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看了 PARKDALE 关于同性恋婚姻的投票帖,联想到...

最初由 volleyboy 发布

那单身男人或单身女人领养的孤儿心理就健全了?
什么样的人领养的孤儿心理是绝对健全的?
全世界有几个人心理是完全健全的?
恐怕只有耶苏吧?
那就是说只有把孤儿交给耶苏抚养才会让人放心啊

完全同意...

世界上绝大多数心理不健全的人不都是在性别健全的家庭长大的么...
 
最初由 volleyboy 发布

那单身男人或单身女人领养的孤儿心理就健全了?
什么样的人领养的孤儿心理是绝对健全的?
全世界有几个人心理是完全健全的?
恐怕只有耶苏吧?
那就是说只有把孤儿交给耶苏抚养才会让人放心啊
很有道理.

照顾孤儿,最重要是要治愈他们的心灵创伤,这跟抚养者的性别关系不大.

如果同性恋会培养出同性恋的话,那为什么那么多同性恋都是由异性恋养大的?

愿意收养孤儿的人大多都挺伟大的,某些人又何必把伟大的事扭曲至此?
 
最初由 ray902 发布

很有道理.

照顾孤儿,最重要是要治愈他们的心灵创伤,这跟抚养者的性别关系不大.

如果同性恋会培养出同性恋的话,那为什么那么多同性恋都是由异性恋养大的?

愿意收养孤儿的人大多都挺伟大的,某些人又何必把伟大的事扭曲至此?


楼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同性恋的成因还有一部分是生物(基因)因素. 也有事实已经证明,同性恋者领养的子女长大后不是同性恋者,并且坦然面对了自己的家庭与生活环境.
 
最初由 volleyboy 发布

那单身男人或单身女人领养的孤儿心理就健全了?
什么样的人领养的孤儿心理是绝对健全的?
全世界有几个人心理是完全健全的?
恐怕只有耶苏吧?
那就是说只有把孤儿交给耶苏抚养才会让人放心啊

正常情况下,单身男人或单身女人是不会领养孤儿的。因为毕竟是要成家和抚养自己的儿女的。而且领养孤儿后再结婚,对方可能不会接受。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领养孤儿首选应该是正常的双亲家庭,单亲家庭其次。心理健全与否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最初由 哈哈健 发布


完全同意...

世界上绝大多数心理不健全的人不都是在性别健全的家庭长大的么...

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你说的例子必然有不同的背景和原因。但不能以偏盖全。
 
Why not use the word "marriage"? I'd understand this if it's in conflict with your religious belief, but many Chinese are atheists, so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最初由 哈哈健 发布
本人立场还是 支持同性恋者所有的公民权利得到保护,并且合法结合,但是不应灌以"婚姻"二字.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你说的例子必然有不同的背景和原因。但不能以偏盖全。


如果说单由具体个例来说明心理不健全的人来自同性恋家庭那才叫以偏盖全,我们能看到的是世界上同性恋家庭有多少,心理不健全人的有多少?难道所谓的大多数心理不健全者都来自同性恋家庭?! 如果以统计学角度来说,同性恋人口又区区何止总人口的3%-5%?!
 
最初由 渐渐 发布
Why not use the word "marriage"? I'd understand this if it's in conflict with your religious belief, but many Chinese are atheists, so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您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同志结合首先在定义上就与婚姻二字有着很大不同. 但婚姻二字也只是个名词,不如干脆把结婚二字改为结合二字而套用在同志身上,也就不再互相冲突了.
 
最初由 哈哈健 发布


您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同志结合首先在定义上就与婚姻二字有着很大不同. 但婚姻二字也只是个名词,不如干脆把结婚二字改为结合二字而套用在同志身上,也就不再互相冲突了.

想问哈哈健兄弟,你是同志吗?:)
 
最初由 Fisher2004 发布
关于第四条能就国王举个例子吗?

