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啦~~~深海冷血霸主档案~ 让大海颤抖的身影

Shamanlord

CFC守夜版主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3-10-26
消息
30,532
荣誉分数
1,088
声望点数
393
所在地
Ottawa
鲨鱼,被一些人认为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鲸鲨以小型海洋生物为食物,和须鲸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种相似性,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它们长得和须鲸很有相似点,这个叫做“趋同进化”。于是“鲸鲨”的名字就理所当然了。当然,鲸鲨是现存鲨鱼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鱼类中最大的。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下这些让大海颤抖的身影--深海冷血霸主档案深海冷血霸主档案
 
对鲨鱼分类非常复杂,以至于专家不能就某些种属于什么目完全达成一致。一些权威人士将只有一个已知种的皱鳃鲨划分为一个单独的目,称为皱鳃鲨目。同时其它人则将名为棘鲨的群划分为一个叫做“棘鲨”的目,而大多数的分类学者则将棘鲨的两个种划归角鲨目。
  八个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目是:
  虎鲨目:牛头鲨,包含一个单独的属,有包括角鲨在内的10个种。
  须鲨目:斑纹须鲨。有包括鲸鲨,须鲨和豹纹鲨在内的34个种。
  鼠鲨目:鲭鲨。16个种,包括大白鲨和灰鲭鲨等有名的鲨鱼。
  真鲨目:睡鲨。是有270多个种的最复杂的群,包括虎鲨、双髻鲨和黑鳍礁鲨。
  六鳃鲨目:扁头哈那鲨。4个种,有6个或7个鳃裂。
  角鲨目:星鲨。约有115个种,包括星鲨,花斑鲨和模拉里乌鲨。
  扁鲨目:日本扁鲨。约18个种,该目的所有鲨鱼都具有独特的扁平身体形状。
  锯鲨目:锯鲨。8个种,该目所有鲨鱼都有独特的锯形嘴
 
1194805770_6918.jpg

一:真鲨

真鲨目
真鲨科
猫鲨科
拟皱唇鲨科
皱唇鲨科
双髻鲨科
原鲨科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背鳍2个,无硬棘。具臀鳍。鳃孔5个。颌舌接型。吻软骨3个。眼有瞬褶或瞬膜。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域,4个不钙化区域有钙化辐条侵入。肠的螺旋瓣皇螺旋形或画卷形。全世界共有4亚目7科49属200余种。中国有4亚目4科23属约60多种,是中国软骨鱼类中属种最多的1个类群。

真鲨科


真鲨科是鼠鲨目的一科,本科鲨鱼一般在暖温带的近海活动,体长1-4米,
,牙齿尖锐,齿缘有锯齿,以鱼类为食物,一般体形不大,有时可上溯游入河流中,但不是在淡水中生活。对人类一般不会有危险。

真鲨科为鲨类中最大的科,约有24属近100种,中国现有11属约30余种。眼小,圆形,少数椭圆形,瞬膜发达。喷水孔细小或消失。鼻孔狭小,距口颇远。口宽大,单齿头型,少数三齿头型。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大,位于体腔上方;第二背鳍小或很小。尾鳍上方或上下方具一凹洼;尾椎轴上翘,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卵胎生或胎生。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有三齿鲨属,牙三齿头型有1种,产南海。沙条鲨属,有4种,均产南海和东海南部,副沙条鲨属1种,产南海。鼬鲨属,1种,沿海均有。斜齿鲨属,4种;基齿鲨属,2种;直齿鲨属,1种。柠檬鲨属,1种;真鲨属,10余种;胞齿鲨属,1种;大青鲨属,1种,产南海。最大可达8米。胎儿每产60个。经济价值很高,所产鱼翅为鱼翅中之上品,肉味美。
 
1194805810_1094.jpg

牛鲨[Carcharhinus leucas] bull shark 虽不及大白鲨凶猛,但是由于太常见,所以总共攻击人类的次数甚至比大白鲨还多。此鲨鱼还能在淡水中出现,这在软骨鱼纲中是绝无仅有的。


牛鲨,因其壮硕如牛的外形、阔平的鼻端和具有攻击性的习性而得名,学名为白真鲨 (Bull shark Carcharhinus leucas) ,又称公牛鲨,公牛白眼鲛,英文名bull shark。在印度,牛鲨一般被称为孙德尔本斯鲨或恒河鲨,是孟加拉国鱼咖哩的佳肴。在非洲普遍被称为赞比西鲨(Zambezi)。它的广泛分布及不同的栖息地令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例如尼加拉瓜鲨等。

