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北京市民一直密切关注学运的发展,和单位上街游行支持过学生,戒严第一天晚上,在广场上坐了一夜,当时是打算和学生共存亡的。64前,LG高烧急诊,没有上街。躲过一劫。
我也是一直在反思,去年的想法就和今年有很多不同。不认为学生和市民是暴徒,但一直占据广场,向政府施加压力以达到目的的做法确实是非法行为。
如果要求政府平反,道歉,那些要求学生坚守广场的领袖们至少应当说明他们在64之前的行踪。否则如何对得起那些死难者?
当时你们这些北京人真不怕死啊?
长安街的事情也是听说, 很多是急着找在广场里的亲人,还有的是有亲人被打死,已经红了眼的,有人讲走在最前头的不少是女学生,伤亡了几十个后,大家散了说实在的主要是觉得人多势众,军人不会打百姓。真开枪了,还不是大家都跑了。我没听说过有排队堵枪口的,也许是按那个tank man的镜头发挥出来的吧。当然不代表一定没有。
中国要平反的绝不应该是六四运动
冷眼旁观了两天,看见了网上关于八九学潮的如潮评论,最搞笑的就是看那些所谓学运领袖们的自述自评,喊着“平反六四”的口号,义愤填膺的作受害者状。首先要弄清楚,将来中国要平反的,绝不应该是八九学潮或六四运动,而是对六四死难者要有道义上的抚告和对伤亡者家属的国家补偿历史由参与者书写,但是,历史不是由参与者来评价。将来,当中国的民众站在历史的裁决席上时,当时的学运领袖们最多只能作为作证者,其中的有些人可能还得被送上道义和政治的被告席,无论对伤亡者,还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
五个问题及答案如下。
一,六四来临,在要求中国政府平反时,作为把那些伤亡者联手送上不归路的另一方,学运领袖们忏悔了没有?别跟人们说一些“没有政治经验”“政治手段不成熟”“用心良好”之类的话,对死去的人们来说,无论何种原因和动机都无法挽回他们的生命,就象中共同样不能用“没有橡皮子弹”“缺乏应对经验”之类的借口来推卸道义和政治责任。
二,假如中共不镇压,运动将以何种形式收场?现在许多人总是喜欢说“假如六四不被镇压….”,中国会如何如何光明,那么首先他得面对这个问题。答案是,六四前后,全国其他地方学生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串联北京,学生们不买票,藐视交通法规,在武汉等地甚至出现了学生们拦火车的情况,一种文革时红卫兵式的无政府主义闹剧已经开始。“天安门一代”、“天安门领袖”、甚至“天安门情侣”都开始出现,大家都围绕着那尊硕大的自由女神像开政治派对,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的热血在沸腾,带着挣脱父权的压抑和社会束缚的快感,把一种“杀父情结”以一种反社会不公的“正义”方式向中南海里的权贵们痛痛快快的发泄,让人们见识了什么叫“革命是群众的狂欢”。这种覆水难收的场面想和平收场?除非又出现个毛式的“一代天骄”。
三,八九学潮有多“伟大”?如果说有几百万人参加的运动就能称“伟大”,那么文革比这个运动要“伟大”得多;别以为喊得口号有多“伟大”:“反腐败、反官倒”、“民主自由”,从人本的角度,这些还能“伟大”得过马克思的“人非商品”的论断?从民本的角度,还能“伟大”得过毛泽东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号召?更别把“非暴力”挂在嘴边,暴力的本质在于强制性,强占国家公共场所达两个多月居然还能用“非暴力”来打圆场,“非暴力”和“无政府主义”不能划等号。
四,八九学潮是民主运动?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什么时候开始学生运动成了民主运动?喊着“民主自由”就能是民主运动了?那么为何本次运动发展到后来与中共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种深入的牵扯进中国传统政治最黑暗的宫廷内斗的运动居然还能称为“民主”运动?!是谁在玷污这个运动?更别提“四君子”下跪请愿及柴玲那句充满血腥味的名言了。答案是,八九学潮前半截是学生运动,后半截是政治运动,与“自由”还有点搭界,毕竟无政府主义也算是种自由,与“民主”则毫无关系,与民粹式的街头政治倒有些近似。
五,八九学潮给中国社会留下了什么?它除了给中国社会留下了又一个巨大的伤疤,没有对中国社会留下一丝一毫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在思想启蒙上跟八六学潮都没法比,也许跟92年邓南巡而开启中国经济的另一轮高速发展有点关联,可无论是中共还是学运领袖们都予以否认,中共是揽天下之功为己有,学运领袖们则因政治智商太低而认识不到。作为八九学潮留下的唯一政治资产,海外民运曾经寄托着一些天真国人的希望,总是希望这些人中能产生索尔仁尼琴、哈维尔式的自由主义思想巨匠,退一步来说,产生一个叶利钦式的政治强人也行,最不济也能产生个瓦文萨那样的文盲政客吧?答案是“没有”,它只留下了一群“恶搞式民运”,这帮人在海外小孩子办家家一般的闹腾到现在,以六四为起点,直线下坠,连仅有一点受强权压制的道义形象都赔的精光。“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陈凯歌的《无极》有多么的颠覆,那么六四后海外“民运”对民主政治和民主运动的恶搞就有多滑稽。........
问题还有很多,留给人们自己去补充。
如果非要对八九学潮作一评价,那么合适的评价是:政治行为艺术。行为艺术有多么荒谬和怪诞,作为政治运动的八九学潮就有多么的荒唐。它的表现形式是,学生运动变为政治狂欢,一群混混沌沌的热血青春被有意无意的误导进另一个冰冷的政治世界;留下了一群吃政治饭的恶搞式“民运”,一个充满悖谬的群体。同时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悲剧:一群年轻的生命,一个深背道义枷锁的政权,一个又添一个伤口的民族。
木樨地啊,那里战斗非常激烈啊.听说天亮后在长安街有人手拉手向军警走过去,射击,打到一批,群众退后,然后有人接着向前,又倒下... 如果将来排电影,绝对感人一幕啊.想到了挖而特保卫沙拉热窝里的一段情节....
木樨地啊,那里战斗非常激烈啊.听说天亮后在长安街有人手拉手向军警走过去,射击,打到一批,群众退后,然后有人接着向前,又倒下... 如果将来排电影,绝对感人一幕啊.想到了挖而特保卫沙拉热窝里的一段情节....
不支持笼统的平反!!!
应该把前期的学生运动折开来,不能和64混在一起。。
那你讲讲啊,只是想听当时在场的讲讲当时的情形,我想很多人也想听,如果你在欢迎讲.你扯鸡蛋哪。。
胆子是挺大我单位在甘家口商场附近,离木樨地不远,单位有人63晚上去木樨地,他说他身旁不远的人中流弹倒下,不知后来怎么样了,他去了好几个医院,看到有些尸体旁放着证件,或者其他随身物品。我们都直怪他太胆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