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北演习空袭避难~~是不是大陆要打台湾了?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6ren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最初由 USD 发布
恳请参加攻台PLA的官兵 打归打 可千万伤着林志玲啊!至于周杰伦哪个半兽人任由阁下处置
他们..只要不参军,是不会被伤到半根毛的.
 
原子弹当然是不需要用了,没啥战略和战术含量.怎么打就不说了,呵呵.
伊拉克怎么能跟中国比.另一面,从美国的自身情况来说,美国在韩战和越战都想整中国,可是都输了,分别两任总统下来了.还有哪位总统和其政党要拿他们的政治生崖开玩笑的?那就再输一次吧.
 
最初由 Aperture 发布
我考
1 原子弹,我就不多说了,这不是能对自己人用的东西

2 越南,美军长途奔袭,水土不服属于兵法大忌,参见孙子兵法,反过来,叫越南人到夏威夷试试,几天就全干光了。再说美军在越南跟越共打了14年游击战仅仅阵亡58000,知道越南死了多少吗?

3 伊拉克不能看反美势力的报道,你数数伊拉克损失多少?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美国想要的都得到了。

4 好像是叶飞,陈毅是他上级

1 中子弹听说过没 只杀人 不毁物 而且几乎没有核辐射 美国最新研制成功的联合攻击弹药重达13.6吨 跟小型中子弹的威力不相上下 相比较中子弹更人道一些 还减少了财产损失

2 美国人去越南长途奔袭 来台湾就是邻居家串门了?14年越南越南战争 美军仅仅阵亡58000人 你知道美军美军阵亡的定义吗?只要不是当场死在阵地上 死在担架上和医院里的伤员都不算阵亡 这些伤亡都归类为因其他原因死亡的军事原因 知道美军约占失踪士兵人数吗?2000多 人这些人员损失都没有被归类到58000人的阵亡数字当中。

自己看看越南战争美军及其盟国伤亡数字
美军: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死亡58000,受伤30.4万人,失踪2000人
南越政府军:死亡18-23万人,受伤50余万人 失踪无详细统计
韩国军队:死亡5100人 受伤1100人
澳大利亚军队:死亡500人,2400人受伤
泰国军队:死亡350人
新西兰军队:死亡83人

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看到吧!也不怪你 历次有美军参与的战争的伤亡统计报告基本上只有敌军和美军自己的伤亡数字 与美军并肩作战的盟军的伤亡几乎很少提及 好像越南战争只有美军自己在打仗 盟军阵亡受伤士兵都被忽略了。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军的阵亡数字经常在媒体上增加更新 一般每天看新闻的人都能说出大概数字 如果问问这些人英军阵亡士兵的人数多少 恐怕大没有几个人说得的出来 也许有人会回答应该没有美军多吧! 至于那些与美军并肩作战的伊拉克伪军伤亡数字 根本不会出现在新闻中 这些人的生命在美国媒体的眼中价值几乎为零。

再比如二战战后统计的各国人员伤亡数字,

199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一些国家公布了新的伤亡情况(死亡人数)如下
苏联 2700万(伤亡累计6000万)
中国 1800万(伤亡累计3500万)
德国 680万(军人470万,其中在苏德战场死亡350万)
波兰 630万(基本上都是平民,其中300万是犹太人)
日本 234万(军人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45万,在太平洋战场死亡129万,另有8.3万被苏联红军击毙)
南斯拉夫 170万
法国 81万(36万平民)
英国 45万(及其他不列颠国家)
美国 40万(全部是军人)
罗马尼亚 37万
意大利 16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数字,主要参战国家 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 经过四年战争 最终协约国取得了一战的胜利
战后经统计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伤亡人数少,不见得就是胜利.比如和朝鲜战争(有人说中国伤亡人数多就不是中国胜利,显然,单凭伤亡人数来判断输赢根本就是愚昧的,因为战争的目的不是杀死对方人数多少,是达到相应的目的,判断输赢的标准也是根据交战双方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而不是根据伤亡人的多少。如果说朝鲜战争中国比美国伤亡人数多就是中国失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3 我说得伊拉克的美军伤亡数字基本上都是美国媒体上公布的 伊拉克方面的伤亡数字当然不清楚 因为美国媒体很少报道伊拉克方面平民的详细统计的伤亡数字 例如婚礼上被美军炸弹炸死的80多人 被美军士兵强奸的13岁伊拉克女孩之后全家几口被杀人灭口的惨案 被美军在监狱里被美军宪兵虐待致死的俘虏等等 除此之外伊拉克方面伤亡数字的详细报道非常少。 至于你说的“伊拉克不能看反美势力的报道”说着话算是人类吗?难道我们只能看CNN NBC ABC BBC吗?谁家规定的

