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照片

热干面与名小吃


地处“九省通衢”的武汉,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各地人的口味各异,武汉的小吃也就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这些丰富多彩的小吃,也是爱在外面“过早”(方言,即早餐)的武汉人喜爱吃的早点,其中热干面最普遍而又最具特色。
  武汉的热干面,已有50年历史,它与我国山西的刀削而,北方的炸酱面、四川的担担面、两广的伊府面齐名,合称五大名面。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质量上乘者,上口时香气浓厚,耐嚼有味,具有独特的风味。
  说起热干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30年代初,汉口长堤街住着一个名叫李包的人,他以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他将没卖完的面条煮到七成熟时便捞起,晾在案板上,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设在了面条上。他灵机一动,索性多倒一些油在里面,拌句后在案板上摊凉,第二天早上,他就将这种拌了油的熟面条放入沸水中烫几下,然后放入碗中,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葱花、酱萝卜丁等作料,面条立即散发出香味,诱人食欲。人们争相前往,吃得津津有味。别人问他卖的什么面,他随口说道:“热干面”。此后他便专卖热干面,并向求教者传授手艺。
在武汉,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都有热干面供应,而汉口蔡林记的热干面光滑油润爽口,味道鲜美,独具特色,备受青睐。
  除了热于面外,“四季美” 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谈炎记”的水饺以及大街小巷均可买到的面窝。这些都与热干面一样是武汉小吃百花园中的佼佼者。
  水饺,全国各地都有,只有称谓不同而已。有的地方叫抄手,有的地方叫馄饨,有的地方叫包面,我们武汉人则叫它水饺。武汉“谈炎记”水饺以汤鲜、馅多、原料纯真、煮法考究、造型优美取胜。该店的水饺,食之爽心润腹,余香满口。
  枯炒牛肉豆丝,自然是老谦记的最正宗了。老谦记枯炒牛肉豆丝,选用新鲜豆丝、牛的里脊肉、香菇,玉兰片及其他调味品为主要原料,精心煎炒,油炸好的豆丝,色泽黄亮,味道鲜美,香脆可口。豆丝是武汉的特产,其制作工艺是,用绿豆和细剡籼米按四六成或三七成的比例分别备料,分别浸泡,然后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片,等凉后再卷成筒切丝。
  武汉的面窝外酥、内软、中间脆,是武汉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已有百余年历史。美国学者加斯特在华中师范大学访问期间喜欢上了面窝,回国时特地上街买了一个炸面窝的铁窝子,准备回到美国后仿做,并在美国朋友中炫耀自己在中国学到的手艺。
  如果您有机会来武汉,丰富多彩的武汉小吃,一定会使您流连忘返。
 
武汉著名的老字号

古老的药店叶开泰

  汉口叶开泰中药店始创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有385年的历史,应该是武汉老字号中的“老中之老”。曾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的陈李济同为中国四大药店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制药作坊并人“健民制药厂”。药店延至1963年改为国营江岸区中药店。改革开放后,又恢复原牌名,永葆青春。叶开泰的先祖叶文机遭逢战乱,因懂医术明脉理,从江苏来汉口,在大码头鲍家巷赁一店屋,悬壶应诊,是为“叶开泰”之始。此后相传17代,一直是独资经营,前店后厂。从清乾隆至咸丰百余年间,业务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自设作坊,狠抓质量。制参桂鹿茸丸,要选一等石柱参、正安桂、马铌茸;制八宝光明散,麝香要用杜圣兴的;配制追风虎骨酒,虎骨要选购前有凤眼后有拜骨的腿骨来熬胶,并配用高度汾酒浸泡两年以上。所有自制成药,进药时无不严格把关,使用道地药材,绝对做到“宁缺勿滥,不好再来”。因而得以畅销湘、粤、赣、皖、豫、陕各省和港澳远至南洋。在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分子到处肆虐,叶开泰顺着社会上仇视洋人的心理,宣传抵制洋货,西药害人,以扩大中药销售;乘开明人士提倡禁鸦片之机,大力宣传参桂鹿茸的功效,不仅能制病,且能戒烟。
  历经300余年的叶开泰,历尽沧桑,业务财产有起有落,从第三代叶宏良起,注意培养教育好子孙,不少人进人仕途,不少人亦官亦商。其间最著名的是曾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在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掳去,带到印度加尔各答,据传敌人要他穿戴朝服朝靴,锁在玻璃房中,叶名琛不胜侮辱仰药自杀(实为病卒),保持了民族气节,这也使得叶开泰大大赢得声誉。辛亥年间,叶开泰毁于战火,元气大伤。叶风池以陕西候补道主持店务。此人足智多谋,长袖善舞,重建店屋,精选老药工,加强管理,制止家族挥霍浪费,1912―1927年15年间,积累资金达白银l04万两。
  1931汉口大水后,叶开泰呈衰落趋势。1938年,日军侵占武汉,人员星散,部分人员迁入法租界,在车站路开一分店,就是现在挂着叶开泰牌号的中药店。

