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中国共产党万岁!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如果像你所说:“老百姓的第一个目标必然是选掉县长,最大的头。所谓的擒贼擒王,怎么串通也没有用。”,那就违反了牛克思的选举制度(只选差的)。对不?

和你辩这个,确实让我花了一些时间。本来现在不想和你辩这个,等你的理论都弄好了,我再一个一个地和你辩。既然你问起我这个了,我也就和你辩下去了。干这么严肃的学术事情没有起哄好玩。

哦,你是wushuren呀。你怎么也出来了?你的那些马甲呢?你亲自出马和hulaha的马甲辩论不觉得丢份吗?哈哈.....................
哎,刚才去处理贴子忘记了换了,有点麻烦呀,被你小子害的阿。

只选最差的,老百姓认为县长最差,因为它是总负责,而且是背后主使,这没有违反淘汰原则。只是说老百姓没有那么好糊弄,可以辨认出谁是最差和主使。有这个制度,这些地方土皇上没有原来搞事那么痛快了哈。事情就可以慢慢地来,这就是进步,而且很可能打破原来的管理制度恶性循环。建立一个好的官僚体系。
 
最初由 wushuren 发布

。。。。。。。。。。。。

你得同意这个办法比单纯用上级下派钦差大臣的反腐厉害的多。可以结合起来用。

就算你牛克思选举原理修正以后,把“只选差的”和“上级下派钦差大臣”结合起来用,还是需要改进。

我们都看到了,现在实行的“上级下派钦差大臣”效果几乎等于零。那么有一下推论:

因为,“上级下派钦差大臣”≈0,

所以,“只选差的”+“上级下派钦差大臣”≈“只选差的”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就算你牛克思选举原理修正以后,把“只选差的”和“上级下派钦差大臣”结合起来用,还是需要改进。

我们都看到了,现在实行的“上级下派钦差大臣”效果几乎等于零。那么有一下推论:

因为,“上级下派钦差大臣”≈0,

所以,“只选差的”+“上级下派钦差大臣”≈“只选差的”

上级下派钦差有些作用。古代的时候就有作用。这个就不需要我举例子了,自己去看京剧和历史,但是局限性很大。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另外,天津的那个副市长自杀就是因为胡锦涛派下来一个钦差。
 
民选淘汰制度如果想启动,必然是各自得利。中央面临的问题是政令不通,政令不出中南海,而民众面临的问题是地方土皇帝鱼肉百姓,中央和民众联手各取所需。县级改造完成就向省级推进,省级完成就向中央级推进。最后是可以实现中央政府直选的,也是淘汰制度。整个官僚体系改造完成,民主直选改造完成以后。其中下派钦差并非这里刚出现的改造,本来就是牛克斯主义中的一部分。

因为是郡县制,是异地为官的,不但是本地填补空缺,必然有中央和省级的下派。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F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cking contractor 洲际 我本善良 大头鱼 labor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我看你不只是压抑,你批更变态!

我本来不想骂你,你批偏要找我来骂你.

你总不会想找我去日你吧!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说起来要我去日你,我觉得脏!你们几个相互日吧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你是个什么东西,有种的留个电话.我周末叫你出来亮个像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不敢亮相了所.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心里有鬼吗?还是本来就是鬼!



最初由 michaelwang 发布
叫你亮相就再也不敢说话了!只敢背后说人,你是个什么东西!见不得光呀!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上级下派钦差有些作用。古代的时候就有作用。这个就不需要我举例子了,自己去看京剧和历史,但是局限性很大。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另外,天津的那个副市长自杀就是因为胡锦涛派下来一个钦差。

你与邓修也一脉相承,要复辟封建科举,皇帝钦差,奴隶制,酋长制,母系社会。。。总之是要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天津的那个副市长自杀就是因为胡锦涛派下来一个钦差。

胡锦涛有没有可能每一个市县都派个常驻钦差? 如果可能,谁监督这么多钦差?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哎,刚才去处理贴子忘记了换了,有点麻烦呀,被你小子害的阿。

只选最差的,老百姓认为县长最差,因为它是总负责,而且是背后主使,这没有违反淘汰原则。只是说老百姓没有那么好糊弄,可以辨认出谁是最差和主使。有这个制度,这些地方土皇上没有原来搞事那么痛快了哈。事情就可以慢慢地来,这就是进步,而且很可能打破原来的管理制度恶性循环。建立一个好的官僚体系。