你说的大获全胜 应该是美国瓜分伊拉克的石油来说吧!可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没有找到 解放伊拉克 给伊拉克带来民主人权 伊战已经4年了 战争造成伊拉克60多万平民死亡 比萨达姆统治伊拉克20几年 造成的伤亡多十几倍。每天打开电视 看到伊拉克有关的新闻 就是炸弹爆炸 枪战 燃烧冒着黑烟的的汽车 医院里伤员惨叫的血腥的场面 然后就是死亡一百几十人 伤及几百人的统计数字。结尾再加上美军今天有几名士兵阵亡 几名受伤 美军伤亡数字亦仅达到了多少多少 受伤数字已经达到多少多少。布什总统决定增派多少部队到伊拉克 国会批准增加几百亿美元的军费 美国的军费已经达到及其那亿美元 创历新高 已经超过美国过去参加的那场战争 说实话报道伊拉克的新闻的记者工作也很容易 新闻稿基本不变 修改几个数字就可以用了。 萨达姆已经被处以绞刑了 伊拉克比萨达姆统治时期血腥百倍 美国人的战利品伊拉克的石油好像也不是 平平稳稳的送到美国人的口袋里 去看看伊拉克那10万给美国承包商做保镖的雇佣兵的伤亡数字吧!早晨刚修好的石油管道 中午就给你炸断了 晚上去抢修好 第三天又炸断了 滴血石油美金可不是容易赚的。

4 什么好像是叶飞 本来就是叶飞 金门战役是叶飞全权负责 策划 指挥的 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是不会亲自指挥万把人参与的小战役的 也正是因为是小战役 造成指挥员轻敌大意 对渡海作战经验不足和以及对敌方军事力量调动情报的掌握不准确 才造成了金门战役失败 至于战死9000 过与血腥了 据国军战后精确伤亡统计 解放军被俘7095人,牺牲2000人左右。国军伤亡3249人,其中伤1982人,亡1267

最终强调的一点是 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以及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无论伤亡多大都要拿下台湾。

否则中国就要面临比攻台战役多出十倍百倍的伤亡 台湾独立了 在中国大陆那些藏独 疆独分子都会借机争相效仿 甚至有些人口众多 经济实力较强的省都会出现一些政治投机分子 招兵买马 自立为王 时候中国就会陷于军阀割据的内战之中 那时候的人员财产损失就是百倍千倍于台海战争的损失。 到时候别说医疗 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得不到解决 普通老百姓就三餐温饱 稀粥咸菜菜都成问题。 李登辉的七国伦就期望中国大陆分裂成七个国家 互相敌视 互相攻击 互相削弱。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有可能是住在北京的大哥跟住在广州的二弟在内战战场上互相厮杀 骨肉相残。
 
应该和选举备战有关,另外可能是阿扁转移视线,追查一下一个月内的弊案先,阿扁的惯用手段
 
按你说的这么吊,建国60年怎么都没打过去统一了呢?

还中子弹呢,你跟本就不把台湾人当自己人么,谁愿意和你这样的人统一呢?

看看金门在那里
1WIK32.jpg


金门对台湾有预警的作用,如果真要动武,必须先有金门,不然没法直接打台湾,几十年前我军技术差距与外军相比,比现在要小 (不包括海军),现在没有金门在手,你渡海人家马上就知道了。

反过来看俄罗斯和车臣,车臣位置对俄国来说非常容易进入,仅仅因为有山,所以叶利钦时代俄军还是被动挨打,难道想象不出来动武有多难?
 
96年李登辉玩火,中共制定了军事打击,最后因为出了叛徒姬鹏飞,改为三军演习。

96年失败后,还暴露了日本也会参与的问题,现在已经是两战两败了。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
和平统一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CN沿海城市近些年建楼的地下停车场一律都是标准的防空洞格式
近期的军事新闻比往年频繁

tw随着时间的发展,愿意回归的老人都慢慢死去,随之代替的是从小受台独思想教育的年轻一辈
党派斗争激烈,内乱,把台独当法宝

US不可能敢出兵,顶多往那边运送点物资
为什么说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台湾维持现状,因为它知道后果
伊拉克并不能表明美国有多能耐
一个没有民心、没有核弹、没有潜艇的国家与中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死亡人数这种东西只有美国才会拿出来做比较以挽回点面子
但是有什么用呢,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死的比美国人多多了,朝鲜现在还不照样是共产主义国家
你再问问美国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还愿不愿意再跟中国打

