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Stifler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3-12-29
消息
22,414
荣誉分数
92
声望点数
208
我国古代有十个名人,又是十个名厨。

伊尹,为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不衰。
易牙,也名狄牙,为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太和公,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闻名天下。 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梵正,为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6park.com

刘娘子,为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宋五嫂,为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

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名传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萧美人,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王小余,清代乾隆时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随园食单》有许多方面得力于王小余的见解。
 
羊肉串的历史

“羊肉串,羊肉串,新疆羊肉串......”吆喝声中,香味阵阵钻进你的鼻子。“羊肉串就得吃炭烤的,香!”――在人们的感觉中,只有新疆烤肉串才正宗,才地道。

  烤羊肉串源于新疆?考古专家在鲁南临沂市内五里堡村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石残墓中发现两方刻有烤肉串的画像石,经研究发现这两幅画中所见的人物形象皆汉人,他们烤的肉串是牛羊肉串。这两幅庖厨图反映出1800年前鲁南民间饮食风俗。

  第一石画面宽118.5厘米,高44.5 厘米。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刻四组男女人物11人,分坐在床几之上下格是庖厨图;左边吊挂着一条蹄足可见的牛腿,有一人高。右边紧挨着挂着一块肉。再往右是一位戴高冠、长胡子、着花边衣领长袍的男子呈蹲坐状,左手持一把叉状物,上有两串珠状物,正放在三足铁鼎上烤。他的后面有一圆形案板,呈直立圆形,上面还有五粒圆形物体,似为切好的肉块。案左一长方方形物体上也有许多切好的肉块。鼎的右侧站着一位戴小帽、着长袍的年轻人,左手扶鼎,右手持扇煽火。再向右,有一头戴纱帽、长胡子、穿长裙的男子,左手执长刀正剖切一块肉。这人右边的三足桶形器里正煮着一块羊头的肉。其右是一个大酒壶。再往右是位戴高冠,长胡子的男子右手执长刀剖鲤鱼,他身后呈直立状的案板上有一条从正中剖开的鱼。

  第二石画面宽121.5厘米,高44.5 厘米。左端有一带抽烟器的锅灶,一妇人在灶前烧火,她的身后挂着刀和两条鱼。右边有一妇人躬身沽酒,她背后一男子右手提着酒壶等待盛酒。再往右,一男子左手持两串肉的叉,右手拿把扇煽火,在三足鼎上烤肉串。后面悬挂着动物的腿,羊牛的头以及剖开的羊、鸟。

  背后一男子牵一狗。最右边是一持长刀的男子,他可能刚完成了牲畜的宰杀工作。

  这两方画像石均有烤肉串形象,二者又都有是用两根叉的专用工具串肉,放在鼎上烧烤,并用扇子煽火类似今天新疆人的烤羊肉串。两幅画中的人物,皆汉人。因此,这两幅庖厨图反映的是东汉鲁南民间饮食风俗。    
 
吃不胖的另类素食



为了美丽与减肥而选择素食的女性而言,她们最受不了的就是冰淇淋与火锅的诱惑。据了解,为了满足这些素食者们的特殊需求,“投其所好”,素食火锅、素食冰淇淋应运而生。 www.6park.com

  素食火锅
  据了解,供素食者享用的清淡的素食火锅和一般火锅一样美味可口,可添加的食物也是应有尽有。
  素食火锅高汤大多用大白菜、黄豆芽、红萝卜、白萝卜、芹菜叶熬煮,也可加入玉米、香菇,具有淡淡的甜香味道。

  素食火锅料少不了蔬菜及豆腐,举凡高丽菜、大白菜、芹菜或香菇、海带、冻豆腐等均可任意搭配,若是喜欢有嚼劲的感觉,魔芋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市面各式各样素食加工品,也可选一二样搭配。

