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是怎样生活的<1>zt

投入火海的公主
    
  这位自焚的公主,就是王莽的女儿。
      
  王莽当然不是个好东西,但是不论文人怎样嚷嚷他“谋朝”,他毕竟是当了十五年的“新朝”皇帝。所以他封他的女儿做公主,大家不应该有异议。
  不过王家姑娘当时的封号是“黄皇室主”。哎,这不过是她那个作恶多端的爹为了与汉家区分,而翻出来的一个古怪经典而已。
  总之,公主就是公主。
  但是王姑娘在天有灵,恐怕更愿意大家叫她另一个名字:孝平皇后。
      
  公元二年,西汉的小皇帝刘箕子十三岁,王莽通过自己的姑妈、太皇太后王政君,宣布要为小皇帝娶妻纳妾。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说这位王政君。这可是个传奇女子啊,据说她在当姑娘的时候,曾经许配过好几个未婚夫,但是每到佳期将近的时候,未婚夫必然一命呜呼。到后来没人敢娶她了,王家只好将女儿送进王宫去当宫女。嘿,还有这么好的事,太子的爱妾死了,皇帝为了安慰儿子,在后宫选了几个美女给他,其中一个就是王政君。虽然太子并不喜欢她,但是她的肚皮争气,立马就生出了儿子刘骜----就是赵飞燕和赵合德的老公了。独生子当了皇帝,以克夫著称的王政君就成了天下第一贵妇人----皇帝老公也死在了她前头,克夫那是不争的事实。)
      
  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当然,王姑娘也确实才貌双全,王莽成功地将自己的女儿推上了准皇后的位置。
      
  然而,阴谋家是不会考虑儿女的幸福的。
  就在王姑娘憧憬美好生活的同时,王莽为了控制朝政,对小皇帝刘箕子的生母一家举起了屠刀。
  刘箕子的生母卫姬一家几百口,在大屠杀之后,就只剩了卫姬一人而已。被牵连进去而命丧九泉的贵族大臣还有数百人----包括与王莽意见相左的亲生儿子王宇、还有王莽的亲叔父。
      
  大屠杀第二年,王姑娘含着眼泪,嫁进了王宫。
      
  小丈夫恨透了王莽,将怒火都发泄在了小妻子的身上。他拒绝和她亲近。
  王姑娘并没有为此埋怨丈夫,她小心地向丈夫陪罪,百般迁就、处处温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刘箕子心里的坚冰开始渐渐融化。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太迟了,刘箕子和王姑娘再也没有品尝爱情的机会了。
      
  公元5年的冬天,王莽借腊日大祭的机会,将毒药放在了刘箕子的酒杯里。
  当天夜里,慢性毒药发作。
  刘箕子挣扎呼号了几天几夜,死在了妻子的怀里。
      
  目睹这一切的王皇后,守在丈夫痛苦万状的尸体边,终日一言不发。
  后来的一切,都是王莽一手操办了:他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宗室之子刘婴为帝,将女儿封为皇太后。---- 王太后这年还不到十六岁。
  再过了四年,到公元九年,王莽终于篡夺了西汉的政权,自封为新朝皇帝。
  王太后又变成了黄皇室主(公主)。
      
  不论封号怎么变来变去,王姑娘都是一样,将自己关在深宫里,不见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父亲。
      
  已经得偿所愿的王莽,终于想到了天伦人情。他决定为女儿选一个如意郎君,代替被自己杀掉的前女婿。
  他选中了立国将军孙健的儿子孙豫----此君号称当朝第一美男子,年青有为,王莽认为女儿只要见了,就一定会芳心大动。于是让孙豫随着探病的御医混进女儿的寝宫。
      
  可惜,“美男计”不管用,已经决心守寡的王姑娘命令侍女,将孙豫赶了出去。
      
  孙豫被赶的消息,被一个花花公子听说了。这就是更始将军甄丰的儿子甄寻。
  甄寻立刻开始了盘算:孙豫是个不解风情的傻瓜蛋,公主自然不会看上他,如果换了是我这样的情场高手,她还不投怀送抱吗?只可惜皇帝怎么没选上我呢?
  色胆要比天还大,甄寻立刻动手,去弄了一个“神符”,上面刻着:“黄皇室主必为甄寻之妻”------然后假借降神,送去给王莽看。
  老奸巨滑的王莽还能上这个当?!
  一番咆哮之后,甄家被灭了个精光。可怜一些无辜的贵族,也被王莽趁机牵扯进去,死无全尸。
      
