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2004-06-15 09:53:57) 来源:中华传媒网
我一惯对以戕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的不合格甚至有毒食品的肆行痛心疾首。因此,每每看到央视二套的每周质量报告披露的不合格产品问题就格外关心。为此,我曾想当然地写了一篇小文“像经营天气预报那样经营食品质量报告”吧,我以为在有毒食品四面埋伏、防不胜防的时候,如果媒体能够比较权威地公布质量好的和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当然不专指食品),想不火都难。有调查显示,现在天气预报在电视节目中电视率是相当高的,一来与人们的生活悉悉相关,另外,就是它真实可信。相比较其它节目,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
不料,话音未落,这篇小文还在某些网站的页面上挂着,就传来了央视停播每周质量报告的消息。正好在这一天,我收到了来自河北杂文报的特快专递,说原定于五月底召开的杂文与时评研讨会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得不取消云云。我是能够充分理解主办方杂文报的苦衷的,并且这种理解已经不止一次了。去年我有幸是南方都市报本拟召开的时评发展研讨会的受邀者之一,本来约好了和李永刚先生一道,后因为到西安出差,事未办完就急急地订了西安到广州的机票。不料都在到机场的出租车上了,接到研讨会“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取消的消息。和上一次相比,这一次从容多了,因此,一点了不吃惊。如果说这两次评论研讨会还有某些和政治沾边的“顾虑”外,且可接受的话,而央视二套的这档深受百姓欢迎的节目被迫停播就让打死我也不能理解。“民以食为天”,一档与政治基本上不沾边的节目,一档以关注民生为已任的节目,也不能够存活,我不知道,理由何在?当然,在中国的新闻宣传领域,封杀一些节目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
央视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凝聚了许多先天的政治资源优势和权力优势的前提下,其节目确实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像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其先前的力度就曾让人感慨是焦青天。一句“焦青天”,实际上泄露出了百姓内心多少苦楚啊:连个青天都找不到了,最后只好寄望于“小骂大帮忙”的舆论,这本身已经是非常无奈了,如果哪一天法律能够成为百姓的青天的话,那才是可以开怀的时候。北京一拆迁户因以“钉子精神”捍卫自己的私产(这次倒没符号化地抱一本新宪法,原先为持宪法维权行为欢呼的人,现已成为笑柄),不料却被经法院一判,判定的补偿款连与开发商愿意给的都有相当的差距,我不知道这样的判决 代表了什么!但是,你还不能多说什么。湖南嘉禾的那个县官一方面到央视“汇报工作”,承认工作有失误,但同时不耽误“三拆迁户被批捕”,强制拆迁可能仍要继续 ...。我不明白,我们那些为新宪法保护私产而激动的奔走相告的人们,还能笑得出来吗?越说越来气,所以扯远了。在中国,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找问题,因此,对于央视等强势媒体来说,从来不缺乏“爆炸性新闻”,节目杀伤力就比较大。我从来不反对在政治上谨慎,毕竟咱们的国情比较特殊。因此,我对国家领导人视察焦点访谈之后,一些评论人士就欣欣然激动地脸不是脸就不以为然。现在你看,焦点访谈的式微你还感到奇怪吗?倒是在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发力的一些节目被封口,让人悲愤难平。
其实央视已经早就被人打了耳光,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什么丑事情,谁也不敢拍着胸口说为了什么主义什么面子敢站直了不趴下。先前我对水均益从伊拉克撤回说了不少风凉话,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现在我是理解了他的无奈。但央视居然在嘉禾县委书记周余武来京向他们“汇报工作”之后,在重播的节目中删除了一些内容,实在是一大丑闻,想不让人看不起都难。在新京报等媒体的反衬下,央视灰头土脸颜面全无。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就能够让央视闭嘴,其背后的“资源”让人可怖。我们一度笑骂蒋经国在上海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现在还有资格说人家吗?在现实的反衬之下,要充分理解这段历史才对。当然,央视打起死老虎来,从来就是不惜力气哪怕鞭尸的。