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加有关部门出面干预公交车罢工

天哪, 您好有时间呀。羡慕ing......

罢工实际是劳方和资方的斗争和妥协过程。如果取消公车司机罢工权利,解散工会,那么,公车管理部门可以将公车司机的年薪降到2-3万。或X元/小时最低工资。

不要以为会没人去做这个工。公车局可以以输入外劳的方式雇佣外劳(比如中国农民工),当然,华人新移民可能也有人去做。这样,华人移民就会受到社会的排斥,被认为是抢当地人饭碗,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会象当年温哥华一样死灰复燃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次公车司机罢工是很被动的。他们的斗争对象是市政府。从目前来看,市政府比较强硬。因为市政府并没有受到多大来自社会的压力,反倒是罢工的司机们和工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且,他们还损失工资收入。如果工人要求不合理,自然得不到市民同情,市政府就不会受到太大来自市民的压力,就不会轻易同意工会的复工条件。 最终有可能是罢工失败。

罢工是民主国家劳工的一种权利,劳资双方最终的斗争和妥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罢工是民主国家劳工的一种权利, 可是这帮猪正在滥用民主赋予的权利.说到底市民,TAXPAYER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可他们所做的正是通过要挟市民达到目的.雇员有罢工的权利,市民纳税人也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可笑的是加拿大的民主制度对这种胁迫行为无能为力,民主还真被人给捏住了!
 
罢工实际是劳方和资方的斗争和妥协过程。如果取消公车司机罢工权利,解散工会,那么,公车管理部门可以将公车司机的年薪降到2-3万。或X元/小时最低工资。

不要以为会没人去做这个工。公车局可以以输入外劳的方式雇佣外劳(比如中国农民工),当然,华人新移民可能也有人去做。这样,华人移民就会受到社会的排斥,被认为是抢当地人饭碗,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会象当年温哥华一样死灰复燃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次公车司机罢工是很被动的。他们的斗争对象是市政府。从目前来看,市政府比较强硬。因为市政府并没有受到多大来自社会的压力,反倒是罢工的司机们和工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且,他们还损失工资收入。如果工人要求不合理,自然得不到市民同情,市政府就不会受到太大来自市民的压力,就不会轻易同意工会的复工条件。 最终有可能是罢工失败。

罢工是民主国家劳工的一种权利,劳资双方最终的斗争和妥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SB,公交系统就是老百姓养着的,过分的工会系统只会导致各种过分的要求,工会在这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责任,如果连这种意识也没有,要之合用?别望了,在二战后的相当时期,工会都是被黑手党控制的,哪有什么民主性
 
罢工实际是劳方和资方的斗争和妥协过程。如果取消公车司机罢工权利,解散工会,那么,公车管理部门可以将公车司机的年薪降到2-3万。或X元/小时最低工资。

不要以为会没人去做这个工。公车局可以以输入外劳的方式雇佣外劳(比如中国农民工),当然,华人新移民可能也有人去做。这样,华人移民就会受到社会的排斥,被认为是抢当地人饭碗,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会象当年温哥华一样死灰复燃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次公车司机罢工是很被动的。他们的斗争对象是市政府。从目前来看,市政府比较强硬。因为市政府并没有受到多大来自社会的压力,反倒是罢工的司机们和工会受到较大压力,而且,他们还损失工资收入。如果工人要求不合理,自然得不到市民同情,市政府就不会受到太大来自市民的压力,就不会轻易同意工会的复工条件。 最终有可能是罢工失败。

罢工是民主国家劳工的一种权利,劳资双方最终的斗争和妥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次公众一边倒支持一个并不受欢迎的市政府是应为Union实在太过分。
 
加拿大政府没无权无能,如果在美国的话,所有的巴士司机都被炒鱿。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几年前,美国机场工人和机师大罢工,美国政府命令所有空军机师驾驶飞机,其他军队人员在机场操作,美国政府命令机场工人和机师立刻停止罢工,在两小时内必须马上回去工作,如果不服从的话,不回去工作的人,将被炒鱿。
 
上次回国赶上航空公司做饭的工人罢工,整个十几个小时没饭吃,没饮料,就有点水,还给的少,最后还好,一包方便面.看空姐空嫂空奶奶们没事干全都闲了.好在本人怕饿,在温哥华机场吃了个够,还带不少吃的.一哥们在机场忍着,想上飞机就有吃的了,最后,惨啊.

提醒大家啊,坐飞机带点吃的啊.(不是让你违规,像面包什么还行,机上吃完,别下机带入关,如果带水,拿一大空瓶子过安检,再到饮水机灌满,或上机前买一瓶),我的观点.浪费也比饿着强.以防工人罢工和飞机晚点.
 