没有了美国,我觉得台独们还不至于敢当烈士

我也看不惯总借着美帝势力像狗一样嚣张的台独份子
但终究还是不愿看到炎黄子孙自相残杀的
 
http://www.cctv.com/program/hxla/20051127/100320.shtml

台湾海峡通道的三种方案受关注
  主持人 李峰:欢迎继续关注《海峡两岸》。中国交通部规划的未来20年国家高速网规划中,有一条从北京到台北高速公路,在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中难点部分是连接台湾海峡的通道,近日来自海峡两岸的30多名学者聚会福州,进一步地探讨了建设台湾海峡通道的方案,专家设计出了北、中、南三种方案,那么这三种方案通道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何时能够建成?台湾海峡通道建成之后对于海峡两岸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了两位专业人士来为您共同分析这个话题,他们是清华大学二十一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的主任吴之明教授,欢迎吴教授的光临。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 吴之明: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这位是副主任巫永平先生,欢迎巫教授的光临。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副主任 巫永平:主持人好,大家好。

  目前海峡两岸专家已经设计出三种台湾海峡通道的方案,分别是:北线方案:福清经平潭岛到台湾新竹,长约122公里;中线方案:由莆田笏石经南日岛到台湾苗粟,全长约128公里;南线方案:由厦门经金门到澎湖最后到台湾嘉义,全长约174公里有关专家认为,从地质结构稳定和隧道长度方面综合考虑,北线方案,是建造台湾海峡隧道最经济、最有可能的方案。北线方案就是在福建福清和平潭岛之间兴建大桥,再由平潭岛挖海底隧道至台湾新竹,将福州与台北连接起来。目前连接福清与平潭岛的平潭海底大桥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立项。据专家介绍说,台湾海峡通道将是世界上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海峡通道。据了解,2005年初,中国交通部公布了今后20年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其中包括从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这意味着台湾海峡通道建设已列入国家交通规划。

  主持人 李峰:首先我要请问吴教授,我知道最早提出在台湾海峡之间建立这样一个直通的通道,这个方案是您提出来的,而且早在1996年。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设想呢?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我是在1996年我去英国去考察,那时候英吉利海峡隧道刚刚投入运行,当时我考察了以后做了一个案例,回来我觉得很有启发,所以写了英吉利海峡隧道的经验教训和二十一世纪工程中国的台湾海峡隧道构想,那么这个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 1998年我们清华大学和台北大学,还有福建省的交流中心等许多单位一起组织了第一次的研讨会,这个事有了逐步的进展。

  主持人 李峰:这样的方案,到现在算起来已经有将近10年的时间,中间经过反复的论证,您刚才提到这次研讨会已经是第5次了,那么目前这个方案进展到了什么样的状况?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目前已经被交通部、被福建省的领导、发改委就觉得这个是一个可能的方案,并不是一个天方夜谭,纳入了国家的规划,并且福建省已经将这个列入“十一五”的规划,提交给国家,等待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

  主持人 李峰:我们从交通部近日公布的国家高速网的建设规划当中,明确地看到了现在要从北京建设到台北的一条高速公路,那么我们知道从北京到福州这样的一段路线的建设可能并不是一个难题,难题会是在后面一段,那么具体这样一个关于建设从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网这样一个计划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给我们介绍一下。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副主任巫永平:在这个高速公路网建设过程中,我们看到从北京到福州这个高速公路大概基本上贯通,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台湾内部高速公路网也是很成熟的,现在剩下的难度就是从大陆的这边到海峡的那边,通过什么方式把两岸连接起来?现在就提出了一个海峡通道的问题,台湾海峡通道的问题。

  主持人 李峰:对于这样的一个设想专家有很多的论证,也提出了多种方案,那么目前是提出了三种方案。那么这三种方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跟我们介绍一下。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 吴之明:当时我们提出来三条,北线、中线、南线,北线是从大陆一直到福清,经过平潭是一个岛屿,再到台湾的新竹;中线是从大陆一侧的莆田经过南日岛到台湾的台中附近的苗栗。那么南线是从厦门经过金门、澎湖列岛然后到台湾的嘉义,那么总的来看北线距离最短的。它的海上的直线距离是128公里,加上两端的延伸连接部分我们估计这个工程在144公里的通道。那么中线和南线就要更长一些。