  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打扰王姑娘孤独的寡居生活,她守在承明宫内,将玉颜韶华付诸流水。
      
  公元23年,新王朝覆灭了。10月,起义军攻入长安城,在宫中放起了火。
  所有的宫娥侍丛都拉着王姑娘,要她赶紧逃出宫去。
      
  王姑娘抬头看着远处飘扬的“大汉”旗帜,凄凉地叹了一口气:“我哪里还有脸面,再去见汉家的人啊!”
  她挣脱了宫女的手,跳进了熊熊燃烧的火海之中。
  这年,她三十二岁。
      
  东汉王朝叹息她的忠贞与不幸,追封她为“孝平皇后”,与她的丈夫刘箕子一起,受后人的供奉。
  
 
破镜重圆的公主
  
  这已经是南北朝的故事了。
      
  陈朝的皇帝陈叔宝,是个亡国败家的高手,他全心全意在为这件事情努力,连妹妹乐昌公主的婚事,他都交由妹妹自己去处理,将所有人选都送去给乐昌公主自己挑选。
      
  不过这倒也是一件好事,妹自己去处理,将所有人选都送去给乐昌公主自己挑选。
      
  不过这倒也是一件好事,乐昌公主虽然窘得满脸通红,却是真正地挑选了一个如意的驸马:江南才子徐德言。
      
  风流才子徐德言一开始并不情愿当这个驸马。但是当他看见才貌双全的乐昌公主的时候,不禁心动神摇。
  这对小夫妻堪称神仙眷侣,他们在驸马府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是不久,隋军攻入了建康城(南京)。
  国破家亡之际,面临生离死别的徐德言,拿起了妻子梳妆的铜镜,将它一摔两半,让妻子和自己各拿一半。
  他对乐昌公主说:“以你的才貌和身份,必不至于死,而是被送入权贵之家。到那个时候,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假如我侥幸得生,日后就去长安集市上卖残镜,以期相会的一天。”
  乐昌公主接过破镜,和心爱的丈夫抱头痛哭。
      
  如徐德言所料想的,夫妻俩失散了。
  乐昌公主带着半面铜镜,被送进了权臣杨素的府邸,成了杨素的宠姬。
  多少次午夜梦回,乐昌公主都想以死了却痛苦的生活,但是想到还有和丈夫再见面的机会,她又苦苦地熬了下去。
  每年的正月十五,乐昌公主都派人去约定的集市卖镜。
      
  到第三年,乐昌公主几乎已经绝望的时候,卖镜的仆人带回了一面完整的镜子!
  但是也带回了一首凄怆的情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桓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哭得几乎昏死过去。
  奴婢们连忙将这件事件禀报了杨素。
  当杨素从乐昌公主口里得知了一切的时候,忍不住满肚子冒酸水。
  但是他也清楚,徐德言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地位有多重要。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杨素邀来众多文人雅士,徐德言也在其中。
  酒过三巡,杨素突然让人把乐昌公主请了出来。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没有料到,久别重逢,居然会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尤其是乐昌公主,做为一个女人,这种境况更令她苦楚难堪。四目相对,无奈愁怅。
  杨素假做不知,让席上诸人赋诗助兴。
  乐昌公主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这首诗打动了席上所有的人,一时闹嚷的场面沉寂了。
      
  杨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也不想再等了,整个宴席间,别说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难堪伤感,杨素的这张鸡皮老脸,也早就笑酸了。
  他宣布,自己要成全这对恩爱情侣,放他们归老田园。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如在梦境,向杨素行礼作辞,离开了这座刻满哀伤耻辱的府邸。
      
  杨素这一举动,果然传为佳话。在史书上,也为他不高明的人生加了一笔亮色。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回归江南,在民间过着恩爱平静的生活。
  唐贞观十年,他们夫妻俩在一年间双双谢世。
  与他们合葬在一起,就是那面重圆的铜镜。
      