牛鲨可以在淡水中活动,它们在温暖海洋的沿岸地区、礁区、砂泥底、河流入海口及湖泊,淡水或咸水中都很常见。牛鲨可以到达水深150米的地方,但一般不会深于30米。

牛鲨分布在从澳大利亚西部到巴西任何的热带、亚热带沿海水域。在大西洋东、西两岸,太平洋东、西两岸,印度洋西岸都有分布,大致范围在南北纬40度之间,中国的南海也有。

【形态特征】:


牛鲨体型较小,身体较其它鲨鱼相对宽阔,躯干粗大,整个身体呈纺锤型。体背呈侧暗灰色,腹侧为灰白色。雄性牛鲨可长到2.1米长,90公斤重。雌性则更大,达3.5米长,230公斤重。

牛鲨的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长有一个凹洼。牛鲨眼睛很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呈宽三角形;没有口鼻沟或触须。

牛鲨最令人恐怖的是它的一张大嘴,这张嘴大得不成比例,呈裂弧形,吻端非常宽圆而短,密布着锋利的牙齿。牛鲨的上颌齿侧扁而宽,边缘长有细锯齿,齿尖直立或略外斜,没有小齿尖;下颌齿较窄而直立或稍颌斜,边缘也长有锯齿,近基底则平滑。牛鲨的上下牙齿还各有分工:尖利的下齿便于叼住猎物,将猎物牢牢抓住;三角锯齿似的上齿,用于吞吃、切割食物,把猎物刺穿,撕扯猎物的肉。牛鲨闭着嘴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

牛鲨有2个背鳍,背鳍之间没有隆脊,第一个背鳍宽大,起点与胸鳍的基底后方相对,后缘凹入,下角尖突;第个二背鳍小,起点在臀鳍的起点之前或相对,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较大,呈镰刀形,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个一背鳍的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的前部显着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长有一个深的缺刻,后部的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幼鲨鳍顶部块有黑色标记,长大后就会消失。

【觅食】:

牛鲨独自出没猎食,它们一般在浅水区徘徊。牛鲨是在浅水中有规律潜行觅食的鲨鱼。它的进攻性很强,科学家们把它视为最好斗的鲨鱼。牛鲨是一种伏击型食肉动物,它能造成致命的创伤,无论猎物多大它都无所畏惧。

【食物】:

牛鲨捕食时嗅得准,咬得快,吃得多,从不挑食,它主要以包括其它鲨鱼(甚至大白鲨)在内的鱼类为食,也吃鳐类动物、海豚、海龟、海豚、海鸟,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甲壳亚门、甚至狗。牛鲨还常常在河流的入海口逆流而上,去捕食河马、犀牛、鳄鱼等水生动物。对于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比如塑料袋、破渔网,牛鲨也是照吞不误,甚至有人在牛鲨的胃里找到过煤块和汽车号码牌。


【凶残的杀手】:

牛鲨在大约4亿年前就已经游弋在大海之中,比现在还生存着的其他鲨鱼早1亿年,是鲨鱼家族中最凶猛、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鲨鱼之一。牛鲨与大白鲨、沙虎鲨同列为最具攻击性、最凶猛、最常袭击人类的鲨鱼,攻击性排名第二,仅次于大白鲨。常被人冠作“海中之狼”“人类杀手”“神秘的海洋杀手”“沉船屠夫”。 研究表明,水下环境及地域的变化,就足以引起它的攻击。

研究家们认为许多归咎于大白鲨的袭击事件可能是牛鲨所为。在每年报告的鲨鱼伤人和撞击船只事件中,牛鲨肇事的记录甚至高于人们谈虎色变的大白鲨。国外发生的“撞烂游艇”“游泳遭攻击”“鲨口夺断臂”等事件就是牛鲨的“杰作”,而这些事件很多曾经被认为是大白鲨所为。

牛鲨可以表现温顺,但可以突然亢奋。它们有高度的攻击性。它们有极端的区域性,会攻击其它入侵的生物,包括人类。牛鲨它非常喜欢攻击活的物体。牛鲨的睾丸酮含量比任何动物都高,因此它十分凶狠、剽悍,攻击性强,难捕捞,难驯服。但是在它出没的水域,很难找到它们,行踪诡秘。


