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帖子,看得后背发凉,姐妹们渥太华的医院,新生儿也有这样的意外吗

50%? Definitely not. Not a single country in the world spends 50% of total revenue on health care. Not a country can function in this way.

Last year, Canada spent around 10% on health care. Several weeks ago, Ottawa Citizen published an article and gave this number out.

你说得对,是我记错了。
加拿大花在医疗上的钱大概是9.9%的GDP(2004年的数据),安省更低点,只有6.2%。

Source: Health Care - One of the world's best health care systems - Health Care Comparison - Ontario, Canada, and the G7
 
这个因果关系弄倒了。我大胆猜想一下,是因为你的信息渠道是中文,所以你觉得生产死亡的都是中国人。
我查了一下资料,1997-2000之间加拿大全国(除去魁北克)有64起生产死亡,其中因为生产作为直接原因引起的死亡有44起。

Sourc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Section -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对的对的,我的信息来源都是中文的,因为我英文不好。不过我觉得如今医疗条件这么发达,生孩子不该是个问题,可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我就很郁闷。

生宝宝本来是挺好的事,如果意外那么多,会吓到一些准妈妈的。所以,还是上面那个JM说得对,什么时候都要自己想想,是不是everything is OK
 
对的对的,我的信息来源都是中文的,因为我英文不好。不过我觉得如今医疗条件这么发达,生孩子不该是个问题,可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我就很郁闷。

生宝宝本来是挺好的事,如果意外那么多,会吓到一些准妈妈的。所以,还是上面那个JM说得对,什么时候都要自己想想,是不是everything is OK

准妈妈都免不了会胡思乱想,我也不例外。还怀着第一个的时候,总是想,宝宝五官手指应该齐全吧?听说看没问题吧?没有兔唇吧?......唯一的只有自己安慰自己,我只是普通妈妈里的一员,她们都可以生健康宝宝,我就可以。如果是特殊,那是天意,无法抗拒,那就认命了。现在两个孩子都活泼可爱,艰巨任务的一半完成了。
 
对的对的,我的信息来源都是中文的,因为我英文不好。不过我觉得如今医疗条件这么发达,生孩子不该是个问题,可是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出现,我就很郁闷。

生宝宝本来是挺好的事,如果意外那么多,会吓到一些准妈妈的。所以,还是上面那个JM说得对,什么时候都要自己想想,是不是everything is OK

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不过是根据你的结论"为什么这么多华人生孩子生死,没听说加拿大人生孩子生死的"做出的回答。我的意思是,你这个结论不对,加拿大人生孩子也是会死人的。

你的expectation从一开始就错了,生孩子任何时候都是有危险的事,怎么就不该是个问题了呢?但这并不是说就要紧张害怕了。我觉得上产前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了解一下生产中可能遇到的事。知道了心里就有底了,真遇到事情也不会慌乱。
 
不可否认,本地人体格比较壮,怀孩子生孩子比我们亚洲人恢复得快。她们的骨盆一般偏大,自然分娩就不会象我们体格比较娇小的亚洲人来得难。我大姑子剖腹产的,我记得她住院时下地都是要人扶的。我住院同房的本地妈妈,也是剖腹产,我老公说是看到她在椅子上坐着,她老公在床上躺着。。。而且第二天老公就不来陪了,她自己穿个小吊带抱着孩子在走廊上溜达。当时我家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穿大衣了。。。真是弓虽啊!!

这个我也觉得不见得,还是要看个人体质。当然,我觉得跟中国人讲究作月子也有关。说白了就是惯的。不过中国妇女们难得被惯这么一回,特别是农村妇女,一辈子也就是作月子的时候能享受些特权。外国医生则建议多运动,这样才能尽快恢复。

我生完孩子头一天住semi-private病房。同屋的中国妈妈刨腹产,就一个人带孩子。她还有个老大,第二天看见爸爸带老大来看妈妈了。我呢,是顺产,但是连动都动不了,干脆插尿管,省得下地了。
 