加拿大政府没无权无能,如果在美国的话,所有的巴士司机都被炒鱿。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几年前,美国机场工人和机师大罢工,美国政府命令所有空军机师驾驶飞机,其他军队人员在机场操作,美国政府命令机场工人和机师立刻停止罢工,在两小时内必须马上回去工作,如果不服从的话,不回去工作的人,将被炒鱿。

愿闻其详。

没有google到你说的几年前,美国机场工人和机师大罢工,美国政府命令所有空军机师驾驶飞机,其他军队人员在机场操作,美国政府命令机场工人和机师立刻停止罢工,在两小时内必须马上回去工作,如果不服从的话,不回去工作的人,将被炒鱿。“
 
愿闻其详。

没有google到你说的几年前,美国机场工人和机师大罢工,美国政府命令所有空军机师驾驶飞机,其他军队人员在机场操作,美国政府命令机场工人和机师立刻停止罢工,在两小时内必须马上回去工作,如果不服从的话,不回去工作的人,将被炒鱿。“

I guess it was the air traffic controlers' strike in 1981 during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12月19日晚,纽约公交工人工会(TWU)与纽约大都会捷运局(MTA)经过数日的紧张谈判后,没能达成新的合同,公交工会宣布整个公交系统,包括地铁、公共汽车、市内火车等,于12月20日凌晨3时开始全面罢工。这次罢工约有3.3万名公交工人参加,至23日凌晨结束。这是纽约市继1966年和1980年之后,25年来的第三次公交大罢工。此次罢工持续近3日(前两次分别持续了12天和11天),不仅使纽约市遭受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使工人阶级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待遇问题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纽约公交工人大罢工是什么原因引发的?产生了什么后果?与以往的工人运动相比具有什么新的特点?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 纽约公交大罢工的过程及影响

  这次罢工是纽约公交工人工会与纽约大都会捷运局围绕薪水、福利、养老金等问题,在进行了5天谈判而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发生的。大都会捷运局拟将新雇员领取全额退休金的年龄由55岁提高到62岁,并且要服务满30年。在工会表示反对这一计划后,大都会捷运局同意将这一退休年龄重新调整回目前的要求——55岁和服务满25年,但仍然坚持新雇员必须拿出工资中的6%来缴纳养老金,而此前员工只需将工资的2%用于养老金的缴纳。此外,捷运局给员工加薪的幅度也没有达到工会的要求。大都会捷运局先是提议3年内每年给雇员涨3%的工资,但工会方面认为这一数字太低,大都会捷运局又将这一计划修改成3年中每年分别给雇员涨工资3%、4%和3.5%,远没有达到工会的要求。在医疗保险方面,捷运局要新雇员拿出工资的1%来支付医疗保险,而目前纽约公交工人不需要为此支付分文。这些傲慢苛刻的提议引起工人们的强烈不满。

  在罢工期间,纽约居民经受了长达60多个小时公共交通系统瘫痪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许多纽约市民不得不步行上班,进出曼哈顿岛的汽车排成了数公里的长龙,纽约商业区冷冷清清。据统计,罢工当天拨打求救电话的人数上升了50%,拨打咨询电话的超过17万人次。商家客流量减少45%,博物馆游客减少80%,50%的学生不能到校上课,20%的公司员工不得不在家办公。为维持市区安全和社会秩序,纽约市出动了1.6万名警察,人数是平时的4倍。此次罢工使纽约市遭受了近1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震动。美国东部时间12月22日下午,纽约公交工人工会主席图桑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工会执行委员会投票,同意结束罢工,同时继续与捷运局就新合同展开谈判。到23日凌晨,纽约市的地铁、公共汽车、市内火车等全部恢复正常运营。罢工结束后的第5天即28日,纽约公交工人工会与纽约大都会捷运局就工人的工资、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等问题达成了一份临时协议:保留了原有协议中养老金系统,纽约公交职工将在今后3年获得10.9%的加薪,但他们要为医疗保险付出工资的1.5%。

http://www.xj71.com/html/17/n-20217.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5:07 中国新闻网

U1398P1T1D8623035F21DT20051219172836.jpg

c.gif

纽约公交工人举行罢工。


U1398P1T1D8623035F23DT20051219172836.jpg

c.gif

公交公司工人参加大罢工。

U397P1T1D8634639F21DT20051220231808.jpg


图文:前往纽约曼哈顿的车辆在公路上排起长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23:51 新华网