【极强的适应力】:

牛鲨具有一个很多鲨鱼都没有的能力——它是唯一一种生活在盐水和淡水两种环境中的鲨鱼。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发展出一套适应淡水的机制,通过调节血液里盐分同其他物质的含量,维持身体内盐度的平衡。因此牛鲨可以从海洋游进淡水里,或在港口、河流入海口处流连。甚至在中美洲的一些湖泊中(如尼加拉瓜湖)也可以看到牛鲨的身影。它们喜欢沿着海边或逆流而上在河流中捕食犀牛等在水边生活的动物。牛鲨还有极强的适应力,那些生活在密西西比三角洲的牛鲨,当迁移到佛罗里达州的珊瑚礁中过冬时,会很快适应在海水中的生活。

进入河流后,牛鲨由于激素等分泌的变化,性情会变得凶猛粗暴,从而更加危险。人们曾在亚马孙河上游3000公里处见到过牛鲨,印度的恒河、美洲的墨西哥湾、非洲赞比西河、美国密西西比河等靠近海的江河里都曾发现过牛鲨。无论是在美洲中部的尼加拉瓜湖,还是密西西比河的圣路易斯港,都有牛鲨伤人事件发生。

因为牛鲨可以进入淡水区域,而在这些淡水水域,人们通常不设置防鲨网,这就给进入淡水水域的牛鲨提供了绝佳的伤人机会。所以与其他危险的鲨鱼品种相比,人们更容易与它们遭遇,所以它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牛鲨的视力不好,但它们的嗅觉异常灵敏,可以嗅出稀释在10万升水里的一滴血的味道,并能凭此在海里跟踪数公里找到血源。也可凭借海水的震动和声音,追踪位于一公里范围内的猎物。牛鲨的食性很杂,以不挑食闻名,在它们胃里,曾发现过牛、狗、人甚至河马的尸体,有时,牛鲨连其他鲨鱼都吃。

另外,多数鲨鱼需要适量休息,而牛鲨似乎可以不分昼夜游来荡去。牛鲨没有鱼鳔,它可以浮上水面使胃部充气,以此保持浮力。
 
1194794099_7465.jpg


2_1192933251_1669667.jpg




长鳍真鲨 [Carcharhinus longimanus] oceanic whitetip shark 特点在于鳍端是白色的,这使长鳍真鲨成为比较容易鉴别的鲨鱼。是最凶猛的鲨鱼之一。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呈纺锤型,躯干粗壮。头宽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端宽圆。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呈短叁角形,不延长;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宽大,深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宽扁叁角形,边缘具明显锯齿,齿尖直立或略外斜,无小齿尖;下颌齿较窄而直立,侧边内凹,仅齿尖边缘略具锯齿。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明显存在隆嵴,第一背鳍宽大,起点与胸鳍基底后方相对,后缘凹入,上角广圆,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或稍前,后缘入凹,后角尖突;胸鳍大型,镰刀形,后缘凹入,外角广圆,内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着叁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叁角形突出,尾端钝尖。体背侧带青铜色泽的暗灰色或灰褐色,腹侧灰白;鳍上常具暗色暗色斑点或斑纹;胸鳍末端、第一背鳍上端、腹鳍后缘及尾鳍尖端具白斑;第二背鳍上端、腹鳍外角、臀鳍后端及尾鳍上下叶连合处具黑斑。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大洋上层大型鲨鱼,偶可见于沿海水域。性凶勐,活动力强,不惧人类,在空难及海难现场常可见其出现袭击落水之人们。主要以硬骨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海龟、海鸟为食,甚至垃圾等。胎生,一胎可产下6-9尾幼鲨,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75公分。
 
1194795114_0534.jpg


黑梢真鲨 [Carcharhinus limbatus] blacktip shark
1194795417_0394.jpg

黑尾真鲨 [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gray reef shark
 
说句题外话:红尾黑鲨鱼不是鲨鱼哦
icon_biggrin.gif

红尾黑鲨鱼(Labeo bicolor) 其它中文名:红尾鲨,红尾鲛. 全长:12cm

  科属:鲤科野凌属。 原产地:泰国。

  德国人把红尾黑鲨鱼称为“火尾鱼“,因为红尾黑鲨鱼遍体漆黑,只有尾鳍好象一团燃烧的烈火,当红尾黑鲨鱼为幼时,身体各鳍呈黑色,长到8厘米左右,尾鳍变为金黄色,长到10厘米时即达到性成熟时尾鳍才会变成鲜红色。水温过低时尾鳍的颜色便会退为橙黄色甚至会变成纯黑色


