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北京人什么都侃!从头说起...

茶馆、茶座、大碗茶


  老北京的茶馆是多功能的,虽然都以卖茶座为主,但不同的内容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大型茶点铺设有红炉,自家烤制满汉悖悖称"红炉馆"。它不仅是坐吃皇粮的八旗子弟、太平父老们的消闲解闷之处,也是官人、差役说差议事的聚集点;次一等的,只备艾窝窝、糖排岔、蜜麻花之类小点心的茶点铺叫做"窝窝馆";介乎红炉、窝窝二者之间的,是只卖焖炉烧饼、炸排岔或代以肉丁馒头的茶点铺,叫做"搬壶馆";此外还有一种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二荤铺"。顾客自带肉、菜要求柜上加工,谓之"来莱儿",此算一荤,柜上预备的肉、菜又算一荤,故叫"二荤"。其实,这是等外的饭铺,却也排在茶馆之列。1900年以前,京城茶馆林立,其中以地安门外天汇轩最大、东安门外汇丰轩次之。

  还有一种茶馆只卖清茶,
是生意人互通经济情报的"攒儿"、"口子"。不同档次的茶馆有不同行业的人聚会。最小的茶馆只是一间小屋,砖头砌成茶桌,糙壶、糙碗,沏茶须顾客自己动手,无非是"满天星"(茶叶末)而已;档次高些的茶馆,上午卖茶座,下午、晚上请艺人说书,开书后就不再卖茶,称"书茶馆"。有的为招揽生意,下午常请京剧、八角鼓、十不闲票友,在茶馆清唱聚会。还有的举办赛鸟儿、斗蛐蛐、摆围棋、象棋"擂台"。其中常年专门以棋友聚会的茶馆称"棋茶馆"。因此,老北京的茶馆还是文化娱乐的场所。

  春深,郊外碧霞元君庙开庙,临时搭设席棚,摆座卖茶点的,叫做"茶棚"。夏天,什刹海荷花市场所搭的茶棚临河而设,三分之二在水面上,三分之一在河岸上。如"小蓬莱茶社"、"小西湖茶社",称"水座儿"。内设藤桌、藤椅,卖茶水,配上小于果碟、黑白瓜子、小花生,玫瑰枣儿等。大有江南水乡之风味儿。

  当年街头卖的大碗茶与今天大不相同。现在,许多老年人在指定地点设一简易茶摊,前面摆上矮凳,以大搪磁罐盛上茶水,有顾客来饮,则打开"龙头",放满一碗,递与顾客,谓之"大碗茶",兼卖茶鸡蛋之类的小食品。这在当年泛称"茶摊"。过去,卖大碗茶的多是丧失劳动力的穷人,无以为业,便挑担沿街卖茶。一头用一个挂绿釉的大瓦壶包上棉套,壶内沏上茶叶末儿,便成了茶水;另一头是一个荆条篮子,放上几个大糙碗,若与大瓦壶的重量不相等,再压上一块大砖头,然后挑担到街市上大声吆喝"谁喝碗儿热茶!"如同老舍在《骆驼祥子》里描写"小马他爷爷",拉不动洋车后所赶的那种营生一样。这种"茶摊"早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自然消失了。
 
京城店铺的招幌


  旧时的游动商贩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座店铺的则是卖什么或干什么 的挂什么幌子。各行各业,在长期行实践中,按行业特点逐渐形成了不同形 式、规格的招幌。

  各家店铺则不约而同地遵照历史上既已形成,
且为人们所公认的招幌而用,不肯轻易破例,目的无非是让顾客易于辨认,以广招徕。

  旧京商业招幌大致可分为下面几种:

  一、 实物性的招幌,即将本行业有代表性的样品、成品、半成品,直 接挂出来。

  例如:席箔铺以一卷席筒上书字号立于店外;麻店以麻坯一绺, 挂于幌杆之上;筛子铺则挂一铁筛子,下缀幌绸;铜件铺则是以三尺长的木 板,上钉各种铜门环、铜拉手、铜合页、铜包角。