U1221P1T1D8634674F21DT20051221170730.jpg


纽约公交系统罢工全市交通陷入混乱


纽约公交系统大罢工全市进入圣诞噩梦(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02:21 东方早报

U1010P1T1D8635375F21DT20051221103110.jpg

c.gif

12月20日,三名采用不同交通工具的男子并行在美国纽约第五大街上。


U1400P1T1D8635375F23DT20051221094311.jpg

c.gif

哥伦布环城地铁站空无一人。


U1400P1T1D8635375F1394DT20051221122551.jpg

c.gif

公共系统工人正从布鲁克林大桥走过。


U1400P1T1D8635375F1395DT20051221094311.jpg

c.gif

人们在寒风中等待出租汽车。

U1075P1T1D8635899F21DT20051221124535.jpg

c.gif

上班的市民们匆匆走向曼哈顿

U397P1T1D8636891F21DT20051221050144.jpg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大批居民冒着寒风步行上班
 
U1398P1T1D8643135F23DT20051221122422.jpg


U1398P1T1D8643135F21DT20051221122422.jpg


纽约市民称公交系统大罢工就像恐怖主义


U397P1T1D8643327F21DT20051221124919.jpg

纽约皇后区第74街地铁站入口挂起关闭牌子


U1010P1T1D8643825F21DT20051221143013.jpg

c.gif

纽约地铁系统大罢工三轮车上街拉客
 
“纽约市民称公交系统大罢工就像恐怖主义”

恐怖分子的特征就是胁迫无助平民百姓, 纽约公交系统大罢工也罢, OCTRANSPO UNION 也罢, 还真和恐怖分子有相似之处。 所不同的是有些人用的是炸弹,有些人用的是民主的旗号。
 
http://baike.baidu.com/view/294344.htm

百度百科:



罢工

  罢工(strikes)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们对雇主的通常从属关系的公开决裂。在整个19世纪(经常也在以后),在大多数国家中,罢工是非法行动,从而至少含蓄地地表示对国家的一种蔑视,罢工经常构成工人阶级不满的比较普遍的爆发的一部分。
  罢工引起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工会的热情评价。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论证说,英国的罢工经常遭到失败,但预告“社会战争”的到来,罢工“是工人的军事学校,他们就在这里受到训练,准备投入已经不可避免的伟大的斗争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12页)。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认为,孤立的冲突自然而然演变成“真正的内战”,使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形成起来。同样的启示出现在《共产党宣言》中。后来,第一国际(参 看国际条目)的大量实际工作涉及对罢工工人的物质支援(在19世纪60年代罢工人数不断增加)。但是马克思承认,罢工可能只是比较保守的工会为了有限的目 的的惯例行动。他提醒国际组织中的工会“不应当忘记:它……只是在反对结果,而不是在反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意思是说,工会成员过去对“只局限于这 些……必然经常出现的游击式的搏斗”感到满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3页)。
  巴枯宁及其支持者阐述了关于罢工的另一种观点,包括总罢工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832年本鲍关于“全国节日”的建议)。1868年,国际批准了抵制宣战的罢工策略,使马克思很不高兴。后来,巴枯宁分子制定了革命总罢工的原则,它后来成为工团主义的中心口号。总罢工对于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也是一个重大问题,虽然只是作为一种有限的策略,特别是争取或维护选举权的扩大。1893年比利时的榜样为许多欧洲国家所仿效,虽然政治罢工的信誉由于德国工会的日益反对以及1909年瑞典劳工的失败而受到破坏。1914年8月,关于举行总罢工来反对战争的任何残余幻想都破灭了。
  改良主义的总罢工的没落(1926年英国的情况是一个证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的重大发展是一 致的。1905年俄国的革命高潮引起卢森堡的小册子《群众罢工、政党和工会》的问世。她强调运动的自发性:“革命的生动的节奏,同时还有它最强有力的主动 轮”。她论证说,这种自发的行动推翻了工会的陈规陋习,打破了政治和经济之间的改良主义界限,而显示出阶级斗争的内在统一性。
  列宁也 受到1905年事件的深刻影响。19世纪50年代,他曾经响应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罢工提高阶级意识方面的重要性。但是,脱离政治组织和斗争的罢工不可能推 翻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国家政权,甚至总罢工也不可能。这一限制条件成为《怎么办?》的一个中心论点。“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 外面……灌输给工人”(《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6卷,第76页)。然而,他承认,1905年在国内一些地方,运动在几天之内就已从单纯的罢工演变成惊 人的革命发动。和卢森堡一样,他从此坚持认为,群众罢工与革命意识的提高有着辩证的联系。
  在俄国革命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在工人国家中罢工工人是“对自己举行罢工吗?”列宁在1921年论证说,“在无产阶级执政的国家里采取罢工斗争,其原因只能是无产阶级国家中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弊病,它的机关中还存在着各种资本主义制度旧残余”(《列宁选集》第4卷,第585页)。在斯大林统治下,罢工虽未被正式禁止,实际上却被作为违纪、旷工行为,甚至“反革命破坏行为”,加以镇压。
  在西方,早期的一些共产党极其强调罢工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三时期”(共产国际规定为1928年以后欧洲革命高潮的新阶段)。但是,随着1934年向“人民阵线”策略的转变,这种强调减弱,在1941年以后,在俄国的参战国中共产党很快反对罢工。自战争爆发起,共产党人的工会在许多国家中经常举行全国罢工作为一种政治示威运动(与第二国际在20世纪初类似)。同时,鼓吹以罢工推动阶级斗争的,主要是托洛茨基集团和其他集团,甚至包括“正式的”共产主义左翼。
  (RH)
  参考书目
  ①J.布雷金:《罢工!》,1972年英文版。
  ②W.H.克鲁克:《总罢工》,1931年英文版。
  ③R.海曼:《罢工》,1972年英文版。
  ④弗·伊·列宁:《论工会》,1970年英文版。
  ⑤A.洛佐夫斯基:《世界经济危机、罢工斗争和革命工会运动的任务》,1931年英文版。
  ⑥同上作者,《马克思和工会》,1935年英文版。
  ⑦罗莎·卢森堡:《罗莎·卢森堡讲演集》,1970年英文版。
 