县委书记虽小(在地方那可是不得了的大员,能够喝令‘谁影响我发展(我的官途),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主),但他上面是地区,是省委,省委上面是中央,是手足同心一荣俱荣的。往大了说,就不是一县的问题了,撕扯起来,那还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我也能够理解。中国的国情嘛,搞新闻的人,谁不知道“国情和稳定”,是一道御牌呢,一亮出来,根本无需理由,见者无不披糜。在拆迁问题上,央视折腰和低头,我一点也不认为央视屈辱得可以像那些人小姑娘,因逃避被人强暴的命运而跳楼自残,虽然我们也可以说点看不起什么的风凉话,但央视的坚强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已经说出来了,目的也就达到了,此前把一个堂堂的体彩中心主任也搞下来了,多少赢回了点面子,因此,这书记大人亲自登门之后礼尚往来,也是人之常情,理解,理解。
只是,撞破脑袋我也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上低头折腰的。在我看来,每周质量报告,以事实说话,说职能部门说不明白的话,说老百姓关心的话,说关心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知冷知暖的话,犯了哪家的规距?我从不认为搞舆论监督的媒体多么高尚,也是一种媒介市场的存活方式而已。但客观上确实做了好事,天大的好事。要不是央视的这档节目,月饼说不定还是陈陷的,火腿还在滴滴畏,水发产品还在以福尔马林烧着我们的胃(南京一检查人员手都被烧伤了,手应该比胃更坚强一些吧),四川泡菜和龙口粉丝还在“国标”着。在这些功德面前,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档深受百姓喜欢,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节目停播?
是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是危害了地方名牌产品的声誉?是媒体霸权?还是报道严重失实?停播,请给个理由先。只是在相当的时候,我们管理媒体的时候是“神汉与巫婆”式,根本不需要理由。我的这种请求给个理由先,也着实有些周星驰罢了。
不过要说理由,要不难。就是最黑的也可以说成是最白的。像湖南嘉禾这样的恶劣的强制拆迁,不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嘛。因此,能够让央视低头和折腰的力量,可以这样来定义,那就是无厘头。 (作者 肖余恨)
我一惯对以戕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的不合格甚至有毒食品的肆行痛心疾首。因此,每每看到央视二套的每周质量报告披露的不合格产品问题就格外关心。为此,我曾想当然地写了一篇小文“像经营天气预报那样经营食品质量报告”吧,我以为在有毒食品四面埋伏、防不胜防的时候,如果媒体能够比较权威地公布质量好的和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当然不专指食品),想不火都难。有调查显示,现在天气预报在电视节目中电视率是相当高的,一来与人们的生活悉悉相关,另外,就是它真实可信。相比较其它节目,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
不料,话音未落,这篇小文还在某些网站的页面上挂着,就传来了央视停播每周质量报告的消息。正好在这一天,我收到了来自河北杂文报的特快专递,说原定于五月底召开的杂文与时评研讨会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得不取消云云。我是能够充分理解主办方杂文报的苦衷的,并且这种理解已经不止一次了。去年我有幸是南方都市报本拟召开的时评发展研讨会的受邀者之一,本来约好了和李永刚先生一道,后因为到西安出差,事未办完就急急地订了西安到广州的机票。不料都在到机场的出租车上了,接到研讨会“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被迫取消的消息。和上一次相比,这一次从容多了,因此,一点了不吃惊。如果说这两次评论研讨会还有某些和政治沾边的“顾虑”外,且可接受的话,而央视二套的这档深受百姓欢迎的节目被迫停播就让打死我也不能理解。“民以食为天”,一档与政治基本上不沾边的节目,一档以关注民生为已任的节目,也不能够存活,我不知道,理由何在?当然,在中国的新闻宣传领域,封杀一些节目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