  素食火锅蘸料可选用素食沙茶酱,如果要减少油脂及热量,则可用酱油、糖、白醋、蕃茄酱及菠萝汁做成糖醋汁,或以姜、白醋、糖及开水调成姜汁,清淡而爽口。

  素食火锅油脂含量及热量比肉类火锅低,也不含胆固醇,因此,素食主义者不妨一试。
  素食冰淇淋

  对于那些喜欢吃冰淇淋的爱美一族而言,在炎炎夏日,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不能痛痛快快享受冰淇淋的美味。   为了让那些成天高喊着减肥、瘦身的人可以一饱口福,一些冷饮店便推出了无糖低脂的健康冰淇淋――素食冰淇淋。在北京,有一家名叫“31种冰淇淋”的冷饮店就可提供600多种素食冰淇淋,让喜爱者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点也不用长胖。这些有益健康的素食冰淇淋不含糖,它的甜味主要是原本用来给糖尿病人用的阿斯巴甜,所用牛奶都经过97%脱脂,但保持有牛奶的原味。
  素食比萨
  在北京,有一家名为“时光雕刻”的咖啡店,特别推出了一道名为“素食比萨”的甜品。虽然我们无从知道店主取此名的真正用意如何,但单纯从字面来看,应该是对素食的一种倡议吧。    
 
墨西哥――吃水果就辣椒
墨西哥人爱吃辣椒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在墨西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普通人家还是豪华酒楼,餐桌上都少不了辣椒。
  墨西哥人吃辣椒花样百出。把辣椒做成调味汁佐餐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当地人把这种调味汁叫萨尔萨。不管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餐桌上都放着萨尔萨。萨尔萨的主料虽然都是辣椒,但由于配料不同,味道和颜色都不一样。最常见的是绿色和红色萨尔萨。绿色萨尔萨是用绿辣椒和一种绿番茄加上香菜、葱头等做成的。这种萨尔萨辣中透出一股清香。辣而不燥,沁人心脾,开人胃口。红色萨尔萨是用红辣椒加红番茄等做成的,香辣俱全,味道醇厚。
  莫莱是墨西哥最有名的一种做菜用的调味酱。它是用辣椒加巧克力、玉米、各种果仁、香料等做成的。是烹制肉类菜肴不可少的一种调料,如莫莱火鸡、莫菜牛肉。莫莱的颜色主要有酱红色和绿色两种。酱红色的味道醇厚,绿色的味道清香。在墨西哥,普埃普拉和瓦哈卡两州的莫菜最有名。首都墨西哥城市郊的米尔帕阿尔塔村每年都举办规模盛大的莫莱节,据说展销的莫菜有百余种之多。
  泡辣椒也是墨西哥人最爱吃的。最常见的泡辣椒是用绿辣椒泡的。有的泡辣椒也放一些胡萝卜和葱头等蔬菜,绿、白、橙相间,色彩艳丽。就餐时吃点儿泡辣椒,既开胃,又解腻。美国来的麦当劳、肯德基甚至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汉堡包里夹上泡辣椒出售,以迎合墨西哥人嗜辣的口味。
  在墨西哥,最简单的吃辣椒的方法就是干吃。这种吃法据说源自农村。农民在野外干活,饿了,在地里揪几个辣椒,就着玉米饼,就是一顿饭。现在,这种吃法也传到了城里的大饭店,只是把整个的辣椒洗净切成了块放在漂亮的小碟子里罢了。

  据说辣椒是墨西哥古玛雅人培育出来的,在世界上当属最早,后来由西班牙人传到世界其它地方。因此500年前,西班牙入侵黑西哥时一位西班牙修道上看到,阿兹特克国工吃的菜肴中就有许多辣淑做的菜。比如红辣椒烧鱼、绿辣椒田鸡、红辣椒龙虾、番茄辣火鸡什么的。

  现在的墨西哥人更是把他们祖先爱吃辣椒的嗜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有谁吃水果就辣椒?墨西哥人是也。在墨西哥,无论在大城市的公园里,还是在偏僻乡村小镇的集市上,都可以看到小贩们把芒果、甜橙削皮,插在一根小棍上蘸上一层红红的辣椒粉,大声叫卖;游人们则一个个举着蘸满辣椒粉的芒果或橙子,吃得满嘴通红,津津有味。墨西哥人喝龙舌兰洒也就着辣椒汁,这种辣椒汗超市、酒店都有卖的。喝酒时,每人要备两个小杯子,一个杯子是酒.一个杯子是辣椒汁,喝一口酒.再喝一口辣椒汁,别有风味。
  墨西哥的辣椒品种繁多,大的、小的、红的、黄的、长的、圆的,令人眼花缭乱。一次在餐馆就餐,朋友从餐台上取来几粒如绿豆般大小的深红色浆果样的东西,煞是可爱。尝之,味极辣。朋友说,这是墨团哥特有的一种野生辣椒。还有一次,国内来的一位藏族同胞嫌桌上放的辣椒不够辣。服务员说有辣的,接着就从厨房拿来一个大小如草莓的黄色辣椒。那位同胞咬了一小块。辣得一个劲咧嘴吸凉气,连叫“够辣够辣”。
  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一种墨西哥辣椒调味菜叫“墨西哥萨尔萨”。它是用小绿辣椒、红番茄、当地的一种小葱、香菜等切碎凉拌而成的,鲜辣爽口,墨西哥人的餐桌上少不了它。为什么叫“墨西哥萨尔萨”?墨西哥朋友说,因为这种凉拌辣椒是绿、白、红3种颜色,跟墨西哥国旗的颜色一样,所以叫“墨西哥萨尔萨”。原来,0墨口哥人吃辣椒,也表现出炽热的爱国热情。
 
