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说的没错。所有做科研的人第一个梦想就是发《SCIENCE》,之前我不知道这些科学方面的东西,后来遇到了我先生,我才知道的,我先生也是做科研的,他当初的梦想就是发SCIENCE。所以我知道这个杂志对于科研工作者,那是对他们才华能力的肯定。
科研真的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发表一篇论文都需要1-3年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做了1年路走错了,就只能放弃,有的时候如果你研究的东西和别人一样,别人的文章出来了,而你正在收尾,那你也得放弃。而折腾到发SCIENCE的人,那就是凤毛麟角了。渥太华中国人应该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才,至于偌大的一个中国,一年也只有几篇这样的论文。他们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他们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重复性的工作,他们所付出的脑力体力耐性都是超过一般人的。
其实不光是中国,在北美,这些人也未必能拿到和他们付出成正比的工资。因为做实验,他们不可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有时候要做实验到半夜甚至下半夜,因为做实验不是做别的工作,可以做一半明天再做。有很多时候周末还要去做实验,因为实验不能等到周一再做。所以作为他们自己,和他们家人还有孩子,都是很大的考验,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老婆孩子,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工资让老婆孩子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他们和家人要承受生活的压力,他们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工作方面的压力,说实话这样的生活,精神不出问题很难。
形容不当形容不当
在下是急性子,明知道下联不能说,明知道3C在等别人说
但,忍不住,不吐不快
池浅王八多:blowzy:
不容易不容易
在下有几位朋友在NRC做学问,是真正爱好科学的那种,和在下同龄,头发早就稀苏,人也消瘦,不容易呀
向科学家属致敬
最应该治病的是那个院士和讥讥咂咂,冷嘲热讽的人, 都啥年代了, 还4800人民币请这样一个曾在科学上发表论文的做"专家"?
4800? 这是对所有做科学工作者的侮辱, 那个博士后除了自我料理能力差点,一点精神毛病都没有. 15年前刚从名牌学校毕业的硕士生都能拿这数. 现在好的大的科研单位,工资奖金绝对不比外企差.
这事件的产生,以及随后海内外华人舆论倾向看, 华人社会很多人的价值观和理念已经很堕落了,嘲讽,谩骂,笑贫不笑娼.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留美博士 淪落街頭擺攤維生 自視甚高從未投過履歷 難謀出路
孫愛武說,現在他已經願意接受還自美國校友們的捐款幫助,因為他十分想念被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接走已經2個月的兒子,「有了捐款,我就可以接回我的孩子,我就有能力撫養孩子了」。
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t/0,4703,171704+112009112000084,00,focus.html
http://www.engin.umich.edu/research/lahann/aiw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