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啦~~~深海冷血霸主档案~ 让大海颤抖的身影

【澳黄金海岸附近实拍虎鲨吞食10米长鲸鱼】


14222924_2007071609485716251200.jpg

这是澳大利亚有关学者在著名的黄金海岸附近拍摄的虎鲨吞食10米长鲸鱼的精彩照片

14222924_2007071609485730656900.jpg


虎鲨吞食10米长鲸鱼发生在距离黄金海岸10公里的地方


14222924_2007071609485738136900.jpg

虎鲨极具攻击力,对水中人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4222924_2007071609485747995000.jpg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拍摄虎鲨吞食鲸鱼期间,虎鲨也袭击了科学家乘坐的小船,使他们险些葬身鱼腹。
 
14222924_2007071609485761241100.jpg

鱼类学家保罗·伯特以及摄影师格拉汉姆·朗是这些珍贵照片的主要拍摄者。伯特为更好地进行拍摄甚至跳入海中。


14222924_2007071609485768792300.jpg

伯特表示,为了拍到清晰的照片,他潜入水中。他说自己周围全是油、鲸脂和碎肉块,看起来肮脏极了。


14222924_2007071609485782374400.jpg


伯特还表示,较大的虎鲨跃出水面,撞击他们的船,甚至试图扑向发动机。这令人难以置信,大家都不愿意长时间和这样的家伙呆在一起。
 
1194799286_8843.jpg


1186036994889479078.jpg


澳大利亚虎鲨Heterodontus portusjacksoni
 
1194799336_6471.jpg

东太虎鲨(佛氏虎鲨)(角鲨)Heterodontus francisci
 
1194799520_1203.gif

沙虎鲨,又名锥齿鲨,极具观赏价值。

沙虎鲨橄榄绿带深褐色斑点的外皮带有光泽,具有隆背、斜鼻,眼睛小而凶狠,淡色小眼中央有一颗黑点的头部较小,从其永远张着的大嘴中,游人可以清晰看到它那满口像钉子一样突出而锋利的牙齿。沙虎鲨的牙齿不像大白鲨如厨师的刀具般锋利的三角利齿,它的前齿细长而尖锐,用于咬住猎物,而后齿则有锉子般的表面,利于咬紧和压碎猎物。它们下颚前端的牙齿,每一颗都有多达四颗后齿。小沙虎鲨用起牙齿来,也是既快速又致命。


平素性情温和、行动缓慢,看似文雅的沙虎鲨绝对不是永远都这么温和,倘若遭受攻击,沙虎鲨便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向对手予以还击,沙虎鲨的凶猛和无情也是在海洋世界中远近闻名的,在“国际鲨鱼攻击档案”所列出“无故攻击”人类的鲨鱼中,沙虎鲨名列前茅,与公牛白眼鲨、鼬鲨和大白鲨,同属极危险的海洋掠食动物。


它们还具有其它鲨鱼所没有的两大特点:首先,绝大多数的鲨鱼因缺乏硬骨鱼类似风箱的鳃盖,必须不断移动,以增加鳃的含氧量。但沙虎鲨例外,它可以经常保持在几乎静止不动的状态,而不会发生窒息的情况。它们还独具其他鲨鱼没有的能力,能自海面吸入空气、达到中性浮力的状态。其次,沙虎鲨是科学上所知子宫内同类相残的极少数实例,在母沙虎鲨的两个子宫中具有优势的胚胎,卵囊里发育成10公分长的小鲨鱼就已经有了牙齿,它会在孵化成1米长的超大幼鲨前,吃掉手足。最后,最强壮的小鲨鱼来到了地球。与其他鲨鱼相比,沙虎鲨有与生俱来的捕食本领,似乎得益于它们在母体内的丰富经验。
 
三:角鲨科

角鲨科(Squalidae)是角鲨目下的一个科。体长1米以上。鳃孔5个,吻短或中长,眼侧位。鼻孔距口颇远。背鳍2个,各具1硬棘;胸鳍位于最后一鳃孔后面。牙单齿头或多齿头型。化石见于白垩纪至近代。

