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华禁用华文?媒体网民齐痛批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上周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尽管参加大会的500多名学者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后裔,但从提交大会的论文到相关专题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都使用英文。

“华人在华禁用华文”遭到中国媒体和网民的痛批。官方网站8日发表文章,强调华文是“中华文化时时刻刻、绵绵永续的精神家园”,“维护语言的尊严,也就是维护民族的尊严。”

人民网题为《华人在华禁说华语岂有此理》的署名文章指出,大会组织者所谓的“国际惯例”,“如果不是故意蒙人,就是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

文章说,华文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增强,外国学汉语的人与日俱增,汉语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特征已经显现,我们为什么还要崇拜英语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另有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表评论说:这些年上海变了,在经济起飞的同时,心也变得只认得所谓的“国际惯例”而不认得自己同胞和姐妹兄弟了。事实上没有在中国不许用华文的“国际惯例”,“是我们自己把上海惯坏了!”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说,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应该是一个向全球华人展示中国物理学发展、加强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合作的平台,但当大师们在台上做精彩报告的时候,台下的很多研究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原来他们的英文程度还不足以听懂专业学术报告。”

这些研究生都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虽然物理成绩出类拔萃,但要完全听懂用英文做的专业报告还有困难。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也反映了眼下中国双语教学条件还没有成熟。上海交大共有近80位物理教师,但真正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只有三四名。

而来自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却坚持用华文演讲,被中国媒体称为“反潮流者”。

新民晚报文章说,丁肇中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但不知他经过怎样的思考和争议,才发出了母语的声音?丁肇中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

“交流绝非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寒暄,而是文化背景和国家实力的对话。向往沟通无限的国人,对中文应有更多的自尊与自爱,至少不能让中文在本土遭到拒绝。”

据联合早报报道,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丙中指出,在国际研讨会上用英文发言的确是国际惯例,但这是为了方便与会者之间的沟通。上海这次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完全没有必要要求只使用英文,这很可能是因为大会组织者把英文当成了某种“档次”或“面子”,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华文。
多伦多信息港
 
在中国举办的华人会议为什么不让讲中国话?其实这暴露了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个很严重也很危险的问题,那就是对外来东西的盲目崇拜,以致迷失了自己本来的东西了。有的人以讲几句英语来显示自己比别人高筹,要知道工具性的东西并不代表思想性的东西。现在的很多中国人正在一点一点退化成洋人走狗。

令人敬佩的是丁肇中教授,他不顾“禁令”,坚持以中文作报告。丁教授的英语毋庸置疑,但他荣获诺奖发表演说,却用汉语。他说,汉语是他的母语。这一次,丁肇中在用汉语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身为华人不尊重祖国不原用自己的国语还算中国人吗,不管学业多高本事多大能望它为国争光为民办事吗?学习外语只是便于了解处理国外事务,消灭自已的语言就是消灭自已的民族,这种吃国粮灭国族之人用心何在。丁教授才是华夏真正的精英。

现在许多人盲目崇洋媚外,盲目的推动英语热.许多部门也推波助澜.许多人汉语学得差,作文写不通顺.就因为英语好而能升学,谋得好职业.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丧失和不自信,才是真正可怕的.敬佩丁肇中等海外华人,坚信自己的文化传统.醒醒吧!盲目学习西方而忘了自己根的人们!

母语神圣不可歧视,因为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法、德等不少国家甚至拒绝在自己的文字中夹杂英文,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签署命令,要求维护俄语的纯洁性。

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放弃自己的母语。想想我们上学时学到的那《最后一课》很是伤感,我们今天正用一个事实讲述中国人未来的悲剧!
 
最初由 moyuer 发布
上周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尽管参加大会的500多名学者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后裔,但从提交大会的论文到相关专题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都使用英文。

“华人在华禁用华文”遭到中国媒体和网民的痛批。官方网站8日发表文章,强调华文是“中华文化时时刻刻、绵绵永续的精神家园”,“维护语言的尊严,也就是维护民族的尊严。”

人民网题为《华人在华禁说华语岂有此理》的署名文章指出,大会组织者所谓的“国际惯例”,“如果不是故意蒙人,就是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

文章说,华文是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之一。“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增强,外国学汉语的人与日俱增,汉语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的特征已经显现,我们为什么还要崇拜英语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另有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表评论说:这些年上海变了,在经济起飞的同时,心也变得只认得所谓的“国际惯例”而不认得自己同胞和姐妹兄弟了。事实上没有在中国不许用华文的“国际惯例”,“是我们自己把上海惯坏了!”

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说,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应该是一个向全球华人展示中国物理学发展、加强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合作的平台,但当大师们在台上做精彩报告的时候,台下的很多研究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原来他们的英文程度还不足以听懂专业学术报告。”

这些研究生都来自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虽然物理成绩出类拔萃,但要完全听懂用英文做的专业报告还有困难。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也反映了眼下中国双语教学条件还没有成熟。上海交大共有近80位物理教师,但真正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只有三四名。

而来自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却坚持用华文演讲,被中国媒体称为“反潮流者”。

新民晚报文章说,丁肇中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但不知他经过怎样的思考和争议,才发出了母语的声音?丁肇中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

“交流绝非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寒暄,而是文化背景和国家实力的对话。向往沟通无限的国人,对中文应有更多的自尊与自爱,至少不能让中文在本土遭到拒绝。”

据联合早报报道,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高丙中指出,在国际研讨会上用英文发言的确是国际惯例,但这是为了方便与会者之间的沟通。上海这次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完全没有必要要求只使用英文,这很可能是因为大会组织者把英文当成了某种“档次”或“面子”,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华文。
多伦多信息港

But if you want to make this conf an international level conf and the papers be viewed by other people (who don't sepak Chinese), you have to use English as the conf language, at least right now when Chinese is not seen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 feel sorry to hear that most of our graduates couldn't even understand the presentation given in English. Don't apply nationalism here again, it's very marrow minded.
 
