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关于中医,我的最后的话

闲得慌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2-10-02
消息
9,388
荣誉分数
257
声望点数
193
写了几篇文章,无非是强调中西医的本质差别:

1)中医是“主观唯心主义”产物,其所有的重大观念,无论是脏腑的结构与功能,还是发病机理,都是主观强加到人体内部去的。这与西医完全是两回事,西方科 学都是先有确凿存在的事物,后有概念,概念必须与它反映的事物相对应;先有可重复现象,后有可验证的逻辑解释,解释必须具有预见力与指导作用。当然,这只 是相对意义,概念对事物反映不可能全面准确,而解释也可能在将来被证伪。但无论是概念还是原理,都不能是中医概念和原理那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全是主 观创作产物。

2)中医用形而上学的语言去描述一种形而下的事物,因而无从验证,无从落实,甚至无法明晰理解。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能背诵出教科书上那些话来,成了循环解释,循环论证,绝对无法换用另一话语系统,讲清楚任何一件事。这与西方实证科学完全是两回事。

3)中医使用了“反逻辑”的错乱模糊思维,以致任何一个概念都没有明晰准确的界定。例如“痰”,它既实指支气管分泌物,又是一个空泛的无从落实的形而上概 念,它甚至是导致神智丧失的原因。有哪个养成了逻辑思维习惯的人能理解这种游走不定、弹性无穷的概念?因为不讲逻辑,它不但破绽百出,自相矛盾,而且,他 人可以使用逻辑手段,从其基本理论中导出极为荒谬的结论。例如陈大夫今天在论坛里承认,同一条桡动脉上紧挨着的两个位点的搏动竟然可以一强一弱,有谁能理 解这咄咄怪事?难道那是从两个心脏里出来的血?而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那完全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出现的,因为那两个位点反映了不同脏腑的功能状态,当然可 以有强弱的不同。

4)中医临床诊治,本该是主观与客观的汇接点。不幸的是,它的诊断基本建立在大夫的主观感受上,无法用可靠的客观手段来代替大夫的主观感受,因而无法从整个系统中消除主观随意性,使得它只能是一种很不可靠的原始初阶技术。

这些本质特点,决定了它既不可能给西方科学任何启迪(除非西方科学家也准备使用主观唯心主义手段,捏造一堆无从落实的概念强加给研究对象,并使用无从把握 的形而上语言来描述形而下事物),又不可能用西方科学手段去整理,因而是个死胡同,迟早要被淘汰。依愚见,它现在的存在价值,在西方,是填补西医在调理医 学中目前尚存在着的盲区;而在国内,则是出于于民族感情原因和经济原因而获得一种感情价值与经济价值。

有的网友因为西医临床至今尚不能做到完全规范化,便以为西医大夫是以主观诠释客观、以主观创造客观的艺术家。我不能同意这种观点。这只能说明,西医的理论 研究尚未能覆盖到实际的一切复杂情况。西医未能彻底规范化,只说明了它尚待努力,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大概也永远无法成熟,这恰是有生命力、有充分发展 空间的表现),不能用它来证明中医靠极有限的表面线索去瞎猜一气的原始做法是先进的,更不能反过来认为,一种技术可以变成毫无客观确定性的艺术,因此主张 效法中医的主观唯心主义,因为没有手段打开黑箱,或根本不愿打开黑箱,就认为西医得像中医哪样,靠主观想象画出内部的“反逻辑结构”与“反实证功能”图样 来,然后再用一种随心所欲的艺术手段去病人身上乱试。就算这种新理论发明出来了,也不会有哪个临床大夫敢在没有客观检查提供的证据的基础上乱给处理,否则 是要吃官司的。

实际上,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正在于用越来越先进的客观手段去取代大夫靠主观感受作检查,以期降低大夫在诊断上的主观随意性。这正是西医的优越性所在,正 是它的科学性的表现——科学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在这过程中必须尽量消除主观干扰。离开客观性也就没有了科学,没有了可靠的技术。而中医之所以无法 发展,恰在于离开主观感受、离开靠极度有限而且极不可靠的表面线索去猜测黑箱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没有了中医。

窃以为,吹嘘国粹是人类探索的新曙光是反智主义主张,对国人摆脱愚昧传统毫无助益,反而有害。这就是我为何要出来批驳。这本该是观点争论,然而不幸的是, 因为恶习难改,我在写出有关文章时不免流于刻薄,甚至意气用事,冷嘲热讽,伤害了某些同志,至感抱歉。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心平气和地继续讨论。 Meanwhile,我要再度去闭关了,请同志们高举敬爱的稀副统帅的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中医是“主观唯心主义”产物,其所有的重大观念,无论是脏腑的结构与功能,还是发病机理,都是主观强加到人体内部去的。-----不100%赞同,但有点道理.中医药的宝典<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等,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 那个年代科技有多发达? 交通有多发达? 通信有多先进?

当然,针灸另当别论.
 