有10余属约71种,中国现有8属4种,常见有白斑角鲨,长吻角鲨,短吻角鲨。角鲨主要栖息在沿岸区域,主食小型鱼类,也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及环节动物和水母等。卵胎生,卵大、卵黄管粗短,不与母体子宫壁相连。肉质鲜美,产量大,主要供鲜食,肝脏含油量颇高,较大个体的鳍可制成鱼翅。





角鲨

11889234229939924_small.jpg


角鲨,长5米,为白垩纪第二大鲨鱼。

目:鼠鲨目;科:臂蜡孔科;俗名:臂蜡孔鲨;时代:白垩纪;分布:全世界

与现代的虎鲨一样,角鲨长有三角形扁平的齿及有纤细锯齿的冠。在前列,齿为直立的,但慢慢增加向后倾斜度。简单扁平的根没有供养的凹槽。

产地 这种鲨鱼生活在浅海里。 也被称为锯齿鲨
 
1194799950_2063.jpg

白斑角鲨Squalus Acanthias

【分类】: 脊椎动物门、软骨鱼纲、角鲨目、角鲨科、角鲨属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黄海。

【生活环境】 主要栖息在沿海冷水区域

【生活习性】 随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向南或向北洄游,以及向浅处或深处移动。主要食稍小的鱼类,也食各种软体动物及甲壳动物

【生长繁殖 卵胎生。饲养、养殖

【种群现状】 在国际性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16日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物种名单,白斑角鲨榜上有名。过去10年来,东北大西洋的白斑角鲨数量减少了95%以上。



【鼠鲨和白斑角鲨未获《华盛顿公约》保护】
http://www.enorth.com.cn
  因肉翅鲜美而备受珍爱的两种鲨鱼——鼠鲨和白斑角鲨未能获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的贸易保护。

  德国代表欧盟向《华盛顿公约》大会提交两份鲨鱼提案,要求将这两种鲨鱼纳入《华盛顿公约》附录II中。提案在6月8日的讨论中遭到否决。尽管大多数成员国表示支持,但最终还是被少数反对派挫败。

  在整个欧洲,鼠鲨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鲜肉、冻肉和腌制肉干。白斑角鲨在英国被称为“岩礁三文鱼”或者“赫斯”,用于制作炸鱼柳薯条,而由于味道鲜美,在德国则被用于制作一种名为“Schillerlocken”的熏肉佳肴。鼠鲨和白斑角鲨的国际贸易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因此,其北大西洋的鲨鱼种群已经急剧减少——白斑角鲨和鼠鲨在过去10年和40年间分别骤减了95%和89%。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物种项目官员Cliona O’Brien指出:“由于鲨鱼捕捞方法缺乏可持续性,再加上国际鲨鱼贸易活动猖獗,目前,全球鲨鱼数量正在大量减少。白斑角鲨和鼠鲨未能列入附录II,是政治权术战胜自然保护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汗颜。我们需要行动起来,而不是一再拖延、裹足不前。”

  TRAFFIC(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主任Steven Broad指出:“如果《华盛顿公约》放弃了这次机会,可能就意味着这两种鲨鱼的末日即将到来,而欧洲消费者所钟爱的海鲜美味也将就此从餐桌上消失。”全球3/4的商业鱼类资源已遭到过度捕捞,这些鱼类不是因被过分捕捞,就是还处于从枯竭的边缘恢复的过程中。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由于使用工业化捕鱼船只滥捕,如鲨鱼等90%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在海洋中已经不复存在了。
 
1194800192_6497.jpg


鼠鲨
【形态特征】: 鼠鲨是一种重而厚的鲨,有一个圆的吻、一个大尾鳍,且胸鳍正前方各有五个鳃裂。它产于大西洋及地中海,属于鼠鲨科,或称鲭鲨科,本科还包括产于太平洋的太平洋鼠鲨,以及短鳍鲭鲨与大白鲨。鼠鲨栖息于水面附近,偏好深而辽阔的水域,但它也会冒险游至水深6米以下的水域中,岸钓者曾钓起超过45千克的鼠鲨。鼠鲨最长可达3米左右,重量可达227千克。