  主持人 李峰:那么从直线距离看还是北线是最短的,那么您比较倾向于哪条线路?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 吴之明:北线的好处虽然不仅仅是它的距离比较短,它离开福州和台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比较近,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说它从台湾海峡地质构造和地震的情况来说,莆田以北相对来讲是要对工程的建设和将来的运行是要更加有利一些。而莆田以南地质构造和地震强度会更大一些。地质构造也更复杂一些,那么中线和南线也有它一定的好处,所以我们目前也不能完全排出。

  主持人 李峰:那么目前就是说中线和南线,它们各自有哪些优势呢?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中线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浅滩,所以利用这个浅滩在建造通道的时候,比如说做一个人工岛,或者进行通风,进行施工的开挖,增加的工作面会有一定好处。南线也是经过金门岛、澎湖岛这些岛屿对我们的建设施工工程的通风、开挖都会带来一些方便,另外如果这个线路建设以后,对这些岛屿的开发利用也是会有好的影响。

  主持人 李峰:受益面也会非常大一些,那目前从中线和南线,它各自的长度达到多少?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 吴之明:中线的长度是在147到200公里之间,因为这是一条可能还会其它的,那么南线是最长的,南线在240到250公里。

  主持人 李峰:那么目前这几个通道它主要的结构是什么呢?主要是海底隧道部分还是有跨海大桥部分?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要讲这个问题,从海上的连接通道应该说有多种方案,从工程上。一种是海面上高架桥梁,第二种就在海面上的轮渡,第三种是在海里面、海中间的叫悬浮式隧道;再有就是海底的叫沉管,是一个管道沉在海底,再有在海底底下的,通过岩层里面挖掘出来的,我们叫掘进式的隧道。所以这几个层次,再有还有海堤,就是把整个海堤起来。那么我们初步的学者大家研究的意见,海梯不可取,这样对整个的海洋的环境、生态的改变太大,影响太大。专家在讨论当中比较倾向的就是桥、隧结合,以隧道为主,因为海底部分隧道对于航运的影响最小,那么像这些岛屿部分有可能建设一些桥梁跨越。

  主持人 李峰:我们现在以北线为例,怎么来实现桥和隧道相结合,比如说在哪一段修桥?哪一段铺设海底的隧道呢?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 吴之明:从福建省的大陆,可能是福清到平潭,还可能是从长乐到平潭,这一段有可能建造桥梁。那么从平潭这个岛屿到台湾的新竹这一段有可能需要海底的隧道来建设,所以这个是结合起来的。

  主持人 李峰:刚才吴主任是从工程的角度来为我们分析了建立这样的一个通道的可行性,以及价值,那么我知道是邬主任是研究经济的,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您怎么来看,如果建立这样一个通道实现了的话,这样一个构想实现的话,究竟会给两岸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副主任巫永平:通道建成以后我们把台湾纳入我们的整体经济空间来,可能会形成一个海峡经济区,包括海峡两岸,对岸是台湾,这边是福建,甚至内陆,包括江西临近的省,这对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它的意义很重要。第二从台湾的角度来说,两岸现在的经贸联系非常密切,货物的往来还有人员的往来非常多,每年到目前为止每年的货物往来大概是,仅仅是双方的贸易往来已经有几百亿,所以这个几百亿当然以后有“三通”,但是“三通”我们知道是水上的、天空的这些联系,除了这个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全天候的联系的方式,不受气候、时间、天气的影响,海峡通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它对加强两岸的经济关系,增加两岸货物的往来,人员的往来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李峰:那据您目前的估算要建造这样的一个通道它预计的花费会是多少?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副主任 巫永平:可能至少需要大概4000亿左右的这么一个费用。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

  主持人 李峰:有没有考虑这笔钱是由谁来出资,比如说融资的方式有没有这样的考虑?

  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副主任巫永平:英吉利海峡,它的融资方式是比较有意思的,它基本是民间的公司在主持这个过程,在政府全力的支持下由民间的公司,民营的公司来主持整个的过程,包括融资过程,咱们国内的三峡大坝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它的融资也是可以借鉴的。由政府主导,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融资的问题。

  主持人李峰:可以说提出建设海峡通道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这样一个设想,那么建设之后也必将是造福两岸人民的伟大的工程,但是要实现这样一个目的其实还需要大家更多的努力,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二位专家为我们详细分析了问题,谢谢。台湾有评论认为台湾海峡通道一旦建成将成为连接两岸的“脐带”,极大地促进两岸的经济建设,好,感谢观众朋友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再见。

  (编导 欧阳群 周密 摄像 张宇 雷昊)

责编:王京
 
这个是啥知道吧,中国现在这个有多少知道不?
 