      
  --------------------------------------------------------
      
  顺便再说说,乐昌公主一个妹妹的故事。
  她也是一个公主,但是陈亡的时候,她还没有出嫁。据说她比姐姐更美丽聪明,因此被送进了皇宫,成了隋文帝杨坚的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的美丽,不但迷住了杨坚,也让他的儿子杨广垂涎三尺。
  在为杨坚侍疾的时候,杨广趁机非礼了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向杨坚哭诉陈情,老皇帝勃然大怒。
  杨广知道大事不妙,于是弑父夺位,提前当上了皇帝。
  帮助杨广杀爹的,就是乐昌公主的后夫杨素了。
      
  杨广当上了皇帝,马上迫不及待地占有了宣华夫人。
  其实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杨广年青英俊,又颇有才华,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但是,宣华夫人曾经是他的庶母啊。
  萧皇后认为宣华夫人是红颜祸水,败坏了丈夫的名声,将弑君、乱伦的罪名都算在了她的头上。
  不久,郁郁寡欢的宣华夫人死去了,仅有二十来岁。
      
  隋炀帝杨广似乎倒是对她动了真情,嚎啕大哭之后,对宣华夫人予以追封、厚葬。这些,陈朝的小公主是不会知道的了,属于她的,只是屈辱和伤痛。
    
    
  
  
 
迎娶男妾的公主
    
  这位公主,就是南北朝时,南宋孝武帝刘骏的女儿山阴公主刘楚玉了。
  从前的公主们,多数在历史上闺名不传,我们往往只能称呼她们的官方称号,甚至于连官称都弄不清楚的,都大有人在。但是这位山阴公主,却是一个例外。
  恐怕主要是因为她的行为,在中国公主史上,是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吧。
  大明八年,即公元464年5月,山阴公主十六岁的弟弟刘子业继承了帝位,史称前废帝。
  刘子业的荒淫好色,恐怕在历史上的色狼堆里,也算得上是一个出类拨萃的角色了,他不但广选民间美女、兼收老爹的内宠,甚至连自己的亲姑母、亲姐姐也一样抱进怀里。被他强占的姑母史称新蔡公主----她也是一个公主,并且早已嫁给了将军何迈。但是刘子业把她召进宫里,将一具被毒死的宫女尸体送回了何府,说新蔡公主在宫里暴亡了。何迈戴不下这顶绿帽子(戴得下的,恐怕也算不上是男人了。)于是计划造反,结果事机泄露,反而被刘子业这个乱伦的混蛋给杀了。新蔡公主从此改姓谢氏,长留深宫。刘子业甚至还要封新蔡公主为皇后,被心灰意冷的公主拒绝后,刘子业遂改封路氏。
  当然,姑母尚且如此,一向被视做皇族第一美人的姐姐就更不在话下。
  但是,跟被迫顺从的姑母不同,山阴公主一向跟这个弟弟感情很不错,在这方面,她可以算是跟刘子业志同道合的。史书上记载,山阴公主经常主动进宫,跟刘子业同吃同住,全然一副夫妻的模样。刘子业对这个姐姐言听计从,听话得很。
  事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有一天,山阴公主看着宫里成群的美女宫娥,不禁牢骚满腹。对刘子业发作起来:“妾与陛下,俱托体先皇,陛下后宫佳丽过万,妾却只驸马一人,不公平竟至于此!”
  