【产地】: 北大西洋及地中海。


1.鼠鲨的超级明星--大白鲨
学名:噬人鲨
拉丁文:Carcharodon carcharias
英文:Great white shark
目:鼠鲨目


11876554400828804.jpg


大白鲨所享有的盛名和威名举世无双。作为大型的海洋肉食动物之一,大白鲨有着独特冷艳的色泽、乌黑的眼睛、凶恶的牙齿和双颚,这不仅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易于辨认的鲨鱼,也让它成为几十年来极具装饰性的封面“人物”。

这位超级明星不光牙齿,它的皮肤也是具有杀伤力的,“鲨鱼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没有鱼鳞,但是长满了小小的倒刺,比砂纸还要粗糙,猎物哪怕只是被它撞了一下也会鲜血淋漓。

大白鲨会将一切它们感兴趣的东西吞下去:肉、骨头、木块,甚至钢笔、玻璃瓶什么的。它们的胃内有一层坚韧的壁,这样吞入的东西不会弄伤它们。

大白鲨的数量正在减少,目前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它都受到保护。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是定期捕猎的牺牲品,并且黑市上已经兴起了与这些健壮动物的牙齿和上下颚有关的交易。 据估计,大白鲨一生之中将丢失并更换成千上万枚牙齿。如果大白鲨的牙齿也可以卖钱的话,那么大白鲨也将是千万富翁。


【最大体型】:至少6.1米/1250公斤。

【分布】:世界上温带和热带海域的任何地方。

【头部直立于水面】

  你见过鱼类可以把头竖立在水面上么?在所有的鲨鱼之中,大白鲨是惟一的可以把头部直立于水面之上的鲨鱼,这赋予它们在水面之上寻找潜在猎物的优势。不过,大白鲨通常是在水下发起攻击的。

【他们有耳朵么?】

大白鲨有耳朵么?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但大白鲨确实是有耳朵的。大白鲨通过位于颅骨内两个很小的传感器来辨听声音。有时他们能专注倾听接受来自受伤的鱼或者是海豹发出的呻吟声。

【高于周围水温的体温】

人类的体温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但是生活在水中的鱼类的体温可没有这么高,它们体温通常和周围水温一样。但是大白鲨却很特殊,他们的体温要比周围水温要高得多,最多时高出15摄氏度。这一点对于大白鲨很有用,高体温可以帮助他们游得非常快,而且有助于消化良好。

【游泳冠军】

  大白鲨在水中的泳速最高可达43英里每小时,合计69千米每小时,在中国许多汽车没上高速公路之前,大部分汽车都达不到这个速度。它的这个速度相当于奥运百米冠军速度的8-9倍。科学家曾经在加州海边跟随一条鲨鱼直到夏威夷,行程2400英里(3862千米)--仅仅用了40天!
全是白色的么?

  虽然名字是叫大白鲨,但他们并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背部则是暗灰色。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隐藏自己。从上面看去,他们的背部暗色很容易与深色海面融为一体,而从下方往上看,他们的灰白色的腹部又与带着亮光的水面相匹配。
 
2.鼠鲨里面另一位明星:尖吻鲭鲨(Isurus oxyrinchus)
别名:灰鲭鲛
mako.jpg



尖吻鲭鲨是行进速度最快的鲨鱼,其中短鳍尖吻鲭鲨的速度每小时可达96公里,跃出海面的高度可达6米。尖吻鲭鲨的平均身长为2米,体重136公斤,体型最大可达3.8米/570公斤。和大白鲨及长尾鲨一样,尖吻鲭鲨的体温会保持在高於周围海水的温度,这可帮助尖吻鲭鲨在追捕硬骨鱼、海豚、乌贼和其它鲨鱼时获得更快的加速度。像是鲔鱼、旗鱼还有其他种类的鲨鱼,都不是尖吻鲭鲨的对手。尖吻鲭鲨因为嗜食长嘴鱼而让自己惹上麻烦,有许多捕捉记录都显示出,它们身上带有旗鱼所造成的伤口。虽然尖吻鲭鲨身具蛮力、天性剽悍,结实的背部和细长弯曲的牙齿看起来非常凶猛,一般而言,尖吻鲭鲨是不会攻击人类的,但因为尖吻鲭鲨被视为对人类具有危险性的鲨鱼,而且曾有几起致命攻击的记录。