不对,老百姓不能辨认出谁是最差和主使。现在好多历史资料也不会反映出真实的历史。比如什么传记和回忆录呀,仅供参考。

也许由于实行了牛克思选举制度,实权派改变策略,不去当书记和县长,目标太大。也许就做个幕僚。表面的政府工作由县长主持,背地里都去实权派家开会拍板。县长和书记就由这个小集团的小喽罗来做,大家轮流坐,被选下去了,以后再拉上来。

当然,这样一搞,地方土皇上没有原来搞事那么痛快了,但是换个策略,和以前也差不多。

比如,红朝高祖(这是老捶的语言)虽然没有皇帝称号,不能大张旗鼓地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但是用路线斗争也可以达到目的。

哈哈,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上级下派钦差有些作用。古代的时候就有作用。这个就不需要我举例子了,自己去看京剧和历史,但是局限性很大。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另外,天津的那个副市长自杀就是因为胡锦涛派下来一个钦差。

正面的钦差我就记得有包公,海瑞还有林则徐,好像是吧。

上下五千年,怎么就这三个正面钦差大臣呢?

不过我也记得好多尖着个嗓子,没有胡须的钦差大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blah,blah”
 
最初由 contractor 发布


胡锦涛有没有可能每一个市县都派个常驻钦差? 如果可能,谁监督这么多钦差?

钦差制度是有局限性的。整个的官场如果有恶性循环那么确实存在问题,需要一种民主直选方式打破这个循环,但同时不能陷入分派和多党。在县级试点下派个钦差还是可以的,特殊情况。只要建立了良性循环,就走上了制度化。


我知道您是反共的,并且支持西方的多党制。如果将来真有一天,共产党倒台,一切从头做,那么就好办得多,也要这样干,不要搞西方的多党制。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不对,老百姓不能辨认出谁是最差和主使。现在好多历史资料也不会反映出真实的历史。比如什么传记和回忆录呀,仅供参考。

也许由于实行了牛克思选举制度,实权派改变策略,不去当书记和县长,目标太大。也许就做个幕僚。表面的政府工作由县长主持,背地里都去实权派家开会拍板。县长和书记就由这个小集团的小喽罗来做,大家轮流坐,被选下去了,以后再拉上来。

当然,这样一搞,地方土皇上没有原来搞事那么痛快了,但是换个策略,和以前也差不多。

比如,红朝高祖(这是老捶的语言)虽然没有皇帝称号,不能大张旗鼓地搞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但是用路线斗争也可以达到目的。

哈哈,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你说得着这些情况也可能存在,最严重的情况是,出现革命,完全无法改造了。那么你也认为从建国开始的时候可以。那么这也是一种选相。任何制度没有说完全没有漏洞的。但是只要比现有的制度好,,比其他制度有优势,就可以一试。

况且没有那个头衔却能掌握实权的人物,是何等厉害,那需要十分巨大的支持的,大部分人都作不到的。这个社会竞争厉害,丧失了实权的黄帝都要想办法夺回权利,何况是现代社会的人。谁也不是傻子,有了规则就可以相互制衡。
 
最初由 无数人 发布


............在县级试点下派个钦差还是可以的,特殊情况。只要建立了良性循环,就走上了制度化。
..................


对县级来说,省和市的纪检委就是钦差,对于乡村来说,县纪检委就是钦差。现在的钦差制度不是没有,但是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如果县里不决定办某乡或村一级的干部,县纪检委是不会动他的。
 
现在的问题是老百姓对这些官吏一点办法也没有的。钦差是可以被欺瞒的。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对县级来说,省和市的纪检委就是钦差,对于乡村来说,县纪检委就是钦差。现在的钦差制度不是没有,但是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如果县里不决定办某乡或村一级的干部,县纪检委是不会动他的。
要想启动县级民选淘汰,特殊情况下,试点,必然是中央钦差,联手受欺压的民众。只用那种现有的钦差制度只能是恶性循环下去。
 
最初由 胡啦哈 发布


对县级来说,省和市的纪检委就是钦差,对于乡村来说,县纪检委就是钦差。现在的钦差制度不是没有,但是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

如果县里不决定办某乡或村一级的干部,县纪检委是不会动他的。

县纪检委实际不是钦差,因为县纪检委和被监的对象共有同一个上级 -- 县委或者市委。

对总督直接负责的香港廉署,更象钦差,廉署和被监的对象只在总督那里交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