  嘿嘿,这话听起来倒也很有道理啊,公主和皇帝,都是一个爹生的儿女,凭什么皇帝后宫美女嫔妃上万人,公主却只能有一个驸马?
  刘子业听了姐姐这番说话,立刻“知错就改”,拍胸保证要让山阴公主心满意足。
  刘子业虽然对政事毫不关心,但是对这件事却是雷厉风行----立马就在禁军侍卫中挑出了三十名英俊少年,送到了公主府,让山阴公主一体纳为男宠,即“面首”。“面”,指的是面貌俊美,“首”则是指头发黑亮----发主肾气,头发生得好,自然这个……嗯……
  总之,山阴公主对这份礼物是笑纳了。
  驸马都尉何戢看着家里凭空多出的这三十个男人,心里怎么想的,史书不载。不过想来是不爽的了:这位何戢,出身名门世家,生得眉清目秀,身材挺拔,一举一动都风采翩翩,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却娶到了这样的老婆,真是无可奈何。
  这还没有完。
  年青的男人有了,山阴公主又打起了成熟男人的主意。
  南宋朝廷有两大美男子。一位是娶了山阴公主的何戢,还有一位则是娶了南郡公主的褚渊。论辈份,褚渊是山阴公主的姑父。此人风仪俊逸,成熟稳重,魅力四射,再不拘小节的男人,在他面前往往都自惭形秽。
  现在,山阴公主打主意的对象就是这位褚渊了。
  她再次向刘子业提出要求,让褚渊陪自己开心几天。
  刘子业知道褚渊一向行止端正,没有明目张胆地要求他陪姐姐寻欢作乐。只是下诏让他去公主府。至于到府以后如何,就看山阴公主的本事了。
  山阴公主打起精神,每日梳妆打扮,施展浑身解数,百般引诱褚渊。
  可是褚渊却象块木头,对千娇百媚的山阴公主毫无反应。公主着了急,不禁拉拉扯扯起来。褚渊高大健壮,力气又大,山阴公主压根不是他的对手,连靠近他都办不到了。
  山阴公主拉下了脸,责备褚渊:“你看起来倒是个男子,怎么却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褚渊笑笑,文质彬彬地回答:“回虽不敏,如此违反情理的事却是不做的。”
  山阴公主还不死心,褚渊却早就铁了心,干脆放出话来:你是公主,我不能对你怎么样,但是你再这样逼我,我自杀总是可以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山阴公主只得收手了。将褚渊好好地送出公主府去。
    
  哎,褚渊身为国家重臣,又是山阴公主的姑父,都得用出这一招才能保住清白,那三十个莫明其妙就离家弃侣,成了她面首的少年没有褚渊这样的身份,恐怕更是苦不堪言。
    
  不过褚渊在公主府羁留的这段时间里,驸马何戢与他同吃同住,友情真挚,倒是特别之好。
  嘿嘿,都娶了这家的女儿,同病相怜啊。
    
  褚渊是史上少有的表里俱秀的男子之一,个人操守如此,政声也很卓著:南宋灭后,他又在南齐任职,直至宰相一级(司徒),以清廉公正闻名,很得时人敬重。
    
  关于刘子业刘楚玉这种惊世的行为,恐怕跟他们的家教很有关系。
  他们的祖母路太后,住在显阳殿,经常有命妇宗女来殿里拜见。而他们的父亲孝武帝刘骏,经常趁这个机会跑到显阳殿去,将其中有姿色的女人强纳入宫,丝毫也不顾及亲缘关系,更不在乎朝臣妻女被夺的感受。
  更离谱的是,刘骏还诱奸了自己的几个堂姐堂妹。气得叔父刘义宣起兵造反。刘义宣后来兵败,父子俱被诛。刘骏没了后顾之忧,干脆将几个堂姐妹纳入后宫,将她们改名换姓,其中一个特别美丽的,还被封为殷淑仪,宠爱备至。
  而他和生母乱伦的事情,我们恐怕光用“离谱”已不足以形容了。
    
  有这样的爹,刘子业和山阴公主的所作所为,看来也是毫不出奇的了。
    
  但是,山阴公主颠鸾倒凤的舒服日子就快过到头了。
  不久,不堪刘子业凌虐的宫女内侍终于起而反抗,在刘子业声势浩大的一场巫术仪式之后(行此仪式时,侍卫是不在身边的),主衣(管理后宫衣物的人)寿寂之出手,将他的脑袋砍了下来。
  翌日,新帝即位。
  出于清理政治环境的需要,新帝下令诛杀刘子尚(刘子业的弟弟)和山阴公主刘楚玉。
    
  不过,山阴公主只对男女之事感兴趣,对政治毫无感觉。从男人的角度说起来,她比后世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又好了不少。
  不过实话说,就刘骏和刘子业当皇帝的水平来看,即使换山阴公主来当皇帝,也未见得比他们差了。
    
  ――――――――――――――――――――――――――――――
  
  宋武帝还有一个女儿,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丝身影,但是却绝对没有山阴公主那么邪门的名声。
  她的名字叫寿阳公主。
  一个冬天的午后,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的暖阳中午睡。
  微风吹来,一朵梅花落在她的眉心上,沾住了。
  后妃宫娥们看见了寿阳公主额上梅印妩媚动人的样子,不禁心向往之。
  于是,从此后宫多了一种“梅花妆”。即在面颊眉心上或画或贴成花朵模样,十分迷人。
  这种妆法,到唐时尤其盛行,宫廷民间,爱美的女子乐此不疲。
  后来到了宋朝,又有新的花样:不光在脸上、身上贴花画朵,还在眼角缀上白粉,仿佛落泪模样,称“泪妆”。
  
  现在的时髦美眉们,又开始在脸上身上贴各式花样、在眼角粘星星眼泪什么的了。
  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想过,千年前那位朦胧睡去的寿阳公主呢?