西安羊肉泡谟(转)
牛、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馆,尤以西安的最享盛名。它料重味 醇,肉料汤浓,镆筋光滑,香气四溢,食后余味无穹,又有暖胃功 能。 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与肉合烹的「托托馍」酥脆甘香,入汤不散。

用餐之前,须把「托托馍 」掰成碎块。掰馍讲究越小越好,这是为了便于五味入馍。然后再 由烹饪师烹调。煮馍讲究以馍定汤,调料恰当,武火急煮,适时装 碗,以达到原汤入馍,馍香扑鼻的要求。
羊肉泡馍不仅讲究烹调,更讲究「会吃」。食用方法有三种: 乾泡,要求煮成的馍,汤汁完全渗入馍内,吃后碗内无汤无馍无肉; 口汤,要求煮成的馍,吃后碗内仅剩一口汤;水围城,馍块在中间, 汤汁在周围,汤、汁、馍全要吃光。这三种吃法,都得事先将馍掰 成碎块。
注意:西安市的牛羊肉泡馍馆多如牛毛,随便再哪儿都能吃到很地道的口味。但高档的大饭馆要数老孙家。 当然还有回民街的!
 
趣谈各国的国菜!
墨西哥国菜:玉米宴
墨西哥人以玉米为主食,国宴也是一盘盘玉米美食。 “托尔蒂亚”是将玉米面放在平底锅上烤出的薄饼,类似中国的春饼,香脆可口,尤以绿色玉米所制的薄饼最香。“达科”是包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用油炸过的玉米卷;最高档的“达科”以蝗虫做馅。“达玛雷斯”是玉米叶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有馅拌鸡、猪肉和干果、青菜,肉香伴香嫩叶芬芳,吃后齿颊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鱼、肉熬成的鲜汤。整席玉米国宴,包括面包、饼干、冰淇凌、糖、酒,一律以玉米为主料制成,令人开眼界。

德国国菜:香肠、火腿

德国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猪肉喝啤酒。德国人每人每年的猪肉消耗量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德国的食品最有名的红肠、香肠及火腿。他们制造的香肠种类起码有1500种以上,并且都是猪肉制品。最有名的“黑森林火腿”销往世界各地,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及火腿;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那烧得熟烂的一整只猪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干掉它。
乌干达国菜:香蕉饭
非洲的乌干达,招待客人自始至终不离香蕉。客人入屋,先敬上一杯鲜美可口的香蕉汁,然后端上烤得焦黄的香蕉点心。正餐吃一种叫做“马托基”的香蕉饭。“马托基”是以一种不甜的香蕉品种为原料,剥皮捣成泥状,蒸熟后拌上红豆汁、花生酱、红烧鸡块、咖喱牛肉。吃过“马托基”的人,普遍称赞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因而它成了乌干达国宴的主菜。乌干达的“国饮”是以香蕉和高粱面混合发酵酿成,香甜醇厚。开宴时,将酒坛摆在桌上,坛顶插着1米长的草管,宾主吮管对吸。

