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外这么强?

加拿大公民还是挺爱国的,而且连中文多学的很不错。看来中国公民应该象加拿大公民学习。本人不才,尽管移民加拿大,但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公民,时时刻刻希望祖国强大。
 
加拿大公民还是挺爱国的,而且连中文都学的很不错。看来中国公民应该象加拿大公民学习。


中文是一个民族的文字,而不是专属于某个国家的文字。文字,民族,公民,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就出来骂网,有点“浅薄”了吧?。
 
中文是一个民族的文字,而不是专属于某个国家的文字。文字,民族,公民,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就出来骂网,有点“浅薄”了吧?。


别动不动就扣上“骂网”的帽子,你爱骂街,骂网,尽管骂去,没有人接你。。。。。
 
儒家思想制约了科学创新,科举制度之危害至今犹存,学校功课只注重分数,老师不鼓励创新等等。。。
 
我个人感觉,中国如果维持现在这样的官本位制社会,那就永远都不可能赶上西方,因为有权力就有一切,权力大就是权威,那还有什么创新的必要

毛与走资派的分歧(1)——“竞优”和“竞次”的较量

齐婕雯

  这个世界上,竞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曰竞优,二曰竞次。两种方法大路两边,各行其道。毛泽东和后来的走资派的一大分歧就是竞优和竞次在历史中的第一个回合较量。

  什么是“竞优”?

  就是始终和世界上最优秀的比,始终和最一流的比。比如,“如果洋人不能,我们也要能;如果洋人能,我们要比他们强。”

  比如,如果美国有腐败,我们就说“腐朽的资本主义”,“我们坚决杜绝腐朽”。
  比如,如果美国花了很多年才造出来一样设备,我们就说,“我们也一定能造出更好的设备”“核潜艇就是一万年,也要造出来。”
  比如,如果美国有妓女,就说“美国文化堕落,我们不允许堕落”

  这种“竞优”的正面作用是激发全体民族的向上意识;然而,竞优的负面作用也很大,如果被“形左实右”利用,就会被指责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特别是这三十年来,竞优是被大肆批判的或避免谈及的。如果谁提竞优,则当今精英们只要用“大跃进”或“赶英超美”几个字就能把所有提倡“竞优”的人给憋回去。

  竞优的人,下场往往很悲壮,因为当今精英们只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竞优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犯罪感。毛泽东时代都是用“竞优”的观念,所以被这三十年的精英们指责为“好高骛远、不顾国情、不知天高地厚”。

  但竞优的魅力也真是让人荡气回肠、气迈豪概的。正是这种竞优的观念,毛时代始终把眼光放在世界上最高的位置,不畏强敌,战胜了美苏的压力。朝鲜战争、印度战争、抗美援越战争、珍宝岛争战,实际都是以美苏为对手的,这使得中国从东亚病夫变成世界的一极。

  毛时代的两弹一星,大型计算机、大飞机、激光技术、杂交水稻、大化肥等,都是竞优理念的结果。至今还有许多遥遥领先世界的成果,比如当年拍摄核爆的高速成像技术,至今是世界领先。
  毛时代,在政治上也竞优,采用大民主的方式,“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发动了被现代精英诅咒的文革。而同期,美国还在为黑白同校、男女同校的问题争吵不休。
  毛时代还搞全民基本免费医疗和教育,也是要和美苏的制度一较高低。现代精英批评说,那是“不自量力。”
  毛时代的竞优理念使得中国在百年战乱后的基础上从1949至1979其间增加了4.5亿人口,寿命从35提高到65,GDP大踏步提高到了世界第7位,成为第9位工业大国,经济增长率平均可超过5%。而毛的竞优在军事上则被洋人称为“毛魔”。毛时代在外交上除了因台湾问题毛泽东不肯让步没有正式建交外,至文革结束,已经和近100个国家建交。
  毛时代的目标是建立“四个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什么是“竞次”?

  就是始终和次一等的比,和更低最低的比,理论和实践都要和更低的比,这样就会显出自己的优点,就会有伟大的成绩和快乐的感受,甚至是盛世的欢呼。

  比如,如果有腐败,就说“美国也有腐败”。
  比如,如果我们不想造设备,就说“美国都花了那多年才造出来,我们怎么能造出来呢?”
  比如,如果有妓女,就说:“美国妓女还合法呢!”
  比如,如果教育收费,就说:“美国学生还要打工交学费呢。”
  比如,如果我们搞初级阶段,就说:“美国当年走资本主义也很残酷,我们怎能避免呢?”

  概括起来说,这三十年是把这样一个原则做前提的:“如果洋人不能,我们肯定也不能;如果洋人能,我们不一定能。所以,一买二办最简单。”

  这三十年都是用“竞次”的观念,还要外加“服从”。什么是服从?就是说,西方的准则,就是全世界的“客观”规律。我们按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叫做“与国际接轨”。

  中国在这三十年闻名世界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就是“竞次”的优势。因为竞次,所以越“廉价”,就越有“优势”。比如,前段时间走资派鼓励或默许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给民工“减薪”以避免企业倒闭,暂缓劳动法最低工资的实行,就是加大“廉价优势”的举动,而且这个举动看起来深入人心、实事求是、立竿见影。

  这三十年的竞次,出现了中国热衷于拿印度作比较取得快感的普遍现象,甚至出现了向印度学习的口号。而这在三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就是竞次的结果。成就永远是巨大的,因为总能找到更次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12/117665.html
 
需要这么一个人
把所有有才华的人都整合起来
能有能力把这些有才华的人都活动起来,安抚下来
给无限制的空间,给无限制的时间,给无限制的资源
这些有才华的人一定要是那种不会斤斤计较,爱讨论,爱研究,为了一个东西,一个梦想没日没夜的奋斗着

能满足这些的话,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不能满足的话就看运气了
 
China may not be able to catch up with USA. But China is able to do a lot better than many othe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强弱是像, 问题是源。
在中国搞科研的主力军在谋钱, 能怎么捞就怎么捞。
在美国搞科研的主力军在科研, 对他们来说钱有那么多就够了。
说远点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暗示我们要怎么更好的活下去; 美国的文化风气是暗示你怎么更好的活着。
同样是做一件事,中国人做是为了生存, 美国人是为了追求。 所以国人忙着捞钱的时候, 老美会频频刷爆自己的卡。
中国兴儒兴佛, 但是没怎么兴过道, 原因就是道给的自由太多了。
儒教人, 是认和仁
佛教人, 是修和忍
道教人, 是求和理。
所以不是我们弱, 是集体意识里的东西和工业发展的节奏不符合。
 
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制约了人们的创新精神。Bill Gate 连大学都没毕业,但他的创新改变了整个世界。
 
哈哈,行。您只要没有说出盖房子就算不错。:D
不过还不算创新,接着想。

大做广告,把砖变玉,则一本万利,『抛砖引玉』嘛!:D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