  
  
 
唐朝的公主,是很值得大写一笔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唐朝的公主,相对来讲,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的自主权,也是最多的。李唐王朝虽然出于关陇一带,但是却有鲜卑血统,在男女关系上,不如中原的一些世家大族那么严格。但是它毕竟是成为了中原的封建王朝,因此,伦理道德也是不可抹杀的。
  在唐代的公主里,度道出家者屡见不鲜。
  其实,当时这些入道的公主,并不是当真落发出家修行的。她们一般都是带发出家的,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宗教因素,但是更多的时候,公主们主动入道,还是为了能够享受自由的男女关系。
  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八岁的时候,曾以“为外祖母杨氏积福”的名义出家为道士。但是她还是仍旧住在宫中的。直到十六岁时,因拒婚吐蕃,而正式入住太平观为观主,等到和婚事息,二十岁的太平公主就如愿以偿地嫁给了驸马薛绍。
  唐睿宗的八女儿金仙公主、九女儿玉真公主,是以“为祖母武氏祈福”的名义出家为道的。出宫以后,两位公主住进豪华的金仙观和玉真观,常常召集名人雅士饮酒作乐,不少男子拜倒在两位公主的石榴裙下,两位公主虽然似乎确实终身未婚,但绯闻却是层出不穷。
  有这两位公主开风气之先,后来,玄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几乎每代帝王都有女儿成为女道士。甚至达到一朝有四位公主出家为道的。
  这些尊贵美貌的皇家女道士,其实是随时可以还俗嫁人的。假如她们无心为人妻的话,就更可以享受到更多、更自由的两性关系。
  上行而下效,唐代的女道士,几乎因而成了一种贵族风气。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也有不少去做女道士的。李白曾经为女道士李腾空做诗,这位李腾空就是宰相李林甫的女儿。还有骆宾王,也曾经代女道士王灵妃写诗给她的情人。至于到民间,女道士香艳传奇更是层出不穷。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要数鱼玄机了,她写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传颂至今――诗倒真是好诗,不过由女道士写来,就别有滋味了。杨玉环改嫁公爹玄宗之前,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女道士。可见当时的公主道士,她们入道后的生活之丰富多彩。
  做为公主,她们的婚姻,往往也还是要遵从皇家的颜面和政治需要的。但是,嫁出去之后,公主们的所作所为,就往往不是夫家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高阳、襄阳、太平、安乐、郜国、永嘉等等公主,都有一大群的情人。其中也不乏与情人两情相悦的例子。比如高阳公主与辩机。再比如襄阳公主甚至还曾经向情人的母亲行儿妇的礼仪。
  唐代公主的自由,还表现在她们寡居之后,还可以再嫁。整个唐代,再嫁的公主多达二十多人。其中还有嫁了三次的。
  唐代公主,最特出的表现,还在于她们热衷于参与政治,在刀光剑影中,她们的表现甚至比男人还要冷静狠辣。这个,也许是受了武则天的影响吧。
  当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最离谱的公主故事也就毫无疑问,要发生在唐朝了。
    
    
    
  
 
领军做战的公主
      
  这是大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
  李渊能当上皇帝,固然与他个人的条件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他实在生了好儿女。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李渊嫡妻窦氏的爱女、太宗李世民最亲近的妹妹。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十六岁的时候,唐国公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婚后,柴绍携妻定居长安城。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暗中通知女儿女婿。
  平阳公主将家产暗暗变卖,和丈夫分头出发了。
  柴绍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面进行各种安排。
  路上,平阳公主赈济灾民,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来到户县的时候,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
      
  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
  这个不到十七岁的少妇,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仅何潘仁一处,就达万余人。
      
  当年九月,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大的拥护。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
  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都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李世民在渭北转战时,主要就是依靠平阳公主和娘子军的参战,才能连克强敌。
      
  唐王朝建立后,李渊将自己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可惜的是,平阳公主不久就去世了,死时尚不足23岁。
  李渊黯然神伤,下令以开国功臣的仪式安葬公主。
  平阳公主,恐怕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了。
      