中国汉朝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双性恋。最著名的就是汉衰帝了。


下面是外国人统计的同志名人,可惜没有中国同志名人的统计。

同志光荣榜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古希腊哲学家,其弟子柏拉图在
《会饮篇》中如实地纪录了苏格拉底对同性恋情的坚定捍卫。

2)亚历山大帝(公元前356-323):这位来自马其顿王国的年轻君
王征服了包括现代印度在内的大片土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
事统帅之一。路经特洛伊古战场时,亚力山大向阿喀琉斯的坟墓献花,
爱将赫费斯提翁则同时向帕特洛克罗斯的坟墓献花,两人借希腊传说
中的同性伴侣表达相互之间的恋情。

3)达芬奇(1452-1519)与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
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巨匠。他们在作品中表现男性美的同时,对男模特
也情有独钟。米开朗基罗写给同性情人的大量情诗,后来在出版前全
部被改为女性称谓。

4)德拉西乌・伊拉斯莫(1467-1536):荷兰基督教学者,同性恋
情的失败使他离开了修道院,尘世的经历促使他重新修释基督教,将
人文主义融入了新版《圣经》,推动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被称为“人
文主义之父”。

5)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散文家和哲学家,其《散
文集》具有精辟理智的见解和冷静雄犀的笔调,成为人类文学史和思
想史的重要著作。培根创建的实证思想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他也因
此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6)松尾芭蕉(1644-1694):江户前期的徘人,有“日本的李白”
之美誉。他通过在各地的旅行,形成了独自思想体系,使本来属于庶
民阶层的徘偕变成了纯文学,提高了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晚年又
重新回归庶民性。

7)尼古拉・果戈理(1809-1852):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为《死
魂灵》。他接受牧师的建议,试图通过绝食来驱除内心的同性恋倾向,
结果体竭而死,年仅43岁。

8)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美国著名民族诗人,在《草叶
集》的增订版中加入了表达同性爱恋的诗集《芦笛集》,但迫于社会
压力,将诗歌中的许多男性称谓改成了女性。

9)佛罗伦丝・南丁格尔(1820-1910):这位孱弱女性的不懈努力
使人们开始重视伤病人士的健康,她也因此被誉为“护士之母”。每
年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代表全球护理界的最高荣誉。

10)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代表做为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悲怆”交响曲》等,
被誉为“俄罗斯之魂”。因同性恋情的败露而在英年被逼迫服毒自杀。

11)乔治・桑塔亚那(1863-1952):着有《怀疑与动物信仰》、
《存在王国》、《理智的人生》等哲学巨著,被称为“哲学诗人”,
在自传体小说《最后的清教徒》中道出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哈佛
大学哲学系任教时,其不折不扣的单身状况令学院领导大为不满。

12)格特鲁德・斯坦(1874-1946)和艾丽斯・托克拉斯(1877-
1967):斯坦为流亡巴黎的美国现代派作家和女权主义思想家,她在
巴黎主持的文艺沙龙提携了当时初出茅庐的海明威和毕加索等人。斯
坦根据其私人秘书兼情人托克拉斯的经历写就了《艾丽斯・托克拉斯
传》,成为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托克拉斯临终前皈依天主教时,向
牧师问道:“这样的话,我死后能够见到斯坦了吧?”这段忠诚爱情
被《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五大罗曼史”之一。

13)E.M.福斯特(1879-1970):中国读者通过电影《印度之
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认识了这位英国作家。阶级平等的思想
贯穿了福斯特的所有长篇小说。在半自传体小说《莫利斯》中,两位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年男子冲破樊篱,同奔绿林,找到了爱情的归
宿。同性恋短篇小说集《生命来临》也在他死后得以出版。

14)弗吉尼亚・吴尔芙(1882-1941):英国现代派女作家,为同
性情人写下了幻想体小说《奥兰多》,成为“文学史上最长最迷人的
情书”,论著《自己的房间》为女权主义思想做了经典阐述。

