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到多伦多两个钟头的高铁,你们有没有期待?

公共服务的确不能看成生意,就象公校教育一样,是基础设施。但问题是为民服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比如我村公校教育局就快破产了,很难指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现有的项目都要砍,因为各级政府都缺钱,除了印钱只能砍项目

中国大基建资金是靠公权力抬高地价, 政府卖地渔利。现在房地卖不出去了,就要靠税务、行政罚款搞钱
 
最后编辑:
没有期待,一定黄汤。哈哈哈。

加拿大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坐火车的人一定是极少数,所以肯定是赔的内裤都不见了,干不下去的。
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
 
最后编辑:
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
FSD跟公共运输, 还是会抢客源的。

如果你有一辆能够真正解放驾驶员的FSD私家车, 你就不会去考虑坐高铁。 这样, 高铁就会从微亏陷入巨亏,本来用公共财政补贴还可以运营的, 现在会变得不可能。 除非政府从FSD的license上收取巨额税, 补贴高铁。 但这不大可能。

同样, 高铁的普及, 会抑制FSD的发展。 没有足够多的客户愿意掏钱买FSD,就没有动力去开发和普及应用。

所以, 你觉得到底怎么选呢?
 

我觉得,建设得慢一点未必是坏事,因为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交通运输的基础模式有可能出现根本变革

昨天刚看了老马老黄在沙特接受采访。老马说,5年后出现AI人造卫星,每颗卫星上的AI能耗有可能超过现在全美发电量,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建这么大的电站。在太空用太阳能发电,阳光永不停息,不需要电池,不需要制冷散热,等等,以至于20年后货币作废ooo 老黄说,哪天?货币作废时,您提前一天给我发个text?

我觉得FSD等各种技术用在共享车、公共运输作用更大,就沒必要再养个私车。老马说现在吃饭没必要自已种粮, 但他还是在自家后院种地,比外面买粮贵多了

另外高铁不一定是客运,货运的前景可能更大。加拿大的货运最早靠水路, 后来铁路,后来公路(汽车便宜了),再以后呢?物质极大丰富,货运流通肯定大发展。客运倒未必, 人口不涨,通讯发達,客运可能下降
 
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

两回事吧。油车肯定要被淘汰,原因做电车的想要灭掉油车另起一代,哈哈哈。
全智驾的出现帮不了火车,你到了多伦多下了火车还得再租个车,结果你肯定是让自己的车拉你去多伦多了。这个是美加这里的城市结构造成的必然选择。
至于养车,在加拿大只要你经常出门,经济尚可,就肯定会养车。哪怕全智驾出租车出现,主要就是方便,有几个人愿意等30分钟来辆车的?出门时在家等还凑合,回家时就站在外面等啦。
 

另外高铁不一定是客运,货运的前景可能更大。加拿大的货运最早靠水路, 后来铁路,后来公路(汽车便宜了),再以后呢?物质极大丰富,货运流通肯定大发展。客运倒未必, 人口不涨,通讯发達,客运可能下降

高铁绝不可能货运,这个是常识了,这里不是国际贸易,加拿大这几个城市间的货运必定是E2E,谁脑子有泡会送去火车站?有这功夫都送到了。
 
高铁绝不可能货运,这个是常识了,这里不是国际贸易,加拿大这几个城市间的货运必定是E2E,谁脑子有泡会送去火车站?有这功夫都送到了。
唉,您上面两贴关于客运、货运的情景 都是基于现有的运输模式,换汤不换药

但我的设想的假设是全新的模式,不是仅几项新技术

老马说现在吃饭没必要自已种粮, 但他还是在自家后院种地,比外面买粮贵多了

当年裁缝做的衣服合身,现在谁还找裁缝?除了高订

现在私家车方便,将来谁还养私家车?除了土豪
 
最后编辑:
公共服务的确不能看成生意,就象公校教育一样,是基础设施。但问题是为民服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比如我村公校教育局就快破产了,很难指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现有的项目都要砍,因为各级政府都缺钱,除了印钱只能砍项目

中国大基建资金是靠公权力抬高地价, 政府卖地渔利。现在房地卖不出去了,就要靠税务、行政罚款搞钱
有的时候苦笑不得,那些地铁项目上马速度比邻居慢的,反而成好事了,否则财政负担吃不消啊,地价又跌了
 
没有期待,一定黄汤。哈哈哈。

加拿大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坐火车的人一定是极少数,所以肯定是赔的内裤都不见了,干不下去的。
多买几条内裤即可
 
看看多伦多那几条地铁, 坐高铁过去了干啥, 还不得租车啊, 市场不大。 一天跑不了几趟肯定亏本, 或者票价奇高
其实蒙特利尔到多伦多,可能还是可以的

我在意大利坐高铁,似乎上座率很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加拿大地广人稀,但意大利似乎高铁沿线也是空地农地山地多
 
其实蒙特利尔到多伦多,可能还是可以的

我在意大利坐高铁,似乎上座率很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加拿大地广人稀,但意大利似乎高铁沿线也是空地农地山地多
区别是意大利城市里可以不租车,事实上开车很不方便,所以选择火车去别的城市的人就多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