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务院2009年放假通知,看什么是科学管理

老华侨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5-10-31
消息
3,519
荣誉分数
553
声望点数
273
我整理了一下自己在CFC的帖子,然后被“新语丝”采用: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0/kexueguanli.txt


从国务院2009年放假通知,看什么是科学管理

  作者:老华侨

  最近(2008年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
排的通知》。该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
定》,明确了2009年各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周末)的具体调整和安排。

  近几年,国务院每年都发布一个类似的通知。随后,有的省、市、自治区政
府还要发布相应的通知,大都类似于:“根据国务院《关于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
排的通知》精神,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
经营等有关工作,现将我省(市、自治区)2009年元旦放假调休日期安排如下”;
然后,第三级的政府还要发布类似的通知;如法炮制……

  发布该通知,似乎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有计划、有条理。并且从中可
以发现,我们的政府工作是多么细致,管理精神是多么兢兢业业。大家都认可这
个通知,没有人提出质疑。

  然而,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发布这样的通知是完全不必要的,甚至是捣乱、
是瞎折腾,是科学管理的大敌。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现成的法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
办法>的决定》,为什么还要对每年的节假日安排进行另行通知呢?很多人会说:
节假日落在星期几,每年都不一样,为了调整周末的提前和推后,使它们能衔接,
当然每年需要一个明确通知。这个说法似乎有道理,但是,一个节假日落在星期
几,其可能性是有限的(一般也就七种可能。如果考虑国庆和中秋可能靠得很近,
二者综合的可能性也就十几种),所以,各种情况是可以完全列举的。如果关于
节假日的法规(包括其附件、或说明)里没有规定,那只能说这个法规不完备,可
操作性差。

  节假日的安排是规定人们不上班的时间的,而现代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
服务和社会保障是与人们上班和不上班有关的;并且,这种相关性很多是由高度
自动化的系统来控制的。所以,日期的设定,对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是不言
而喻的。例如:

  一个办公楼的冬季供暖系统,为了节省能源,平常是设定为22℃;而节假日
和周末是18℃;

  一个办公楼的保安系统,平常是把大门打开的;而节假日和周末是锁住的,
如果需要进入,则需要刷卡、或密码;

  从大的方面看,影响就更多了 – 城市公交系统、学校、电力、交通、旅游、
国防、……

  而以上方方面面,很多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如果节假日的安排不确定,
国务院每发一个通知,计算机程序就得改一次。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说,而每改
一次,就可能产生一次混乱。这不是捣乱是什么?这怎么能“不折腾”?这哪里
还有科学管理的思维?

  大家可能还记得上世纪末的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当时耗费全球多大人力
和物力去应对这个非常的日期变更!但,那是不得以而为之,在计算机发展初期,
人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后来,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决定从2007年开始,对其夏令时延长四周。这
也使得各个行业都得改动计算机系统的设置。但,这也是几十年才发生一次。

  现在,我们却要每年通知一次节假日的日期安排!

  如果对一件事(或工程、项目等等)的管理是有弹性的,需要每年(或每届
政府、不同的领导)另行通知、重新审核,并加入人为的因素,就不仅增加了我
们政府管理的工作量,还使得管理结果产生不确定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灵活
性增大了管理者的权力,给腐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

  那么,什么是“科学管理”呢?我们不用探讨其定义,但它应该具有两个最
基本的特征:

  第一,管理方法和手段是规范、明确的;管理结果是可预测的。就节假日安
排而言,一旦法规得到制定,在下一次更改之前,每年的安排都是可以推算的,
不需要另行通知。

  第二,不是因人而异的。就节假日安排而言,不能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标
准,每年发一个不同的通知。

  节假日的安排,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又是一件影响非常广泛的大事,如果
每年都发一个通知(人工干预),不仅不科学,而且非常不严肃。

  推而广之,审批一个项目,是不是要加入更多的人工干预呢?能不能尽量规
范化、自动化呢?

