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文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1784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1784

初级会员
VIP
注册
2002-05-22
消息
22,966
荣誉分数
902
声望点数
293
忽然想写这么一个人,或者说记录这么一个人所作的事情 并将此文归于“搞笑”的类别中,止增笑尔
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的郭沫若郭老先生

政治人格
1957年5月27日在回答《光明日报》记者问“言者有罪还是无罪”时,他说:“无罪者的言者无罪,有罪者的言者还是有罪的。”
1959年1960年,郭沫若先後創作了以「翻案」為主旨的歷史劇《蔡文姬》與《武則天》,極力美化曹操武則天的歷史形象。
1966年文革爆發,郭沫若發表談話:「在一般的朋友、同志们看来,我是一个文化人,甚至于好些人都说我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什么历史学家。几十年来,一直拿着笔杆子在写东西,也翻译了些东西。按字数来讲,恐怕有几百万字了。但是,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郭沫若以毛泽东的诗友著称,和毛时有诗词唱和。他曾高度赞颂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也曾赋诗赞美斯大林。郭沫若在文革初期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别保护;他写了许多赞美文化大革命的诗作,包括直接赞美江青的诗,在整个70年代基本安然无恙。1976年5月12日,郭沫若写了《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但过了仅仅五个月零九天,四人帮被逮捕之后,他立即又赋一首《水调歌头》抨击“四人帮”(下有全诗介绍)。
郭沫若甚至说过:“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龙岩多写一个龙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麼生动,多麼潇洒,多麼磊落。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在这里给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乃至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的原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心理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个第一’的原则,极其灵活地、极其具体地呈现下了我们的眼前。” (在他面前韦小宝算个毛啊。。)

生活作风
1912年,郭沫若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安娜(原名佐藤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安娜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他们生有五个子女: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儿淑瑀,四儿志鸿。1937年,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抗日战争结束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当她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了离开,以后中共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
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年-1979年)同居,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共生四男二女,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另一小儿子姓名不详。另外郭沫若还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兰于立忱1912年-1937年),于立群的胞姊)、黄定慧(黄慕兰,1907年- )等。(韦小宝又败了。。)
 
南京市 长江大桥 欢迎你
南京市长 江大桥 欢迎你
 
他不过是善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没气节更没文才的淫贼罢了
 
郭老当年替曹操翻案,全篇毫无历史依据,完全靠个人推测就得出了决定性结论,充分展现出来他胡扯八道的本事。
在现在这个几乎所有的史学者都在胡扯八道的年代,忆起往昔,我们不得不感慨说,郭老真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头,是史学研究的卓越开拓者,是现代史学研究法的奠基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