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人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8-12-02
- 消息
- 297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0
[FONT=宋体]进京拘捕女记者 司法乱象又一桩[/FONT]
[FONT=宋体][/FONT]
14/12/2008 香港东方日报
[FONT=宋体]内地近日再发生地方官进京拘捕记者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哗然。这一次发号施令的是一名地方检察官,让人们对内地司法乱象大开眼界。[/FONT]
[FONT=宋体]事缘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四名检察官日前上京,以涉嫌受贿罪拘捕了央视一名女记者。检察院方面声称,他们在侦查一起贪污犯罪案件中,发现女记者收受犯罪嫌疑人弟弟的贿赂,怀疑女记者以职务之便,为请人谋取利益。[/FONT]
[FONT=宋体]但检察院方面对案件牵涉到官员「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却不置可否,只是一再强调,今次事件与今年一月初,辽宁省原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由於不满一篇负面报道,派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性质不同」。但是,司法官员瓜田李下,插手经济纠纷案件,利用公权力进行报复性执法,已传得沸沸扬扬。[/FONT]
[FONT=宋体]据报道,被捕央视女记者与另两名报章记者,月前接到了「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举报材料後,一同前往山西太原采访,因而惹火烧身。这宗原本涉及广东惠州一名商人与山西太原另一名商人的经济纠纷,杏花岭区检察院及当地警方先後三次在据不足的情况下,到惠州抓人,最後却演变成该院检察长也牵涉其中,颇为耐人寻味。[/FONT]
[FONT=宋体]这名检察长既介入别人的经济纠纷案件,又可下令拘捕追求真相的女记者,其「通天本领」令人叹为观止。[/FONT]
[FONT=宋体]涉案件从中图利[/FONT]
[FONT=宋体]内地法律专家指出,从程序上看,检察院的做法并不合法。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检察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应当自行避。地方检察官下令进京拘捕对该院进行批评性报道的女记者,亦有违司法程序。检察官不作避,令人怀疑有报复性执法之嫌。[/FONT]
[FONT=宋体]舆论之所以质疑检察院的做法,反映内地司法黑幕重重,已令老百姓对其公正性失去信心。近年,司法黑手伸进经济、刑事案件,上下其手,从中图利,已不是甚麽新闻。尤其是经济案件涉及巨额利益,部分与讼人可能会请「关照」。只要司法人员有所偏颇,令请人胜诉,日後必定会获得「知恩图报」。[/FONT]
[FONT=宋体]日前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职务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有,便被指藉司法公权力,把手伸进广州「中诚广场」这座「中国第一烂尾楼」的司法过程,让两间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莫名其妙」地在拍卖中以低价购得,再转手高价卖出,净赚四亿多元,黄涉嫌从中得到三百多万元「好处」。[/FONT]
[FONT=宋体]如果连司法这一道社会公义的最後防线都难以信赖,这个社会还有甚麽公义可言?还有谁可以信赖?女记者追查检察院人员预案件,反而被告以「受贿,利用职务谋取利益」,人们不免担心,事件会不会又是一桩滥用公权力打击报复,企图掩盖司法腐败的事件。[/FONT]
[FONT=宋体][/FONT]
14/12/2008 香港东方日报
[FONT=宋体]内地近日再发生地方官进京拘捕记者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哗然。这一次发号施令的是一名地方检察官,让人们对内地司法乱象大开眼界。[/FONT]
[FONT=宋体]事缘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四名检察官日前上京,以涉嫌受贿罪拘捕了央视一名女记者。检察院方面声称,他们在侦查一起贪污犯罪案件中,发现女记者收受犯罪嫌疑人弟弟的贿赂,怀疑女记者以职务之便,为请人谋取利益。[/FONT]
[FONT=宋体]但检察院方面对案件牵涉到官员「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却不置可否,只是一再强调,今次事件与今年一月初,辽宁省原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由於不满一篇负面报道,派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性质不同」。但是,司法官员瓜田李下,插手经济纠纷案件,利用公权力进行报复性执法,已传得沸沸扬扬。[/FONT]
[FONT=宋体]据报道,被捕央视女记者与另两名报章记者,月前接到了「太原市杏花岭区检察院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举报材料後,一同前往山西太原采访,因而惹火烧身。这宗原本涉及广东惠州一名商人与山西太原另一名商人的经济纠纷,杏花岭区检察院及当地警方先後三次在据不足的情况下,到惠州抓人,最後却演变成该院检察长也牵涉其中,颇为耐人寻味。[/FONT]
[FONT=宋体]这名检察长既介入别人的经济纠纷案件,又可下令拘捕追求真相的女记者,其「通天本领」令人叹为观止。[/FONT]
[FONT=宋体]涉案件从中图利[/FONT]
[FONT=宋体]内地法律专家指出,从程序上看,检察院的做法并不合法。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检察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应当自行避。地方检察官下令进京拘捕对该院进行批评性报道的女记者,亦有违司法程序。检察官不作避,令人怀疑有报复性执法之嫌。[/FONT]
[FONT=宋体]舆论之所以质疑检察院的做法,反映内地司法黑幕重重,已令老百姓对其公正性失去信心。近年,司法黑手伸进经济、刑事案件,上下其手,从中图利,已不是甚麽新闻。尤其是经济案件涉及巨额利益,部分与讼人可能会请「关照」。只要司法人员有所偏颇,令请人胜诉,日後必定会获得「知恩图报」。[/FONT]
[FONT=宋体]日前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免去职务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有,便被指藉司法公权力,把手伸进广州「中诚广场」这座「中国第一烂尾楼」的司法过程,让两间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莫名其妙」地在拍卖中以低价购得,再转手高价卖出,净赚四亿多元,黄涉嫌从中得到三百多万元「好处」。[/FONT]
[FONT=宋体]如果连司法这一道社会公义的最後防线都难以信赖,这个社会还有甚麽公义可言?还有谁可以信赖?女记者追查检察院人员预案件,反而被告以「受贿,利用职务谋取利益」,人们不免担心,事件会不会又是一桩滥用公权力打击报复,企图掩盖司法腐败的事件。[/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