  科学管理(尤其是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保证政府清廉的非
常重要的因素。没有科学管理,即使是按照西方民主形式建立起来的政府,仍然
可能是腐败的。
 
这个更强。出口转内销,回去任温家宝先前的职位。
 
针对有人在“新语丝”网上对本文提出的评论,我给出了回应。
现把这个“回应”转载如下。

看张志成《国务院放假通知是必要的法律文件》中的思维

  作者:徐谷子

  张志成的这篇文章,是对“老华侨”(徐谷子的曾用名[注])在“新语丝”
上的文章《从国务院2009年放假通知,看什么是科学管理》的评论。考虑到这个
评论中的思维很具有代表性,我觉得有必要再在加上新的“评论”。

  张先生的评论不长,只有一段。但可以将其分为三部分。我们来逐个看每一
部分:

  第一,“老华侨可能没有在政府机关呆过,不熟悉法律,不知道国务院红头
文件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有没有在政府机关呆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当然知道国务院红头文
件是行政法规的表现形式。正因为行政法规的重要性,我们才有必要重视和慎重。
这也就使得“老华侨”撰文评论关于“2009年放假通知”的红头文件,具有“意
义和价值”。

  既然张先生和“老华侨”一样,都强调红头文件的意义和价值,这部分等于
没说。

  第二,“事实上,每年都发放假通知一方面是由于节假日和星期六、日怎么
样排列组合有多种可能性,需要作出安排”。

  “老华侨”已经在文中清楚指出了“节假日和星期六、日怎么样排列组合”
的可能性是“可以完全列举的。如果关于节假日的法规(包括其附件、或说明)里
没有规定,那只能说这个法规不完备,可操作性差”。因为行政法规(红头文件)
非常严肃而重要,节假日和周末的排列组合又是可列举的,我们就不能每年都
“作出安排”了。

  所以,这部分也等于没说。

  第三,“另一方面,国务院的红头文件是一份法律文件,所有法律规定的非
生日的"之前"、"之后"、"期间","几日内"都要受到这份文件的约束,并根据这
一文件产生法律效果。例如,你要在6个月内提交强制执行申请,而如果赶上放
假,则顺延到放假的日期之后。因此,这份文件是必须发的。而地方政府的法令
也与日期密切相关,因此也需要发放假安排,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赋予其法律效力。
别小看这一个红头文件,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权益。仅仅从管理学角度看待一些
问题是不够的,这个文件就是实施法治的必要成本。如果不信,老华侨可以查查
看国际条约、特别是技术性条约中有关日期的很多细致规定。”

  这一部分,就完全是偷换概念了。我说的是,不能频繁(每年)地发布关于
放假日期的通知;而张先生在这里更加反复强调日期的确定和“红头文件”的重
要性。这不是完全说到两岔子去了嘛!张先生其实是在坚决支持我的观点:放假
日期的确定非常严肃而重要。

  所以,这部分更加等于什么没说。

  我们可以做一个反证:

  假设,国务院每年发布一个关于放假日期的通知是必须的。

  因为,正如张先生所说,放假日期的确定非常重要。它牵涉到其它法规的生
效日期和“法律效果”、影响到地方法令、影响到“很多人的权益”,而且,国
际条约也有关于日期的细致规定。

  那么,12月4号才发布下一年度的放假通知,是不是晚了点?从12月4号,到
下一年度的第一个假日(元旦),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别的不说,就连新
年的挂历都早已出版印刷了,学校的学年校历在9月份就定好了;更不要说“要
在6个月内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了!所以,这个“通知”起码应该在6月底以前就
发布了。

  所以,国务院办公厅显然是渎职了!

  这个结论当然是错的,即假设不能成立。就是说,那个通知是可有可无的!

  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还要年年发呢?这就回到“科学管理”的主题上去了
– 我们人为的随意性有余,而规范化、程序化不足。

  另外,结合现状、和张先生的对“红头文件”的津津乐道,我们还应看到:

  1. 我们的行政机关对红头文件存在着钟爱有加、乐此不疲的思想和习惯;

  2. 下级机构呢?红头文件来了,必须传达(或学习)。否则,万一出了事
呢,罪责就不好推脱了。

  于是,文山会海就这么形成了。

  还谈什么科学管理!