LZ的贴子 基本上既不懂中医也不懂西医。
 
中医学习笔记

芦 笛


这是我几十年前当知青时学中医的一点心得,当时倒是堂而皇之地写在笔记本里,因为没有什么政治忌讳,只是后来 被扔到爪哇国去了。不过,青年时代记性好,学什么都是刀砍斧凿,要彻底忘记当初的心得也难,因此靠记忆把当年心得的一鳞半爪写下来,聊博识者一哂。


心:其实就是猪心代表的那个器官。古人以为心主神明,与思维和情绪有关,乃是因为人激动时心就怦怦跳动,因此自然会认为“心之官则 思”。在古人见过的所有猪内脏中,唯有心有多个“窍”,又是空的,故而以为那窍与智力有关,而崇尚“空”乃是道家的影响——一旦实了,人就笨了,所谓“朴 实”、“诚实”云云,都离不开那实字。此所以古人有所谓“七窍玲珑心”一说,但为何说“心开窍于舌”,则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痰: 它其实就是实指呼吸道分泌的痰,也可能包括口涎在内。因为它浑浊不堪,而昏迷病人时常有痰鸣音,或是口吐白沫,于是中医便把痰当成了丧失神智的原因,以为 那是浑浊的痰液堵死了七窍玲珑心。心窍既然给堵死,则神智也就丧失了。这与污泥堵死窗户使得室内昏暗的道理相一致——所谓“神明”的“明”字就是中文特有 的双关语,神智清明,灵台清明等等,说明了古人认为神智清楚与明亮其实是一个意思。


肾:这个概念相当混乱,在古文中既指睾 丸,似乎又指腰花。它开窍于耳,肯定是因为若房事过多,则脚瘫手软,腰膝无力,耳鸣眼花,因此导出了“肾主藏精,主骨生随,开窍于耳,其华在髪”的屁话。 在古人看来,他们在吃猪骨头时见到的骨髓,与肾藏的精其实是一种东西。房事过多,引起腰膝酸软,也就是“肾主骨”的由来。


但 妇人的肾到底是什么,中医似乎从未明确说过,他们可能从未想过这问题,因为卵巢与睾丸不同,藏在体内,中医当然不可能发现它的存在。所以,妇人之肾,不可 能包括睾丸的对应物卵巢,只能是指腰花。对应于男人的妇人的“精”因而也就无从落实。


精:这个概念既实指男人排出的精液, 又泛指一切生命的本质,与“灵魂”其实是同一概念,所以必须慎重保藏。古人之所以把精看得如此重要,说明他们还是有点联想能力的(虽则多是精神病人式的荒 诞联想)——没有射精,也就不会有后代,由此可见精是类似灵魂的东西。但女人的精是何物,古人忘记交代了(他们的心窍太多,容易遗漏大批物件,也怪不得 啊),只有古代色情小说里把妇人交媾时的分泌物称为“阴精”,这似乎不见于经传,不知正统中医是否承认。


精有先天之精与后 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可落实的只能是指遗传赋予的先天体质。后天之精大概是由脾脏制造的,乃是水谷之精华,其实就是消化道摄入的营养物。但古人的心窍漏 洞太多,忘记了交代精液到底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先天来的怎么也说不过去吧?谁见过三岁小儿射精?但若是后天来的,那脾脏是不是成了睾丸?


脾:它就是整个消化系统,所以与胃相表里,除此之外,似乎还兼有循环系统与唾液腺的功能。奇怪的是,既然“脾主运化,在液为涎,脾气 健运,则脾之津液上注于口”,是个水泵,它却又“喜燥恶湿”,难道天下竟有干燥的水泵?唯一的解释,是它运输的乃是过热水蒸气,因此很干燥,这与“脾主升 清,为气血生化之源”相吻合,但那该如何与“脾之津液上注于口”统一起来?要么是过热蒸汽到口里后凝结了,要么它运输的还是水,不过是脱水运送,因为“喜 燥恶湿”,所以把津液什么的都往上送了,自己才能保持干燥。后一种解释似乎更靠谱——如果脾气衰弱,水泵运转失灵,水便往下面流,于是在男性则出现下肢水 肿,在女性则出现崩漏。


但问题是,面部浮肿的病人也多的是,我当年在大饥荒中见得可多了,我本人都如此,两眼肿成一条缝, 那是不是脾脏把水运到上面去使然?此时到底是脾虚还是脾实?而且,据说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等,也是脾气虚弱所致,那为何同样是虚弱,同样是出血,在女性则 是往下的崩漏,而男性(当然也包括女性)流鼻血则是往上漏?


古人怎么那么笨,连个循环的概念都没有——若是体内的潮湿没完 没了地被脾脏往上运,那还不得把头给撑破了?下肢岂不要脱水?当然,“脾升胃降”, 大概负责往下运水的是胃,可马上又不对了:“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 乃能通利。”可见胃负责把水气送到五脏去,并不光是往下送。那“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最扯G8淡——这么说,水谷是从六经而不是从食道流到胃海去的,否则 怎么又说“胃为水谷之海”?难道六经里流动的是水谷不成?


