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中华和硬中华各一条

最初由 yoyofans 发布


中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私家车潜在市场,你说中国以后私家车也不会多,你有什么根据?

中国极高的人口密度,决定了普及私家车是不现实的,这里面有能源,道路,停车等等问题。这一点在世界其他发达并且高人口密度地区,得到了验证。

当然,私家车的总量还会有增长,但我们现在谈的是私家车的普及率。
 
用国内的标准,这里是有点寒酸

可是国内都是搞面子工程,对百姓一点好处也没有,还增加财政负担
 
是中国人就来看

我严肃的告诉大家,CECT这个北京的手机生产企业严重侮辱了我们所有中国人!伤害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CECT新近上市的型号为928的手机重,极大侮辱了所有中国人!928的手机待机画面如下:(没有经过任何人为设置更改的新机!)
       Hello Chow
      にに06-02-13
      にに中国移动
  相信大家都不知道这个chow是什么意思,那我来告诉大家!chow有2个含义,一、食物,二、中 国 狗!在这个词组里面,chow显然不能解释为“食物”,连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都一致认为这个词组应该解释为“你好!中 国 狗!”只有是个正常人,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待机画面上的英文词组明显带有侮辱中国人的性质!
  据一位内行朋友讲,CECT手机是贴牌货,日本生产的。928手机卖了多少部我是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句明显带有侮辱性质的“hello chow”已经伤害了所以中国人的尊严!朋友,如果你自认为还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请跟我一起抗议CECT的民族败类行为!打到这个该死的手机企业!也请你把这个帖子发到更多的地方!
  我对英文一窍不通,但我刚才用金山快译翻译了一下整个网页,那个“Hello Chow”被翻译成“喂中 国 狗”。。不信大家试试。。
      CECTT.M.D.太过分了吧。。。我到网上查查看这是不是真的去。
  大家以后不要上新浪网了,我告诉你www.sina.com.cn的来历! ZT新浪的控股方竟是日本,怪不得日本人在西大买春的丑闻新浪网充耳不闻,打灯笼都找不到!许多网友发誓:新浪不更名,永不登录新浪! 刚从日本回来的华侨林小姐说:“在日语罗马字里,(sina)就是(支那),是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个词,主要是右翼分子在使用。”林小姐说:“在日本的中国人,只要一听到sina这个词,就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这样一个有歧视性的字眼,怎么可以用做中国人自己的网站的名字呢?”林小姐的家人听后更是感到惊异,因为他们常用新浪免费电子邮箱与日本朋友和客户联系,对方看到中国人自己用“支那” 邮箱发信,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自己承认是“支那人”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刘金才查阅了权威典籍,证实“sina”与日文中“支那 ”的发音完全相同。北京外国语大学、社科院的语言学 家和史学家们也证实:“sina” 就是“支那”!!! 看后要转贴!贴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个角落……
  小日本不要脸,中国早就和俄罗斯有协议,可小日本还是不顾一切频频出访、出高价钱想要让俄罗斯给它修石油管道,既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还能遏制中国!就是不买小日本的东西!大家不要给小日本送钱了,先遏制小日本经济再说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中国人认识不清!例如小日本的大米市场主要就两种日本米和部分为讨好美国进的美国米!别国的米进去了价格也被加得老高,没有竞争力了!看看小日本在遏制别国时多狠呀!小日本可以做到抵制别国东西,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
 