王法关:离奇的案例:国外罢工有罪!

2000年01月14日 星期五 于 02:00:00 · 王法关 发表在: 中国劳工
   据《江南日报》载,一个在科威特打工的工人陈先贵因为在科威特掀起一场罢工运动,回国后被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被判入狱两年,这是一个非常离奇的案例: 陈先贵在科威特搞罢工,却在中國被判以扰乱社会秩序罪。据《文摘报》转载《江南日报》报道:该工人陈先贵与一国内建筑公司签约到科威特承建工程,因对海外 工作条件及待遇不满,便迁怒于工程的项目经理部,与工人们计划,当晚开始了罢工行动,且率众将经理王某带往科威特中國使馆,引起数百人围观,造成了极坏的 国际影响。陈先贵在罢工期间自任工会主席,起诉有违事实的“申诉书”,组织工人签名,这次罢工,使该建筑公司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且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 于是,陈先贵回国便受到了“我国法律的严厉制裁”,因“积极参与非法罢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国际影响”等罪名被判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入狱两 年。
  以上判决案例,十分离奇,谁都知道,法律是有国家界限,按照国际惯例,案犯只能由对罪案发生地有管辖权的国家来审判,中國的法律不能用于科威 特,科威特的法律也不能用于中國。我想只要是一个文明民主国家,罢工总是合法的,任何工人有权依照自己的判断力来决定今天是否工作(当然,管理方也可以依 法解雇工人,陈先贵的一条罪状就是参与非法罢工,我只听说过非法集会,非法出版等罪名,从没听说过非法罢工的罪名,深圳每年都有几百起罢工,次次都非法, 那深圳的监狱很快就满了),而罢工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经济损失,罢工必然要聚众(否则就变成旷工了),罢工必然会打乱原有的社会生产秩序,如果因为罢工就犯 法,如果因为“造成经济损失”就不能罢工,如果因为“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不能罢工,那么中國工人不但不能在中國罢工,在国外也不能罢工,在有外国人的场 合更不能罢工!那么中國工人的罢工合法权益在哪里?自由在哪里?
  罢工有罪!这是历史的倒退!倒退了一百年!退一万步讲,即便陈先贵真的扰乱了社会秩序,他扰乱的也只是科威特的社会秩序,而不是万里之外的中國 的社会秩序,要判罪也只能由科威特的法院来判,而科威特并没有判陈先贵的罪,罢工在国外没有被判罪,千里迢迢回到祖国反倒成了罪犯,法理何存?还谈什么全 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本应受法律保护的罢工,反成法律打击对象,真叫人悲愤莫名。至于因“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而被起诉判罪实令我惊 诧,这使我不由想起鲁迅的那篇“友邦惊诧论”,六十年前国民黨政府因为“友邦惊诧”便对示威学生群众开枪射击,想不到类似的一幕又在六十年后复见于今日之 中國。中國的法律到底是保护中國公民,还是为外国服务?上述报道没有说清楚到底为什么这么多工人会罢工,也没有说明项目经理部是否依合同办事,有无损害工 人權益,只片面强调罢工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造成该建筑公司的经济损失,其中的真相究竟如何,外人无从得知。这是一个带偏见,不合格的报道。
  法国的航空公司员工在98世界杯来临之际举行大罢工,使全世界大批观众甚至参赛球队无法及时乘机抵达法国,给法国造成的经济损失不知有多少个 亿,在世界上造成的国际影响不知有多恶劣,可我没听说有哪个工人被抓起来判刑,两相比较,真令我汗颜。成都法院这一判决在我国司法界开创了一个破坏工人罢 工合法权益,且破坏国际惯例的极其恶劣的先例,影响非常坏,判决这一天,是中國工人史上黑暗的一天。希望这一起“国际性”冤案早日纠正平反,以免“造成极 其恶劣的国际影响”,进而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此将是本人乃至所有劳动者莫大的安慰,历史将会作出公正的判决!
 