  二、 模型性的招幌,即将实物扩大,以求醒目。例如:笔墨庄以木质 大笔头陈于店外;钟表铺则以木板制成六棱形,上书罗马字的旧式大钟,下 缀幌绸,挑挂于门外;香蜡铺则以木质红漆龙抱柱形式的大蜡,立于店外。

  三、 象征性的招幌,例如颜铺的招幌为五花棒,通常皆以蓝、黄、红 、绿、青五色,描上金道,饰以金花,悬在与房桅平行的幌杆上。中间还有 挂两个木饼的,分黄、白两色,上书“泾阳黄蜡”、“四川白蜡”、“成文 银AA”、“鲜艳真红”等字样。又如:酒店的幌子是在门口挂一葫芦形的招 幌,平面、立体不一,下系幌绸。香油店是挂锡质葫芦,下边有方形座,或挂有“亚”字形之锡器。 四、 牌匾性的幌子,此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文字性的,如酱园公以 二尺长的木板涂以黑漆,以金色写上“酱园”二字;又如给妇女接生助产的 “收生姥姥”,门前,挂一白漆木牌,上书“快马轻车,×氏收洗”字样。 另一种是带有绘图性的牌匾招幌,如刀剪铺门前挂两块木牌,上面绘有刀、 剪图案,最上角书写字号。又如:内联升鞋铺则于木匾上绘男靴、女鞋各一 只,靴与鞋下为云朵图案,上端书“内联升鞋店”。

  旧京店铺的招幌,绵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产物,是一种民俗文化。有些店 铺的招幌设计得很艺术,挂起来使街市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画面,在客观上也 装点了“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
 
“六必居”“六必”何来?


  六必居酱园坐落在前门外粮食店街路西,
它是全国闻名的老字号,不仅它的咸甜适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称赞,而且店堂内挂着的,相传是明朝大奸臣、又是书法家的严嵩书写的结构匀称、苍劲有力的“六必居”三个大字的横匾。

  商人给自己的店铺起字号和人们为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从古至今都是一理,图个吉利、叫得响。像店铺的字号以带“庆”、“福”、“顺”等字的居多。可是,六必居的掌柜为什么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六必”的字号?这“六必”两字如何解释呢?

  关于“六必”的解释有许多,有人说,六必居是六个人合伙开的买卖,托人求严嵩写牌匾。严嵩认为六人“六心”不好,所以在“心”字上加上了一撇成了“六必”。还有人说,六必居是六个寡妇开的,这纯属无稽之谈。对“六必”的解释有两种是可信的,其一是,最初六必居是个酒锅坊,它们酿酒必须齐全,下料必须优良,泉水必须香甜。其二是有人说,最早六必居的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柴、米、油、盐、酱、醋等六样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

  六必居是山西临汾人赵姓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创办的。由于赵姓会经营管理,又由于六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开张后,生意很兴隆。后来又扩充了门面,由原来的两间小店堂,前面扩为四间门面,后边又增设宽阔的后厂。买卖越做越大,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样子,想弄块好匾,请一位写字好的人写匾。关于严嵩给六必居写匾有种种传说,最普遍的是,在严嵩没做官以前,闲居在北京,时常来六必居喝酒,与六必居的掌柜和伙计都很熟悉。店里听说他写得一笔好字,掌柜的求他写了此匾。当时严嵩还是个小人物,所以没落款。另外还有人说,六必居的匾是严嵩做官以后写的。据说严嵩爱喝六必居的酒,严府时常派人到六必居买酒。店掌柜想用严嵩的社会地位以抬高六必居的身价,就托严府仆人请严嵩为六必居写块匾。于是男仆就去求女仆,女仆又去求夫人。夫人知道严嵩不能为一个普通店铺写匾,就天天在严嵩面前反复练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看夫人写不好,他就给写个样子,让夫人照着样子去练,于是严嵩书写的“六必居”大匾就这样写成了,所以没有题名。

  自从严嵩手书“六必居”的黑地金字大匾挂出后,原来无名的小酱园身价倍增,六必居的名声很快传遍北京城,来买东西的越来越多。由于酱菜卖得快,以后就专营酱菜了。(王立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