Re: 是中国人就来看

最初由 色偶 发布
我严肃的告诉大家,CECT这个北京的手机生产企业严重侮辱了我们所有中国人!伤害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CECT新近上市的型号为928的手机重,极大侮辱了所有中国人!928的手机待机画面如下:(没有经过任何人为设置更改的新机!)
       Hello Chow
      にに06-02-13
      にに中国移动
  相信大家都不知道这个chow是什么意思,那我来告诉大家!chow有2个含义,一、食物,二、中 国 狗!在这个词组里面,chow显然不能解释为“食物”,连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都一致认为这个词组应该解释为“你好!中 国 狗!”只有是个正常人,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待机画面上的英文词组明显带有侮辱中国人的性质!
  据一位内行朋友讲,CECT手机是贴牌货,日本生产的。928手机卖了多少部我是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句明显带有侮辱性质的“hello chow”已经伤害了所以中国人的尊严!朋友,如果你自认为还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请跟我一起抗议CECT的民族败类行为!打到这个该死的手机企业!也请你把这个帖子发到更多的地方!
  我对英文一窍不通,但我刚才用金山快译翻译了一下整个网页,那个“Hello Chow”被翻译成“喂中 国 狗”。。不信大家试试。。
      CECTT.M.D.太过分了吧。。。我到网上查查看这是不是真的去。
  大家以后不要上新浪网了,我告诉你www.sina.com.cn的来历! ZT新浪的控股方竟是日本,怪不得日本人在西大买春的丑闻新浪网充耳不闻,打灯笼都找不到!许多网友发誓:新浪不更名,永不登录新浪! 刚从日本回来的华侨林小姐说:“在日语罗马字里,(sina)就是(支那),是部分日本人对中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这个词,主要是右翼分子在使用。”林小姐说:“在日本的中国人,只要一听到sina这个词,就觉得受到莫大的侮辱。这样一个有歧视性的字眼,怎么可以用做中国人自己的网站的名字呢?”林小姐的家人听后更是感到惊异,因为他们常用新浪免费电子邮箱与日本朋友和客户联系,对方看到中国人自己用“支那” 邮箱发信,会不会觉得中国人自己承认是“支那人”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刘金才查阅了权威典籍,证实“sina”与日文中“支那 ”的发音完全相同。北京外国语大学、社科院的语言学 家和史学家们也证实:“sina” 就是“支那”!!! 看后要转贴!贴遍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个角落……
  小日本不要脸,中国早就和俄罗斯有协议,可小日本还是不顾一切频频出访、出高价钱想要让俄罗斯给它修石油管道,既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还能遏制中国!就是不买小日本的东西!大家不要给小日本送钱了,先遏制小日本经济再说呀!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中国人认识不清!例如小日本的大米市场主要就两种日本米和部分为讨好美国进的美国米!别国的米进去了价格也被加得老高,没有竞争力了!看看小日本在遏制别国时多狠呀!小日本可以做到抵制别国东西,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



应该用个新话题
 
最初由 I Have a Dream 发布
我觉得既然选择来到了一个地方,当初肯定有选择他的理由。
现在整天说他小,这里看不上,哪里看不上,不是自己找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既然都来了,就慢慢去发现他的可人之处把。
OTTAWA其实不错。城市虽然小, 安静,不怎么热闹,可也有他自己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特是要自己慢慢的体会的,你要真问我,可能我也给你说不上来个什么。可是,当秋天步行去上学的时候,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烂漫的枫树,心里就有一股说不出的自在。不上学的时候,去国会山看看,感受一下,心里也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的大小,热闹。要是想热闹,怎么不去住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阿,那里人多多阿。在国内的人会说,中国人这么多,到处都是楼房,或者正在建设的楼房,想见一片绿草地都那么不容易。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珍惜现在贴近大自然的生活,而不是整天对他发牢骚。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位朋友说的很在理!估计那些抱怨渥太华如何如何的人来这里之前对这里也是一无所知吧,大概以为这里跟NY一样还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到处黄金铺地?可笑..偶不认为加拿大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是偶确实欣赏这里的恬静安宁从容自如,而且差不多久冲这来的吧..上面抱怨的朋友也美啥好抱怨的,你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什么一种生活,不喜欢久回去好了,没人强迫你们在这,再说,又不是渥太华人骗着哄着你们来的,要抱怨只能抱怨自己对"国外"的理解太片面太贫乏,如果你没有偏好新鲜空气和开阔视野的脑细胞,要是你喜欢追求那种汽车分贝永远不小于70,喜欢呼吸新鲜尾气废气,喜欢在地铁里没挤得金鸡独立,那你们回上海北京好了,在这里抱怨实在很无聊,而且非常之可笑
 
年纪大的人,
国内从一些农村地方来的人,包括像农村的城市,
竞争身感身心疲惫的人,
他们会十分喜欢加拿大.
 
从国内黑了钱的,在国内提心吊胆,也会比较喜欢加拿大.
 
最初由 捶妮春 发布


私家车和公共交通事业都要发展.
因为两者有矛盾, 所以才会起到制衡作用.
而且两者带动经济的方式是不同的,
一个是从消费市场扩大经济总量,
一个是靠政府投入来推经济滚动并有一定社会效应.
其实不对立, 但一私一公, 都得需要红朝官吏正确引导才行.

非常赞同捶妮春的观点!