风:所谓风,其实就是自然界的风,虽有内风外风之说,其实是屁 话,内风是照外风的模式制造出来的,否则不会有“风性善行而数变”之说。而且,中医明明认为风疹就是让冷风吹了造成的,这其实也不错,某种过敏体质确实会 因受冷风刺激而引起荨麻疹。只是把“中风”赖到大自然界的风上去,未免太无道理,哪怕是从形态上来说,也毫无相似之处,不该发生这荒诞联想啊?我想,大概 还是古人见到如宾努亲王那类害了舞蹈症的病人,其哆嗦不停让中医想起了风中的树叶,因此把这类病人一律打为“中风”。


湿: 其实也就是大自然的湿,是水过多造成的,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必须由脾那“喜燥恶湿”的水泵不停地往上运,若是脾气虚弱,失于运化,则体内湿度增加,舌头 便如潮湿的墙角一样,长出厚厚的青苔来,是为“舌苔”,只是那不是绿色而是白色的。但古人又忘记了,第一,水往低处流,第二,脾是负责向上运输的,所以如 果脾失健运,受害的应该是下面,长出青苔来的该是下肢或脚趾才对,而此时舌苔应该薄才对。脾气健运之日,恰该是舌苔丰厚之时。


不 写了,古人的脑袋,真是举世无双的杰作,再写下去,难免又要唤起我当年的噩梦来,免不得变成王阳明格竹子,格得“痰迷心窍”,彻底丧失神智。
 
其实中医西医孰高孰下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中医,却不能没有西医。老外不用中医,还不是活蹦乱跳的?中国人不用西医,会怎样?

都说中国人谦虚,我怎么就看不出来?一个比一个能吹,一个比一个敢吹。
 
其实中医西医孰高孰下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中医,却不能没有西医。老外不用中医,还不是活蹦乱跳的?中国人不用西医,会怎样?

都说中国人谦虚,我怎么就看不出来?一个比一个能吹,一个比一个敢吹。

中医有超过3千年的历史,西医最多不超过3百年....。西人妇女生完孩子不做月子,恐怕也不承认坐月子这回事,老中的妇女您试试?
 
西医是一不准确的名称。18世纪以前西方的医学是不比中医好多少,也是蒙骗猜。
今天我们进的医院与可不是以前的西医了。他是人类科学的结晶。是基于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医学、遗传学、免疫学、计算机图形检测等等前沿科学组成的。决不是巫医们(保括中医)那样骗、猜。现代医学是有成千上万的研发机构作医学后盾的。您要有大病决不是一位医生说了算的,那会有一组或更多的专家为您服务的。中医或巫医能作吗?
 
西医是一不准确的名称。18世纪以前西方的医学是不比中医好多少,也是蒙骗猜。
今天我们进的医院与可不是以前的西医了。他是人类科学的结晶。是基于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医学、遗传学、免疫学、计算机图形检测等等前沿科学组成的。决不是巫医们(保括中医)那样骗、猜。现代医学是有成千上万的研发机构作医学后盾的。您要有大病决不是一位医生说了算的,那会有一组或更多的专家为您服务的。中医或巫医能作吗?

不可否认,中医里的庸医或是骗子肯定比西医多,主观性太强。可你不能一棍子把整个中医给打死,总不能说,张仲景,华佗,扁鹊等也是骗,猜治好的病人?
 
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医学、遗传学、免疫学、计算机图形检测等等前沿科学创造出许多新的疾病名,却没能攻克自愈任何一个慢性病。
 
记得我有阵子心慌,曾经去一药店买中药,店主(自称中医其实是西医)拿出'养血安神丸'向我解释:

"<本草纲目>说,有XX功效,...当年唐太宗思念杨贵妃,睡不安吃不下,就是用这个方子...."

中国的皇帝有几个是长命的?
 
中医有超过3千年的历史,西医最多不超过3百年....。西人妇女生完孩子不做月子,恐怕也不承认坐月子这回事,老中的妇女您试试?

按您的意思,西方人300年前都活不了了?
中医3000年,基本是看好了不治也能好的病,真正的病就只好养着,靠天命了
比如没有青霉素之前,肺结核中医就是靠天收,或等死

中医唯一贡献就是心理安慰,修身养性,保养而已
至于坐月子,你那是人种论,西方人不坐月子,女人寿命难道比中国女人短?中国女人坐月子那是习惯,没什么科学道理。过去坐月子一个月不洗澡,不见风,现在谁还能做到?
 
不可否认,中医里的庸医或是骗子肯定比西医多,主观性太强。可你不能一棍子把整个中医给打死,总不能说,张仲景,华佗,扁鹊等也是骗,猜治好的病人?
这些名医基本也就是个传说
如果真有那么神,何以无经得起考验的处方留下?无法都是些似是而非左右都可以的东西。真正有用的就是些接骨疗法,那也算不上中医,哪个民族的人都有一套:D
 
这些名医基本也就是个传说
如果真有那么神,何以无经得起考验的处方留下?无法都是些似是而非左右都可以的东西。真正有用的就是些接骨疗法,那也算不上中医,哪个民族的人都有一套:D

你也不能全盘否定.接骨疗法既然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一套,那就是中医.针灸也是中医,你不能否定它的价值.
 
后退
顶部