  平阳公主和驸马柴绍有一个儿子,名叫柴令武。
      
  平阳公主曾经帅娘子军镇守过山西平定县长城边的苇泽关。
  苇泽关又名娘子关。
    
  
  
  
 
爱上和尚的公主
    
  这位公主,当然就是李世民的宝贝女儿高阳公主了。
  高阳公主是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
  但是房遗爱虽然是当朝宰相的儿子,却一点也不合高阳公主的胃口。公主喜欢的是温文儒雅的书生,对这位高大雄壮的驸马是一百个不满意。洞房花烛夜之后,房遗爱就再没有被宣进公主闺房的机会了。
  婚姻不美满的高阳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是纵马郊外,游山玩水了。而担着个驸马虚名的房遗爱,当然也不得不陪伴在左右。
    
  就在一次出猎的途中,豆蔻年华娇美任性的高阳公主遇到了当时不过二十出头、文雅俊秀的辩机和尚。
  这位辩机,虽然正史没有详载,但是从其它的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凡的出家人,自小就好学发奋,品行高洁,十五岁正式出家为僧,师从道岳法师。贞观19年正月,玄奘大师求经归来,奉旨在弘福寺主持翻译取来的经文,辩机以渊博的佛学、飞扬的文采、出众的仪容,被玄奘法师选中,参与撰写青史巨著《大唐西域记》。这年,辩机只有26岁。
    
  我们无从知道辩机和高阳公主是怎样相遇的。只知道十七岁的公主和二十岁的辩机从此一见钟情,一个忘了皇家身份,一个忘了佛家戒律,如胶似漆地痴缠在了一起。
  而空头驸马房遗爱,不知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思,一直在为公主和辩机遮掩此事。甚至还常常出面将辩机召入府中,自己亲自为这对偷情的人儿做放哨的卫兵。
  当然,房遗爱的忠心耿耿也得到了高阳公主的报答。公主容许他与府中的侍女明来暗往,还常在太宗面前为他说好话。这对奇异的小夫妻因此倒也相处得和睦。
    
  时间过得飞快,几年过去了,公元645年,在举国选拨译经人的考核中,辩机被选中了,成为九名译经僧人中最年青的一个。(实在忍不住要说,高阳公主的眼光实在是相当的不错。)
  作为译经人,辩机将要去弘福寺长住。临别的时候,高阳公主将自己的玉枕送给情人,让他带在身边。
  灾难就随着这个玉枕,被带进了弘福寺里。
    
  在两地相思的几年里,高阳公主和房遗爱倒也相处得平平安安。
  648年夏天,宰相房玄龄去世了。他的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高阳公主一向讨厌这个大伯,便要驸马房遗爱与哥哥分家。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还将房遗爱痛骂了一顿。高阳公主大怒,便跑到皇宫里,对父亲唐太宗告房遗直的状,说他常对皇帝口出怨言,心怀不轨。太宗调查之后,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不禁大为恼怒,将她训了一顿。
    
  转眼到了649年的冬天。负责治安的官员抓住了一个小偷,从小偷的住处搜到了一只镶满珠宝的玉枕。
  小偷承认,自己是从弘福寺辩机和尚的住处偷来这只价值连城的玉枕的。所有的人都对着这只玉枕发愣了:这实在不象是该在和尚禅房里出现的物件。
  负责纠察的官员一番彻查之后,才得知,这只玉枕,乃是高阳公主私赠辩机的。
  这是一件极大的丑闻,谁也不知道案情报至皇帝那里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事已至此,办案的人也捂不住了,只得斗胆将奏本送交到太宗的案头。
  唐太宗看到这本奏章,想到高阳公主一而再、再而三地丢自己的脸面,不由恨得牙齿发痒。太宗立即下令,腰斩辩机,高阳公主身边知情不报的侍女们也统统处死。并且下令,再也不许高阳公主进宫。
    
  四载相思,等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噩耗,高阳公主魂飞魄散,奔到皇宫门口,想要向父亲求情,当她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进入宫门的时候,顿时昏死过去。
  