妇孺皆知的谦样益
  汉正街百年兴旺的谦祥益衡记布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誉满三镇,妇孺皆知。近百年来,除因时局影响,经常是顾客盈门。
  谦祥益起源于山东章邱的盂传珠,他从挑货担起步,开布店,开染坊,积累了大量资金,遂到北京独资创设谦祥益布店(以后称总店),经过四代经营,业务大大发展,在全国各大都市天津、上海、济南、开封相继设了分店。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谦祥益第二代老板孟继富、赵春山来到汉口,在戏子街(今人和街)初创谦祥益布店,着重批发。至1895年再在汉正街开设一家规模较大的“谦祥益衡记”绸布店。该店用人,按照北京总店的标准,从职工中挑选忠于孟氏、肯为孟家服务、有能力、有工作经验者分任“掌柜”、“照场”。工薪按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划分,差别颇大,店员也分3等。。每年终结,按等、按成绩奖给红利。30年代总管可得红利10厘,掌柜可得7.5厘、4厘、3.5厘、l厘不等,店员也分得数目不同的奖金。管理上分四大部门,十多个专柜,权责分明。
清末明初,民间衣着,大都依靠土布,土布粗厚而耐穿耐磨,但不好看,扬长避短,那就莫过把白布予以染整加工,使之成为色泽鲜光而又经磨的三宝蓝布一宝蓝官布、宝蓝竹布、宝蓝洋布。该店看准了这一点,集中力量,狠下功夫,尽量做到价廉物美。对于色泽不均的次布,则分等打折,决不以次充优,备受大众欢迎。远自郊县、荆、襄、豫、湘、陕的商贩纷至沓来,最好时期,年营销额130――140万银元。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改为国营,定名为“国营谦祥益商场”,经营布匹、百货万余种。

经营楚乡名莱的老会宾楼
  老会宾酒楼位于汉口最繁华的闹市中心三民路,经营楚乡名菜兼及万方需求,数十年来,上至名人显宦,下至贩夫走卒,众多食客无不慕名而至,高兴而归。这座酒楼,原名“会宾”楼,第一代老板汉阳人朱荣成,文化低,“会宾”两字是他的儿子朱世泽从中华书局出版《中西菜谱》因袭而来的。“会宾楼”开业于1929年,论资格不算太“老”,何以要自充“老”呢?那是因为武汉沦陷后,日本商人在会宾楼附近也开设了一座日籍“会宾楼”,企图以假乱真,同会宾楼抢生意。颇有胆量的朱荣成找到日本领事馆控告,败诉后怒火中烧,即将会宾楼招牌上加一“老”字,成为“老会宾楼”。
  老会宾楼主要经营湖北风味、楚乡名菜。其著名产品有湖北三蒸、东坡肉、明珠桂鱼、掌上明珠、全家福、蟠龙切卷、清炖甲鱼、焖甲鱼、红烧滑鱼、葵花豆腐等。
  日本投降后,酒楼营业一度兴旺,真正起飞还是解放以后,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后,政府拨款160万元,兴建6层大楼 4000平方米,1982年大楼落成开业,以武汉市国营第一流酒楼全新面貌迎宾。

以鱼莱为主的大中华酒楼
  大中华酒楼是一家鱼菜为主的餐馆,三四十年代曾在武昌驰誉一时,至今不衰。当时武昌城区狭小,大中华地处平阅路(今彭刘杨路)柏子巷口,法院在右手对街,湖北省政府也迁到对面梳妆台,人杰地灵,生涯鼎盛。
  1930年,大中华酒楼在芝麻岭(今武昌邮局对面)开业,1932年修建马路,迁至现址,酒楼一楼一底,底层卖经济客饭,一菜一汤,饭管饱,三五角钱,学生、小职员和收人不多的劳动者川流不息。二楼经营名菜,以鱼为主,如清蒸鳊鱼、网油松鼠桂鱼、糖醋桂鱼、五彩桂鱼、牡丹桂鱼、银丝桂鱼、烧青鱼划水、烧肚当,并兼及其他菜肴,以后又扩建了三楼,宴会频开,嘉宾接踵,省会无匹。
  解放后,大中华酒楼营业更加发展。1966年改名 “新中华酒楼”,1968再改“武昌饮食部”,1971年新建四层大楼落成,面积1600平方米,比原大中华扩大了4倍,外表焕然一新,内部安装也实现了现代化。在此期间,重点研究“武昌鱼”的烹任,有所创新,如杨梅式武昌鱼,花酿武昌鱼,做到色、香、味三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备受嗜鱼的顾客和海外人士的称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春风又绿江南岸”,大中华酒楼恢复了老牌名。并在原楼两旁扩建两栋更高的大厦。