最初由 moyuer 发布
上周在上海落幕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上,尽管参加大会的500多名学者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后裔,但从提交大会的论文到相关专题网站,从演讲到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都使用英文。


"都使用英文" 不等与 "禁用华文" . 这贴有华众取窿,偷换概念的嫌疑。

我认为目的是交流学问。那个语言说的清,那个语言是学术通用标准,用那个。我们决不能盲目崇洋媚外,但最重要要务实!

法国人非常关心他们的语言。但他们务实地把全国的飞机指挥用语言定为英文。

务实的民族会进步。用华众取窿的片面事实来勾起民族主义只会耽误民族兴旺。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motivation
Some people use English is because ?自己文化存在,存着一肺否定
Some people use English is because 酌明中?人也可哕用英遮自如
Some people use English is because ?傲感作崇, 努力??包(including language)
Some people use English is because ??肴都明白?容,得以知滓中?在?戌上也有非常成就
Some people use English is just because it'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崇洋不崇洋,亦是未知之?
既有看不透的??,崇洋之真?是言之咿早 don't be too sensitive la
 
最初由 德克士 发布
在中国举办的华人会议为什么不让讲中国话?其实这暴露了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个很严重也很危险的问题,那就是对外来东西的盲目崇拜,以致迷失了自己本来的东西了。有的人以讲几句英语来显示自己比别人高筹,要知道工具性的东西并不代表思想性的东西。现在的很多中国人正在一点一点退化成洋人走狗。

令人敬佩的是丁肇中教授,他不顾“禁令”,坚持以中文作报告。丁教授的英语毋庸置疑,但他荣获诺奖发表演说,却用汉语。他说,汉语是他的母语。这一次,丁肇中在用汉语表达学术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超越物理意义的文化情感。身为华人不尊重祖国不原用自己的国语还算中国人吗,不管学业多高本事多大能望它为国争光为民办事吗?学习外语只是便于了解处理国外事务,消灭自已的语言就是消灭自已的民族,这种吃国粮灭国族之人用心何在。丁教授才是华夏真正的精英。

现在许多人盲目崇洋媚外,盲目的推动英语热.许多部门也推波助澜.许多人汉语学得差,作文写不通顺.就因为英语好而能升学,谋得好职业.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丧失和不自信,才是真正可怕的.敬佩丁肇中等海外华人,坚信自己的文化传统.醒醒吧!盲目学习西方而忘了自己根的人们!

母语神圣不可歧视,因为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法、德等不少国家甚至拒绝在自己的文字中夹杂英文,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签署命令,要求维护俄语的纯洁性。

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放弃自己的母语。想想我们上学时学到的那《最后一课》很是伤感,我们今天正用一个事实讲述中国人未来的悲剧!

Even though Prof Ding presented himself in Chinese, you cann't ignore such a fact that he can speak very fluent English. On the other side, as the article said, many of our graduates cann't understand the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which is more sad. Learning more English doesn't mean that we should forget Chinese. One chooses not to sepak English doesn't equal to he cann't speak English.
 
Just because others may not be able to read Chinese, then the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use English. This is the most illogical and idiotic comment I have heard so far. If Chinese themselves do not value their own language, good luck if other will respect it.

I am not surprised that most of those Chinese grads didn't understand the speeches in English. Heck, I do not understand many of the speeches when I atte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s, even after having worked in this field of over ten years. Most ofte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re not the greatiest communicators. As such, they often simply read out their papers, which are notoriously poorly writtent with complex English sentences. Reading them on paper is one thing, but trying to understand a guy who recites it word for word is a total nightmare to follow. This is besides the points of this thread actually. The point of the thread is that when Chinese language would work perfectly well for this conference, there was no need whatsoever to use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has become an epidemic in mainland China that people have to be proficient in English to do anything. There was this joke a Chinese painter lost a chance for a promotion because he failed an English test. Go figure.
 
提交英文文章,各国人士都可以观阅;现场用中文演讲,大家都是华人,听得懂,:D
 
quite agree with THEN!

when i went to visit the governor general's house, the tour guide there said that she believed that in the west part of Canada (Vancouver and places near there), "bilingual" may actually mean "English and Chinese"(of course it is in everyday practice, not by the law). And there are also Americans in New York said that nowadays there would be much less trouble in practice if you can speak Chinese. well, i think we have a chance to MAKE our language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so let's try! once we make it, the Chinese engineers or whatsoever who are not good at, or don't have the time to learn much English can use Chinese as much as they wish!:glowface:
 
我又想起来一个加拿大老师说的话,觉得很对:无论你发表什么内容的文章和演讲,你首先要注重的不是题目和文章的内涵,而是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听众和读者.听众跟你的内容不符,说的再好也白搭!!
同理,这次大会上,听众全是中国学生,你英文讲的再漂亮,再动人,没几个人听的懂,我觉得你不如回家对着墙去讲来得更好!!
 
各位观众,你们是做研究的么?有用中文做学术研究的么?这和爱国无关.
你的研究要得到承认,要在全球交流,只有用英文.很多概念,只有英文
的.要用中文,障碍很大.你得翻译所有的概念不说,还不一定翻译得准确.
因为,没有统一的翻译,反而造成理解障碍.
不敢相信上海两所学校的精英英文这么差.我在交大的时候,学生的英文
绝对比他们现在好.只能说,搞基础科学的学生并不时最顶尖的学生.
 
发生在上海市,不奇怪!哈哈...那么一个洋泾浜的城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