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天大有
拘役刑者
- 注册
- 2006-02-15
- 消息
- 1,013
- 荣誉分数
- 10
- 声望点数
- 48
…………在五月十三号参观了郁金香节的会场,以及各国大使馆为之协办的各类展览和演出。…………
首先,比较其他各国的展览,中国展区不像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窗口,倒更像是一个缺少秩序的小商品市场。实际上,我并没有在这个展览,或者叫做叫卖过程中,看见任何中国文化的精粹所在。我们不能责怪外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缺少认知的外国人)简单地把中国文化笼统为武术、春卷、饺子……等等(当然,这次我们提供的食物中,只有最最简单的毫无特色的春卷、椰丝糕和开口笑,甚至没有饺子)。而是应该思考,我们是否真正向外国人介绍了什么才是纯粹的中国文化: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是旷古烁今的智慧,是兼容并包的气度,是无欲则刚的宽容,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或许我们不该是兜售那些毫无内涵的模式化的粗糙的工艺品,而是应该宣扬真正可以令我们自豪,令世界称赞的文化理念。例如,现场表演的中国水墨画和中国书法,将会比简单兜售那些千篇一律的画片儿更能让西方了解中国艺术文化的巧妙。
其次,相对于韩国、日本展区而言,我们缺少统一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象。当日韩展区统一他们传统的着装时,中国展区则显得毫无准备,毫无组织。我们穿着各种各样随性的或者正式的服装,完全就像一个临时拼凑的团队。韩国人体现了他们的传统,并且体现了韩国传统食物的重点:烤肉、泡菜;日本人体现了他们武士的精神,“必胜”、“合格”,甚至日本人把毛笔和砚墨变成了他们的文化,当日本人手把手教着西方的孩子如何使用毛笔时,我想任何一个中国人心里都应该不是滋味。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中国珍品展同期,中国人却没有在这个展览中把毛笔这种传统文化的核心工具展现出来,反倒是让日本成功糅合了这种传统技艺和现代文明在西方的交融。日韩很注重它们的国际影响,无论是韩国人用韩国孩子的微笑打动来宾,还是日本人请来各种肤色的服务人员加入队列,他们都成功了。当他们辅导着西方孩子们亲手制作韩、日国旗时,国家的形象也潜移默化地被西方未来一代人接受。当太极旗和“日の丸”头带出现在整个市中心地区时,中国人的小项链、小景泰蓝钟、太极扇,都没有把明确的中国标志带给世界。
第三,相对于德国、荷兰,中国展区缺少了该有的节日互动。在两个小时内,我很少看见孩子可以在中国展区内逗留。没有游戏,只有买卖的地方,吸引不了孩子的关注;而节日,偏偏是以孩子为重点的。孩子没有兴趣,家长也没有机会更长时间地驻足了解。如此,我们失去了一个把中国介绍给两代人的难得机会。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让西方人,尤其是西方的孩子认识中国,记住中国,那使馆的此次活动就失去了代表中国的意义。
最后,这可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在加拿大,我们却不可能逃避,那就是“法轮功”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加拿大留学的三年,我自己也有过很多次被“法轮功”纠缠的经历,无论是华人,还是外国人,我都曾经试图向他们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社会,什么才是 “法轮功” 的真相――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们,尤其是西方人,缺少一个通畅的有效的途径去认识今天的中国。“法轮功”过分夸大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黑暗,这是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否认――但是我们有能力向西方世界介绍今天的中国,让他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他们旧意识里断壁残垣的破景象。加拿大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没有人可以限制别人的自由。在这次会展的过程中,一个试图宣传“法轮功”的西方人频频出现在展区,而大使馆的反应仅仅是“如果你不走,我就叫警察”。这种毫无力量的吓唬已经不可能改变任何现状。加拿大警察什么也不会做,因为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加拿大警察也不会帮助中国政府正名,因为可能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里更甚,但是言论自由在给“法轮功”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中国大使馆同样的自由――我们能做的,不是恐吓别人住口,而是要让西方世界、西方民众认识真正的中国现状。尤其是对于那些认可“法轮功”的西方人,简单粗暴的言词堵塞只会让中国形象更加糟糕。要打破西方人从《大纪元》一类报刊上得到的迷思,同样是要通过自由的言论,慢慢向他们灌述正确的理解。“罗马不可能一天完成”,导正认识的过程也一样任重道远。就像印度尼西亚在他们的展区提供了印尼的风土人情的视频,中国,也一样可以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展现自己精彩的一面。
…………
“身在异乡为异客”,我们所想要的中国,不是一个仅仅在危难时能提供庇护的机构,更多情况下,她是一个代称,所有中国人的代称。我们希望的,是在任何机会下,中国都可以完完全全展示出她的传统,她的现代,她的人文关怀。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向西方展示中国的窗口,而每一扇窗口所展示的内容的成功与否,都可能影响参观者对中国根深蒂固的认知。