日本国菜:生鱼片
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虾,一年人均吃鱼100多斤,超过大米消耗量。日本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而以生鱼片最为名贵。国宴或平民请客以招待生鱼片为最高礼节。 日本人称生鱼片为“沙西米”。一般的生鱼片,以鲣鱼、鲷鱼、鲈鱼配制,最高档的生鱼片是金枪鱼生鱼片。开宴时,让你看到一缸活鱼,现捞现杀,剥皮去刺,切成如纸的透明状薄片,端上餐桌,蘸着佐料细细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不吃生鱼的外国人,尝了一次便想吃第二次了。
巴西国菜:烤牛肉
烤牛肉是巴西上层宴客的一道国菜,也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一道菜。烤牛肉不加调料,只在牛肉表面撒点食盐,表层油脂渗出,外面焦黄,里面鲜嫩,有一种特有的香味。烤牛肉依部位有大腿、前臀尖、后臀尖、牛峰、牛排、里脊等十多道,道道色泽不同,风格各异。你要吃什么,服务员便削什么到你盘中。 上国菜之前,先上若干道烤“小菜”:烤香肠、烤鸡心、烤鸡腿、烤猪脊、烤猪排……客人对这些菜最好浅尝辄止,不要填满了肚子,因为这些菜只能算是“配角”,烤牛肉才是真正的“大牌”。所以有经验的食客要等到香喷喷的烤牛肉出台时才大开吃戒。
丹麦国菜:[魔鬼太阳]
丹麦人爱吃鸡蛋糕与甜点,做出了风靡世界的丹麦奶酥。丹麦气候寒冷,大地是个天然的冷冻箱,肉类无腐败之虞,可以拿来生吃。丹麦最有名的国菜就是用生牛肉剁成泥状,上面放一个生蛋黄,与肉搅匀了用汤匙挖下来一口一口吃掉,这道菜叫“魔鬼太阳”,脾胃虚弱的人看到这道菜可能作三日呕,但是丹麦人吃起这道大餐却是食之如甘饴。
 
陕西十大怪1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6park.com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益、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等。 6park.com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6park.com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泡馍大碗卖   “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而牛羊肉泡馍要数回民食品了。
  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6两8两的大老碗。刚端上来的羊肉泡馍很烫,呼呼地直冒热气,吃时用筷子从贴碗的四周往嘴边拨,边拨边吃。   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馍、熬汤、掰馍和煮馍。肉要煮得又酥又烂。馍要烙得又硬又黄,还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烂。汤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馍要掰得越碎越匀越好,然后将馍、肉、粉丝、葱、盐、味精等调料加入,在炒瓢内旺火爆煮。
  由于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馍为煮馍和小炒。加汤的多少不同,分为干泡(汤少)和水围城(汤多),吃得自有分寸。这种泡馍有干有汤,又热又香,很叫人开胃口。所以泡馍馆,便选用一种耀州(耀县)产的大瓷碗来装盛泡馍。   五、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六、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七、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八、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九、不坐蹲起来
  由于关中的男子们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开“老碗会”,贿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加之人们冬天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暖暖”或者“丢方”、下棋。于是,关中人就养成了“蹲”的习惯。外地人说这是“板凳不坐蹲起来”。实际上是人们劳累后歇息的一种习惯。

  
十、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失眠者的食疗方法

失眠者在“药补不如食补”的今天,如果采用得当的食疗方,除不良反应外,且有一定的催眠功效。现特向您推荐几种易于制作的食疗方,供选用:

  猪心枣仁汤 猪心1个,酸枣仁、茯苓各15克,远志5克。把猪心切成两半,洗干净,放入净锅内,然后把洗干净的酸枣仁、茯苓、远志一块放入,加入适量水置火上,用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 6park.com 6park.com
,移小火炖至猪心熟透后即成。每日1剂,吃心喝汤。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用。可治心肝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天麻什锦饭 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鸡肉25克,竹笋、胡萝卜各50克,香茹、芋头各1个,酱油、料酒、白糖适量。将天麻浸泡1小时左右,使其柔软,然后把鸡肉切成碎末,竹笋及洗干净的胡萝卜切成小片;芋头去皮,同水发香茹洗净,切成细丝。粳米洗净入锅中,放入改刀的大朱料及白糖等调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饭状,每日1次,作午饭或晚饭食用。此饭有健脑强身、镇静安眠的功效。可治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志健忘等症。

  龙眼冰糖茶 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龙眼肉。此茶有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远志枣仁粥 远志15克,炒酸枣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洗净的远志、酸枣仁,用大火烧开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此粥有宁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可治老年人血虚所致的惊悸、失眠、健忘等症。

