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松鼠回国
你这个“汉奸”竟然比我这个“渥太华首席大尾巴狼”先回国,有点意外,也很羡慕。
临别之际,其言也善,对你的理论做最后的分析,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并讲讲我的认识。希望你在国内能事业顺心,待心境好以后再回头看看在渥太华的经历。上国外的许多网站是比较麻烦了,但请教一下学计算机的朋友,找一个代理服务器,还是可以的。
我这个“渥太华首席大尾巴狼”出国的目的,恐怕和许多人不同。为了回去,为了学习“救国就民”的大道理。这也是我放弃在国内并不低的职位,弃工学文的原因之一。我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拿到了学位,有了国际公司的工作经验,有了国际发展的初步认识,也跟国内顶尖大学和主管部委比如发改委建立了工作关系。同时在工作中我也体会到了你的无奈:语言问题和文化问题时刻困扰着我。遇到一些“中国”人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的态度,更令我痛彻心扉。
你认为“现今社会物欲横流”,所以爱国“不招人待见”。而我则刚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说明了爱国的可贵与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此国、家都懒得区分的民族,难道还不是世界上最爱国的?”你问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民、政党、政府、国家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道理:这几者是密切联系的,但是独立的,不可混为一谈,更不可刻意迷糊。所以当你爱国的时候,不是因为某一个政党,也不会因为某一个政党胡来而不爱国。就如你爱你的女人,不是因为她的父亲。
意识形态治国,会使国家崩溃。但不能因为如此,就事事反着来,这又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治国。民主的大中国是我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甚至考虑过革命。但在我清醒地知道革命的代价和后果后,我痛苦地意识到,中国只能走渐进改革这条路。为了走好这条路,离开中共没法进行。所以我承认中共的合法性,但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它的过失,希望它能更好更块地带领国家走向民主富强的道路。在此同时,我也愿意为它的每一个进步喝彩。任何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包括政党。
爱国是分阶段的。孟子早就提出民为上,君为轻的思想。所以请你在批判的时候,千万不要凭兴致只管高兴。但遗憾的是,皇帝老子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刻意模糊国家和君主的界限,让人以为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就是忠君。你喜欢拿西方国家来比,这没错。但你只能古代和古代比,现代和现代比。到现代,已经有许多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个区别。然而,中共却刻意模糊党和国家政府的区别,让你爱国就是爱党,反党就是反华。而民运们则中了这个计谋,没能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区别,而是逢共必反,演化成逢中必反,成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笑谈,民众则报以鄙视。
千万不要鄙视那些爱国的先贤们。他们在他们的时代是杰出代表。即使你崇拜的美国,不也在独立战争中出现为国献身的英雄吗?被英国人绞死的那个人叫什么来着?他当时好像只要声明自己忠于英国就可以了。而且,那些人不大多是英国人的后裔吗?当然,爱国不是叫你去死。中国也好,日本也好,没有人说爱国就是死。死是在极端情形下的极端表现。显然你把形式逻辑的内涵和外延没搞清楚。你试图把袁崇焕说成是汉奸,以此来说明汉奸的合理性。我只想问你一句:袁崇焕什么时候说过自己的国家民族一句不是吗?国家中了离间计,只能说明皇帝不明,国家不幸。谈和之举,历来有之。如果你认为谈和就是汉奸,那拿自己的女人去“和亲”该算什么?在实力不济之时谈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作为策略来用。面对外族入侵,史可法奋起抵抗,你一定说此举带来了屠城的灾难,哪来的逻辑?如果不抵抗就不屠城了吗?须知那是满人的既定策略,目的在于杀掉汉人的抵抗精神。照你的说法,不抵抗是上策。任何抵抗都是灾难的开始。如此说来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是情有可原了,因为中国人抵抗。强奸犯杀人是情有可原了,因为那女子竟然抵抗。
最后,作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国外如果不考虑爱国问题,那就是没有心肝,因为那是有心肝的人的自然反应。爱国不是冲动,是感情加理性。那感情是你吃奶时一口一口吃进去的。理性是因为你受到足够的教育和经历后,得出的结论。还是我早就指出的那句话,就是烧成了灰,你也是中国灰。