…………
首先,比较其他各国的展览,中国展区不像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窗口,倒更像是一个缺少秩序的小商品市场。实际上,我并没有在这个展览,或者叫做叫卖过程中,看见任何中国文化的精粹所在。我们不能责怪外国人(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缺少认知的外国人)简单地把中国文化笼统为武术、春卷、饺子……等等(当然,这次我们提供的食物中,只有最最简单的毫无特色的春卷、椰丝糕和开口笑,甚至没有饺子)。而是应该思考,我们是否真正向外国人介绍了什么才是纯粹的中国文化:是巧夺天工的技艺,是旷古烁今的智慧,是兼容并包的气度,是无欲则刚的宽容,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或许我们不该是兜售那些毫无内涵的模式化的粗糙的工艺品,而是应该宣扬真正可以令我们自豪,令世界称赞的文化理念。例如,现场表演的中国水墨画和中国书法,将会比简单兜售那些千篇一律的画片儿更能让西方了解中国艺术文化的巧妙。
其次,相对于韩国、日本展区而言,我们缺少统一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象。当日韩展区统一他们传统的着装时,中国展区则显得毫无准备,毫无组织。我们穿着各种各样随性的或者正式的服装,完全就像一个临时拼凑的团队。韩国人体现了他们的传统,并且体现了韩国传统食物的重点:烤肉、泡菜;日本人体现了他们武士的精神,“必胜”、“合格”,甚至日本人把毛笔和砚墨变成了他们的文化,当日本人手把手教着西方的孩子如何使用毛笔时,我想任何一个中国人心里都应该不是滋味。与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中国珍品展同期,中国人却没有在这个展览中把毛笔这种传统文化的核心工具展现出来,反倒是让日本成功糅合了这种传统技艺和现代文明在西方的交融。日韩很注重它们的国际影响,无论是韩国人用韩国孩子的微笑打动来宾,还是日本人请来各种肤色的服务人员加入队列,他们都成功了。当他们辅导着西方孩子们亲手制作韩、日国旗时,国家的形象也潜移默化地被西方未来一代人接受。当太极旗和“日の丸”头带出现在整个市中心地区时,中国人的小项链、小景泰蓝钟、太极扇,都没有把明确的中国标志带给世界。
第三,相对于德国、荷兰,中国展区缺少了该有的节日互动。在两个小时内,我很少看见孩子可以在中国展区内逗留。没有游戏,只有买卖的地方,吸引不了孩子的关注;而节日,偏偏是以孩子为重点的。孩子没有兴趣,家长也没有机会更长时间地驻足了解。如此,我们失去了一个把中国介绍给两代人的难得机会。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让西方人,尤其是西方的孩子认识中国,记住中国,那使馆的此次活动就失去了代表中国的意义。
最后,这可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在加拿大,我们却不可能逃避,那就是“法轮功”给我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加拿大留学的三年,我自己也有过很多次被“法轮功”纠缠的经历,无论是华人,还是外国人,我都曾经试图向他们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社会,什么才是 “法轮功” 的真相――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们,尤其是西方人,缺少一个通畅的有效的途径去认识今天的中国。“法轮功”过分夸大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黑暗,这是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否认――但是我们有能力向西方世界介绍今天的中国,让他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他们旧意识里断壁残垣的破景象。加拿大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没有人可以限制别人的自由。在这次会展的过程中,一个试图宣传“法轮功”的西方人频频出现在展区,而大使馆的反应仅仅是“如果你不走,我就叫警察”。这种毫无力量的吓唬已经不可能改变任何现状。加拿大警察什么也不会做,因为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加拿大警察也不会帮助中国政府正名,因为可能他们自己也一知半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里更甚,但是言论自由在给“法轮功”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中国大使馆同样的自由――我们能做的,不是恐吓别人住口,而是要让西方世界、西方民众认识真正的中国现状。尤其是对于那些认可“法轮功”的西方人,简单粗暴的言词堵塞只会让中国形象更加糟糕。要打破西方人从《大纪元》一类报刊上得到的迷思,同样是要通过自由的言论,慢慢向他们灌述正确的理解。“罗马不可能一天完成”,导正认识的过程也一样任重道远。就像印度尼西亚在他们的展区提供了印尼的风土人情的视频,中国,也一样可以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展现自己精彩的一面。
…………
“身在异乡为异客”,我们所想要的中国,不是一个仅仅在危难时能提供庇护的机构,更多情况下,她是一个代称,所有中国人的代称。我们希望的,是在任何机会下,中国都可以完完全全展示出她的传统,她的现代,她的人文关怀。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向西方展示中国的窗口,而每一扇窗口所展示的内容的成功与否,都可能影响参观者对中国根深蒂固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