号称爱国者导弹多是吧,100你也许有,800干干够,不过你都用了,还拿什么打歼8,歼10,歼11啊
 
再来说说金门

http://tw.people.com.cn/GB/14812/5027407.html

金门想试行“一国两制”

  曾几何时,“一国两制”在岛内被称作“大陆统战工具”,政治人物唯恐避之不及。但近日,金门县长李炷烽却公开表示要把金门办成“一国两制试验区”。他解释说,他提出这种想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当前台湾法规制度对金门发展的束缚,取两岸制度之所长,将金门列为“特殊行政区”。这样不但可以让大陆的“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实践的机会,又能避免对岛内造成直接重大冲击,为台湾提供另一种政治发展模式,实现两岸双赢。

  地理位置很特殊

  金门位于福建省厦门以东,面积为152.96平方公里。它的名称由来始于明朝。当时海盗猖獗,官府便在这里筑城设防,因其形势“固若金汤,雄镇海防”,故改名为金门。1949年后,金门成了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的前哨,驻军总数一度高达10万人。1992年,台当局解除了金门长达几十年的“战地政务”,允许台湾本岛居民自由出入。金门开始由军事重地转型为观光地区。与此同时,台军战略思想的转变也使岛上驻军锐减至1万人,长期做“阿兵哥”生意的金门民众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陆。

  从地理位置上,不难看出金门与大陆的关系相当密切。金门分为大金门和小金门,其中大金门距厦门不到10公里,东距台湾岛却有277公里;小金门距离厦门就更近了,只有6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金门与大陆是生活共同体”。

  不少金门人到厦门买房

  2001年,台当局开放金门作为两岸“小三通”试点,金门成为海峡两岸往来最直接的桥梁,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据台湾“交通部”统计,2001年经“小三通”往返大陆的民众共有2.5万人次,2005年猛涨到55.5万人次。另据“行政院主计处”统计,金门“小三通”今年前8个月旅客出入境人数近40万人次,预估全年可望突破60万。大陆赴金门旅游人数也不断增长。不少金门特产业者表示,大陆游客消费能力强,菜刀一次买好几把,有一名大陆青年一次购买的产品就价值五六万元人民币。去年10月,台当局开放金门、马祖试办“人民币兑换业务”,结果金门有一名业者一个月就收到人民币五六十万元。

  两岸交往增多使金门开始把大陆纳入自己的生活圈,越来越多的民众赴厦门购房,甚至出现整幢大楼都是金门人所买的现象。此外,金门人也越来越愿意到厦门购物。两地来回船票只要1200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而金门到台湾岛的单程机票就要2000元,加上厦门物价相对便宜,因此周末搭船到厦门逛大卖场已成为金门人的重要活动。台湾《天下杂志》最新调查显示,受惠于两岸互通,在台湾所有县市中,金门民众幸福感最高。过去,大部分台湾人都不愿意到金门,即使去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要在那里服兵役。但现在,不少人主动把户籍迁到金门。

  经济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使金门在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往往先想到向大陆求助。2002年,金门供水吃紧,县政府迅速和福建省联系,表达买水意愿。 2003年“非典”疫情,面对医疗资源不足的难题,金门县议会第一时间通过决议,向大陆争取防疫物资。由于金门没有气象台,天气预报都是通过台北发布,今年金门主动提出要“借用”厦门天气预报。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地交流,金门方面还提出修建小金门至厦门前埔的“金厦和平大桥”以及金门本岛至厦门大嶝的“金嶝跨海大桥”工程,目前已经进入规划研究阶段,一旦未来两岸关系形势许可即可推动建桥。不少金门人表示:“我们都是赞成统一的,大陆要打的是台独,不会打我们。”

  试验“一国两制”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李炷烽提出的“一国两制试验区”设想,金门人虽然不感到意外,但普遍认为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台湾“法律”规定,两岸事务的决策权在当局,即便金门县议会最终以法案形式通过该设想,当局也具有最终决定权。因此,以目前陈水扁当局的两岸政策立场,该案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联合晚报》的文章指出,不管李炷烽的设想能否实现,都为最终解决两岸问题提供一个宝贵思路,希望当局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莫再错失民意与机遇。▲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拿下台湾完全没问题,重点是在于日本跟美国的反应
小日本每天有多少资源/燃油要从台湾海峡过啊, 中国回收的话,它就一个字,死
要打就赶快,美国2线开战,阿富汗,伊拉克已经很难脱身,国内舆论跟群众都已经对战争有反感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