小笼汤包四季美
  小笼汤包,原是下江风味的小吃食品,清末民初就曾溯江来到江城,适应汉口居民宵夜的习惯。1922年汉阳人田玉山,在后花楼交通路对过一个侧巷内,开了个熟食店,经营小笼汤包和猪油葱饼。这个所谓店,是个只有几张半圆桌靠墙摆设的小而窄的店堂,开始叫“美美园”,后来看到迥龙寺、长堤街有两家下江馆子,挂出早已著名的“四季美”的招牌,田玉山想美美国店虽小,但地处闹市区,也有意改换招牌。不料他的侄子田泽春竟在隔壁开店,打起“四季美”的牌号,激怒了他,索性挂出了“老四季美”的招牌了。
  田玉山从南京请来了烹饪好手徐大宽师傅,待如家人,徐师傅也把自己视为田家的一员。先做葱油饼,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时,这是老四季美迅速发展的最关键的一着。由徐师傅建议,做起小笼汤包来。汤制作程序严格,第一步熬皮汤,做皮冻,第二步做肉馅,第三步制包,最后“一口气” 火候,都要一丝不差。用料选上等,肉皮要绝对新鲜的,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蟹黄汤包要用阳澄湖大鲜蟹等,不得以次充优。如此食鲜物美,倍受江城人民的宠爱。解放初期,生意进一步兴隆,因狭窄的旧址已不足以迎接四方来客,遂至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会之处,建筑起四层大厦,由小吃店发展成为大餐馆,四季美小笼汤包因而驰誉遐迩。