15)约翰・凯恩斯(1884-1946):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其“政
府支出”的主张使世界经济走出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剑桥大学“布
鲁斯布里集团”里的活跃人士,该团体主要由同性恋和双性恋自由派
知识分子组成,其中包括福斯特、吴尔芙和历史学家列顿・斯特拉奇
等。

16)伊莲娜・罗斯福(1884-1962):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
的夫人,致力于关心妇女权利、世界和平和贫困人群,与女记者罗莉
娜・希柯克保持了多年的爱恋关系。二战结束后,伊莲娜投身于联合
国的建设。

17)T.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人,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巧妙地发动阿拉伯部落,在北非沙漠取得辉煌战果。大卫・里恩
在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中对他的军事生涯做了生动展示,但避而
不谈劳伦斯与阿拉伯青年阿曼德之间的的同性爱恋。

18)路德维格・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从语
言的角度探索哲学,开辟了二十世纪哲学发展的新路。早年曾师从罗
素,但两人很快演变成学术同辈,罗素曾坦言,维特根斯坦在数理逻
辑方面的卓越才智将他赶出了这个领域。

19)瓦斯拉夫・尼金斯基(1890-1950)和鲁道夫・纽里耶夫
(1938-1993):本世纪最伟大的男子芭蕾舞大师。尼金斯基是二十
世纪初现代芭蕾的开创者,纽里耶夫冲破了女演员的足尖垄断,使人
们重新领略了古典芭蕾的男性魅力。

20)塞格・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著名导演,代表作品包
括《波特金战舰》和《伊凡雷帝》。三十年代在墨西哥拍片时,因同
性恋情暴露而被苏联政府召回,结果与女秘书匆匆结婚来加以掩饰。

21)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1898-1936):本世界西班牙最
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作品中强烈谴责基督教会的虚伪,呼吁对妇
女和贫困者的同情,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之魂”。西班牙内战初期,
为佛朗哥军政府所不容而遭到枪杀。

22)格丽泰・嘉宝(1905-1990):默片巨星,因不满好莱坞好色
巨头的频频骚扰而在盛年时退出影坛。

23)雷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生态学家。1961年,她发
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农药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
破坏,矛头直指全球化工集团,此举标志着全球绿色和平运动的开端。
在临终前,她特意叮嘱同性情人销毁两人之间的全部来往信件。

24)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本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
之一,代表作包括《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
上的猫》等,对同性恋的压制往往是其作品中人物悲剧的根源。

25)阿兰・图林(1912-1954):二战期间,因成功破译德军的密
码而被誉为“无名英雄”。其发明的图林机是现代电脑的雏形,他也
因此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因同性恋情败露而倍受迫害,最后吞毒
自杀,年仅43岁。

26)本杰明・布雷顿(1913-1976)与彼得・佩尔斯(1910-1986):
布雷顿是本世纪英国著名作曲家,其作品《彼得・格拉姆》、《比利
・伯德》和《魂断威尼斯》是不仅是现代歌剧的代表作,而且带有强
烈的同性恋色彩。佩尔斯是布雷顿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并被公认为
布雷顿声乐作品的首要诠释者。在多次演出中,佩尔斯担任独唱,布
雷顿为钢琴伴奏。1976年,布雷顿躺在佩尔斯的怀中,凝望着北海与
世长辞。十年后,佩尔斯去世,被安葬在布雷顿的墓边。

27)莱昂纳德・伯恩斯坦(1918-1990):本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
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之一,其音乐剧《西城故事》长演不衰,并为海
顿、勃拉姆斯和马勒等人的交响曲做出了经典演绎。恩师兼同性情侣
阿朗・柯普兰称他与智利女演员的婚姻“纯属装模作样,自欺欺人”。

