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捣乱? 拜托, 我和CAS无怨无仇. 不过这次这个悲剧充分暴露出这些所谓社会公益和福利机关, 根本不关心当事人实际情况而随意作出带走别人小孩的决定,从而使得可怜的妈妈丧失最后对自己照顾子女的能力的信心.
这个妈妈打骂小孩了没有?这个妈妈吸毒,抽烟了吗? 就凭多去了几次医院,就开始干预? 这样是帮人还是害人? CAS(和类似机构)之前对轻微事件的过度反应摧毁了多少家庭? 华人本身对它不信任, 为什么在这事件去火上加油?
如果多去几次医院就算不正常的? 进精神病院的, CAS托管所的将是天文数字. 这样他们的work sheet上更饱满了, 是吗? 是否可以问政府再多要钱了?
我捣乱? 拜托, 我和CAS无怨无仇. 不过这次这个悲剧充分暴露出这些所谓社会公益和福利机关, 根本不关心当事人实际情况而随意作出带走别人小孩的决定,从而使得可怜的妈妈丧失最后对自己照顾子女的能力的信心.
这个妈妈打骂小孩了没有?这个妈妈吸毒,抽烟了吗? 就凭多去了几次医院,就开始干预? 这样是帮人还是害人? CAS(和类似机构)之前对轻微事件的过度反应摧毁了多少家庭? 华人本身对它不信任, 为什么在这事件去火上加油?
如果多去几次医院就算不正常的? 进精神病院的, CAS托管所的将是天文数字. 这样他们的work sheet上更饱满了, 是吗? 是否可以问政府再多要钱了?
你有孩子吗?你到底明不明白抑郁症的危险性?
如果你认真看过她去世前的帖子就应该知道她已经不具备照顾孩子的能力了。胡乱给孩子吃处方药,这是多危险的事?
你知道每年被abuse的孩子有多少吗?仅2003年立案的child abuse cases就高达20几万,其中接近半数(47%)是有证据支持的。
谴责CAS程序化的人要明白一件事:CAS工作人员每天看到的都是这些丑陋的阴暗面,所以不可能不麻木。这时候就需要程序支持了。依赖某些人是不可靠的。程序当然也不可能完美,但比纯粹依赖人还是有效得多。
我看你是对CAS有偏见。就我知道的跟CAS打过交道的几个例子,CAS都做得还算妥当。
渥太华曾经有个华裔妈妈, 带两个小小孩在家, 在给十几个月孩子洗澡不小心孩子摔下去了, 头出血了, CAS介入后,小孩领走一年, 家长花了$20000多,找律师等各种开销才把小孩领回来.
如果这么多人喜欢CAS,那就把这个号码贴在冰箱上, 记在手机的号码簿里.如果那天心里想不开了, 夫妻吵架了, 小孩淘气了, 给它打电话吧,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613) 742-1620The Children's Aid Society of Ottawa : La Soci
渥太华曾经有个华裔妈妈, 带两个小小孩在家, 在给十几个月孩子洗澡不小心孩子摔下去了, 头出血了, CAS介入后,小孩领走一年, 家长花了$20000多,找律师等各种开销才把小孩领回来.
如果这么多人喜欢CAS,那就把这个号码贴在冰箱上, 记在手机的号码簿里.如果那天心里想不开了, 夫妻吵架了, 小孩淘气了, 给它打电话吧,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613) 742-1620The Children's Aid Society of Ottawa : La Soci
渥太华曾经有个华裔妈妈, 带两个小小孩在家, 在给十几个月孩子洗澡不小心孩子摔下去了, 头出血了, CAS介入后,小孩领走一年, 家长花了$20000多,找律师等各种开销才把小孩领回来.
如果这么多人喜欢CAS,那就把这个号码贴在冰箱上, 记在手机的号码簿里.如果那天心里想不开了, 夫妻吵架了, 小孩淘气了, 给它打电话吧,看看会有什么后果.
(613) 742-1620The Children's Aid Society of Ottawa : La Soci
渥太华曾经有个华裔妈妈, 带两个小小孩在家, 在给十几个月孩子洗澡不小心孩子摔下去了, 头出血了, CAS介入后,小孩领走一年, 家长花了$20000多,找律师等各种开销才把小孩领回来.
引用:
作者: ert0000![]()
我想说的是文化差异,或族裔差异, 或(严重点)隐形种族歧视在很多类似事件中起的作用.
我说说医院, 这里医院是不让病人家属陪床的, 很多时候老人在临死的时候都很难见到子女. 温哥华去年(还是前年)出了一个事, 有个华裔老太太病中进院治疗, 80多岁老太太不习惯医院的食物和照料方式,她孙女(成年人,英文流利)就经常去医院送饭送东西, 时间长了,就给医院针对照料方式提建议,比如很细节的地方, 结果和护士长(白人)关系搞翻, 后来护士长处处刁难老人的孙女,并在细节方面"故意"反着按家属意愿做, 最后老人有机会和其他亲人说话时,泪流满面, 说她要出院.吃不饱......最后饮恨去世..... 最后家属和院方打官司,护士长还格外强硬, 拿规则说事. 最后官司不了了之.....
前不久,多伦多一个华裔产妇也是类似情况去世,
学医或护士在加拿大有严格的要求, 没有谁敢故意刁难病人, 除非他吃了豹子胆了.
有一些病人特难缠,举个例子, 一个输营养液管病人, 到了要换尿片的时间了,2-3 个人照顾她, 刚换完尿片, 就说要去上厕所, 到厕所什么都没有, 她身上有输液管,这一下最少30分钟,2-3个人花费了时间. 一天要求2-3 次,要花费多少时间. 谁有那么多时间照顾一个人呢? 时间长了, 护士只能按规则办事, 不该做的坚决不作. 自从来了这个人, 我上班就没有休息了, 身体累, 心也累. 不断地提一些无理要求, 没一个人感到快乐和轻松.
要说出事, 就是制度有缺陷. 医院总不会提供中国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