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来源:世界新闻报
(来源:世界新闻报)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见闻札记》的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为躲避悍妻,藏身深山。沉睡20年后醒来,发现旧妻已故,老屋已成废墟,世间变化翻天覆地。英国社会学家、《解剖英国》等畅销书的作者安东尼・桑普森在时隔40年后再次对英国社会进行考察时,也同样感到恍如隔世:在眼花缭乱的社会变革背后,左右英国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曾是王者的天下
曾几何时,英国是王者的天下。王公贵族、大学、法院、教会等权力集团盛极一时,他们以血缘、学派和社会阶层为纽带,组成了一个统治集团,左右着英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现如今,已没有人再谈论那个统治阶层。相反,上议院的公爵、伯爵们正面临着被“遣散”的命运;皇室成员的失败婚姻则被编成了肥皂剧在社会上公演;白金汉宫的后花园也成了流行乐队“摇滚”的舞台;甚至连一些英国小酒吧也纷纷改名字,不愿意再与王室的圣名沾边。
曾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英格兰人,如今在本土似乎也被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打败了。澳大利亚人、南非人、加拿大人突破英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在伦敦“攻城掠地”,直逼社会权力高层:南非人在商界、法律界迅速崛起;澳大利亚人打入传媒界;加拿大人康拉德・布莱克15年前便“占领”了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来自南非罗德西亚的戴维斯做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董事会主席,另一位罗德西亚人迈克尔・沃克则领导了英国的武装部队……
英格兰人长期据守的“阵地”似乎被入侵的“外敌”一个个攻破:埃及商人法耶兹买下了伦敦著名的百货店--哈罗兹;生于特立尼达的比尔・莫里斯在去年退休前一直领导着英国规模很大的交通及通讯行业工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英国人大多是犹太人;英国一半的大公司靠外国人经营;英国的银行多由北美人、苏格兰人或华人控制;甚至连英国的名牌大学也要邀请美国人来做校长,英格兰的国家足球队也要请瑞典人来担任主教练……
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伦敦从头到脚变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在伦敦710万人口中,只有430万是传统的英国白人,其他人分别来自欧洲大陆、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在伦敦街头,在公交车上,到处可以听到外国腔、外国调,随处可以见到戴面纱的阿拉伯人或穿长袍的非洲人;一些繁华地段甚至集中了来自30多国家的餐馆。
所有这一切,对40年前的大英帝国的公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所有方面都被“打败”。不过,在现代英国人看来,这表明英国成功地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人也找回了自己固有的实用主义和宽容的秉性。英国人已摆脱了帝国后时期的悲戚心态,创建了具有连续性并充满活力的政治、经济体制,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和企业到伦敦投资。同时,成千上万的外来移民也为伦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不过,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多样性需要统治层有超常的治理能力,才能使被统治者有归属感,使他们对英国的政府和法律充满信任。那么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呢?
(来源:世界新闻报)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见闻札记》的主人公瑞普・凡・温克尔为躲避悍妻,藏身深山。沉睡20年后醒来,发现旧妻已故,老屋已成废墟,世间变化翻天覆地。英国社会学家、《解剖英国》等畅销书的作者安东尼・桑普森在时隔40年后再次对英国社会进行考察时,也同样感到恍如隔世:在眼花缭乱的社会变革背后,左右英国社会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曾是王者的天下
曾几何时,英国是王者的天下。王公贵族、大学、法院、教会等权力集团盛极一时,他们以血缘、学派和社会阶层为纽带,组成了一个统治集团,左右着英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现如今,已没有人再谈论那个统治阶层。相反,上议院的公爵、伯爵们正面临着被“遣散”的命运;皇室成员的失败婚姻则被编成了肥皂剧在社会上公演;白金汉宫的后花园也成了流行乐队“摇滚”的舞台;甚至连一些英国小酒吧也纷纷改名字,不愿意再与王室的圣名沾边。
曾缔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英格兰人,如今在本土似乎也被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打败了。澳大利亚人、南非人、加拿大人突破英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在伦敦“攻城掠地”,直逼社会权力高层:南非人在商界、法律界迅速崛起;澳大利亚人打入传媒界;加拿大人康拉德・布莱克15年前便“占领”了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来自南非罗德西亚的戴维斯做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董事会主席,另一位罗德西亚人迈克尔・沃克则领导了英国的武装部队……
英格兰人长期据守的“阵地”似乎被入侵的“外敌”一个个攻破:埃及商人法耶兹买下了伦敦著名的百货店--哈罗兹;生于特立尼达的比尔・莫里斯在去年退休前一直领导着英国规模很大的交通及通讯行业工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英国人大多是犹太人;英国一半的大公司靠外国人经营;英国的银行多由北美人、苏格兰人或华人控制;甚至连英国的名牌大学也要邀请美国人来做校长,英格兰的国家足球队也要请瑞典人来担任主教练……
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伦敦从头到脚变成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据2001年的人口统计,在伦敦710万人口中,只有430万是传统的英国白人,其他人分别来自欧洲大陆、澳大利亚、亚洲、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在伦敦街头,在公交车上,到处可以听到外国腔、外国调,随处可以见到戴面纱的阿拉伯人或穿长袍的非洲人;一些繁华地段甚至集中了来自30多国家的餐馆。
所有这一切,对40年前的大英帝国的公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所有方面都被“打败”。不过,在现代英国人看来,这表明英国成功地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人也找回了自己固有的实用主义和宽容的秉性。英国人已摆脱了帝国后时期的悲戚心态,创建了具有连续性并充满活力的政治、经济体制,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和企业到伦敦投资。同时,成千上万的外来移民也为伦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不过,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多样性需要统治层有超常的治理能力,才能使被统治者有归属感,使他们对英国的政府和法律充满信任。那么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