其实,中国政府是把私家车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主要是扩大消费,真正启动内需。人口多与私家车多路面紧张并不矛盾,就象日本一样,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但开私家车上班的人却很少。上班购物等主要靠地铁公交等。住的在郊区或较远的,开车到离家最近的地铁站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上班。

当然,开车郊游或旅游也是一个私家车的主要用途,带动消费
 
加拿大的生活,对私车的依赖性比在中国的生活要大.
 
最初由 iam_freefall 发布

这位朋友说的很在理!估计那些抱怨渥太华如何如何的人来这里之前对这里也是一无所知吧,大概以为这里跟NY一样还是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到处黄金铺地?可笑..偶不认为加拿大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但是偶确实欣赏这里的恬静安宁从容自如,而且差不多久冲这来的吧..上面抱怨的朋友也美啥好抱怨的,你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追求的什么一种生活,不喜欢久回去好了,没人强迫你们在这,再说,又不是渥太华人骗着哄着你们来的,要抱怨只能抱怨自己对"国外"的理解太片面太贫乏,如果你没有偏好新鲜空气和开阔视野的脑细胞,要是你喜欢追求那种汽车分贝永远不小于70,喜欢呼吸新鲜尾气废气,喜欢在地铁里没挤得金鸡独立,那你们回上海北京好了,在这里抱怨实在很无聊,而且非常之可笑


种种迹象已显示,中国移民高峰黄金期已逝,加拿大对中国移民的吸引力已有所下降,中国移民也从原先较侧重取得外国身份或留後路的盲目移民选择,转向自主性的个人发展选择。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333598&forumid=95
 
华夏快递 : 大陆媒体报导近一半外资撤出

中国大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吸引了大量外资,据官方的数据显示,每年进入中国的外资持续增加,另有外媒报导说中国热热到了不顾利润的地步。但近来大陆媒体的报导及西方研究机构的报告,似乎渐渐刺穿了外资中国热的泡沫。

除了发现投资他国利润更大外,一些专家认为投资大陆的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日前大陆一媒体表示,近一半外资已从大陆撤离,红极一时的汽车行业基本上已处于全面亏损边缘。

德国之声在去年12月27日题为“中国热热到了不顾利润的地步”的报导中说,德意志银行分析家观察到,许多公司开始质疑在中国投资的盈利和风险是否还成比例。该银行表示,他们在进行企业问卷调查时,几乎没有一家德国企业愿意透露他们在华业务的盈利情况,其它国家的企业也同样回避利润这一话题。

独立刊物《中国经济季刊》的研究发现,美国公司2003年在中国的盈利总额为44亿美元。同期美国在人口只有1千9百万人的澳大利亚却赚了71亿,在台湾和韩国一共赚了89亿,在墨西哥美国公司总共赚了143亿美元。

去年12月18日大陆媒体《财经时报》在题为“地方政府需要外资中外企业所得税并轨搁置”一文中首次披露外资有近一半的资金已经自大陆撤出。此文章报导的背景是美国众议院税务委员会通过的《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为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因应美国《本土投资法》,北京决定搁置热抄近2年的中外企业所得税并轨。所得税并轨即外资企业不再享受税率优惠,而是与大陆企业所得税持平。

中国商务部有关人士在《财经时报》记者采访中反驳了外资过剩的说法。中共商务部的人士认为,中国的外资显然并不过剩,因为中国累计使用外资的金额是5590.23亿美元,其中有近一半的资金已经撤出;在中国目前注册的外资企业共有504,568家,但实际运行的不到2/3。

在《财经时报》作出这一报导的上一周,中共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的讲话也佐证了这位人士的说法。黄海称,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被大大高估。由于中国没有进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统计,因此“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概念被普遍使用,但这一指标没有反映出外商投资企业终止运营及撤资等情况。到去年底,中国利用外资存量约2,500亿美元,为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累积金额 5,014亿美元的一半。

同时,外资在中国固定资本投入的比重也说明了这一问题。按照中共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是5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占比为8.03%。这一数字在1994年是17.08%。

此外,投资中国的风险过高与报酬不成比例。例如:去年上半年,许多世界级的汽车厂看好大陆汽车产业,大批的与官方签订各式的投资计划,扩充产能,对前景相当看好。经济学家何清涟女士在去年初接受采访时,忧心重重的表示,这种泡沫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爆掉。言犹在耳,12月18日新华网报导“中国汽车产业增产不增收已处于全行业亏损边缘”,国家统计局公交司专家江源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汽车企业正处在增产不增收的境地,11月份汽车整车业利润继续明显下降,已处于全行业亏损边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