28)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作家兼民权活动家,
着有《到山上去说吧》和《另一国度》等长篇小说及大量杂文。六十
年代曾率领黑人代表团与美国政府展开对话,但由于其同性恋身份而
遭到其他民权活动家的排挤。

29)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的主要代表,其研究涉及医学、历史、语言学、政
治学等领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思想家”。他视同性恋为“创
造力的源泉”,并坦承“我这辈子对于知识的全部追求就是为了吸引
漂亮男子”。

30)伊斯迈尔・默谦德(1926-)与詹姆斯・艾佛瑞(1928-):
来自印度的默歉德在美国加州就读时,认识了电影专业学生艾佛瑞,
这对艺术伴侣在长达四十年的爱情生涯中,携手创作出《波士顿人》、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舍》和《长日将尽》等文学电影
佳作,默歉德-艾佛瑞公司也成为精品电影的代名词。他们根据福斯
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莫里斯》被誉为“同性恋电影的珠穆朗玛峰”。

31)大卫・格芬(1943-):美国音乐界和电影界巨头,资产总额
高达15亿美元,其主持的梦工厂电影公司在近年内推出了《美国丽
人》和《角斗士》等著名影片。格芬一直为妇女、有色人种和同性恋
者等弱势族群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32)马蒂娜纳・芙拉蒂诺娃(1956-):本世纪最伟大的女子网球
运动员,来自捷克。她宁愿失去巨额的广告收入,也不愿隐瞒自己的
性倾向。

33)奥弗拉・哈扎(1957-2000):以色列著名歌唱家,歌迷跨越
全球。她将希伯来民谣结合现代节奏,唱出了传统压迫下妇女要求自
由的心声。2000年,她的去世使以色列举国致哀。

34)格雷格・洛加尼斯(1961-):本世纪最伟大的跳水运动员之
一,在1984年与1988年奥运会上,囊括男子三米跳板与十米跳台的四
枚金牌。在自传《破水而出》中坦诚道出了自己的同性爱情生活。
 
one day will be voted by all Canadians..???????????
 
最初由 释文正 发布


想问哈哈健兄弟,你是同志吗?:)

我是同志就不会这么定义婚姻了...我应该举双手赞成同志婚姻才是...

以前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时,我记得我是研究积极的一面,另一组研究消极面,算是课外兴趣小组.

由于我很多朋友都是同志,并且经常跟我诉说,我的亲表妹又是双性恋,所以我本身格外关注这个话题.
 
知道洛加尼斯,88年汉城奥运会熊倪以微弱劣势败北,屈居亚军,八年后才得偿所愿,获得金牌。
如果仅从技术和实力上看,当时熊倪跳得好极了,倒数第一跳之前还领先洛加尼斯,可惜是初出茅庐;而洛加尼斯正如日中天,评委硬是靠打分把金牌判给了洛加尼斯。
可能是上天有意考验,四年后没了劲敌洛加尼斯,中国又出了个孙淑伟,奥运会上熊倪再次与金牌无缘。好在天道酬勤,96年熊倪终于奥运问鼎。

看过洛加尼斯的专题片,雕塑般的身材令人过目难忘。他的成长经历坎坷,继父对他很是严苛。后来他还不幸染上aids。

成功、失败,忧欢离合,潮起潮落,人生的际遇谁又能改变呢?

祝愿大家拥有自己的幸福。
 
世界上的同志名人太多了...
综观平均同志人口比例就知道了.
有些国家和的确还要高出好多...
 
No, on the contrary, I think the reason that most people who oppose gay marriage is the word "marriage", because in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religion, "marriage is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They don't oppose using the words "civic union", just not the word "marriage".

For atheists, I don't believe it matters.


最初由 哈哈健 发布


您说得也有道理,只是同志结合首先在定义上就与婚姻二字有着很大不同. 但婚姻二字也只是个名词,不如干脆把结婚二字改为结合二字而套用在同志身上,也就不再互相冲突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