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没有期待,一定黄汤。哈哈哈。
加拿大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坐火车的人一定是极少数,所以肯定是赔的内裤都不见了,干不下去的。
FSD跟公共运输, 还是会抢客源的。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
我个人觉得,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自驾,共享车,这些趋势是有利于公共运输的,私车会减少,我的双车库里现在就只一辆车了。旧车该换时,别管电车油车,我都觉得没必要买车养车
比如我村公校教育局就快破产了
另外高铁不一定是客运,货运的前景可能更大。加拿大的货运最早靠水路, 后来铁路,后来公路(汽车便宜了),再以后呢?物质极大丰富,货运流通肯定大发展。客运倒未必, 人口不涨,通讯发達,客运可能下降
唉,您上面两贴关于客运、货运的情景 都是基于现有的运输模式,换汤不换药高铁绝不可能货运,这个是常识了,这里不是国际贸易,加拿大这几个城市间的货运必定是E2E,谁脑子有泡会送去火车站?有这功夫都送到了。
从蒙特利尔到多伦多得几百刀吧?看看多伦多那几条地铁, 坐高铁过去了干啥, 还不得租车啊, 市场不大。 一天跑不了几趟肯定亏本, 或者票价奇高
有的时候苦笑不得,那些地铁项目上马速度比邻居慢的,反而成好事了,否则财政负担吃不消啊,地价又跌了公共服务的确不能看成生意,就象公校教育一样,是基础设施。但问题是为民服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比如我村公校教育局就快破产了,很难指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现有的项目都要砍,因为各级政府都缺钱,除了印钱只能砍项目
中国大基建资金是靠公权力抬高地价, 政府卖地渔利。现在房地卖不出去了,就要靠税务、行政罚款搞钱
多买几条内裤即可没有期待,一定黄汤。哈哈哈。
加拿大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坐火车的人一定是极少数,所以肯定是赔的内裤都不见了,干不下去的。
其实蒙特利尔到多伦多,可能还是可以的看看多伦多那几条地铁, 坐高铁过去了干啥, 还不得租车啊, 市场不大。 一天跑不了几趟肯定亏本, 或者票价奇高
区别是意大利城市里可以不租车,事实上开车很不方便,所以选择火车去别的城市的人就多了。其实蒙特利尔到多伦多,可能还是可以的
我在意大利坐高铁,似乎上座率很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加拿大地广人稀,但意大利似乎高铁沿线也是空地农地山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