期待我们在北京相聚的日子。
你这个“汉奸”竟然比我这个“渥太华首席大尾巴狼”先回国,有点意外,也很羡慕。
临别之际,其言也善,对你的理论做最后的分析,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并讲讲我的认识。希望你在国内能事业顺心,待心境好以后再回头看看在渥太华的经历。上国外的许多网站是比较麻烦了,但请教一下学计算机的朋友,找一个代理服务器,还是可以的。
我这个“渥太华首席大尾巴狼”出国的目的,恐怕和许多人不同。为了回去,为了学习“救国就民”的大道理。这也是我放弃在国内并不低的职位,弃工学文的原因之一。我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拿到了学位,有了国际公司的工作经验,有了国际发展的初步认识,也跟国内顶尖大学和主管部委比如发改委建立了工作关系。同时在工作中我也体会到了你的无奈:语言问题和文化问题时刻困扰着我。遇到一些“中国”人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的态度,更令我痛彻心扉。
你认为“现今社会物欲横流”,所以爱国“不招人待见”。而我则刚好得出相反的结论:这说明了爱国的可贵与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如此国、家都懒得区分的民族,难道还不是世界上最爱国的?”你问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民、政党、政府、国家的关系问题。在这里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道理:这几者是密切联系的,但是独立的,不可混为一谈,更不可刻意迷糊。所以当你爱国的时候,不是因为某一个政党,也不会因为某一个政党胡来而不爱国。就如你爱你的女人,不是因为她的父亲。
意识形态治国,会使国家崩溃。但不能因为如此,就事事反着来,这又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治国。民主的大中国是我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甚至考虑过革命。但在我清醒地知道革命的代价和后果后,我痛苦地意识到,中国只能走渐进改革这条路。为了走好这条路,离开中共没法进行。所以我承认中共的合法性,但也毫不留情地批判它的过失,希望它能更好更块地带领国家走向民主富强的道路。在此同时,我也愿意为它的每一个进步喝彩。任何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包括政党。
爱国是分阶段的。孟子早就提出民为上,君为轻的思想。所以请你在批判的时候,千万不要凭兴致只管高兴。但遗憾的是,皇帝老子们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刻意模糊国家和君主的界限,让人以为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就是忠君。你喜欢拿西方国家来比,这没错。但你只能古代和古代比,现代和现代比。到现代,已经有许多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个区别。然而,中共却刻意模糊党和国家政府的区别,让你爱国就是爱党,反党就是反华。而民运们则中了这个计谋,没能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区别,而是逢共必反,演化成逢中必反,成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笑谈,民众则报以鄙视。
千万不要鄙视那些爱国的先贤们。他们在他们的时代是杰出代表。即使你崇拜的美国,不也在独立战争中出现为国献身的英雄吗?被英国人绞死的那个人叫什么来着?他当时好像只要声明自己忠于英国就可以了。而且,那些人不大多是英国人的后裔吗?当然,爱国不是叫你去死。中国也好,日本也好,没有人说爱国就是死。死是在极端情形下的极端表现。显然你把形式逻辑的内涵和外延没搞清楚。你试图把袁崇焕说成是汉奸,以此来说明汉奸的合理性。我只想问你一句:袁崇焕什么时候说过自己的国家民族一句不是吗?国家中了离间计,只能说明皇帝不明,国家不幸。谈和之举,历来有之。如果你认为谈和就是汉奸,那拿自己的女人去“和亲”该算什么?在实力不济之时谈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作为策略来用。面对外族入侵,史可法奋起抵抗,你一定说此举带来了屠城的灾难,哪来的逻辑?如果不抵抗就不屠城了吗?须知那是满人的既定策略,目的在于杀掉汉人的抵抗精神。照你的说法,不抵抗是上策。任何抵抗都是灾难的开始。如此说来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是情有可原了,因为中国人抵抗。强奸犯杀人是情有可原了,因为那女子竟然抵抗。
最后,作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在国外如果不考虑爱国问题,那就是没有心肝,因为那是有心肝的人的自然反应。爱国不是冲动,是感情加理性。那感情是你吃奶时一口一口吃进去的。理性是因为你受到足够的教育和经历后,得出的结论。还是我早就指出的那句话,就是烧成了灰,你也是中国灰。
期待我们在北京相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