  辩机很快就被施以腰斩的的酷刑,高阳公主也被禁锢在公主府里,没有了行动的自由。
  然而,此时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几个月后,就在这年的初夏,五十一岁的唐太宗死了。
  高阳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亲,她恨他为什么要多活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话,自己的心上人就不会如此痛苦地死去,成为父亲笼络大臣的牺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贴身侍女,也不会莫明其妙地冤死。为太宗送葬的时候,高阳公主连一点悲哀的表情也没有。
  
  不久,高宗李治登基。
  恢复了自由的高阳公主,行为开始疯狂起来。她派人四处去寻找俊俏的年青和尚,专与这些和尚寻欢作乐。
  高阳公主更要跟父亲所有的决定唱对台戏,她因此不满父亲选李治作继位人的决定。于是,她开始涉足政事,联络了好几个对李治不满的公主驸马,密谋叛乱,要改立叔父李元景为帝。
  还是那位与高阳公主不和的房遗直,他打听到了高阳公主夫妇的秘密,将讯息报告给了新皇李治。
  一场血腥的家族屠杀开始了。
  公元653年的春天,以房遗爱为首的三位驸马被处斩,高阳公主与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荆王李元景被勒令自尽。
    
  被逼自尽的时候,高阳公主大约在二十七八岁的年龄。一束白绫,就是这位公主最后的结局。
    
  
 
最初由 babytiger 发布
情人杀手――夏姬
    
  很多人都在质疑公主们的美貌。
  当然,《诗经 硕人》中描绘的齐国公主庄姜,完全可以免去这种疑问。公主是美女,这种比率应该是极高的。至于她们生长的非正常环境,是否会影响她们的光采?我认为不会,因为她们从小就在那种环境里生活,她们认为那就是正常的生活了。
  而她们的母亲,几乎都是大范围选美中的佼佼者,因此,公主们即使不是美得国色天色,至少也是“好看”的女子。当然,性格脾气操行,偶不担保。
    
  这里要讲的一位公主,就是美得出类拨萃,操行却让人无话可说的一位。
    
  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即约在640年前后,在郑穆公的后宫里,一个女婴出生了。
  这个女婴,史书上没有记载下她正式的姓名,只留下了一个称呼。当时的女子,称呼既有从父的,也有从夫,当然也有从子的。她的称呼便是从子的那一种。
    
  她被称为夏姬。就是因为成年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叫夏徵舒。
    
    
  夏姬无疑是一个美得无可比拟的女子。只可惜那个年代没有摄影技术,我们看不到她的姿容仪态。如果换在现代社会,她应该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大众情人”,而且老少通杀。
  哎,真是通杀啊,因为凡是跟她有过关系的男子,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是死于非命,就是祸及家族,甚至亡国。早死还算是命最好的。
  这位性感尤物,因此被卫道士们认为是“不祥之人”。我们则可以用现代的辞汇,称她为“情人杀手”。
  夏姬可能并不是郑穆公宠妃所生的女儿,因为美艳不可方物的她长大以后,居然只是被许配给小小陈国的一位大夫御叔为妻而已。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她犯了跟齐文姜一样的毛病,跟自己的亲哥哥公子蛮勾搭上了,结果公子蛮没两年就死啦……
    
  但是,初婚的丈夫身份不高,并不影响美貌的震撼力。
      
    
  独生子十来岁的时候,御叔病死了。成为寡妇的夏姬居住在一个叫株林的地方。
  陈灵公刚刚即位,便打起了这位成熟美艳寡妇的主意。还让她的儿子夏徵舒继承了父亲的大夫职位。
  打夏姬主意的男人当然不止陈灵公一人,成为入幕之宾的,也不止他一个。
  和陈灵公一样,被夏姬选中的男人还有两位,都是朝中的贵族大臣,一个叫公孙宁,一个叫仪行父。
  也不知道夏姬是如何居中调停的,最后,这三个男人居然能够和平共处,每当夏徵舒外出,他们仨就轮流跑去跟夏姬幽会。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连自己的内衣,都一人送了一件 。
  君臣三人,穿着情妇送的内衣去上朝。
  但是,他们议的不是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这三个男人,居然不顾满朝文武的侧目,公开讨论夏姬的风情万种,并兴高采烈地赞不绝口。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终于听不下去了,当场制止了这番对话,并对陈灵公加以劝谏。
  陈灵公对败兴的泄治衔恨在心,暗地里纵容孔宁、仪行父,让他们杀害了泄治。
  朝臣噤若寒蝉。
     
  

清朝的那些妃子真是不太好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