央视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凝聚了许多先天的政治资源优势和权力优势的前提下,其节目确实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像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其先前的力度就曾让人感慨是焦青天。一句“焦青天”,实际上泄露出了百姓内心多少苦楚啊:连个青天都找不到了,最后只好寄望于“小骂大帮忙”的舆论,这本身已经是非常无奈了,如果哪一天法律能够成为百姓的青天的话,那才是可以开怀的时候。北京一拆迁户因以“钉子精神”捍卫自己的私产(这次倒没符号化地抱一本新宪法,原先为持宪法维权行为欢呼的人,现已成为笑柄),不料却被经法院一判,判定的补偿款连与开发商愿意给的都有相当的差距,我不知道这样的判决 代表了什么!但是,你还不能多说什么。湖南嘉禾的那个县官一方面到央视“汇报工作”,承认工作有失误,但同时不耽误“三拆迁户被批捕”,强制拆迁可能仍要继续 ...。我不明白,我们那些为新宪法保护私产而激动的奔走相告的人们,还能笑得出来吗?越说越来气,所以扯远了。在中国,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找问题,因此,对于央视等强势媒体来说,从来不缺乏“爆炸性新闻”,节目杀伤力就比较大。我从来不反对在政治上谨慎,毕竟咱们的国情比较特殊。因此,我对国家领导人视察焦点访谈之后,一些评论人士就欣欣然激动地脸不是脸就不以为然。现在你看,焦点访谈的式微你还感到奇怪吗?倒是在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发力的一些节目被封口,让人悲愤难平。
其实央视已经早就被人打了耳光,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什么丑事情,谁也不敢拍着胸口说为了什么主义什么面子敢站直了不趴下。先前我对水均益从伊拉克撤回说了不少风凉话,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痛,现在我是理解了他的无奈。但央视居然在嘉禾县委书记周余武来京向他们“汇报工作”之后,在重播的节目中删除了一些内容,实在是一大丑闻,想不让人看不起都难。在新京报等媒体的反衬下,央视灰头土脸颜面全无。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就能够让央视闭嘴,其背后的“资源”让人可怖。我们一度笑骂蒋经国在上海只拍苍蝇不打老虎,现在还有资格说人家吗?在现实的反衬之下,要充分理解这段历史才对。当然,央视打起死老虎来,从来就是不惜力气哪怕鞭尸的。县委书记虽小(在地方那可是不得了的大员,能够喝令‘谁影响我发展(我的官途),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主),但他上面是地区,是省委,省委上面是中央,是手足同心一荣俱荣的。往大了说,就不是一县的问题了,撕扯起来,那还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我也能够理解。中国的国情嘛,搞新闻的人,谁不知道“国情和稳定”,是一道御牌呢,一亮出来,根本无需理由,见者无不披糜。在拆迁问题上,央视折腰和低头,我一点也不认为央视屈辱得可以像那些人小姑娘,因逃避被人强暴的命运而跳楼自残,虽然我们也可以说点看不起什么的风凉话,但央视的坚强也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已经说出来了,目的也就达到了,此前把一个堂堂的体彩中心主任也搞下来了,多少赢回了点面子,因此,这书记大人亲自登门之后礼尚往来,也是人之常情,理解,理解。
只是,撞破脑袋我也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让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上低头折腰的。在我看来,每周质量报告,以事实说话,说职能部门说不明白的话,说老百姓关心的话,说关心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知冷知暖的话,犯了哪家的规距?我从不认为搞舆论监督的媒体多么高尚,也是一种媒介市场的存活方式而已。但客观上确实做了好事,天大的好事。要不是央视的这档节目,月饼说不定还是陈陷的,火腿还在滴滴畏,水发产品还在以福尔马林烧着我们的胃(南京一检查人员手都被烧伤了,手应该比胃更坚强一些吧),四川泡菜和龙口粉丝还在“国标”着。在这些功德面前,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档深受百姓喜欢,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节目停播?
是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是危害了地方名牌产品的声誉?是媒体霸权?还是报道严重失实?停播,请给个理由先。只是在相当的时候,我们管理媒体的时候是“神汉与巫婆”式,根本不需要理由。我的这种请求给个理由先,也着实有些周星驰罢了。
不过要说理由,要不难。就是最黑的也可以说成是最白的。像湖南嘉禾这样的恶劣的强制拆迁,不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嘛。因此,能够让央视低头和折腰的力量,可以这样来定义,那就是无厘头。 (作者 肖余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