豆皮大王者通城
  “老通城”,原名“通城”饮食店,是1929年汉阳人曾厚诚在大智路口开办的。开张之初,只供应早、中、晚点。1947年,抗战胜利,曾厚城从大后方回武汉,在原址复页,大事修饰,充店堂,增加经营品种,改招牌为“老通城”食品店,以示其资格老、手面大。
  曾厚诚听到曾在武汉几处工作的名厨高金安制作豆皮的手艺出众,重金聘用,有意以高师傅的拿手“三鲜豆皮”为突破口,作为本店产品的特色,在三楼高处安装“豆皮大王”的霓红灯,招徕顾客,果然大奏奇效。
  豆皮原是湖北农村的食品,传到城市,用糯米、香葱作馅子,很受食客欢迎。武昌王府口“杨洪发豆皮馆”开业于清同治年间,是武汉最早的豆皮馆,出售光豆皮,具有油重、外脆、内软特色,人称“杨豆皮”。后来发展为什锦豆皮、三鲜豆皮。老通城的三鲜豆皮,是以“杨豆皮” 为主要源流博采众长而制成的,正如 “豆皮大王”高金安所言:“不能说武汉豆皮由我高金安首创,因为在我之前已有不少的同行前辈,我是吸取他们的经验,并有所改进。”
  1953年,曾厚诚逝世,他的子女都是革命干部,不愿继承,请求国家接管。1955年元旦,成为武汉第一家私营改国营的商店。同年间月,奉市委指示,在惠济路口分设了一个支店,1958年4月3日和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先后来支店品尝了三鲜豆皮,留下了“国营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的教导,成为老通城店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从“筱陶袁”到“小桃园”
  北方人待客都要请人吃饺子;武汉人家来客,饭桌上少不了一碗汤,请客喝汤,是待客最尊敬的方式之一。武汉人都有喝汤的习惯,汉口有家“小桃园”煨汤馆,就是为适应武汉人的胃口而开设的专业煨汤馆。从40年代初这家馆子开业算起,有近50年的历史了。
这家馆子的创始人陶坤甫和袁得照,原来都是汉口天主堂医院厨房厨工,陶是西餐厨工,袁是中餐厨工。1944年12月9日美国飞机轰炸沦陷了的汉口,这家医院被炸毁,陶、袁两人同时失业,只好各谋生路,一个帮工,一个做小生意,借以维持生计。
  抗战胜利后,陶坤甫在胜利街兰陵路口(今兰陵路64号)一片废墟上清了一块空地,搭了个10平方米的小棚子,卖豆桨、糯米包油条等小吃,袁得照也到这里炸面窝。但生意清淡,很难维持生计。陶、袁二人在一次交谈中,商量如何摆脱困境,陶坤甫在医院做西厨时,对煨汤技术颇有研究,他根据武汉乃至湖北有喝汤的爱好,建议开一个专门煨汤的馆子,袁得照十分赞成。于是,两人合伙在这里卖起了牛肉汤和八卦(乌龟)汤。由于精工细作,物美价廉,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八卦汤的肉鲜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滋阴补肾强身的功效。他们选料是用半斤以上的活乌龟。宰杀前先放人水中,待吐净腹中脏物后,再破壳、挖内、分肠、取蛋、去皮,然后解刀洗净,人锅爆炒,最后经过偎、焖等11道工序,再配以各种味料按份额放人罐内,小火温炖。其汤稠浓,龟肉鲜美可口,因此八卦汤名声日显,生意十分兴旺。
  陶坤甫、袁得照掌勺煨汤,配合得法,每天掌握进销环节,所进牛肉、乌龟都要十分新鲜。解放前夕,法币、金圆券贬值,物价飞涨,这家馆子的偎汤一日三易其价,食客仍然不减。
  1948年,随着营业日渐兴隆,于是小棚子扩建为20多平方米的店堂,可以放3张桌子。又先后增加了母鸡汤、甲鱼汤、排骨汤、鸭子汤、鸽子汤、猪蹄汤等十多个品种,各有特色。尤以母鸡汤最著名。据陶坤甫先生撰文介绍:他们的鸡汤专用黄(陂)孝(感)母鸡,这种鸡肉嫩油厚,不同于肉粗、骨大、味淡的河南鸡。经过宰杀、去毛、破腹、取内脏、去头脚、切成1寸半长的块状。人罐前,先用猪油、葱白在锅内一炸,再用生姜、白糖、精盐、料酒并鸡块倒放锅中爆炒,同时放人少许清水,待水欲干未干,鸡肉成黄色时起锅,然后放入砂罐煨到八成熟,起火停放一刻钟,再上火,焖透后按分量装入瓦罐小火温炖。这样煨出的鸡汤肉嫩酥烂,汤清油黄,醇香味美。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许多顾客说,这样好的煨汤,也该有个招牌,陶、袁两人一合计,仿照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以两人姓氏取店名,但因他们只有两人,就想在陶袁二字前加一“小”字”。而“小”字只有3划,怕生意只做得3天,就将“小”字改成13划的“筱”字,起了个“筱陶袁”的店名。那年头挂牌谈何容易,起码也要摆酒请客,燃放鞭炮,他们无力支应,只好等夜深人静时把招牌悄悄挂出去。谁知警察还是来找麻烦,汤喝了不给分文,还说不卫生,把陶袁两人抓到局里关了一天一夜,后来在六渡桥请了他们的客才算完事。
  1979年,年近古稀的彼陶袁煨汤馆副经理陶坤甫建议将店名改为“小桃园”。由“筱陶袁”到“小桃园”,店新、人新、品种新,50年的老店历史增添了崭新的一页。

250年的老店汪玉霞
  武汉食品商店中最老的牌号要算“江玉霞”,创始于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汪玉霞的第一个老板叫蔡玉霞,原是安徽休宁人汪士良的姨太太,蔡开店用己名而从夫姓,故称“汪玉霞”。最初为一小店,设在汉正街灯笼巷口,只卖些茶叶、甜食等小商品。蔡玉霞死后,汪士良之长孙汪国柱继承。嘉庆初年,因白莲教大起义,清廷封锁九江关,汪国柱在此所开油榨坊,桐油积压,不得下运,心急如焚。一日老仆窥见九江关关督鸣锣过街,关督原系汪士良生前好友,汪国柱前往具拜帖求见,关督告知三天后开关一个半时辰,嘱其作好准备。其时大批桐油困泊关口甚久,急欲抛出,汪国柱乘机压价,收购3000万斤,待至开关时刻,抢先出关下运南京、上海,突获暴利,旋在各地设当铺、行号136家之多,小小汪玉霞因系祖页特别重视,每年年终召集各地商号掌柜来吃团圆饭,总结工作。店内职工则有“一年二十四荤(初一、十五打牙祭)三大醉(元宵、端午、中秋三节),开张谢神不在内”的招待。
  汪玉霞一向是前店后厂,以销定产。生产规模不大,全系人工操作。自己生产的食品有酥糖、酥京果、碱酥饼,颜色黄润,香气扑鼻,食之清脆爽口,人们称之为 “泡酥”,其用料讲究,糖择上好的太古糖、台湾糖,大批购进长期存储,使糖的油卤吐出,溶头好;油用驻马店的麻油,颜色清亮;芝麻用武泰闸的,皮薄肉厚;鸡蛋用阳逻的鲜货;面粉用上好的;糯米要筛选一样的粒子,泡上70―80天,再按照独特制作程序,制成成品。其他自制芝麻绿豆糕、月饼、五香瓜子,也都经过内部品尝、鉴别,绝不滥竿充数。
  鸦片战争以后,国人染上鸦片瘾者甚多,抽烟以后,口觉苦味,大都喜爱吃甜食,食品行业生意兴隆,汪玉霞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店历经九代。其间“兄弟阋墙”,曾分裂为“雨记”、“合记”(后花楼),但终于保持“汪玉霞”这块金字招牌。解放后经过合营到国营,一度改为“新华食品厂”,后又恢复原牌“江玉霞”,美誉长青。

