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一段CCC答问“飞来客”贴子。精彩是毫无疑问的。这个精彩不仅是CCC的回答的准确、用词的恰当(用词照顾到问者,否则就一拍两散了)和耐心,更精彩的在于这一问一答展现出“飞来客”在认知能力上缺乏一些什么。
每个人在观察事物时都有盲点(blind spots),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在这里有的在那里,有的自知有的不自知。这种社会性盲点是与知识、观察事物的经验、分析能力等等有关的。但过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很强调“谦虚”。在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虚往往指的是自知有不足(盲点),虚心地学习(从别人的认知中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些中国人中,这种谦虚被抛弃了,谦虚被他们认为是懦弱。谦虚被他们认为是阻碍他们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抛弃了谦虚,他们变得蛮横,他们要固执己见,他们不愿承认有认识上的盲点,他们认为放弃谦虚、变得蛮横可以引导他们变得强大。
但盲点依然存在,按照毛主席的话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不自知他们的盲点,因而就谈不上认识这世界。没有对世界的认识,行动和愿望不久就会分离的。
这种对“盲点”不顾的态度与对认识事实的真实性要求很低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报道最主要的不是去反映事实而是去满足一种愿望或希望(用这些人的话说就是“意义”二字)。他们对认识事物要求是非常低的。他们不懂所谓的“意义”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很清楚,他们忘记了,一个社会的强大在于知识,而知识就是对事物和世界的真实能够确实了解和把握的程度。他们向谦虚开火,他们在摧毁学习;他们认为意义高于真实,他们在摧毁知识、他们在抛弃诚实。然而,他们说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的“爱国”实在是太可怕了!在中国的今天恐怕已有太多的这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