看你们都说了这么多,加几句建议给打算再生孩子的妈妈:
1。避免在圣诞节感恩节怀孕。我妇科医生说,这时期怀孕的相对多些,孩子出生就在国庆和劳动节前后,医院比较忙意味着医生护士也忙。如果医院不忙,按说实习医生应该有值班医生陪着接生的。起码我生的时候是两个医生都在。
2。如果是初产,那末不要实习医生接生也罢。复产没有太大关系。我理解实习医生指的是住院医生吧?据我所知,住院医生每天要接生好几个甚至10几个,包括剖腹产的。只要做了一段时间,手上功夫一般不比值班医生差。当然经验就不敢说了。再说也看运气,人和人水平也不一样。
3。前面有人说的麻醉剂过敏问题,这个要注意。问问家里人有没有过敏的。其实说这么多,大家都没提腰麻后遗症,说明大家的经历还算过的去。我认识的人已经三起了,就是腰麻后脊膜不愈合,不过最后都好了。
4。生孩子从来都要谨慎。医学再发达危险还是有的。两个人把相关的英文都背背都熟悉了。生二胎的不要大意,毕竟身体不如年轻时候了。
 
这个因果关系弄倒了。我大胆猜想一下,是因为你的信息渠道是中文,所以你觉得生产死亡的都是中国人。
我查了一下资料,1997-2000之间加拿大全国(除去魁北克)有64起生产死亡,其中因为生产作为直接原因引起的死亡有44起。

Sourc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Section -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实在没忍住出来冒2句,是我的数学太好还是你的数学不擅长? 全国(除魁省)有多少
医院? 平均每家医院每年有多少生产事故? 那家慈恩医院半年2起生产死亡真的正常
吗? 对那家医院不了解,不敢说什么,不过我要是那个地区的孕妇,绝对不会到那
家医院.
 
看你们都说了这么多,加几句建议给打算再生孩子的妈妈:
1。避免在圣诞节感恩节怀孕。我妇科医生说,这时期怀孕的相对多些,孩子出生就在国庆和劳动节前后,医院比较忙意味着医生护士也忙。如果医院不忙,按说实习医生应该有值班医生陪着接生的。起码我生的时候是两个医生都在。
2。如果是初产,那末不要实习医生接生也罢。复产没有太大关系。我理解实习医生指的是住院医生吧?据我所知,住院医生每天要接生好几个甚至10几个,包括剖腹产的。只要做了一段时间,手上功夫一般不比值班医生差。当然经验就不敢说了。再说也看运气,人和人水平也不一样。
3。前面有人说的麻醉剂过敏问题,这个要注意。问问家里人有没有过敏的。其实说这么多,大家都没提腰麻后遗症,说明大家的经历还算过的去。我认识的人已经三起了,就是腰麻后脊膜不愈合,不过最后都好了。
4。生孩子从来都要谨慎。医学再发达危险还是有的。两个人把相关的英文都背背都熟悉了。生二胎的不要大意,毕竟身体不如年轻时候了。

:cool:
 
渥太华的CIVIC医院

宝宝出生在渥太华的CIVIC医院,生的时候也受伤了,不严重
And the baby's paediatrician always said the baby is a lucky baby.

GOOD LUCK for ENERY MOM AND BABY!:)
 
我是今年秋天刚生了孩子,我只想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是在general hospital生的,是催产,overdue了10天。虽然早就约好了,但是要不是我亲自到医院等,估计我当天还住不进去,因为当天一共有四个催的,那三个都安排进去了,唯独没有安排我,所以我没有等医院来电话通知我去,就直接去医院等着了。到了医院,上了药,但我的宫口一直都不开,所以医生又给我用了催产素,我肚子都疼得不行了,医生说宫缩强度不够,加大药量,刚刚加大一会儿,发现孩子的心跳直线下降,所有的医生护士都来了,马上去掉所有的药,孩子的心跳才恢复了,然后医生说强度太大,暂时不用药了,让大人小孩都休息一下,然后再用别的办法。我在医院住了三天都没生出来,他们总让我试这个试那个,感觉我就像他们的试验品。最后,我看孩子都有危险了,我告诉医生说我不试了,我要c-section。我哭着说如果政府不负这个钱,我自己付,我不想拿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开玩笑,而且我也不想像试验品一样任人宰割。结果我c了,但是在手术时,医生没有征求我任何意见,直接让一个resident给我手术,这个resident只有一个月的经验。别人的c只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我做了一个多小时,而且我的伤口本来不流血了,但是被那个resident按了以后又流血了。现在我的伤口恢复了,但是resident缝合的那边伤口经常疼,生完孩子后,我流血流了三个月。真的这一切都想噩梦,以至于我都不敢回去想。