  注:

  正因为考虑到“老华侨”容易被看成不了解国内情况的人,我才在后来的文
章里改为署名“徐谷子”。

  顺便一提,我曾经在国务院某部委工作了12年,起草了无数行政规章,并曾
经参与了国务院提交人大审议的行业法规的讨论。
 
三年过去了。


我今天又突然想到:这种情况不会还在发生吧?于是,又Yahoo了一下几个关键词。果不其然,国务院又有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所不同的是,《2009放假通知》是2008年12月4号(星期四)发的,《2012放假通知》是2011年12月6号(星期二)发的。可惜,看来这些“通知”不是机器自动产生的。

管理的弹性、随意性、以至于管理权力的无限膨胀性,还在继续啊。。。
 
消消气老华侨同志,您老在一个没把您当主人的国家里非要把自己当主人,不是自己找气受吗? :tx:

您想想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的区别就想通了 "民主政治的特点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的特点是神秘性, 独裁性,随意性"

消消气,消消气,气坏了身子是自己的。:D
 
科学管理是需要团体的力量,由一个人来完成科学管理本身就不科学~~

:blowzy::p:D
 
消消气老华侨同志,您老在一个没把您当主人的国家里非要把自己当主人,不是自己找气受吗? :tx:

您想想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的区别就想通了 "民主政治的特点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的特点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

消消气,消消气,气坏了身子是自己的。:D

就发布《放假通知》而言,管理者并不能从中获益。它甚至还给管理者增添毫无意义的工作量。所以,把它和所谓的“民主”、“专制”等联系起来,似乎有些牵强。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LS引用的这句话“民主政治的特点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的特点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来自于苏晓康、远志明等写的《河殇》。
我当初看《河殇》时,还着实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尽管觉得有些‘推论’很牵强);后来出国看远志明的《神州》,发现它简直就是一个大忽悠;再回过来看《河殇》,觉得也不过如此,和《神州》是一个类型。--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忽悠思维,以诗歌/散文的文学方式,来论证自己的信仰。

就您引用的这句话而言,它把好的、和不好的两组词归为两类,然后为我所用。看起来非常有哲理、具有很高的概括力。然而,它不仅是简单归类,而且是搞错了因果关系:
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到欧洲;伴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现代民主精神。
而中国,是在东方的神秘文化、和随意性的“哲学”体系独自发展的。几千年延绵的封建专制,就是它的最好见证;以丝毫不考虑解剖、以阴阳五行为忽悠起点的中医“理论”,就是它的典型实例。

如果LS实在不舍得放弃这句话,那不妨把它改写一下,使其至少看上去更符合逻辑一些:
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是管理的透明性、民意性的源泉,是健全的民主政治的基石;神秘主义和随意思维,是产生专制政治的温床,是独裁统制的常见表现。

所以,要健全和完善中国式的民主集中制,就需要从提倡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入手,逐渐废弃随意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就发布《放假通知》而言,管理者并不能从中获益。它甚至还给管理者增添毫无意义的工作量。所以,把它和所谓的“民主”、“专制”等联系起来,似乎有些牵强。

如果没有搞错的话,LS引用的这句话“民主政治的特点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的特点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来自于苏晓康、远志明等写的《河殇》。
我当初看《河殇》时,还着实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尽管觉得有些‘推论’很牵强);后来出国看远志明的《神州》,发现它简直就是一个大忽悠;再回过来看《河殇》,觉得也不过如此,和《神州》是一个类型。-- 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忽悠思维,以诗歌/散文的文学方式,来论证自己的信仰。

就您引用的这句话而言,它把好的、和不好的两组词归为两类,然后为我所用。看起来非常有哲理、具有很高的概括力。然而,它不仅是简单归类,而且是搞错了因果关系:
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到欧洲;伴随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现代民主精神。
而中国,是在东方的神秘文化、和随意性的“哲学”体系独自发展的。几千年延绵的封建专制,就是它的最好见证;以丝毫不考虑解剖、以阴阳五行为忽悠起点的中医“理论”,就是它的典型实例。

如果LS实在不舍得放弃这句话,那不妨把它改写一下,使其至少看上去更符合逻辑一些:
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是管理的透明性、民意性的源泉,是健全的民主政治的基石;神秘主义和随意思维,是产生专制政治的温床,是独裁统制的常见表现。

所以,要健全和完善中国式的民主集中制,就需要从提倡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入手,逐渐废弃随意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有那么复杂吗,民主政治要向下对民众负责,所以被逼的不得不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不需要向民众负责缺乏制约,全凭自己拍脑袋,所以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
 
您老可真能操心,顶顶。:cool::cool:

有一点点不明白, 您这个 丝毫不考虑解剖、以阴阳五行为忽悠起点的中医“理论” 是什么意思啊?您这“忽悠”一词,是经过什么科学的逻辑方法推断出来的?
 