http://www.chinafalv.com/panli/502/200812/04-19735.html

陈先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

2003-07-07 00:00:00 来源:中华法律网(www.chinafalv.com) 作者: 【 评论:0点击: 6
  • 核心提示:   一、案情   被告人陈先贵,男,1944年7月1日出生,农民。   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陈先贵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向金堂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金堂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1996年7月3日,被告人陈先贵与成都金阳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一、案情

  被告人陈先贵,男,1944年7月1日出生,农民。

  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陈先贵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向金堂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金堂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1996年7月3日,被告人陈先贵与成都金阳建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该公司承建的科威特228项目工地员工。同年12月,陈先贵到达科威特工地,先 期任工段负责人,后从事一般管理工作。因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问题,陈先贵对金阳建筑公司科威特228项目工段经理部不满,遂于1997年10月17日下 午在外出乘车时,与吕治兵(另案处理)等工地员工商量欲采取行动,讨个说法。当晚,吕治兵因与工人打架到项目经理部要该部经理王衍清交出凶手,51起上百 人围观、起哄,陈先贵乘机煽动工人闹事。后卫治兵持砖刀殴打王衍清,并率众将王强行带往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途中先后引来300余人围观,被当地警察阻 止。次日,228项目工地工人不上工,并成立“工会”。陈先贵借工人对工资、生活待遇等方面有意见,煽动工人不满情绪,激化工人与项目经理部的矛盾,导致 工人砸坏工地小食堂的财物。陈先贵还与吕治兵等人起草了“申诉书”,编造虚假事实欺骗群众,策划、组织工人签名。当公司总部为平息事件将《告228项目工 地全体员工公开信》张贴出来时,陈先贵向围观群众散布谎言,歪曲事实,阻止工人上工。此次事件给成都金阳建筑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判决

   金堂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陈先贵为发泄自己对公司经理部的不满,实现其无理要求,积极参与组织他人扰乱社会秩序,致公司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扰乱了企 业的生产秩序,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并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其行为已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虽然被告人陈先贵所犯罪行应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处刑的 法定刑幅度内处刑,但其行为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后果严重,仍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的 规定,于1999年10月28日判决如下:

  被告人陈先贵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一审宣判后,陈先贵不服,以主观上没有阻止工人上工、恢复生产的动机,客观上没有参与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生产的行为,不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为由,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于2000年1月14日裁定: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FONT=宋体][/FONT]




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2007-11/27/content_7151170.htm

新华网冰点时评 转载的对法国罢工的评价



 您的位置: 新华网 首页 >> 廉政频道 >> 廉政动态

冰点时评:法国大罢工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2007年11月27日 08:31: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真正强大的是民意。不论是政府或工会,都只有当它们获得了民意这种外部力量支持的时候,它们才可能是有力的。过去的历史表明,法国的罢工最后往往都是政府 妥协。虽然罢工势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造成经济的巨大损失,可法国民众对罢工的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老百姓向来就认为,政府处在打工的地 位,听取老百姓意见天经地义。在政府与罢工者的博弈中,老百姓同情弱者,即使自己生活不便,也表现出一定的宽容。”但此次大罢工告一段落表明,民意尽管宽 厚,但总是明辨是非的。上周末,众多愤怒的法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罢工者的行为已严重扰乱了他们的生活。民意最终支持了政府的改革。 一次罢工失利,无关工会力量是否削减。因为除了民意,没有什么力量是绝对的。除此之外,法国大罢工让人看清包括政府、工会、民意等各种力量进行了怎样充分 的博弈,也让人认识到,只有经过充分的博弈,才可能有真正的公平公正。法国罢工以每天损失4亿欧元的代价,为我们上了这“生动一课”。(杨耕身)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