【地理分布】

温带海水,特别是近海一带,不过也可在较深的热带海域生存。

【食物】

鱼类,特别是远洋鱼类,诸如鲔鱼、长嘴鱼还有其他鲨鱼。

【繁殖方式】

卵胎生。可产下5 至 10 只幼鲨。已发育的幼鲨在母体子宫内便开始掠食未发育完全的手足。
 
四:猫鲨属

猫鲨属
Scyliorhinus;cat sharks

真鲨目猫鲨科的一属。全世界约有13种,中国仅猫鲨科 Scyliorhinidae 1科,现记有8属20余种,主要分布东海南部和南海,多为小型底层鲨类。其中以阴影绒毛鲨Cephaaloscyllium umbratile Jordan et Fowler和可供药用的梅花鲨Halaelurus burgeri (Müller et Henle)较常见,前者下唇褶退化消失,体具暗色横纹和斑点,胃能吸气臌胀;后者体具黑色圆斑,似梅花状排列。该科有些种、属常分布于较深海区。


小型鲨鱼。眼狭长 ,椭圆形 。口大 。喷水孔细小近眼后方。鳃孔5个,狭小。牙细小而多,3 齿头型或多齿头型 。背鳍2个,第一背鳍大于第二背鳍。尾鳍平直,尾椎轴不上翘,尾鳍下叶前部稍突出,后部有一缺刻。胸鳍中大。化石见于晚白垩世至上新世。分布于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栖息近海浅水中,食小鱼与无脊椎动物。可供食用。中国只有虎纹猫鲨1种,体长0.5米左右。体黄褐色,具11或12 条不整齐横纹 ,并散布着不规则淡色斑纹 ;腹面淡褐色。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沿岸。日本和朝鲜沿海也有分布 。为冷温性,栖息在近海底层。卵生。


问:猫鲨能吃人吗?
答:鲨鱼是嗜杀成性的“海盗”,但能够主动袭击人类的鲨鱼并不多,猫鲨是鲨鱼中的一种,因为它栖息在近海的底层,不可能游到上层来猎食人和鸟,并且它是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从而猫鲨是不吃人的。
 
1194801100_6490.jpg

褐圆吻猫鲨Asymbolus vincenti
1194801180_7489.jpg

斑点猫鲨Scyliorhinus stellaris
 
五:须鲨目(Orectolobiformes)

须鲨科体形稍纵扁,体侧不具隆脊。头相当宽扁,头侧具肉垂。眼背位。喷水孔大,大于眼径而位于眼之侧下方。鳃裂小。鼻孔缘具长而尖凸分枝之须,具鼻沟及鼻褶。口裂颇大,近于前位。下颌缝合部凹陷,两颌牙不同,上颌前部具犬齿3列,下颌则为2列,具中央齿尖。有3属6种。

 
1194802611_8957.jpg

斑纹须鲨Orectolobus maculatus
斑纹须鲨眼上方具2对乳突。鼻瓣分枝分叉。喉侧具皮须。




Ormac_u1.jpg


Ormac_u2.jpg
 
a613-10.jpg



11877831559444911.jpg


日本须鲨

全长2米,眼上方无乳突。鼻瓣分枝简单。喉侧无皮须。体呈锈褐色,体背具宽而明显之深色鞍状斑,斑之边缘呈锯齿,中间具淡色点,各鞍状斑间具浅色宽网状线。各鳍亦具深浅交错之斑纹,遍布暗色和浅白色云石状花纹及斑点,有10条以上不规则的暗色横带。

分布于西太平洋,北起日本,过我国东海、南海,包括台湾,南至越南、菲律宾。白天很少活动,喜欢暗藏在近海沙泥底质的海区,特别是各种海藻茂盛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躲避敌害,同时也可经常冷不丁地逮住一些粗心大意的小虾之类。习惯在夜间的海底处觅食无脊椎动物及小鱼。活动力差,游动比较慢,既不会追,也逃不快。但能改变体色,在生物学上称拟态,这样,它生存和捕食的水平就提高多了。


体内受精,卵胎生,一次可产下约20尾仔鱼。它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靠自身的卵黄供给养分。

可食用,但产量较少,不具有太大的经济价值,而在日本则被大量食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