太可恶了!有没有反映一下,至少写份正式的complaint。
 
看了这么多妈妈的经历,真有点捏把汗!我自己的经历来看,还是不错的。我一开始没有家庭医生的,我直接去walk in linic要求给我找一个女的产科医生。结果真地找到了,那个女医生人特别nice而且负责任。最后我overdue,她让我去做了b超,第二天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医院等催产。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她出于bb安全考虑,决定给我剖.手术是她主刀,非常成功。现在肚子上只有很下很下的地方有一小道横的伤口。而且她还特别建议我去给自己和bb找一个好的家庭医生,还帮我找了好几个接受新病人的女医生。医院的护士也都满负责任的。
 
我是今年秋天刚生了孩子,我只想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是在general hospital生的,是催产,overdue了10天。虽然早就约好了,但是要不是我亲自到医院等,估计我当天还住不进去,因为当天一共有四个催的,那三个都安排进去了,唯独没有安排我,所以我没有等医院来电话通知我去,就直接去医院等着了。到了医院,上了药,但我的宫口一直都不开,所以医生又给我用了催产素,我肚子都疼得不行了,医生说宫缩强度不够,加大药量,刚刚加大一会儿,发现孩子的心跳直线下降,所有的医生护士都来了,马上去掉所有的药,孩子的心跳才恢复了,然后医生说强度太大,暂时不用药了,让大人小孩都休息一下,然后再用别的办法。我在医院住了三天都没生出来,他们总让我试这个试那个,感觉我就像他们的试验品。最后,我看孩子都有危险了,我告诉医生说我不试了,我要c-section。我哭着说如果政府不负这个钱,我自己付,我不想拿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开玩笑,而且我也不想像试验品一样任人宰割。结果我c了,但是在手术时,医生没有征求我任何意见,直接让一个resident给我手术,这个resident只有一个月的经验。别人的c只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我做了一个多小时,而且我的伤口本来不流血了,但是被那个resident按了以后又流血了。现在我的伤口恢复了,但是resident缝合的那边伤口经常疼,生完孩子后,我流血流了三个月。真的这一切都想噩梦,以至于我都不敢回去想。

真是可怜!我也是想想刚生完那段日子就直打冷战。。。好在大人孩子都平安。多多休息吧。加油!
 
我当时生老二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C-CESS, 虽然医生说我有一半的机会顺产,但我就怕碰到紧急情况这儿的医生处理不力,所以宁愿挨一刀。我曾经有过先兆流产后流产的遭遇,反复被医生搞来搞去,试来试去,那惨痛的经历让我对这的医疗丧失信心。我妈在国内也是医生,对与我刮宫和生孩子的经历特别不理解,她不理解这儿的医生怎么不分科呢,怎么每次去医院都要抽血呢,生孩子怎么不是瓜熟蒂落而是要定好手术时间呢,我都无法和她解释。所以姐妹们看病还是多留个心眼,不要一味地盲从医生,这儿的医生可能是因为病历太少所以缺乏经验,我妈说医生就得从病历中汲取经验。我还听说了一些其他可怕的例子,我不想说那么多以免吓着了姐妹门,大家还是自己多注意,不要太大意了。
 
我都顺利生了一胎了,看了楼上所有的贴了,现在对于自己要下一胎的计划都有点畏缩了.怎么办?
 
我都顺利生了一胎了,看了楼上所有的贴了,现在对于自己要下一胎的计划都有点畏缩了.怎么办?
这位姐妹也别害怕,因噎废食就没必要了。我的经验和建议是,自己多查查资料,有点知识,觉得有问题就和医生多沟通,不要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记得我大出血流产又没干净以后,就经常和我妈通电话,我妈就找妇产科的同学咨询,然后给我一些建议,我就上网查英文,然后见医生就不慌了,如果你显得懂一些,医生也不敢随便忽弄你,有什么问题,多问问朋友和经验的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