  百麦安神饮 小麦、百合各25克,莲子肉、首乌藤各15克,大 枣2个,甘草6克。把小麦、百合、莲子、首乌藤、大枣、甘草分别洗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倒入净锅内,加水至750毫升,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滤汁,存入暖瓶内,连炖两次,放在一块,随时皆可饮用。此饮有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之功效。可治神志不宁、心烦易燥、失眠多梦、心悸气短、多汗等症。

  柏子仁炖猪心 柏子仁15克,猪心1个,精盐、料酒、酱油、葱 片适量。把猪心洗干净,切成厚片,同柏子仁放入有适量清水的锅中,加放料酒、精盐,在小火上炖至猪心软烂后,加入酱油、葱花即成。佐餐食用。此汤菜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可治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等症。

  桂圆芡实粥 桂圆、芡实各25克,糯米100克,酸枣仁20克,蜂蜜20克。把糯米、芡实分别洗净,入适量清水锅中,加入桂圆,大火烧开,移小火煮25分钟,再加入枣仁,煮20分钟,食前调入蜂蜜。分早晚2次服食。此粥有健脑益智、益肾固精之功用。可治老年人神经衰弱、智力衰退、肝肾虚亏等症。火煮20分钟即可。每日1剂,吃枣喝汤。此汤有健脑益智、镇静安神之功用。可治神疲管道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夜尿频多等症。
 
东北家常菜

几款东北家常菜

  
  开边蚕蛹
    
  原料:新鲜蚕蛹,葱花,姜末,蒜末,少许胡萝卜末,椒盐,辣椒油
  制作方法:将蚕蛹煮熟,但不要太过。然后竖着从中间剪开成两半,去掉中间的黑芯,稍加些盐,料酒,干淀粉腌一会,锅中下油,约4成热将蚕蛹下锅,用筷子打散,避免粘连,小火炸透,但不要太酥。捞出沥干油。锅中留少许辣椒油,下葱、姜、蒜、胡萝卜末煸干水分,下蚕蛹翻炒,离火撒椒盐(超市有味好美的椒盐),回火上翻炒均匀即可。
  风味:味道香酥,咸鲜。可佐酒。
  
  锅包肉
  
  原料:瘦猪肉,葱丝,姜丝,蒜末,胡萝卜丝,盐,味精,白糖,白醋,番茄酱
  制作方法:猪瘦肉切大片,挂淀粉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小火下锅大火炸,稍微酥一点。锅底留油,下葱,姜,胡萝卜丝,蒜末炒香,放炸好的肉掂匀。大火烹入事先调好的汁(盐,味精,两勺糖,适量白醋,少许番茄酱搅匀)即可。
  风味:酸甜带咸,香脆可口。
  
  冷面
  
  原料:机制冷面,白醋,糖,盐,蒜末,味精,熟芝麻,辣白菜,黄瓜,鸡蛋,苹果片,花生米,香菜末,西红柿
  制作方法:买来机制冷面,用水泡一宿,泡软了为止,食用前再用开水泡一会,去掉杂味,捞出在过冷水,然后捞出空干水份。
  白醋,糖(量要多些),盐,蒜末,味精,熟芝麻加冷开水兑成汤汁,依个人口味为准。把空好的冷面放在汤碗中。加朝鲜辣白菜丝,黄瓜丝,煮熟鸡蛋半个,苹果或者梨片,炸花生米,香菜末,西红柿片。即可。
  
  炝干豆腐丝
  
  原料:干豆腐(南方叫千张或豆皮),洋葱,葱油,盐,味精,辣椒油,香油,香菜末,蒜末,糖
  制作方法:买新鲜干豆腐,薄些的那种。用水煮一下去杂味,也让豆腐更软。切细丝,放在小盆里面。加洋葱丝,葱油,盐,味精,辣椒油,香油少许,香菜末,蒜末,少许糖搅拌均匀即可。
  风味:豆香浓郁,微辣,宜佐酒。
  
  土豆酱
  
  原料:土豆,胡椒粉,黄酱,盐,鸡汤
  制作方法:土豆去皮,在笼屉上蒸透,趁热捣碎,放在适量鸡汤里面焖煮,并用勺子不断向一个方向搅拌,加少许黄酱,盐,胡椒粉顺一个方向搅拌,到把汤都收进去即可。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加入青椒末,香菜末,即可食用。
  风味:入口绵软,有酱香和鸡肉香味。
 
朋友,我正准备要减肥,bt一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