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不要哭哦---不知道这个大家看过没有。。。[分享]

tree9990

初级会员
注册
2005-12-19
消息
1,234
荣誉分数
31
声望点数
58
#1 乞丐老人一句话感动天下中国人



转贴: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
 
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老爷子,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
 
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东北人好咧,当年在丹东他就知道东北人好咧。
 
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 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老人参加了两次战争: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一次是对抗联合国军,给苏联和金家王朝当炮灰的朝鲜战争。半个世纪以后,中国正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军。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老人参加了两次战争: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一次是对抗联合国军,给苏联和金家王朝当炮灰的朝鲜战争。半个世纪以后,中国正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军。

反对!!!!!!!!
你???????????????????????
 
现在这也成了流行: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老人参加了两次战争: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我给改了一下,应该这样说: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的继任者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当年的GCD基本已经被动机不纯的坏分子们给篡权了。已经变成修正主义了。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老人参加了两次战争: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一次是对抗联合国军,给苏联和金家王朝当炮灰的朝鲜战争。半个世纪以后,中国正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军。

这里是说一位老人,不是说战争的对不对。就不能同情一下?

再说,一位没文化的老人,容易辨别战争的对不对吗?还不是那边动员的好,说的好就是真理了?
 
多少年前的事了!此事早有定论了.
 
辟过谣了,说金寨参加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现在就剩一个了,正在家里安度晚年呢.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老人参加了两次战争:

一次是中国人杀中国人的内战。半个世纪以后,老人的上级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对方的连爷爷。

一次是对抗联合国军,给苏联和金家王朝当炮灰的朝鲜战争。半个世纪以后,中国正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军。


这种看似滑稽矛盾的历史现象, 其实不难解释, 就是用历史的辨证法.

对于战争/政治的评价, 可以继续进行, 每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不过, 对于普通一兵, 为生存, 为家庭, 参军战斗, 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行为, 人是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 人, 尤其是生活困苦的平民, 一举一动都是受客观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 即便是希特勒军队的普通一兵, 也是没有多少罪过的, 何况是参加的中国内战和韩战... 这位老人, 退一万步说, 也是绝对清白无辜的.

即便这位老人参加了1000场多么有争议的战争! 我还是觉得他不但不亏欠社会一分一毫, 而是社会欠了他, 没有尽到赡养/关怀老人的义务. 这点, 对于国民党军队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他们各自的国家/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这件事情, 该当谴责是政府/共产党! 而不是对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说三道四!

这么一位朴实顽强善良的老人, 退一万步说, 即使你个人认为他不值得景仰为英雄, 我想他也是值得尊敬的! 说那种"炮灰"的话, 只能说明你没有血性!! 你的基本的人性到哪里去了?!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这种看似滑稽矛盾的历史现象, 其实不难解释, 就是用历史的辨证法.

对于战争/政治的评价, 可以继续进行, 每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不过, 对于普通一兵, 为生存, 为家庭, 参军战斗, 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行为, 人是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 人, 尤其是生活困苦的平民, 一举一动都是受客观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 即便是希特勒军队的普通一兵, 也是没有多少罪过的, 何况是参加的中国内战和韩战... 这位老人, 退一万步说, 也是绝对清白无辜的.

即便这位老人参加了1000场多么有争议的战争! 我还是觉得他不但不亏欠社会一分一毫, 而是社会欠了他, 没有尽到赡养/关怀老人的义务. 这点, 对于国民党军队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他们各自的国家/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这件事情, 该当谴责是政府/共产党! 而不是对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说三道四!

这么一位朴实顽强善良的老人, 退一万步说, 即使你个人认为他不值得景仰为英雄, 我想他也是值得尊敬的! 说那种"炮灰"的话, 只能说明你没有血性!! 你的基本的人性到哪里去了?!
I agree with you except the very last line which is "说那种"炮灰"的话...". What 'contract' said is bloody harsh, but unfortunetely it's true. I did not see him saying "那种"炮灰"的话...". When discussing sensetive subjects like that, we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put words in others' mouth... Good to see more and more meaningful discussions and views. Thanks.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这种看似滑稽矛盾的历史现象, 其实不难解释, 就是用历史的辨证法.

对于战争/政治的评价, 可以继续进行, 每人都有发言的权利.

不过, 对于普通一兵, 为生存, 为家庭, 参军战斗, 是在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行为, 人是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 人, 尤其是生活困苦的平民, 一举一动都是受客观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 即便是希特勒军队的普通一兵, 也是没有多少罪过的, 何况是参加的中国内战和韩战... 这位老人, 退一万步说, 也是绝对清白无辜的.

即便这位老人参加了1000场多么有争议的战争! 我还是觉得他不但不亏欠社会一分一毫, 而是社会欠了他, 没有尽到赡养/关怀老人的义务. 这点, 对于国民党军队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老兵也一样适用. 他们各自的国家/政府应当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这件事情, 该当谴责是政府/共产党! 而不是对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说三道四!

这么一位朴实顽强善良的老人, 退一万步说, 即使你个人认为他不值得景仰为英雄, 我想他也是值得尊敬的! 说那种"炮灰"的话, 只能说明你没有血性!! 你的基本的人性到哪里去了?!

这位老人的遭遇,只是千万个老共始乱终弃的例证,在历史面前,没有人是无辜的,希特勒的士兵如此,老共的士兵也如此。

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有相同的责任,而不是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

关于"炮灰",那是基本的历史事实,不是你我能改变的,老人的遭遇,也证明了这点。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这位老人的遭遇,只是千万个老共始乱终弃的例证,在历史面前,没有人是无辜的,希特勒的士兵如此,老共的士兵也如此。

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有相同的责任,而不是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对社会的贡献。

关于"炮灰",那是基本的历史事实,不是你我能改变的,老人的遭遇,也证明了这点。
For some reason your comment has been staying in my mind for some time. It forces me to re-evaluate part of my value system as well as to raise one question. The question it raised does not seem to be easy to answer, or at least for me.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questions here and your input or anyone else input would be appreciated. The question is:

Does the old soldier deserve our compassion/sympathy? If yes, how much? If not, why not? Thanks.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