挠痒痒,挠出来的~~

:blowzy::p:D
 
嗯,是够复杂的~~
这是老华侨的风格~~
一锅腊八粥~~
:blowzy::p:D

复杂吗?
再要简单,那就只有阴(Yin)、和阳(Yang)了;接下去就是八卦太极了。很好懂(学者说很高深),谁都能忽悠几句。

亚里士多德把一篇简单的《政治学》搅成了“一锅腊八粥”,搞成十几万字;
孔子的涵盖治国、治学等几乎所有方面的论著,就是一篇1万多字的《论语》(加上标点,可以超过2万)。

区别在哪?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真正的“论文”,逻辑严密、推论精细,尽管今天看来不都正确,也可能很“复杂”,但它们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孔子的话很好懂(如果说难懂,只不过是文言文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其内容)。但它为现代的“不亦乐乎”的忽悠打下了文化根基。

:blowzy::p:D
 
复杂吗?
再要简单,那就只有阴(Yin)、和阳(Yang)了;接下去就是八卦太极了。很好懂(学者说很高深),谁都能忽悠几句。

亚里士多德把一篇简单的《政治学》搅成了“一锅腊八粥”,搞成十几万字;
孔子的涵盖治国、治学等几乎所有方面的论著,就是一篇1万多字的《论语》(加上标点,可以超过2万)。

区别在哪?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真正的“论文”,逻辑严密、推论精细,尽管今天看来不都正确,也可能很“复杂”,但它们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孔子的话很好懂(如果说难懂,只不过是文言文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其内容)。但它为现代的“不亦乐乎”的忽悠打下了文化根基。

:blowzy::p:D
嗯,这个比的好,老华侨的一锅蜡八粥和亚里士多德的一锅蜡八粥,啊T~~打个喷嚏~~

您和他煮的蜡八粥的区别在于,您的比他煮的烂~~已经变成糊糊了~~您的那个日本车的贴还在吗~~

:blowzy::p:D
 
。。。
如果LS实在不舍得放弃这句话,那不妨把它改写一下,使其至少看上去更符合逻辑一些:
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是管理的透明性、民意性的源泉,是健全的民主政治的基石;神秘主义和随意思维,是产生专制政治的温床,是独裁统制的常见表现。

所以,要健全和完善中国式的民主集中制,就需要从提倡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入手,逐渐废弃随意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请问老华侨,你认为是谁应该“提倡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入手,逐渐废弃随意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呢?是指老百姓,还是指当权者?这能够成为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或者成为拒绝民主政治的理由吗?
 
有那么复杂吗,民主政治要向下对民众负责,所以被逼的不得不是透明性、民意性和科学性;而专制政治不需要向民众负责缺乏制约,全凭自己拍脑袋,所以是神秘性,独裁性,随意性。

有那么复杂么?
如果把一切都归结到您所谓的“民主”,那当然就简单了,而且也是最省事的。

我知道萨斯88有泛西式民主情节,所以,我这里要特别强调三点:

第一、民主是必须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肯定会形成一些基本的、通用的公共准则。民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第二、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民主的程度,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文明发展阶段可以是渐进的。
第三、民主不是一切。毫无疑问,民主对减少腐败、对增加管理科学性有帮助,但那顶多是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随便举例就行了:即使按照一般标准,世界上约有3/4的国家和地区是民主的,但是,其中不乏腐败和管理混乱的。按照最新的世界“Corruption Index”,18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列75位,比中国差的有墨西哥、秘鲁、印度等等。所以,如果把一切都让“民主”上靠,是偷懒的思维。

您可以攻击我的第三点,但不要忘了第一点;您可以强调我的第一点,但别忘了第三点;您知道第二点指的是什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