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图书馆的梦想.希望渥太华的朋友帮助[文章]

楼上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言论,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不需要大家捐书给我,我知道大家自己买书都是问题.我能从教授们捐到书籍,只是想让大家帮忙带书籍回去.我不像挑战图书机制,我只想让那些少数真的想读书的人有机会.
 
I liked to buy books. But not any more.

Maybe in the future, the way for the library to go is to have more computers and have internet connections for your library.

I have told our library that I will not send them printed copies of the reports I produced and will provide electronic copy/file to them.
 
难道中国真的在“跑遍北京也找不到一张世界地图”的年代?
 
我支持中文.

我热爱汉语魅力.

《山海经》东山经卷四 中的一句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浪注于展水,其中多髑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最初由 Red Oak 发布
我支持中文.

我热爱汉语魅力.

《山海经》东山经卷四 中的一句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浪注于展水,其中多髑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这本书以前很有名气,但是后来很少有人看了
 
第一: 觉得楼主的出发点是很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虽然楼主的想法是否有效很多人还抱怀疑态度,这样的创新想法还是有积极一面的.

[作为一名海外的游子和目睹了中国巨变的你,一定会对当今的中国百姓,社会所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开门见山,当今中国,人们空前的崇尚个人利益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中华好的道德观念在一点点的流失,消沉。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怎能不感到悲哀与惋惜。文化的失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比起祖宗的日子,中国不可谓不富强,但是比起世界的脚步,中国还很穷苦,很多百姓还走在后面。扪心自问,我们这些游子是不是应该做一点什么?]

第二: 楼主为什么会如此大发感慨?
楼主在国内估计也是搞历史研究的,估计也看了很多关于中西方文化历史方面的英文或影印的书,到加拿大后发现在这里看到的关于西方文化历史的英文书籍中反映的内容和在中国看到的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楼主可能看到了更多西方历史和文化的积极一面的内容,从而认为应该有必要向国内的民众传播更多他认为西方历史和文化中精髓的内容.

第三: 现在国内的英文书和翻译的也很多,但是大多数翻译过的书没有原版那样更加贴切的反映西方历史和文化.

第四: 西方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机制,和严厉的学术防抄袭制度,保证了有更多的人能有一个自由的心,去安静地想想一些非世俗的东西,从而使西方文化一直保持领先全球的创新性,这一点是中国极其缺乏的.

第五: 楼主的想法如果要实施,国内有些部门会干预,请小心.

第六: 应该说现在的中国言论应该比以前有更大自由度了(也有很多在10-20年前要打成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现在也能中国街上的书摊买到),什么时候在中国有更多象楼主这样的"胡言乱语"的人并能在中国生活得很滋润,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就有可能真正领先于世界了.

第七: 关于搂主所说的"中华好的道德观念在一点点的流失,消沉"论,我认为和宗教有很大的关系,宗教对约束个人道德行为有很大影响和约束力.西方的管理阶层看到了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对教会等宗教团体采取了很多鼓励和税务优惠.
 
说到google图书馆,因为版权的问题,不会提供很多全文
 
我觉得在网上看书和拿在手里的书不是一样的
 
强烈支持楼主的想法,希望能够帮一些忙。:D
 
最初由 Kent以东首帅哥 发布
为什么不在这边把书扫描好, 然后传回国?

其实当初我看到楼主想让人帮忙把书带回国的时候, 我就想到把书扫描传回国是一个比较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可是还是有两点要考虑, 一个是这样做会不会有版权的问题, 第二个是原版书会比较有质感, 而且它包括了姓名, 出版商, 出版地, 出版年份等重要信息, 你要找相关信息也比较容易. 不管怎样, 祝你成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