讲这个,并不代表共产党就不讲这个了。

绝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都想打日本,共产党也不打。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并不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而轻易改变长远目标和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是一种理念,就像与人为善。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但在社会层面,你必须“讲”这些“好”的“理念”,而非让“弱肉强食”成为理所当然。
 
回国养老现在看来是最佳策略。

只要你不是在中国奋斗谋生, 无论是拿着钱回国, 还是在中国拿着退休金, 都是可以生活得很舒服很惬意的。
当然, 前提是不要遇到什么天灾人祸。
难不成还有那个国家,碰到天灾人祸,也能生活的很惬意?
 
你也不应该主观地认为,我关于精神生活的观点,是主观的。这也是我制定了一套物质/精神生活量化体系,并充分考虑了东西方物质生活的已有现实、精神生活的变化趋势,extrapolate出来的初步结论,最终利用我在中西方生活的实际生活体验进行验证后,给出的结论。充满了工科的务实理性精神。
即,中国的精神生活也已总体优于加拿大了

我说的那话,省略的主语是"我” -
我是工科出身的人,还是要面对客观现实,不能单靠主观愿望干活儿吧?不能基于wishful thinking 一厢情愿干工程啊



至于别人是否工科出身?是否完全主观?是否有客观依据?是否有中西方实际生活经验?是否有工科务实理性精神?

我又不了解
 
中国每年产出的电影和音乐的质量,艺术水平在世界上排位提靴子都不够。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平均每周工作49小时,难道他们的精神生活都是在工作中享受的?
中国确实出不了黑皮白雪公主、黑皮美人鱼这种高端电影,也唱不出黄赌毒rap,也不会举着个彩虹旗pride游行。

中国人玩玩自己的黑神话悟空、看看自己的哪吒,挺好的。自己的精神生活、自己的审美观,为什么需要用别人的标准去排名?
 
那当然了,绝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不讲这个,并不代表共产党就不讲这个了。

绝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都想打日本,共产党也不打。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并不因为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而轻易改变长远目标和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是一种理念,就像与人为善。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但在社会层面,你必须“讲”这些“好”的“理念”,而非让“弱肉强食”成为理所当然。
这个嘛。 只能说各有各的看法了。 我不会阻止你的想法, 你也别来改变我的看法。

我认为呢, 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无论是在和平发展年代, 还是各自努力自由竞争的状态下, 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一种情况,即全球人类面对同一个无差别的威胁之时, 才会有可能短暂的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比如外星人入侵,这个外星人还必须不跟任何一个人类群体单独谈判。
 
难不成还有那个国家,碰到天灾人祸,也能生活的很惬意?
你这理解角度很新颖嘛。

我的意思是, 如果中国跟中国比, 那么当然是没有天灾人祸比有天灾人祸更好;

如果中国跟外国比,如果大家都风调雨顺, 政通人和, 那么中国人在中国会比其他国家生活的更加惬意;
如果大家都面临天灾人祸, 我对历史的总结,就是同样的天灾人祸面前, 中国的烈度会比其他国家高。
 
这个嘛。 只能说各有各的看法了。 我不会阻止你的想法, 你也别来改变我的看法。

:zhichi:

:jiayou:

:good::good::good::good::good::good::good:


百家争鸣,大家各抒己见,交换看法,互不干涉,谁都别强加于人, 更别扣帽子打棍子搞批斗
 
中国每年产出的电影和音乐的质量,艺术水平在世界上排位提靴子都不够。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平均每周工作49小时,难道他们的精神生活都是在工作中享受的?
电影音乐之类的,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有啥必然联系吗?

假设不让你唱歌拍电影, 难道你就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了?看来你对精神生活的理解还不够啊。
 
我说的那话,省略的主语是"我” -
我是工科出身的人,还是要面对客观现实,不能单靠主观愿望干活儿吧?不能基于wishful thinking 一厢情愿干工程啊



至于别人是否工科出身?是否完全主观?是否有客观依据?是否有中西方实际生活经验?是否有工科务实理性精神?

我又不了解
嗯,同意,有工科思维,当然就抵触wishful thinking。我是通过频繁学习、reflection、更新观点,进而判断某些事是观点、推论还是事实。

关于中国精神生活优于加拿大,在你的认知里是wishful thinking(误导性观点),在我这里属于推论(根据事实和逻辑的推理)。没什么好争的。
 
你们啊, 说来说去, 都没说到点子上。

何谓“A的精神生活优于B”? 这个“优于”是怎么评估的?按照什么标准?

现实社会里最常见的反而是: 你认为A的精神生活优于(不如)B, 结果A和B都不认同。 与此同时, 双方都可以同时认为: A的精神生活不如(优于)B。

尤其是你们讨论的主体是“精神生活” , 这就真的要了亲命了。 因为这东西是绝对的主观。别人连评价的立场都没有。

这说的还是群体, 可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individual可能还有更具体, 更主观的结论。完全没有对错之分。
 
关于中国精神生活优于加拿大,在你的认知里是wishful thinking(误导性观点),在我这里属于推论(根据事实和逻辑的推理)。没什么好争的。

看来我不仅英文有限,中文也比较水,话没说清楚,让我再澄清一下

"中国精神生活优于加拿大" -
我从来都没说这是(误导性观点)。

我说这是个wishful thinking(一厢情愿)。


"加拿大现在AI和机器人正蓬勃发展如火如荼” -
那就是个wishful thinking(一厢情愿)。我当然主观上盼望如此,但客观事实不是这样的。
 
wtf这帖子怎么如此歪
怎么有人如此酸
月下,你也不是新警察了。
岂不知, 歪楼才是常态, 泛酸才会升华。

发一帖, 而能被歪楼, 吾心甚慰啊! 来来来, 咸与维新, 咸与灌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