“一大把”蚕豆起家的曹样泰
  武昌曹祥泰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开业的,历经三世,由小摊贩发展成为武汉数一数二的大杂货店,还是兼有机米厂、槽坊、肥皂厂和钱庄等相当规模的企业。
  曹祥泰创始人曹南山,13岁时丧父,幼年就负担上事老母下蓄弟妹的责任。邻居见他无以为生,凑点钱,让他提篮子卖蚕豆。人们买他的蚕豆,他总会给人家抓一大把,比别的小贩多,久而久之。“一大把”出了名,曹南山也多销多赚,后来又做水果生意,由提篮子到挑担子,渐渐有了积累。一年夏天阴雨变冷,河边到了大批西瓜船,瓜价大跌,他预料久雨必变晴转热,连买带赊进了两船。不几天,果然天晴暴热,西瓜价上涨十倍,这一下就赚400串。拥有相当资金,择地武昌长街新街口(今解放路)开起了“曹祥泰”,卖水果,兼卖杂货。
  第二代曹南山的长子曹云阶接办杂货店,兢兢业业,办起了糕饼坊,自制中式糕点,品种多,质量好,特别是各式月饼、绿豆糕和腌制盐蛋,每逢节日,商店门口,总是排起了购货人的长龙。他自抓进货,与本市和沪苏厂商有往来,且和英美洋行有联系,“僧帽牌”洋烛,“美孚牌”煤油和香烟都委托该店代销。
  次子曹琴萱,有科学知识,自办工业,先倡祥泰肥皂厂(今中华路),生产“爱华”“警钟”等肥皂。“警钟”肥皂行销广东及华中各省。
  1956年曹祥泰杂货店进人公私合营,旋改国营,更名为“工农兵副食品商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曹祥泰”牌名重新露面,焕发青春。







 

 

 

 

 

 

 

 

 

 

 

 
 
"武汉" 的由来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一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
趋势。
明宪宗成化(146--1487)年初,汉水改道人江,汉口 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 法安居。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桥 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 之长堤街。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 已达 36,929户,129,183人,但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 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如 1822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 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 阳等郡(府),汉口是称不上郡(府)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当然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 "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改同知为知事,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当时,武昌(江夏)、汉阳、汉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称为主,而且各有隶属,如清末时江夏属武昌府,汉阳、夏口属汉阳府,民初时夏口属江汉道,故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建制,在历史上,亦有将汉阳、汉口联称为"阳夏",将武昌、汉阳联称为 "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联称为"武阳夏"者。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此时,武汉才取得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 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多次在此卷起巨澜。唐代王仙芝,元末徐寿辉与陈友谅,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清代洪秀全等,都曾亲临武汉。在近代,一举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二七"大罢工,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八七"会议的召开,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都在中国现代史册上熠熠生辉。
1986年,国务院批准武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总算找到一物证

长江将成为第二条断流的黄河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9494,长江都变成黄河了,还要搞什么南水北掉
 
长江的水真的那么浑吗?

是不是涨大水的时候才是这样? 还是平时都是这么浑的?

武汉人挺讲意气的, 和武汉人交朋友挺好。
 
你要把大家都馋死啊!!!又是汤包,又是大闸蟹的。。。。还有热干面。。。
 
个巴马地,勒些照片倒木德摸司,可泥妈太想念过早的勒干面,豆皮,面窝冽,在加拿大这鬼地方又欺不倒,你说摸办冽????
 
武汉发展很快呀!
也发展不错!

继续!
加油!

我支持祖国的发展!
支持祖国各地的发展!


长江就是那么混!所以要重视对长江的管理!
 
2000年8月 第一次去武汉 当时住在汉口 奔波于汉口跟汉阳 其实挺喜欢武汉的文化色彩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