pic_83323.jpg
 
1194795753_8081.jpg

17_1192933251_1669667.jpg


白边真鲨 [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 silvertip shark

白边真鲨,又称白边鳍白眼鲛,是一种大而细长的鲨鱼,生活在离岸较远岛屿的暗礁附近。

【简介】 
 体呈暗灰色,各鳍末端都镶着白边,它的胸鳍窄而长,第一背鳍略呈圆形,身体最长可达3米左右,白边真鲨行动敏捷,迅速,它可以在珊瑚礁区来回自由穿梭觅食,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它喜欢吃那些生活在海底部的硬骨鱼,小型软骨鱼,章鱼,幼小的鲨鱼出生时只有65公分长。

【命名】
白边真鲨因鳍是白色的而得名。

【分布与栖息地】
白边真鲨被发现於红海及东非、马达加斯加、塞舌尔、阿尔达布拉群岛(Aldabra Group)、毛里求斯、查戈斯群岛、日本、北澳大利亚和法属玻里尼西亚、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哥伦比亚,包括椰子岛(Cocos Island)、科隆群岛和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海岸线的暗礁附近深约800米的水中,大多最少是在30米以下。它们并不会迁徙。

【解剖学与外观】
白边真鲨是一种大而细长的鲨鱼,其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则呈白色。它的外观跟其他大部分的requiem shark没有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鳍的尖端呈白色。它们可长达3米,最重可达162.2公斤。虽说白边真鲨是一种大型的鲨鱼,但它们的行动极为敏捷和迅速,可以在珊瑚礁区内来回自由穿梭觅食。

【食物】
白边真鲨主要进食深海和中海层的鱼类,包括小型的鲨鱼及头足纲动物。

【行为】
白边真鲨常会侵扰潜水人,但根据现时的记录,它们真正攻击人的次数并不多。其实在一般的情况下,若白边真鲨感受不到自己受到威胁的话,它们并不会主动去攻击人类。

白边真鲨是胎生的动物,一般每会生下5到11只幼鲨。在为时12个月的妊娠时期过後,幼鲨生出,初生的幼鲨约长50到60公分。

【对人类的重要性】
白边真鲨对人类有著极为重要的地位。白边真鲨可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它们主要是被流刺网和延绳钓捕捞的,肉可加工制成各种不同的肉制品,鳍可制成鱼翅,皮可制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药品及油,其他剩下的部分则可制成鱼粉[2]。由於它们捕猎後整个身体的所有部分都能被人类加以食用和使用,因此它们的经济价值极高。
 
1194805563_4329.jpg

大青鲨(蓝鲨)Prionace glauca

蓝鲨
【俗名】: 大青鲨
【拉丁名】:Prionace glauca(Linnaeus)
【英文名】:great blue shark,ground shark,blue whaler, blue shark
【分类】: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真鲨目、真鲨科、大青鲨属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世界热带和温带。
【生活环境】:生活在水面至200米深的海域。
【生活习性】:性情凶猛。动物食性,食鱼类、鱿鱼类和虾类,有时游近海岛捕食。只吃活食,有时也吃腐肉.在寻找食物时,通常一条或几条在水中游弋,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快速出击吞食之。特别是在轮船或飞机失事有大量食饵落水时,它们群集而至,处于兴奋狂乱状态的鲨鱼几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为争食而相互残杀。

【生长繁殖】:卵生。可产下20至50只幼鲨。

蓝鲨的雌雄鉴别很难,并且蓝鲨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只有在繁殖其间,从雌鱼略显膨胀的腹部才能鉴别出其特征,其他时候很难区分。公鱼的背鳍更尖,胸鳍宽,臀鳍、尾鳍更长一点,身体比较瘦,母的身体较丰满。

 
1194795998_8637.jpg

高翅真鲨 [Carcharhinus altimus] bignose shark
1194796257_2072.jpg

高鳍真鲨Carcharhinus plumbeus
 
1194796419_3203.jpg

短尾真鲨 [Carcharhinus brachyurus] copper shark



8_1192933251_1669667.jpg


短鳍真鲨 [Carcharhinus brevipinna] spinner shark
 
1194814167_4144.jpg

118765593991655.jpg


双髻鲨
【学名】:双髻鲨
【拉丁文】:Sphyrnidae
【英文】:Hammerhead shark

双髻鲨以其头部的形状而得名。又称丫髻鲨,是真鲨目的一科,种类不多,各种之间差异不大,双髻鲨的头部有左右两个突起。每个突起上各有一只眼睛和一个鼻孔。两只眼睛相距1米。这样,双髻鲨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猎物的方向和速度。双髻鲨的嘴巴长在头的下方,一嘴尖利的牙齿,可以让任何猎物胆战心惊。双髻鲨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海底。

它们是海洋中贪婪的掠食者。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美餐。双髻鲨经常在海滩、海湾和河口处出没,在珊瑚礁中寻找食物。双髻鲨是一种危险的鲨鱼。每年,世界各地都有双髻鲨袭击人类的事件发生。不过,这只是双髻鲨在受到惊吓时的极端行为。如果你不用鱼叉向它挑衅,双髻鲨是不会伤人的。双髻鲨是迁徙性鱼类。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群的双髻鲨会组成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做一次长途旅行。夏天,它们游到温带海域避暑。冬天,它们游到热带海域越冬。


双髻鲨的性别很容易区分。因为雄鱼的肛门附近有一对伸出称为交合突的器官。交合突是一种管状的器官,它的内部由软骨支撑。交合突的内侧有一条沟槽,雄鱼通过这个槽把精液导入雌鱼的体内。 双髻鲨的生殖方式是卵胎生。雌双髻鲨的体型越大,它们的卵的个头越大。一条体形较大的雌双髻鲨一次可以产下40枚卵。当这些卵在雌双髻鲨体内孵化出小鲨鱼后,雌双髻鲨就开始分娩了。


2007年5月,科学家经DNA鉴定,证实发现双髻鲨可以进行一种称为“孤雌生殖”的无性生殖行为,可以不透过雄性,而使自己的卵子受精,这是目前鲨鱼的首例。
 
1194796545_5461.jpg

平滑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
1194798053_1216.jpg

哥拉巴哥真鲨Carcharhinus galapagensis

 
1194798228_4001.jpg

派氏真鲨 Carcharhinus perezii
1194798098_6794.jpg

灰真鲨Carcharhinus obscurus
 
二: 虎鲨

虎鲨不仅有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它们凶残的本性和惊人的捕食能力让这个称呼名符其实。虎鲨以其独特的虎斑状花纹得名,它是目前所知的在其所在科属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虎鲨通常游弋在热带的浅海区域,不过在泥泞的河口和温带海域它们也可以活得一样逍遥自在,在那里它们会把任何能吃和不能吃的东西都吃得津津有味,无论是塑料瓶子、汽车牌照、橡胶轮胎还是酒瓶子和空铁罐都照吃不误。它们让人触目惊心的锯状牙齿常常用来从较大的猎物身上撕下大块的肉,包括鲸鱼的残骸和其它的海洋哺乳动物,同时,它们也有人所共知的消化诸如海龟这样的带有坚硬外壳的生物的能力。


  在有关鲨鱼伤人事件报道的数量方面,虎鲨是仅次于白鲨的肇事者。它们巨大的体型,古怪的本性以及来者不拒的饮食习惯使它们成为危险的敌人,对许多致命的攻击负有主要责任。


  【最大体型】:5米以上/700公斤。

  【分布】:世界范围内的温带和热带水域中,地中海除外。通常可以在广阔海洋的深水中发现它。

  【食物】: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小型鱼类和鱿鱼。

  【繁殖方式】:卵胎生。雌性虎鲨一般能够产30到55尾幼仔

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是一类中小型鲨鱼,长可达1.5米,体笨重。栖息底层,食贝类及甲壳类动物。用背鳍棘御敌害。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虎鲨是一种卵胎生动物,据说一条雌虎鲨一次可以怀400~500个胎儿,当鱼卵孵化成仔鱼后,就开始互相残食,一直拼杀到最后仅剩一条为止。过去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位生物学家在解剖一条怀孕的虎鲨时,竞被尚未出世的小不点儿虎鲨仔咬了一口。虎鲨的食物十分杂乱,除了捕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之外,有时人们抛入大海的垃圾甚至船上的木板也能吞食,它那锋利的牙齿能咬断、磨碎十分坚硬的物体,人如果被它咬一口就有生命的危险。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